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蚩尤无往不利,曾九败黄帝,少有人知道他的坐骑这么萌
(历史释疑 第8期/奉天玉)
国人向来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一称呼的起源,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相传,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本是敌对部落,后来黄帝在阪泉之战中大败炎帝,两个部落逐渐融合,在黄帝和炎帝的带领下繁衍生息,开创了华夏文明。不过,传说中那个时代的主角,并非只有炎帝和黄帝,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人物,即战神蚩尤。
《路史·蚩尤传》记载,蚩尤与炎帝属于同一个部落,因为炎帝没有能力镇压诸侯,导致了轩辕氏即黄帝的兴起,最后被黄帝吞并,但是诸侯中还有很多人不服炎黄二帝,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传说中,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有三头六臂八脚,铜头铁颅,刀枪不入,是不死之体,还擅长刀、斧、戈等多种兵器,身后还有八十一个本领非凡的兄弟,是当之无愧的战神。再加上他并非不开化的蛮人,反而非常注重教导族人明天道、理教化,并带领族人进行农耕、冶铜等,有着深厚的根基,所以在当时风头一时无两。
据记载,黄帝和炎帝讨伐他的时候,“黄帝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此事惊动了上天,借助神仙的力量之后,才堪堪打败了蚩尤。但是在日后平定其他诸侯的时候,黄帝还要打着蚩尤的旗号震慑众人。
如此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在脑海中勾勒出蚩尤的形象——他继承了图腾的力量,有着很强的战斗力,而且四肢发达的同时,他头脑并不简单,除了打打杀杀之外,还早早意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相信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这样的人往往是严肃正经,甚至有些冷酷的。但是,提到蚩尤的坐骑,他的形象大约就要崩塌了。
虽然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传说中蚩尤的坐骑一直是“食铁兽”。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食铁兽一听就是很霸气的生物,与蚩尤画风一致啊,为什么要说蚩尤的形象崩塌了呢?原来,食铁兽现在的学名叫熊猫,也就是动物园中靠卖萌取悦他人的国宝。想象一下霸气无双的蚩尤在战场上骑着一头憨态可掬,一边前行一边啃竹子的大熊猫,是不是特别违和呢?
当然了,熊猫的进化史已有八百多万年,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变迁中存活下来,熊猫的本领不仅仅是卖萌,甚至不是真正的“素食主义者”,反而是正喜好肉食的杂食兽。而且熊猫的战斗力非常强,一巴掌可以把成年的豺狼扇出五六米远,还有超强的咬合力和灵活的爬树能力,在大自然中很少有天敌。
再加上,上古时期熊猫的体形要比现在大得多,所以蚩尤选择它为坐骑,应该并不是少女心泛滥,而是看中了这种生物的战斗力。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答,战神不愧是战神,竟然能够驯服熊猫为坐骑,要知道现在动物园中以卖萌为“事业”的熊猫也能轻易把靠近的人打成重伤。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蚩尤和熊猫谁更让你觉得难以置信呢?
参考资料|《史记·五帝本纪》《书经》等
与黄帝大战的蚩尤到底是什么来头?他死后葬在了哪里?
中国历史的划分是十分复杂的,在三代以前的历史基本上很难拿出确凿的考古证据证明。而蚩尤就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从他诞生直到死亡的那段历史,后人争论不已。
因为他曾经参与上古时期中原地区霸主的争夺战争,后世再怎么贬低,也改变不了他当时强大的威慑力。
他在华夏历史上封号兵主,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可是在人们的心中却是和炎黄二帝相对照的,只不过是居于反派位置罢了。
那失败的蚩尤后裔到现在演化成了什么民族呢,他的陵墓又在哪里?
