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得气名词解释(得气)

得气名词解释(得气)

陆飚|何为得气?还针灸界以历史真相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外国人不经过经络和腧穴的学习,仅仅是做“干针”也能得出和中医针灸差不多的疗效。是传统针灸的不堪还是后人不得其法?

何为得气?“酸麻痛胀,针下沉紧”?

2017年夏天,纪录片《千年国医》摄制组,在美国洛杉矶采访了陆飚先生。师从郑魁山与杨甲三的他,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与潜心钻研,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这可能是针灸真正走向世界的契机~

陆飚

1979年考入甘肃中医学院

1986年毕业后留校在针灸教研室跟随郑魁山教授学习针灸

1986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杨甲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1991年受聘于美国洛杉矶友三中医药大学任临床教学部主任

1997年与夫人荆小庭一起开创了私人诊所“美国传统中医康复中心”

视频

视频加载中...

针灸界被教科书误导了太多年

我们认为针灸主要就是调气。精气神三个层面里,精的层面可能是运动,骨伤的手法复位,手术,这都是调精,精就是物质的层面。神就是神智、精神。而在物质和精神之间,中医认为有一层联系,它们的中介就是气。针灸就是调气的,通过调气让身体能够痊愈。

看古代针灸的文献,每一个文献都谈到,针灸要想取得效果一定要得气,或者说气至。这两个意思是很相近,就是气来了,得气了效果就一定好,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上说“凡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如风之吹云”。就是说效果来了就好像风把云彩吹开,太阳显出来了,所以效果就这么快。

又有一种说法“如汤泼雪”,开水泼到雪上了,雪一下就化了,地面露出来。雪就好像是疾病,用开水把它一泼,雪马上就消失,地面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中医认为得气是最主要的。

尽管每个人都强调得气这么重要,但是很遗憾,我们教科书上把得气的这个概念给它弄错了,书上说:得气就是酸麻痛胀,针下沉紧。这个是不确切的,把“酸麻痛胀,针下沉紧”作为得气的标准,我们整个针灸界就被误导了,而且把我们的疗效全丢了。

为什么?我常常就跟学员说,你针扎下去,酸麻痛胀有了,你觉得得气了。你把针扎深一点,有什么感觉?酸麻痛胀。你把针退出来一点,有什么感觉?酸麻痛胀。你把针拔出来扎到左侧、扎到右侧、扎到上面、扎到下面,都是酸麻痛胀。我专门挑一个在两个经络中间没有穴位的地方扎下去,也是酸麻痛胀。可以肯定扎哪都有酸麻痛胀,因为底下一定有一些神经末梢,所以把这个作为得气的标准的话,扎哪都得气,我还学经络做什么?我还学腧穴做什么?这个逻辑上说不通。

什么才是真正的“得气”?

身体有很多组织,有皮、肉、筋、骨等不同的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我们中医认为我们有经络,有穴位。尽管我们没有找到它的实质,但是经络现象是存在的。

我们现在就想象经络好像地底下埋的电线,我们的针尖碰到经络,一定和没有碰到经络有不同的感觉。那么从中医的角度,从针灸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得气就是扎到肌肉浅层的那个组织以后,引发了肌束的收缩,激发了感觉神经的活动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所以肌肉会跳一下,同时有这个针感,酸麻痛胀就出来了,但如果没有扎跳的话,是不可以的。

《难经》七十八难就说“气之来也,如动脉之状”。就是像动脉一样,《标幽赋》上讲得更加形象“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钓鱼的人都有这种感觉,鱼上钩了以后,一定会挣扎,钓竿一定是上下在跳动的,所以它是讲这个动的感觉。

到了后来清代末年以后有一本书《针灸内篇》,有一个林屋江上外史提出这个针感,说酸麻痛胀是一种针灸得气的表现,以后我们就把它应用过来了,但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应用,是一种错误的。因为我们临床上工作这么多年,病人来了,我把针扎下去,扎出个酸麻痛胀,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真针灸与假针灸

