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找碴儿的意思(找茬儿)

找碴儿的意思(找茬儿)

一课译词:找茬儿

[Photo/Unsplash]

“找茬儿”,中文俗语,表示故意挑毛病、找麻烦,存心挑剔,与“找岔子”同义。可以翻译为“find fault with somebody on purpose,pick flaws/holes in somebody deliberately”。

例句:

你这是故意给我们找茬儿。

You are finding fault with us on purpose.

他动不动就给别人找岔子。

He is always ready to pick holes in others.

Editor: Jade

来源:chinadaily.com.cn

这些经典的俏皮话快要失传了,原因竟是社会进步!你认同吗

俏皮话是指那些风趣幽默、借事说理、意味深长的民间俗语,它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深受人们喜爱。比如:一根筷子吃藕片——挑眼儿;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丫环拿钥匙——当家不主事;飞机上拄拐棒——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等等。俏皮话是语言艺术,也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曾经广泛传播的俏皮话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原因是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旧话重提引不起人们的共鸣了;失去了传播的基础,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了历史舞台。下面笔者就以卫运河流域为视角,分“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回忆一下那些被淡忘的俏皮话,以此展现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中的重要活动。吃让人们了解了食物的特性,比如:“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葱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嘴唇”;吃让人们懂得了食疗养生,比如:“常吃萝卜常喝茶,不用医生把药拿”“鱼上火,肉上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吃让人们掌握了做美食的诀窍,比如:“软面饺子硬面汤”“千滚豆腐万滚鱼”;吃让人们创建了饮食礼仪,比如:“茶七饭八酒满盅”“劝水不劝烟,劝酒不劝饭”;吃让人们发现了生活的哲理,比如:“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最后,吃饱喝足的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面就从“吃”的俏皮话看看生活的变化。

卖糖稀的出摊——熬出来了。糖稀是做糖果、点心的原料,需要用火熬煮。熬好了,有在街上摆摊卖的。这个场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见,不算稀罕,有趣的是这句话的话音儿:熬出来了。言外之意是不舒心的日子熬出头了。

贼偷瓜——不管生熟。这句话在生产队时期比较流行,毕竟那还是为吃喝发愁的年月,“十个社员九个贼,谁要不偷饿着谁”,偷瓜也就不新鲜了。不过说到底偷瓜不是光彩的事,更何况大白天偷瓜容易被逮住,所以大多选择夜里偷。然而有利就有弊,夜里偷瓜难分生熟,只好捥到篮子里就是菜了。眼下生活水平提高了,偷东西的人少了,就是偷也不会选择这不值钱的东西,所以这句俏皮话也就被人们渐渐地淡忘了。

挖井的吃饭——上来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当地轻易见不着挖井的了。在这之前,虽不常见,但决不会觉得稀罕。挖井是个力气活儿,井下空间小,下去的净是些身强力壮的棒小伙儿。为了不耽误工夫,下去的人一般不轻易上来。只有到了吃饭的点儿才会全部上来,顺便歇歇或换班。这句话通常是熟人之间调侃某个人高升了,但句子本身很严谨,如果换成“挖井的喝水——上来了”或“挖井的抽烟——上来了”,那就不确切了。由此可见,民间俗语不仅生动,而且用词精准,永远值得学习。

过年的干粮——没数。当地农村有个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辞灶”那天到年跟儿底下,天天蒸干粮,俗称“蒸幢”。从粗粮到细粮,从窝头到包子,蒸的干粮足够吃到过年二月二。在生活不太富裕的年代,那也称得上“没数”。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习俗已经大大地淡化了,其实这也是人们讲究科学的结果:干粮总是新鲜的好吃嘛。

凉锅贴饼子——蔫溜。过去吃饼子长大的人,即使没贴过饼子也懂得这个道理:饼子是贴在锅帮上的,如果锅没烧热,饼子粘不住锅,就会悄无声息地出溜下去。当然,这句俏皮话是个比喻,人们由它立马就能想到那种遇到难事悄悄溜号的人。

咸菜缸里泡石头——一言(盐)难尽。当地人说这句话,纯粹是让人对“一言难尽”这个词有深刻的印象,因为当地不产石头,即使有哪家把它放到咸菜缸里,也不是为了做试验,而是要把那些松散的菜压得瓷实些。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读者:大约在1980年以前,当地庄户人家大大小小都有个咸菜缸,一般人家平时是吃不起炒菜的。

