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革命口号标语(革命口号)

革命口号标语(革命口号)

看图学史 | 第二十二期:宣传标语口号让抗战精神深入人心

作者:魏丽彬

抗日战争标语口号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富感染力的时代语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激发民族斗争意志、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向群众灌输革命道理最常见、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抗日战争标语口号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纲领、政策、立场深入人心,从而确立了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也为后来取得国共内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抗战时期标语:和平统一,团结御辱,旁边小字:停止内战

● 标语口号与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多方面的抗战力量和鼓舞抗战将士士气,进行了大量的标语口号宣传,这些标语口号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指引方向,以最少的语句表达最全面的意思,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促成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并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时期标语:国家存亡在此一战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大批难民涌入关内,青年流亡学生怀着对故土的无限热爱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在国内四处宣传抗日,喊出了“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口号。

抗战时期标语:拥护国共合作

1935年,正值日本策动“华北事变”的危急关头,我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随后,在“一二·九”运动中,游行学生将《八一宣言》的主要思想概括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以此作为运动的口号首次喊出,此后该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大爱国群众的广泛认可,成为响彻九州大地的民族呼声。

● 中国共产党对敌开展的标语口号宣传战

抗战初期,八路军的对敌宣传一度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对此,朱德率先使用 “宣传战”这一概念,并明确提出必须“在文化运动和宣传战中战胜日本”,为此中日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宣传拉锯战”。调整宣传策略后的八路军开始占据上风,早在中共二大的报告中,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句口号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北平学生组织的抗日救国联合会首先提出的。该会在1931年 9月27日发表的《为东三省事件告全国民众书》中,提出“全国的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这也是爱国民众关于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发出的最初呼吁。

抗战时期标语:日本强盗是我们的生死仇人,我们大家要联合起来打倒他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日本人的大肆侵略已经使普通中国人感受到如果不和侵略者进行抗争,连最起码的生存也无法达到。爱国人士提出了“不打日本鬼子,将来难过日子”、“万众一心,誓灭倭寇”的口号,立即响彻中华大地。

● 抗日战争标语口号彰显伟大的抗战精神

抗战爆发后,标语口号逐渐成为政治宣传的代名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各个党派、各界群众和一切爱国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抗战时期的标语口号虽已退下历史舞台,但其所彰显的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伟大斗争实践中的精神结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民众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抗战胜利万岁”、“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

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来,更在苦难中奋起。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份于危亡之际迸发出的精神伟力,永恒不息、代代相传。今天,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风展红旗如画】仅存最完整的十条红军标语在这边

南口镇温坊村现保存有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旧址4处,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司令部暨温坊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汤氏祖厝)、红一方面军第一师无线电台驻地旧址(汤氏宗祠)、红军驻地旧址(真武庙)和红军哨所旧址(村口葫芦门),留存有红军标语6处,红军漫画1幅。

十条红军标语

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司令部暨温坊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汤氏祖厝)

红一方面军第一师无线电台驻地旧址(汤氏宗祠)

红军驻地旧址(真武庙)

红军哨所旧址(村口葫芦门)

温坊村被命名为三明市首批“中央红军村”后,镇、村两级按照三明市关于“中央红军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立足村情实际,立足温坊村实际,制定了《温坊“中央红军村”建设和发展规划概要》,集聚资源,用好、用足红色政策,全面推进红色历史教育、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四位一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进一步挖掘温坊村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历史,收集流传在温坊一带的红军故事和红色歌谣,整理现存和已损毁的红军标语内容,将温坊村的红色历史与整个南口镇乃至全县的苏区史相融合,以丰富和提升温坊“中央红军村”的红色文化内涵。

来源:微将乐

从辛亥革命口号第一句“驱除鞑虏”可知:孙中山真的看懂了中国

文丨历史时刻录

图丨来源于网络

孙中山先生: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

01导言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他也是最早“理解”中国社会、中国政治的那一批人之一。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很多人认为这个口号的第一句“驱除鞑虏”,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民族之分。

而我认为这是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不理解,以及对当时中国政治的不了解。

今天,我们以清代政治特点角度出发,读懂“驱除鞑虏”背后的真正含义:这不是民族之分,这是对当时中国政治的深度理解。

02清代的部族政权

这一切还要从清代的政治特点说起。很多人认为清朝和秦、汉、唐、宋、明,等王朝一样,都是封建王朝罢了。实则清朝却与以上王朝有着根本的区别,清朝的政权是“部族政权”。

清王朝的创立者:皇太极

什么是“部族政权”呢?

我们先看汉、唐、明等王朝,我们能找到一个群体始终对整个王朝有支配性力量吗?