所以为什么现在搞针灸相关的科研,出来的结果都不太好,为什么?有人提出是“泛穴论”,所有的科研,大样本做出来,有些人做出来有一些差别,但是很多西方的研究机构过去得出的结论就说——扎哪效果都差不多,你辨证取这个经络,取这个穴位扎出的疗效,跟随便扎一个,哪怕故意避开穴位,避开经络,扎出来的疗效之间的差别不显著,所以这成为我们针灸最尴尬的地方。

所以我们这次开会,有专门参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人,他们专门审批研究基金。他说为什么现在不想让大家做中医针灸方面的研究?因为做出来的结果都不好,对中医针灸是一个否定,再做一个针灸科研还是结果不好的话,以后我们这一大帮做针灸的人,会失去很多病人。所以他现在不去投资这方面的科研了,退一步讲是在保护我们。

扎得局部跳了,就是真正的针灸,如果没有扎跳,相对而言就是假针灸。在假针灸里头,一定要再分出个“真针灸”和“假针灸”,那就难了。而且所有扎针都是主观的,得靠病人,但实际上我们针灸得气的肌肉跳一下,是一个客观的指标。

如果我们把这个客观的指标拿出来在针灸界达成共识,大家都认可了,那以后我们的科研就了不得了。第一,你任何人做的话,你首先要尊重我,你得气了吗?你扎跳了吗?扎跳再跟没有扎跳做对照,那是天壤之别。

老祖宗几千年的积累,不可能就这么一点经验,所以这是我们后人没有做到的,而不是古人的错。《伤寒论》以后,针灸被边缘化了,都是以方药为主,所以这一千多年过去,当然好的针灸师就少了,大家也就不懂了。写教科书的人大部分都是学校的老师,临床做得比较少,也不懂什么叫真正的得气,什么样的做出来效果才好,所以按教科书治病基本上都是没有效果的,这是我们中医最大的困境。

还历史以真相

我觉得我们中医现在存在着三个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临床,中医永远离不开临床,能够流传几千年,就是由于它的临床有疗效,有群众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临床捡起来,尤其是针灸,一定要正本清源,一定要还历史以真相,什么叫得气?一定要搞清楚,把古人的疗效和手法还原出来。

第二就是教学,只有我们临床做出来了,我们才能一代一代再教学,才能够传承,如果老师都搞不清楚,都一团糊涂,怎么可能把一个学生教好?如果我不会踢足球,我怎么可能教出一个世界冠军的足球队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有了临床基础,教学就有了保证。

第三是科研,临床的基础好了以后,搞科研也就容易了,我们搞科研有了一个客观指标,这样做出来,统计出来,大量的事实证明,我们针灸这样扎下去,效果就是好,那很多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对我们世界各地,各国人民来说,那就是一个福音,就是让他们治病效果提高很大的一步。

我现在做一个微信的传承班,有很多学生是小白,是没学过中医的。学了以后按照我的方法做,做出来都是顶尖的针灸专家能做出来的这个效果,为什么?因为它有一个客观指标,就好比我们打枪一样,有一个准头,如果没有这个准头凭感觉打,那这个人可能打了十几年枪,还是一枪都打不到靶点上。

扎跳是一个客观依据,谁都看得见,摸得着,就好比我们煮饺子、煮面条得用开水煮,什么叫开水?开水就是沸腾,它有一个客观指标,水是会滚的,如果你说用热水煮,什么叫热水?40度,60度,75度,这样我们一辈子都吃不到熟饺子,热水泡一泡,全给泡烂了,所以它一定要有一个客观指标,我现在最想要说的就是,在我们针灸界一定要还一个历史的真相,扎跳,就是得气!