砂锅子砸蒜——一锤子买卖。过去的家庭人口多,四世同堂的很常见,生活艰苦,医疗条件也差,哪家也能摊上个老弱病人。所以,几乎每家都有个砂锅子,主要用来熬中药。砂锅子质地脆,怕磕碰,用它砸蒜,十有八九一砸就碎,所以就有了这句俏皮话。现在的人有病吃中药的少了,熬中药的更少,个别需要的药店里往往也能代办。社会的进步,让砂锅子离人们越来越远。

狗肉包子——上不得席。这是改革开放前,当地流传的一句话。虽然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差,但人们对吃的东西还是比较讲究的,像什么羊蹄子、鸡爪子,基本上没人吃,像现代人津津乐道的狗鞭、羊鞭、驴鞭,都被悄悄地埋了,在运河里下网,逮住个王八,都嫌丧门,唾口唾沫,赶紧扔了。所以说“狗肉包子——上不得席”这句话,尽管本意是说人模狗样、不三不四的人上不得台面,但那时候的宴席上确实不上狗肉。

狗窝里哪会剩下窝窝头?这句话是过去的人们讽刺像馋狗一样的人不会把好饭食留到下一顿,但那时狗窝里确实不会剩下窝窝头。因为那时的人没条件让狗享受优待,只能让它跟猪羊一样在泔水盆里找食吃。如果主人往狗窝里扔一块窝头,它肯定不会剩下,哪像现在的宠物狗,有专门的狗粮,就是一般家养的狗,喝荤腥吃高口了,白面馒头都嫌淡,醮菜汤都得是肉汤。这种差别只能让人感叹:生活水平真是提高了。

穿

裤袄鞋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装饰品。从眼下的生活状况来看,“穿”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吃”。细想想也是,就算人饿急眼了,也得先穿上衣裳再吃饭吧?过去有句讽刺话,叫“当了长袍买肉吃——顾嘴不顾腚”。——听话音还是说“穿”比“吃”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首歌谣这样说:留平头的不戴帽,镶金牙的自来笑,戴手表的挽袄袖,穿皮鞋的走硬道。——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穿”的内容占了大半,这就说明“穿”在人类生活中的份量很重。同样的道理,当一些有关“穿”的俏皮话被人们淡忘的时候,也就说明人类生活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谈谈“穿”的俏皮话。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裹脚是女人的专利,但它已经成为历史,眼下在六七十岁的老人中也很少见到了。然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很长的岁月里,它可是风行全国。为了让女人的脚变成三寸金莲,女孩子从幼年起就要用长布条把脚紧紧地缠住,不让它自由生长,许多人的脚趾骨变形甚至折断。懒婆娘的裹脚布因为不经常洗,松松垮垮,给人印象就是“又臭又长”。后来人们常用这句话比喻有些人写文章或讲话废话多,让人讨厌。现在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懒婆娘的裹脚布早已扔到垃圾堆里了,可别让那“又臭又长”流传下来。

戴着乌纱弹棉花——有功(弓)之臣。这句话没什么特殊的含义,也很好懂,有价值的是两个越来越少见的词。一个是“乌纱”。在有皇帝的年月,乌纱帽是当官的专用帽,从当朝一品到七品芝麻官都戴。时间长了就成了官员的代名词,现在也偶尔被借用一下。另一个词是“弹棉花”。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当地基本上都是手工弹棉花,也有开作坊专门干这一行的。手工弹棉花要用弓,而且弓的多少还代表着生产能力,有句俏皮话可以作证:二两棉花四张弓——慢慢谈(弹)。当然,这句话的本意是劝人细话长说。

麻袋片做裙子——不是那块料。麻袋片不能做裙子有两个原因:一是麻袋片是粗布,而做裙子需要用细布。二是裙子是天热的时候穿的,就算用麻袋片做成了裙子,穿上也不合时宜。或许有人说:这句俏皮话本身就不恰当,哪有人穿麻袋片的?其实,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年月穿过麻布衣服,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穿了,但个别场合,比如遇到白事还穿,其中“披麻戴孝”就是这么来的。这种场景解放初期在当地还能见到。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儿。夹袄是对比单褂说的,就是用两层布做成的上衣,它是冷热季节的过渡衣裳。眼下类似夹袄的上衣很多,只是不这么叫罢了。“一层布做的夹袄”是个抬杠的话儿,本意是讽刺那些胡搅蛮缠、唯我独尊的人。

