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治隆唐宋什么意思(治隆唐宋)

治隆唐宋什么意思(治隆唐宋)

康熙最推崇的帝王,先后五次去陵前三跪九叩,盛赞他“治隆唐宋”

康熙皇帝,清朝最具雄才大略的帝王,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0年。康熙在位期间,功绩卓著,一举动奠定了大清兴盛的基础,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甚至有学者称其为“千古一帝”。

康熙自己也深知自己的文治武功,自然也会与历朝历代的帝王来对比,那么哪位皇帝最让康熙推崇呢?众所周知,康熙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其中五次都去拜祭一位皇帝陵,每次都是三跪九叩,它就是南京明孝陵。

在明孝陵内,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当年康熙来祭拜时立下的石碑,上书四个大字,“治隆唐宋”,这是康熙的亲笔手书。单凭这四个字,就足见康熙对朱元璋的推崇,那么康熙为何如此推崇朱元璋呢?

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康熙在南巡回程途中,专门绕道明孝陵祭拜。这次祭拜,康熙亲自颁布祭文:“帝天锡勇智,奋起布衣,统一寰区,周详制作,鸿谟伟烈,前代莫伦。朕曩岁时巡,躬修醑荐,仰其遗辙,不囿成规。兹因阅视河防,省方南迈,园林如故,睇松柏以兴思; 功德犹存,稽典章而可范。溯怀弥切,奠酹重申,灵其鉴兹,尚期歆享。”

在祭文中,康熙对朱元璋的推崇可谓到了极致。要知道此时距离大明灭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大清在康熙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为何还要给朱元璋如此之高的评价?

这与清朝当时的全国形势有关,“明亡,遗民系心故国,无所放其意,则望陵凭吊,欲以创巨痛深之蕴诉之九渊,冀后之人有因以喻其心者。”说白了满清名义上统治了全国,但各地反抗声音不断,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士族们更是不服。

早在顺治登基时,摄政王多尔衮就命人去南京祭拜明孝陵,“遣大学士冯铨,祭故明太祖及诸帝。”这样做的只有一个目的,笼络人心,进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除了五次拜祭朱元璋,康熙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太祖皇帝出身布衣,十五载成帝业,西汉以后所未有也。”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英雄惜英雄,志在大展宏图的康熙,对朱元璋也是非常佩服的。康熙对明孝陵三跪九叩后,这一招非常奏效,南京城老百姓很多人感动的泪流满面。

参考资料:《康熙帝与明孝陵》、《清史稿》

康熙为何在明孝陵写下“治隆唐宋”赞碑,还要施三跪九叩的大礼?

导读:对待每一个王朝的功绩,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兴盛与衰亡,我们不能因为晚晴、晚明的表现就否定整个王朝。无论是在明孝陵安息的洪武大帝朱元璋,还是清圣祖康熙的作为都堪称大帝。逢场作戏有之:巩固清朝统治,收复江南士子之心,强调满汉一家亲。惺惺相惜有之:站在同样的帝王角度,康熙才能发自内心地佩服洪武大帝。正因为康熙是真心赞同洪武万岁的功绩,虽然百般抹黑明朝,依然留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和《明史》中“远迈汉唐”的结论。

无论是明史的记载还是我们熟知的历史,除了明粉以外估计留在大多数人记忆中的场景是这些:以文驭武的悲凉、各种奇葩皇帝不上朝的荒唐、宦官跋扈以及晚明数十万军队一触即溃的下场吧。但是纵观整个明朝所处的历史阶段,总结明朝270多年的丰功伟绩就会发现明朝的强大和不凡。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作为,也许几百年前作为帝王的康熙心里更清楚其中的分量,所以才有了“治隆唐宋”的赞碑。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作秀的成分,毕竟巩固大清王朝的统治才是康熙最关心的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创业之艰难、气魄之雄、功绩之大,都让同处帝王位置的康熙发自肺腑的真心敬佩,这才有了“治隆唐宋”的赞语

清朝的立国是循序渐进的:虽然也号称十三幅盔甲打天下,但是立国的思想是保守的。说白了就是关外自立一国,只要明朝同意即可;这种思想到皇太极改国号大清时依然如此。这样没取代明朝入主中原明确态度,不会让明朝一开始就倾全国之力平定后金;况且明朝是有名的以文驭武,后期论战斗力可能连南宋都比不上。况且努尔哈赤并不是白身,怎么说也算是官二代(父亲是酋长)。