纪录 · 故事 · 发现公众号:jilu-zhongyi

何谓得气?针刺要得什么样的“气”?(荐收藏)

“得气”一词,在针刺中很常用。还常引《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而有效”一语来强调气至与疗效的关系。在《灵枢·小针解》中还说:“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都是说明针刺治疗必须得气,而且要守住气而不让失去。

气,现在都解释作针刺引起的感觉,或说感应。因而“得气”也可说是激起机体的感应。既说是感应,那就随各人的体质、病情和具体部位的不同而有若干差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要求来看待。

有些部位感觉灵敏,有些部位感觉迟钝,这可说是气有阴阳和多少的不同,例如四肢末端感觉最灵,俗语所谓“十指连心”;而头身脊背正中和深部内脏则感觉迟钝。《内经》所说“阳受气于四末,同受气于五脏”,这话从感觉来分析也是容易理解的。阳气,可以看成是感觉灵敏的气。四肢末端所以感觉灵敏,还由于这些部位是阴阳经脉会合处,《灵枢》所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这话还适用于任督脉的衔接部——口唇和肛门周围。这些部位的井穴以及人中和会阴等穴,常用于急救和治疗精神病,能发挥回阳救逆、通调阴阳的作用。在头脊正中的督脉经穴,针刺则不如灸法能取得较好的感应,故多用灸法才有利于振奋阳气。

感觉因各人阴阳气质的不同而有差异,这在“五态之人”中已加讨论。疾病和衰老都会影响气血的功能,久病和老年,其“气涩以迟”,感应较迟钝;新病和弱小,则“气滑易脱”,感应较灵敏。如风湿病和糖尿病患者,针刺感觉很差;小儿患者和神经官能症患者,针刺感觉特灵敏。所以针刺得气,既要辨部位特点,还要辨患者的气质和病情。其中辨别部位的特点是最为基本的,应结合组织结构加以具体掌握。

针刺皮肤只出现单纯的痛感,刺到肌肉层可出现酸胀感,刺及血管壁会出现痛感,刺及神经支会出现麻感,触及神经干时则出现麻电感。作为得气的“气”应是包括这多种感觉,而且要分析以何者为主。古人提出的“卫气”、“营气”、“谷气”都属得气的内容,而以“谷气”为主。“刺卫者出气”,这可说是取皮肤浅部的气。皮肤的感觉不会有酸麻等细微感觉,透皮时只有痛,这痛是卫气的反应。临床应用皮肤针、皮内针(包括耳穴埋针),以及皮下留针的刺法都属此类;透过皮肤刺及血管壁的痛感则属于营气的反应。“刺营者出血”,即指刺及血管壁以致引起出血现象。临床应用粗针和三棱针浅刺出血,或皮肤针重叩出血等泻络刺法都属此类。针到肌肉层,若不碰上血管一般不会有痛感,而是或酸或胀以及一种沉重的感觉;关节附近的筋间胀重感尤为明显。刺及神经组织则出现麻感,以至较为剧烈的麻电样的放射性感觉。对这些感觉,在《针灸内篇》中有说:“凡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这里强调一个“不可忍者”的限度,不宣过量。杨继洲论针刺补泻时有一警句:“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凡行补泻,谷气而已。”针刺的深度和刺激量,要掌握到病人受“惊”的程度就适可而止;对于施行补泻手法,主要在于掌握“谷气”。

何谓“谷气”?《灵枢》中有句话:“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说明比较和缓的,病人能够耐受的针下感觉才是“谷气”;相反较为急暴的,病人难以耐受的针下感觉就算不上“谷气”,因称之为“邪气”。因而触电样的刺激神经干的针感,古人是不把它列作主要的得气要求的。可能因为“紧而疾”的针感不如“徐而和”的针感更具有持续作用,有利于“守气”而不“失气”。针刺镇痛的远道取穴情况就是根据这个原则。针刺以达到“谷气至而止”,谷气是指处于“分肉之间”较为深层的针感。《灵枢》在论浅、中、深“三刺”时说:先刺皮肤层的卫气部分,使“阳邪出”;再刺入皮下层的营气部分,使“阴邪出”;三刺入“分肉之间”的谷气部分,自然可祛除外部的邪气而守住谷气。还说“谷气至”是已补而实、已泻而虚的结果。杨继洲所说的“凡行补泻,谷气而已”,即本源于此。