披着蓑衣拧轱辘——撅腚带炸毛。眼下三十岁以下的人要想弄明白这句话,得先懂得两个名词:轱辘,过去常安在水井上,拧轱辘就是要把打满水的水桶摇上来。蓑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的。以前的人们在买不起或买不到雨衣的情况下,就用高粱叶或谷子的秸杆,截成段,用绳子连成串,做成大衣的形状,穿在身上防雨。当地歌谣中就有这么一句:“云彩往西,庄稼小子披蓑衣。”由此可见过去蓑衣的应用之广。披着蓑衣拧轱辘,其形状就像一只炸刺的刺猬,专门讽刺那些爱动爱炸呼、性情不沉稳的人。

纳鞋不用锥子——真(针)好。过去的庄户人家,一年四季都穿自家做的布鞋。做鞋最费事的是纳鞋底儿,有一公分多厚,用线绳密密麻麻地缝合起来。穿针引线时,中指上套上“铁顶针”把针穿过大半,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针头再把它拔出来,周而复始。纳鞋底儿是个不显眼的力气活儿,但都是由妇女来做。手累得发酸的时候,就要拿个针锥先在鞋底上捅个眼儿再穿针引线。但这个做法不出活儿,通常不用,所以就有了“纳鞋不用锥子——真(针)好”这句俏皮话。其实哪是针好,说到底还是人能干。

狗皮袜子——没反正。这句话还有个说法:狗皮褥子——没反正。为什么偏偏是狗皮“没反正”?细想起来这还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一是狗皮的保温性能好,正着穿反着穿、正着铺反着铺,都一样暖和。二是当地的狗皮多,和其它动物的皮毛相比又不值钱,怎么用都无所谓,不值得在形式上费脑子。试想如果是“貂皮”做成的袜子或褥子,谁会让那又好看又名贵的毛藏里面?于是乎,“狗皮袜子——没反正”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就是不分彼此、不分好坏。

“住”也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说一个人过得穷,过去常用的一句话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说一个人处境悲惨,莫过于“流离失所”。过去生活条件差,数九寒天,当地庄户人在背风处晒太阳,往往这样调侃:“有房子还是盖到屋里。”人有了住处就意味着有了家,不管条件好坏,总会使人心里踏实,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当今有许多小姑娘一谈对象,先直截了当地问:“在城里有房子吗?”说起来虽然有点“物质”,但也说明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安居才能乐业。

下面就从淡忘的俏皮话谈谈“住”的变化。当然,这个“住”的含义稍微宽泛了一下,涉及到一些与“住”紧密相关的事物。

光腚泥房——四邻犯恶。这是一句纯粹的俏皮话,没有言外之意。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可能对“泥房”一词比较生疏。当地农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砖瓦房很少,大多是土房。雨季来临之前,土房都需要泥房,就是用麦秸、土加水和成泥加盖房顶,以防夏季漏雨。赶上雨水大的年份,中间还要泥一次房。九十年代以后,当地农村已经见不到土房了,“泥房”一词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回忆。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解放前,当地过春节时,有在家门上贴门神的风俗,目的是驱邪避鬼。门神的形象就是人们熟知的唐朝名将秦琼和尉迟恭。“正月十五贴门神”是讥讽人行动迟缓、做事跟不上趟。解放后,国家号召破除迷信,这种风俗逐渐消失。

大闺女坐轿——头一回。过去的姑娘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抛头露面会被人笑话,偶尔出门也是小心翼翼,谁敢坐着轿子招摇?再就是过去的姑娘十五六岁就出嫁了,这么小的年纪坐轿自然是头一回了。近年来,当地的姑娘出嫁又有坐轿的了,但说到底依然是“头一回”。

光着腚推磨——转着圈儿丢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地农村虽然还没有普及电灯照明,但几乎每个村都安装了电磨。电磨的推广让人们告别了用石磨粉碎粮食的历史,在此之前,它是又累人又耗工夫又没法摆脱的苦差事。那时,每个村里都有一两个公用的石磨,供人们轮番使用。年节前夕,歇人不歇磨。但不论怎么忙,谁也没见过“光着腚推磨”的人,倒是这种形象的比喻令人叫绝。

老虎轧碾子——不听那一套。碾子和石磨都是靠人工粉碎粮食的工具,告别历史舞台的时间也差不多。推磨比较省事,只须把粮食颗粒堆在磨盘顶部的漏斗处,转动磨盘即可;而轧碾子就比较麻烦,因为碾辊子是平中带弧,辗轧面在中间,轧碾子时要用笤帚把粮食一个劲儿地里扫外扫,让它集中在辗轧线上,还要随时用手划拉,以保证轧得均匀。试想一下:如果换成老虎轧碾子,它绝对没那个耐心,所以也就不听那一套了。