而明太祖朱元璋的起义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绝对是要和元朝不死不休。朱元璋不但要和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起义诸侯分庭抗礼,而且还要抵御元朝的围剿。从来没有像梁山那样有过招安的念头,真正的以布衣之身逐步击败各诸侯,完成推倒大元、征缴漠北的壮举。要知道朱元璋的对手是曾经纵横欧亚的蒙古铁骑,远比满清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明军对手要强悍的多。捕鱼儿海一战,北元朝廷除了太子和皇帝只身逃跑外,玉玺印信、后妃和王公大臣被一扫而空。从此黄金家族在草原上没有了号召力,只能充当蒙古各势力的吉祥物(待遇和汉献帝差不多)。

明朝初立是一个久经战乱、满目疮痍的一穷二白的局面,朱元璋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兴修水利减轻民众负担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丈量土地、清查户口、实行屯田;修订法律、重开科举。明朝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人口数量增长了好几倍,这就是有名的洪武之治。除此之外,明朝总共十几位帝王开创了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嘉靖中兴等多个盛世,远非清朝康乾盛世那样成色勉强的盛世可比。况且清朝的律法、科举等政治制度几乎都是继承明朝的,是明朝让后金这个半奴隶半原始政权跨越制度等级进入成熟的封建王朝。

所以清朝统治者对明朝内心里是尊敬的,清朝祭拜明皇陵有一定的传统;不少清代帝王都祭拜过明朝皇陵,康熙多次祭拜只是其中之一。虽然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朝对明朝帝王各种抹黑,但并不影响清朝帝王内心真正的评价。康熙在明孝陵题写“治隆唐宋”是这种心理的体现,清朝撰写的《明史》中对明成祖朱棣的评价也有“远迈汉唐”的高度。

《明史-成祖本纪》:“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如同修《明史》一样,康熙对明孝陵的三拜九叩的礼遇和赞誉显示了明朝已经灭亡,清朝“继承”明朝属于承天时顺民意合理合法

清朝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一直宣称是继承了明朝。也就是说明朝的灭亡是李自成的大顺干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是因为李自成攻破京城才在煤山上自缢身亡的。其实这都是掩耳盗铃的讨论,镇压南明反抗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被他们有意识地忽略了。清朝确实是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但是经李自成这么一沾手就成了合理继承明朝法统的王朝了;甚至在与大顺的某些战场,类似吴三桂这样的降将还打着为君复仇的大旗冲杀,也不知道他的这个“君”是哪个王朝的君王。

康熙对明孝陵三拜九叩的大礼和赞誉,不过是和修前朝史书一样宣告明朝灭亡的事实罢了。潜台词就是说明朝已经灭亡了,要认清现实别再搞什么反清复明了。从这个角度说康熙祭拜明孝陵以及写下“治隆唐宋”的赞语的言行,性价比实在是太高了。

江南作为清朝财税重地,也是明朝起家广布恩德的区域;康熙此举还有收复江南士子之心、稳固清朝统治的意味

江南经济繁荣、物阜民丰,也是清朝的财税重地;况且江南文风鼎盛,是读书人的大本营。清朝治理国家需要人才,要想实现“天下英雄入我腹中”的设想,就必须收复江南士子之心。要实现这样的设想仅靠“扬州十日”之类的武力不行,要靠科举和人心。况且江南是明朝的起家之地,朱元璋的故乡和明朝的大本营。南明的湮灭也不过几十年,盘踞在台湾的延平郡王郑经还在虎视眈眈,不断袭扰东南沿海。

康熙作为清朝的一国之君,放低身段以三拜九叩之礼祭拜明朝文人的图腾-洪武大帝的明孝陵,对江南士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其实这和清朝尊孔是一个道理。清朝皇帝还是比较务实,用这些惠而不贵的方式逐渐收复人心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缓和民族矛盾、强调满汉一家,让江南百姓忘却清朝初年的血腥镇压,为平定台湾制造舆论基础;防止清朝四面楚歌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纵横家的连横之策

由于明朝灭亡时人心所向依旧在,尚且处于半奴隶社会的满清崇尚武力镇压。尤其江南所谓南明的心腹之地,残酷镇压的依然历历在目。况且清朝入关后的圈地乱国以及满清贵族的横行不法,让民族矛盾异常尖锐。谁都知道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所以为了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康熙必须要有所行动。当康熙祭拜明孝陵时三拜九叩、题写“治隆唐宋”时,江南老百姓是深受感动的。

《清圣祖实录》记载: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

此时的清朝耗尽国力平定了三藩叛乱,但是周边地缘环境并不太平。延平郡王郑经在三藩叛乱时就屡屡出兵,而后也不断袭扰东南。清朝早有平定台湾的心思,但是作为财税重地的江南必须要稳固。所以康熙对明孝陵的尊崇的理由也就可想而知了,总的意思是后院不能起火。而北边的沙俄和西边的准噶尔也在虎视眈眈,加上台湾颇有六国合纵攻秦的架势。所以康熙要远交近攻施展连横之策,各个击破。在平台前祭拜明孝陵,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