得气既是补泻的目的,又是补泻的基础,因为针刺补泻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气”。早于进针之前就要促使“气”来。《难经·七十八难》说:“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压)按所针荣俞(穴)之处,弹而努(怒)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纳)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这里说的,在进针之前就要运用压、按、弹、爪(掐)等手法以促使“气”来,随后进针以“得气”,再行“推而纳之”或“动而伸(提)之”的补泻手法。这既以得气为基础,又要求更好的得气,也可说成是“调气”。在《难经》之前,《灵枢·终始》对“得气”首先论述,要求医者集中思想于用针“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由此来调动病人的“神”和“气”:“以移其神,气至乃休”:随后医生的用针必须既坚定用力,又谨慎掌握:“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这里强调医者的“神”与“针”的关系,病者的“神”与“气”的关系,以及医者用针时“坚拒”和“谨守”的重要性。其中连带提到的“男内女外”(《难经》作“男外女内”),似乎已无关宏旨。原意“内”、“外”当是指深、浅而言,男子可稍深些,女子可稍浅些。杨上善《太素》注说:“针下得男内气,坚拒勿令出也;得女外气,谨守勿入内也”。可参考。

后世针灸著作描写针刺得气情况最为生动的,要数窦汉卿《标幽赋》中的一段话:“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当病人接受针治时,局部会有酸胀等感觉,随之出现肌肉反应,这时医者持针的手下才会有沉紧的感觉;如病人针下无反应,则医者手下只有空松的感觉。《医学入门》对此解释说“如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则为实,觉酸则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这里主要也是从医者手下的感受来描述得气与否,对病人的感觉只说痛属于实而酸属于虚;这方面说得比较具体的,还是后来《针灸内篇》所记的那段话。针刺感应,只有病人对针处的感受是直接的,而医生施针的手下是间接的感受。有些病症,病人虽有酸、胀、重、麻等感觉,但不能出现针下沉紧的反应,如小儿麻痹症的患肢,医者所感受到的只有空松感,仍不能算是得气。这是因为,小儿麻痹症是脊髓前角灰质的传出神经元受损,而后角的传入神经元功能正常。这种病况造成有感觉而无反应的“软瘫”。假如是截瘫病人,造成病位以下的感觉完全消失却存在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反应(硬瘫),这时医者针刺的手下可有紧涩感而不是空松感,仍不能算是得气,那只能说是病气或邪气。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软瘫),属于中医痿证,针刺有“感”而无“应”;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硬瘫),属于中医风瘫、拘急、半身不遂等症,针刺随病情的不同,或无感觉,或有模糊而错乱的感觉,但有不自主的肌肉反应,可称无“感”而有“应”。解释“得气”为“感应”应当是包括感觉和反应这两方面,而不单纯是“针感”。

古人对感应作用的解释,离不开卫气、营气和谷气,主要归属于卫气。因为卫气是防卫保卫之气,卫护于外起应答反应。《素问·逆调论》有说:“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此文《太素·痹论》作“卫气虚则不仁而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苛也”。杨上善注:“营虚、卫实,气至知觉,故犹仁也;若营实、卫虚者,肉不仁也;若营卫俱虚,则不仁之甚,故肉同苛。”苛,意指“不仁之甚”。什么叫“不仁”?杨注:“仁,亲也,觉也……神不至于皮肤之中,故皮肤不觉痛痒,名曰不仁。”按照《太素》杨注,卫气主感觉(仁)又主运动(用),卫气虚会出现“不仁而不用”,营卫都虚则“不仁”“不用”加重,以至“肉如苛”,因其失去了血气的濡养。这里没有联系到谷气(谷气只在刺法中谈到),也可以说,谷气行于“分肉之间”的较深部位,卫气则分布于较浅部位,但同是起感应作用。针刺经穴多数在“分肉之间”,故其得气自然当以谷气为主。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知识!