蚩尤在上古时期的霸权争夺战历史是一本古老的而又厚重的书籍,里面有我们一辈子也发掘不完的宝藏。
时间线往前拉伸五千多年,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当时的蚩尤还是九黎部落的酋长。他们部落活动居住范围十分广泛,主要位于现代的黄河流域下游和长江一带。
由于部落的扩张,蚩尤与炎帝部落发生了矛盾而爆发战争,在一开始的时候蚩尤打败了炎帝的部落。笔者觉得原始社会没有那么多称霸天下的想法,只不过是为了争夺更好的生存地域罢了。
炎帝部落占据着肥沃的土地却没有保护土地的实力,在炎帝部落失败之后,他们并没有甘心沉沦,而是向黄帝部落求救。
当时炎帝黄帝二个部落联合起来了,在逐鹿地区(逐鹿县,现在属于张家口市)才击败了蚩尤的军队,而逐鹿之战也是打得十分惨烈。这次战争的发起人可能不知道这次战争的重大意义,但是后世的人却记下了这场战争,把之后的争夺天下都叫做逐鹿天,到后世的口口相传中甚至掺入了神话色彩。
失败代表什么,在我们普通人的眼中,失败了还可以再来,但是在蚩尤身上,失败代表着死亡,无可挽救的死亡。黄帝杀死了蚩尤,并亲手割下了他的脑袋,原始社会总是崇拜鲜血和暴力,黄帝的这种做法可以使得残余的九黎部落势力震服,不敢再出反叛之心。
但是这只是黄帝自己的幻想,后面追随蚩尤的残余势力造反不断,原因在于他们不承认失败,黄帝只好将蚩尤封为兵主,来抚慰这些失败者。
九黎部落的分化及蚩尤陵墓所在不可一世的九黎部落终归消亡,这种消亡并不是灭亡,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了,他们失去了蚩尤这个杰出的领袖,不得不分化成多个部落来躲避仇敌的追杀。
我们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一般追认炎帝和黄帝为先祖,并对外骄傲的宣示自己是炎皇子孙,可是一些少数民族却不是这样,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与民族神。其中苗族就是把蚩尤作为自己的先祖。
在他们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之中有格蚩爷老的传说,而这个翻译成汉语就是格蚩尤老的意思。在贵州南部一些地区的苗族,他们祖祖辈辈都知道一首史诗《榜蚩尤》,在民间的香火十分茂盛。从诸多资料和记录来看,苗族的确是当年九黎部落的后续之民。
后世有黎民的说法,这其实是对九黎部落民众奴役的一种说法,在原始社会,谁失败就得付出血的代价,蚩尤虽死,但是他部落的人民还得继续还债,黄帝在打败蚩尤的军队之后,获得了许多俘虏,这些俘虏在当时的主要做法就是被杀掉祭天或者成为炎黄所部的奴隶,在生存面前,大部分人选择了后者。
在后面的社会发展环境之中,渐渐的把这些战败奴隶所繁衍产生的后代都叫做黎民,而百姓则是贵族的称呼,因为只有贵族才拥有姓氏。但到了春秋战国,姓氏已经流传广泛,黎民百姓成了平民的称呼。
九黎部落在蚩尤战死后迅速衰退,到尧舜禹时期,化为了三苗部落,并且愈发活跃。当时执政者是这样做的,他们一方面打压三苗部落,防止他们再次强大到能够影响天下形势,一方面将自己的政敌或者有罪名的人流放到三苗部落去。
在尧帝的时候,三苗发生叛乱,双方还在丹水一带大战。后面多次叛乱,尧不得不将一部分三苗迁徙到西北地区,所以说两汉时期的羌人与三苗关系十分密切,而三苗又是九黎的一部分,所以说羌人也是九黎部落的后代。
蚩尤之死重要,但是他死后所处之地更加重要,生前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前人的记录去发现,但是死后的归宿却只能在坟墓前吊唁。
蚩尤是在涿鹿之战失败身死的,所以他的坟墓也在涿鹿。现在位于河北省涿鹿县保岱村,占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形状是一个六米高的小山丘。但是在山东地区也有一个蚩尤墓,又称蚩尤肩髀冢。后世学者因为他反派人物的关系,很少有人来墓前哀悼。
(古今事特邀作者煮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