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杨茜茜医生(杨茜茜)

杨茜茜医生(杨茜茜)

大农户杨茜茜:5年扩地12000亩,员工年入百万,这个女人不简单

“管理一万多亩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是采访一开始,我就迫不及待向杨茜茜请教的一个问题。

本以为接下来会是一番长篇大论,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杨茜茜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觉得种地是比较单一的事情,没那么复杂。”

从养殖业跨行来种地,刚开始连农药都不认识,却在短短五年时间,从五十亩扩地一万两千亩,快速崛起为新疆远近闻名的女大户,杨茜茜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超级大农户,共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万多亩地,如何管得过来?

有人种几百亩地都手忙脚乱,杨茜茜要管理好一万多亩地得忙成啥样啊?

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杨茜茜不仅把土地经营的得心应手,而且原先的养殖场生意也没有丢下,一边安排着地里的春种秋收,一边还能兼顾牛羊的繁育、饲料采购、屠宰、销售。

她是怎么做到的?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她的身后是一支由七八人组成的管理团队,一万多亩地被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负责的大管家,他们负责日常的管理和田间巡查,杨茜茜的主要精力放在一些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的处理上,比如选地、选产品以及浇水、施肥、重大病虫草害的防治等事项的计划和安排上。

对于下属能做好的事,她从来不过多的干预,“不要什么都不相信别人,那你就什么也干不成,你亲力亲为最后把你累死了还干不大。必须学会用人,依靠团队的力量,放权给底下的人,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不仅解放了自己,而且让下面的人觉得你在重用他,工作起来会更加卖力。”

不过话说回来,谁都不想一个人战斗,关键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团队哪里去找?如何去打造?人心隔肚皮,你怎么才能让别人跟你一条心?而这也正是杨茜茜的厉害之处,她的核心团队成员大多从搞养殖的时候就跟着她,十几年不离不弃,而且每年还有很多农业精英慕名前来加入。

杨茜茜部分团队骨干

杨茜茜凝聚人心的措施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利益捆绑,打破传统的雇佣关系。

杨茜茜跟大管家之间不是简单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是实行股份合作制,每个大管家在自己管辖的土地里都有股份,比如他管理3000亩地,其中有500亩是需要他来投入的,那么等到收获之后,他就可以拿到这500亩地的分红,至于参股多少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和贡献大小来定的。

“在我这里干,没有什么考核标准,反正所有负责人在地里都有股份,不管投入多少,只要地里有他的份子,他就会竭尽全力去管好这部分。这是我的地,也是他们的地,管理好了,我们大家都受益。我们就像大河与小河的关系,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有钱大家一起赚,有风险大家一起担。”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杨茜茜做人非常大气,只要踏踏实实地干,她从来不会亏待手下的这帮兄弟。去年棉花行情好,最牛的大管家年入几百万,少的也有几十万,有一个管家原先欠了一屁股外债,自从跟了她之后,如今楼房好几套、老婆有了、孩子有了、车子也有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其次是真心待人,成为员工的“及时雨”。

《水浒传》中有个宋江,非常讲义气,人称“及时雨”,在别人危难之时总能伸出援手拉人一把,因此赢得了一帮江湖好汉的拥护。杨茜茜也是这样一位侠肝义胆的热心人,员工有困难,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员工孩子的胳膊摔断了,她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包扎;

员工的父亲生病了,她第一时间带着去医院做检查,等全部安顿好之后才告诉他;

员工的孩子小升初择校,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到处去给孩子联系学校;

员工买房,资金周转不开,她给垫上……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杨茜茜觉得这都是理所应当,再平常不过的事,“因为我的员工都是长期住在农场的,从开春一直到10月份棉花采摘,这中间是不能回家的,他们在前方打仗,做好后勤保障是我的义务,只有后顾之忧解决了,他们才能安心工作。”

很多大农户做不大就是因为不会用人,而用好人的关键:一是舍得,二是真心,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格局和胸怀。

持续盈利的秘诀是什么?