光着腚打铁——傍不上边儿。打铁这一行在当地消失,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之前很常见。打铁是个累活儿,正如民谚所说:打铁的本身硬。同时打铁又是个苦活儿,为了节省燃料,一般打铁的都在夏天找个茂密的树荫下升摊儿。大热天围着火炉抡锤子,怕飞溅的火星澎到身上,还要穿上皮围裙。可想而知,“光着腚打铁”确实是“傍不上边儿”,但它的真实意思是说有的人或事让人无法接近。

桑木扁担——宁折不弯。眼下在当地,扁担已成为文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扁担的主要用途是挑水。再往前的年月,车辆稀少,羊肠小道,“挑担”就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而且是个苦活儿。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人们就选用柔韧性强的木料做扁担。桑木坚硬,宁折不弯,显然不适合做扁担,但这句话却是不言而喻的褒义词。

鸡窝里练刺杀——连打击(鸡)带刺激(鸡)。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当地农村的养鸡就已经从家家户户散养向养鸡场集体饲养转化了。在这之前,可以说是家家养鸡、户户有鸡窝。修鸡窝主要是防备黄鼬、狐狸偷鸡吃,养鸡多的农户鸡窝修得还比较大。但鸡窝再大,也容不开人在里面练刺杀,这句话是比喻有些人说话时连讽带刺。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现在当地的城市居民已经很难见到风箱了,但在上世纪的农村,那是家家都有,有的还不止一个,孩子们还常把它当成玩物。所以那时的人们对这句俏皮话那是心领神会,活学活用。

腿肚子上贴灶王爷——人走神搬家。时下的当地人,对灶王爷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对灶王爷像有印象的已经非常少了,只有部分农民在过春节时买一张灶王爷的画像贴在锅台后面的墙壁上。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厨房的改造,锅台拆除了,灶王爷像也就没处贴了,这个时候不管是不是把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这位神仙都得搬家了。

“行”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可避免地要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从离家求学到走亲访友,从沿街叫卖到出国考察,从举家搬迁到衣锦还乡,从外出打工到休闲旅游。尤其是进入交通越来越便捷的信息社会,“行”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躲不开、绕不过的话题,其比重越来越大。

站在现在的生活起点上回望过去的年月,“行”这方面也发生了沧桑巨变,下面我们就从淡忘的俏皮话谈谈这些变化。

茶馆里辞退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在交通不便、出行主要靠双脚的年月,茶馆主要为行人解渴和临时歇脚提供方便。茶馆通常设在大道边上,除了茶水还能提供简单的饭食,客人多的时候通常有好几把水壶同时烧水,有一两个小伙计专门沏茶倒水照应客人。“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俏皮话就诞生在那个年代。茶馆是饭店的前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主营业务从“茶”转向“饭食”最后又转向了“酒菜”。眼下,当地又有茶社兴起,但它的功能和档次与当年的茶馆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牛皮灯笼——肚里亮。在玻璃制品稀少的年代,用动物的皮做灯笼很常见,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农村还有用猪尿脬做的灯笼。皮灯笼主要用于夜间走路照明,房间里很少用,毕竟皮子很遮光,而且在皮子的选择上,一般也不会选择牛皮,因为牛皮厚,透明度更差。所谓“牛皮灯笼——肚里亮”,本意是说谁做的事谁明白,暗含讥讽。

剃头挑子——一头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当地有不少理发师没有营业的门市,就用扁担挑着一套理发设备,俗称“剃头挑子”,靠走街串巷、赶集上店兜揽生意。挑子的一头是抽屉柜,装着理发工具;另一头是火炉和水桶。为了不耽误生意,路途中就把水烧热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剃头挑子——一头热”,最终成了“一厢情愿”的形象比喻。

锔碗的戴眼镜——找碴儿。锔碗就是把破损的碗用铁锔子锔住,能够继续使用。这一行在当地绝迹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六七十年代还常见到走乡串村的锔碗师傅。那时候戴眼镜的人很少,包括中学生。唯独干这一行的几乎都是上岁数的老头儿,大概是老花眼的缘故,几乎都戴着眼镜,让人看着很新鲜,感觉很有技术。其实锔碗是这一行的通称,其业务范围正像他们吆喝得那样,是“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盆子、大缸有裂纹好找,碗特别是茶碗,那就需要戴上眼镜细细找喽。由此可见民间俗语的选词是何等的精确,而它的比喻又是何等的生动!