流沙河因喉癌离世,享年88岁,医生提醒:喉癌前兆要牢记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这段诗,它是来自流沙河老师的诗作《理想》,而这位著名文化学者、诗人、作家,于11月23日下午3点45分逝世,享年88岁。据其家属透露,其实流沙河先生已经患喉癌很久了,但直到去世前十几天才发现,这时已经到了喉癌晚期,癌细胞扩散,引起并发症。

图源:新浪微博

对于流沙河老师的离世,我们很不舍,与此同时,也希望大家对喉癌加以重视。

其实,喉癌并不罕见,平时喜好烟酒,使用嗓子频繁的职业,长期遭受空气污染等都有可能增加喉癌的风险。因此,认识喉癌,了解其发生时的症状,并作出适当的预防措施非常有必要。

声音嘶哑是喉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发声时会感到不快,但没有其他的身体不适,所以常会被误认为咽炎或感冒。如果声音沙哑持续两个星期,经过休息和一般治疗都没有缓解的话,必须要去医院做喉镜的检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喉部肿瘤会刺激咽喉,使人咳嗽。当肿瘤破溃之后,咽喉就会有肿痛感,咳出的痰里会带有血液,甚至咳血。

到了后期,喉部肿瘤长大,就会占据咽喉空间,引起呼吸困难和咽喉异物感,此时应立马到医院检查气管及声门下区。

当喉癌发生转移,颈部就会出现包块,具体位置一般在下颌角以下。包块刚出现时,可以左右推动,且比较软。后来,包块就不能活动了,且变得比较硬。

喉癌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

抽烟和呼吸道肿瘤密切相关,喉癌发生率与吸烟的频率和烟龄成正比。烟民患喉癌的几率是不抽烟的人的3~39倍,喉癌死亡率更是高出20倍。另外,长期喝酒的人患喉癌的风险比不喝酒的人高1.5~4.4倍。抽烟喝酒会长期刺激胃肠黏膜,增加黏膜癌变风险。

空气污染是喉癌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工业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硫、铬、砷等长期吸入可能导致呼吸道肿瘤;而长期吸收厨房油烟也有一定风险,菜油在60℃时会开始氧化,130℃时会开始分解,产生致癌物。温度继续升高还会咽喉粘膜、鼻子、眼睛都产生刺激,引起喉炎、鼻炎、气管炎、慢性角膜炎等。另外,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而一些疾病久拖不治,也会诱发喉癌。慢性咽炎使喉咙长期处于发炎状态,不断地损伤、修复、增生,癌细胞便会“伺机作案”;胃食管反流会直接导致发病部位出现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又会增加喉癌风险。

早期喉癌如果能及时治疗,生存率能到达70%以上,而预后效果也比较好,但这不是我们不重视喉癌的原因,预防胜于治疗,术后生存率再高,咱也不想挨刀子不是?

所以,针对上面提及的喉癌诱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件事,来预防喉癌:戒酒戒烟,实在戒不掉,也要严格控制量;保护好嗓子,不要经常大吼大叫;避免长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锅、麻辣烫等,这些食物对咽喉、食管、胃都具有较强不良刺激作用,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远离油烟和空气污染场所,避免接触化学致癌物,这些措施都能帮助我们不断离喉癌更远。

若是已经出现上述症状的人群,最好抽空去趟检查科,早发现可以早治疗;而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中老年男性、有喉癌家族史、从事化学品接触工作或有放射性接触史等因素的人,建议半年一次电子喉镜检查,以免后患。#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先生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

参考资料:

1、喉癌其实并不远,怎样预防一定要记住!.健康时报. 2016-1-21.

2、如何预防喉癌?喉癌的检查原则. 人民网. 2019-1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