做农业,赔赔赚赚很正常,就像今年的棉花价格,去年还十一块多一斤,今年一下子跌到了六块多,几乎腰斩。新疆不少棉花种植大户亏得一塌糊涂,很多人也为杨茜茜捏了一把冷汗,因为农业的规模效应非常明显,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就算一亩地赔100块钱,那一万多亩地也得搭进去100多万。

大家的担忧最终是多余的,虽然今年行情不理想,但是杨茜茜的棉花产量和品质一如既往地好,别人一亩地产400多公斤,她的合到了500多公斤,而且每斤价格还高出2毛钱。

从包地开始,虽然每年价格行情不一样,有时候赚得多,有时候赚的少,但从来没有赔过,杨茜茜持续盈利的秘诀就是提质增产。“市场行情咱们决定不了,但是咱们可以决定自己地里的产量和品质,种地大户要想不赔钱,只有持续地提质增产,没有别的途径。”

杨茜茜就像一位船长,驾驶着一艘万吨级巨轮行驶在大海上,不管风浪有多大,始终能够平稳前行,她的做法主要有两点:人和产品。

选对人,用好人,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讲一下产品的重要性。

杨茜茜选产品的原则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人不识货钱识货”,她举例说:“咱们买衣服,便宜的穿不了几天就走形了,贵的洗十水也不坏,一样的道理,看着外表一样,里面的内脏不一样”。

从种子到化肥、农药,她的地里用的都是市面上最好的东西,种500亩地的时候开始使用提质增产剂芸保凯,一直到现在一万两千亩仍在用,有的人一听价格跑了,而她却越用越坚定,除了自己用,还积极推荐给身边的人。

“有人说,你是不是芸保凯厂家的托儿啊?我说,我托儿什么托儿,你们掏多少钱我一分不少,他们也没给我代言费,我就是觉得这个产品很有亲和力,很接地气,我这些年切切实实从中受益了,我这么大面积的棉花,多的不说,每年每亩最低增产40公斤是有的,而且用了之后,棉花的衣分、纤维度、马克隆值等等指标都上去了,好卖价格还高”。

在一次新疆农业精英交流会上,杨茜茜坦言:“从500亩奔到了一万二,是芸保凯给了我勇气,种地越多,越不能图便宜,越想省钱,越容易赔钱。”

一路摸爬滚打过来,杨茜茜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她认为:

好产品是产量和品质的坚强后盾,但是“产品”必须跟“人”结合在一起才行。好的产品要有好的人去用,用到节点上,才能发挥效果;而好的人要去用好的产品,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给大农户朋友的三点提醒

采访的最后,我们让杨茜茜给那些还在摸索中的大农户朋友一些建议,她总结了三点:

1、选好地。在承包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这块地的水利条件、盐碱度、适合种植什么作物等等属性,大户承包一般都是长期租赁,如果地选不好,后期会非常麻烦。

2、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管是选地、选人、选作物还是选产品,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相信耳朵,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要听人家说什么,要自己亲自去看、去实践,更不要盲目跟风,跟风必倒。

3、要当大户,先把小户当好。如果小农户都做不好,规模越大栽的跟头越大。大农户不是土地规模有多大,而是思想境界有多高,土地只是一个载体,格局大了,思想大了,理念大了,腰包大了,土地多了,这才是全方位的大农户。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要么比别人多付出,要么比别人思考得更深入,杨茜茜的成功不是偶然,她的这些经验并不能保证绝对成功,但至少可以让你省去很多独自摸索的时间,少走一些弯路。

景东美女多了多!快来看看你认识的有几个?