起早五更赶晚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当地农村,交通不便,自行车也少,偏远地方的农民赶集要步行十几华里甚至更远。赶这么远的集买东西要不想空手而归,比较保险的做法就是“赶早不赶晚”。但也经常有人在五更天也就是凌晨四点左右就起来了,忙活了半天零碎事,耽搁了时间,结果赶了个晚集,无功而返。现如今,社会生活大变样,再也没人为赶集而起早了,但“起早五更赶晚集”这类人和事还经常有,所以这句俏皮话也偶尔被引用。

赶车的不带鞭子——拍马屁。过去在当地,专业赶车的被尊称“车把式”,车把式就靠鞭子驯服烈马。解放后当地有个车把式和同行竞技,细细的鞭梢打在磅秤上,显示的力量是五十斤。车把式一般不会对牲口下狠手,但如果碰上马惊了,危及人身车辆安全,那时这样力度的鞭子抽在马耳朵上,能把马皮打开花,狂奔的惊马受到这样的当头棒喝,瞬时就会立定。鞭子对车把式这么重要,赶车的时候不带着,那就只能借助座位靠近马腚的优势,顺手“拍马屁”了。

卖泥娃娃的打架——人多不顶事。泥娃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当地常见的儿童玩具,用胶泥捏成人物的多种造型,晾干后涂上色彩,有的还安上口哨。然后肩挑车驮走街串巷,吸引儿童购买。笔者小时候经常见到卖泥娃娃的,也买过不少,但没见过卖娃娃的和人打架。由此一联想,人多不顶事不一定就是指卖泥娃娃的了。

夜过坟地吹口哨——给自己壮胆。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当地农村几乎没有电灯,交通也不便利,村庄之间大多是弯弯曲曲的小路。由于解放前一百多年的战乱,乱坟岗子还特别多。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乡间小路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走夜路,胆小的人就会觉得头皮发炸、后背上喷凉水,于是就“夜过坟地吹口哨——给自己壮胆”。现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即使想体验那种感觉也没机会了。

创作于 2017年夏

口口相传的20句经典歇后语,真正的民间智慧!

1.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比喻胸襟坦荡,大公无私。

2.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哑巴吃到黄连也没法说出苦味。比喻心里面有苦衷,却难以说出口。

3.孔子搬家--净是输(书)

双关语。书籍的“书”谐音输赢的“输”,指在较量时屡遭失败。

4.灌油的漏斗--没底

指心中没有数,摸不清底细。

5.阿斗的江山--白送

比喻没有付出任何就获得某种利益。

6.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比喻没有自主的权利或能力,听人摆布,任人迫害。

7.八哥啄柿子--捡软的欺

比喻只会欺负软弱的人。

8.八十岁的奶奶--老掉了牙

比喻某种事物早已过时,没有什么用处或不值一提了。

9.八十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指提起一些过时的,没有意义的话题。

10.八十斤的菜山药--块大

形容人或物体大而笨重。

11.含了雷管在喉咙里——一碰就响。

形容人性情暴躁,极易发怒。

12.镐锅的戴眼镜——找碴(茬)儿。

“找碴儿”谐“找茬儿”。指故意挑毛病。

13.聋子拉二胡——胡扯。

指没有根据地乱说、瞎说。

14.麻雀吃胡豆——不留后手。

比喻说话做事不留后路和余地。

15.盲人骑瞎马——乱闯。

指东摇西摆,毫无目的地行事。

16.盲人敲鼓——瞎打一气。

指没有明确目标乱搞一通。

17.没了头的苍蝇——乱撞一气。

指没有目的地乱冲乱撞。

18.没笼头的野马——横踢竖咬。

形容人粗鲁无礼。

19.没眼先生上钟楼——瞎撞。

比喻做事胡来,不讲求根据和把握。

20.面盆里加引子——发起来。

指人发脾气。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

更多学习资源请关注安老师微信:ducuanna

普通话的音变:

我们说话或朗读时,不是孤立的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发出来,而是把许多音节组成词和句连续的说出来。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儿化、轻声、变调、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韵

普通话有许多词尾为“儿”的词,如“鲜花儿”、“小孩儿”等。作为词缀“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但由于在口语中多处于轻读的地位,大多数情况下失去了音节的独立地位,“化”入前面的一个音节,只保留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音节里的韵母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化,并带上卷舌音色,这种现象叫“儿化”。