都说女人能撑起半边天,

古往今来

在景东这块大地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女儿

她们的故事感人肺腑

她们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她们是:

苏普氏

苏普氏(1898~1981),女,太忠乡岔箐村人。苏普氏出生于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15年嫁到苏家,搬迁到锦屏镇斗阁村居住,人们亲切地称她为“苏大妈”。

景东是民歌的海洋。苏大妈受家乡丰富多彩的山歌感染,自小就能出口成章。丈夫早逝后,她只能靠帮工度日,生活的艰苦,更只能以山歌为伴,排解忧愁,久而久之,渐渐成为当地最能唱山歌的人。1956年11月,苏大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她即兴编了一首山歌唱道:“哎——石榴开花么叶子青,感谢主席么您请听;穷人翻身做主人,得当代表进北京。”后来,代表们集会,还请她在会上演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十年中,无论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是到工地鼓动群众、参加慰问活动,苏大妈的歌声响遍景东山山水水,她的歌声鼓舞了景东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她的精神也感动了干部群众,成了那个时期的一面旗帜。

1981年,苏大妈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吴惠英

吴惠英(1940~1987),女,彝族,安定乡河底村人。吴惠英于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教师、县广播站广播员、县法院审判员、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8月,任中共思茅地委委员、思茅地区妇联主任。工作中,她积极负责,认真开展“五好家庭”和“三八红旗手”评选活动,建立各级妇联法律顾问机构,坚决同残害妇女、儿童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出了贡献。

1987年8月30日,吴惠英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6岁。

赵丽梅

赵丽梅,女,白族,中共党员,1968年6月出生。景东县景福派出所民警、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主任科员、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指导员,二级警督警衔。

从事犯罪情报资料和刑技指纹工作后,赵丽梅经常独自乘班车到各乡镇派出所收集资料,耐心指导基层民警业务操作,不论刑事犯罪嫌疑人,还是五类违反治安管理人员,都认真收集资料归档,十年来对在押人员犯罪清白资料收集率100%。1998~2011年,共收集犯罪情报资料2285套,利用情报资料提供破案线索82条,参加盗窃、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现场勘查624次,提取现场指纹962枚,利用提取指纹直接破案28起,其中重特大刑事案件18起;利用指纹协破刑事案件192起,其中重特大刑事案件21起,出具刑事技术指纹鉴定书32份,为侦查破案提供准确的线索和便捷的服务,为打击和惩处犯罪提供强有力投诉证据。检索送交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资料档卡1523套,合格1474套,合格率为96.8%,名列普洱市首位。2003年6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03年8月,被云南省公安厅记个人一等功。

罗恒琼

罗恒琼,女,彝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太忠镇三合村村民。

多年来,罗恒琼不但照料高位瘫痪卧病在床的丈夫,而且悉心照顾着丈夫前妻的父亲,抚养丈夫和前妻的两个孩子,赡养聋哑及智力障碍的大伯。面对生活的艰辛,她用金子般的心坚强面对,用默默付出为家人遮风避雨,谱写了一曲美德之歌。

20岁那年,罗恒琼嫁给忠厚老实的兰成顺。当时,兰成顺还照顾着与前妻的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前妻的父亲。婚后,她挑起家庭重担,把照顾公公的事揽到自己身上,给老人做饭洗衣,让老人安享晚年。生前,老人走到哪儿都挂着笑脸,见人都说:“我的这个‘女儿’比亲女儿还亲哩。”罗恒琼的大伯是名聋哑及智力障碍者,生活不能自理。2002年,她向丈夫提出接大伯来家赡养的想法,丈夫欣然同意。自此,大伯成为他们家庭一员,受到罗恒琼的悉心照料。

2011年,兰成顺因为车祸高位瘫痪,生活的重担落在了这个苦命的女人身上。罗恒琼却把每天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变成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负没有压倒她,面对生活的磨难,她选择坚强与乐观。

2017年,罗恒琼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六届云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杨茜茜

2018年8月1日,景东90后女孩杨茜茜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后的造血干细胞将在今晚及时移植到一位浙江的5岁小患者身上。截至目前,杨茜茜成为景东县第一例、云南省第1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杨茜茜是无偿献血积极分子。2013年的一次献血活动中,她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后,便毅然决然地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表,并当场采集血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2018年,杨茜茜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的电话,她的血样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需要做进一步高分辨配型和体检。

捐献成功后,杨茜茜说:“期待自己的决定能够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8月1日上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主任黄杰为杨茜茜颁发了荣誉证书。

.......

注:文图由王潇跃收集整理

编辑:李茜 编审:姚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