由儿化音变而带上卷舌色彩的韵母就是“儿化韵”。 如:花儿 huār 味儿 wer。

(二)儿化韵的发音要领:

1、儿化韵听觉上是一个音节,“儿”不能再读成一个独立的音节(er)

2、是前一个音节韵母中主要元音的卷舌,其卷舌动作从韵腹开始至韵尾,韵头不受影响。

3、动作口诀:两个字,一个音,舌滚动,巧融合;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

说明:

1、本表仅供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生使用。

2、收词范围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二项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儿化词语。

3、本表共收词189条,按儿化音节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ɑ→ɑr: 刀把儿 号码儿 戏法儿 在哪儿 找茬儿 打杂儿 板擦儿

ɑi→ɑr: 名牌儿 鞋带儿 壶盖儿 小孩儿 加塞儿

ɑn→ɑr:快板儿 老伴儿 蒜瓣儿 脸盘儿 脸蛋儿 收摊儿 栅栏儿 包干儿 笔杆儿 门槛儿

ɑnɡ→ɑr(鼻化): 药方儿、赶趟儿、香肠儿、瓜瓤儿

iɑ→iɑr: 掉价儿 一下儿 豆芽儿

iɑn→ier: 小辫儿 照片儿 扇面儿 差点儿 一点儿 雨点儿 聊天儿 拉链儿 冒尖儿

坎肩儿 牙签儿 露馅儿 心眼儿

iɑnɡ→iɑr(鼻化): 鼻梁儿 透亮儿 花样儿

uɑ→uɑr: 脑瓜儿 大褂儿 麻花儿 笑话儿 牙刷儿

uɑi→uɑr: 一块儿

uɑn→uɑr: 茶馆儿 饭馆儿 火罐儿 落款儿 打转儿 拐弯儿 好玩儿 大腕儿

uɑnɡ→uɑr(鼻化): 蛋黄儿 打晃儿 天窗儿

üɑn→üer: 烟卷儿 手绢儿 出圈儿 包圆儿 人缘儿 绕远儿 杂院儿

ei→er: 刀背儿 摸黑儿

en→er: 老本儿 花盆儿 嗓门儿 把门儿 哥们儿 纳闷儿 后跟儿 高跟儿鞋 别针儿 一阵儿 走神儿 大婶儿 小人儿书 杏仁儿 刀刃儿

enɡ→er(鼻化): 钢镚儿 夹缝儿 脖颈儿 提成儿

ie→ier: 半截儿 小鞋儿

üe→üer:旦角儿 主角儿

uei→uer: 跑腿儿 一会儿 耳垂儿 墨水儿 围嘴儿 走味儿

uen→uer: 打盹儿 胖墩儿 砂轮儿 冰棍儿 没准儿 开春儿

uenɡ→uer(鼻化):*小瓮儿

-i(前)→er: 瓜子儿 石子儿 没词儿 挑刺儿

-i(后)→er: 墨汁儿 锯齿儿 记事儿

i→ier: 针鼻儿 垫底儿 肚脐儿 玩意儿

in→ier: 有劲儿 送信儿 脚印儿

inɡ→ier(鼻化):花瓶儿 打鸣儿 图钉儿 门铃儿 眼镜儿 蛋清儿 火星儿 人影儿

ü→üer: 毛驴儿 小曲儿 痰盂儿

ün→üer: 合群儿

e→er: 模特儿 逗乐儿 唱歌儿 挨个儿 打嗝儿 饭盒儿 在这儿

u→ur: 碎步儿 没谱儿 儿媳妇儿 梨核儿 泪珠儿 有数儿

onɡ→or(鼻化): 果冻儿 门洞儿 胡同儿 抽空儿 酒盅儿 小葱儿

ionɡ→ior(鼻化):*小熊儿

ɑo→ɑor:红包儿 灯泡儿 半道儿 手套儿 跳高儿 叫好儿 口罩儿 绝着儿 口哨儿蜜枣儿

iɑo→iɑor: 鱼漂儿 火苗儿 跑调儿 面条儿 豆角儿 开窍儿

ou→our: 衣兜儿 老头儿 年头儿 小偷儿 门口儿 纽扣儿 线轴儿 小丑儿 加油儿

iou→iour:顶牛儿 抓阄儿 棉球儿

uo→ur: 火锅儿 做活儿 大伙儿 邮戳儿 小说儿 被窝儿

(o)→or: 耳膜儿 粉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