皇亲国戚?他们虽然爵位世袭,但是却不掌权,即便有做官的皇亲国戚,他的官职也不世袭,所以,谈不上支配国家。士族?中国确实有士族占据国家资源的时候,但是士族本身却是可以替换的,没有那一个士族是可以永久传承,既有旧的士族没落,也有新的士族崛起。读书人?中国历朝历代读书中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很多重要的官职也都是由读书人提拔上来的,可以说对国家有支配性力量。但是读书人却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什么人都可以去读书,成为读书人,而走上仕途。

所以,答案是找不到。但是清朝有这样的一群人,那就是一群满人。清朝时期,满人口数量占比在整个中国中是微乎其微,但是整个国家的军政大权却都由满人控制。满人这个群体是不会变化的,汉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满人,因为他没有那个血统。

清朝的掌控者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一个皇帝,而其背后是整个部族,由一个部族控制整个国家,这就是“部族政权”。

满族文化:新年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再来谈一下,清朝为什么是一个“部族政权”。

01.官员

大小官员在一个国家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人的神经中枢,对这个人有着支配性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清朝的官员组成结构。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六部制,即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但是清朝却在六部人员上做个调整。

六部本来是每部有一名尚书、两名侍郎,六部加在一起也就是六名尚书、十二名侍郎,一共十八个官员。

清朝,国家规定,每有一名汉人尚书、汉人侍郎的同时,还要与之配备一名满人尚书、满人侍郎。也就是说六部原本的十八个官员变为了三十六个,汉人、满人比例1:1,而又由于满汉尊卑有别,其实上大权是掌握在满人手里的。

清朝六部人事组织结构示意图

而除了六部,其他地方的大小官员,也都是满人占多数。在官员的构成的便可看出,清朝是满人控制的王朝。

02.地方

清朝以前,地方上一般都是类似“郡县二级制、或州郡县三级制”。

而到了清朝,从县开始、到府、到道员、到布政使、到总督、巡抚,由“二到三级制”转变为“五级制”,总督、巡抚也是多由满人担任。

就是这样总督、巡抚都不是有话语权的地方官,因为一旦有战事,朝廷会另派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之类的人来前线接手指挥。

总之,清朝时期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权力,这正是满人对汉人的一种统治。

清朝地方官制

除了地方行政单位,清朝还将“八旗兵”镇压在全国各地,八旗兵均为满人,其指挥者也自然是满人。这正是满人对汉人的一种军事镇压。

可见,清朝是一个由满族部落统治的“部族政权”。

03.考试制度

我们从清朝的考试制度、人才选拔上也可以看出,清朝是一个“部族政权”。

晚清末年,邹容在《革命军》书里说:

自大学士、侍郎、尚书满汉二缺平列外,如内阁,则满学士六,汉学士四。满蒙侍读学士六,汉侍读学士二。满侍读十二,汉侍读二。满蒙中书九十四,汉中书三十…………

我简单翻译一下:

满人学士六人,汉人学士四人;满人、蒙人侍读学士六人,汉人二人;满人侍读十二人,汉人侍读二人;满人、蒙人中书九十四人,汉人中书三十人…………

清朝满汉官员数量对比

由上可见,虽然汉人人口数量远多于满人,但是人才的选拔,官员的任用上面,满人还是要远远多于汉人。

由上三点可见,清朝是一个由满人部族控制的“部族政权”。

03清代改革难以成功的原因

很多人认识不到清朝的“部族政权”性质,认为清朝如同以前的封建王朝性质一样,所以主张改革。以为自己的意见好,皇帝支持自己,自己便能成功,而这是错误的。

改革是要统治者支持的,而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并不是仅仅是一个皇帝,还有他背后的整个“部族贵族集团”。

所以,想要改革成功,就需要整个"满人部族贵族集团"支持。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改革有损整个"满人部族贵族集团"的利益,他们必然会站出来反对。有人会说,如果不进行改革,整个"满人部族贵族集团"都会被毁灭,满人自己就不清楚这点吗?

会有人清楚,也会有一部分满人支持改革,比如光绪帝,以及支持他的满人大臣。但是整个"满人部族贵族集团"有这种长远眼光的人毕竟还是占少数,整体上还是反对改革的。

这也是光绪帝、康有为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康有为

康有为正是没有看到当时清政府的政治特点,认为只要皇帝支持自己,自己就可以成功。最后的结果证明他错了,仅有皇帝支持还不够,还需要其背后的整个"部族贵族集团"。

04结语

康有为没有看懂清政府的政治特点,他主张改革,最后失败了。

而孙中山先生正是看清楚了,清政府的政治特点,是一个“部族政权”,想要改革成功,就必须清政府背后的整个"部族贵族集团"的支持,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孙中山先生坚持革命,只有推到了清政府背后的整个“部族贵族集团”,才会取得成功。

因此,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的第一句便是“驱除鞑虏”,也就是打败清政府的“部族政权”。

所以,有人说孙中山有局限性,有大汉民族主义,这是不正确的,孙中山先生反对的是清政府背后的"满人部族贵族集团",而不是满人群体。

孙中山先生在推翻清政府后,改“驱除鞑虏”为“民族主义”,并且严厉批评搞民族复仇论的人。

可见,孙中山先生起初的“驱除鞑虏”的口号的本意,是反对清政府背后的"部族贵族集团",而与各个民族无关。

孙中山先生是真的看懂了当时的清政府,当时的中国。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欢迎呦!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习近平为何提到孙中山率先发出的这句呐喊?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提出的“振兴中华”战略构想,是辛亥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宣传口号的理论肇始,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历史源头。辛亥革命迄今已经110年,一个多世纪以来,“振兴中华”一直是回荡在华夏大地上的时代最强音,成为砥砺中华民族战胜外侮内患、抗击灾祸劫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振兴中华”的提出和发展

1894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屈辱而悲怆的一页。当甲午海战的浓烈硝烟尚未散尽之时,当大清帝国的君臣忙于割地赔款之际,另一件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发生了: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发起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在起草的《兴中会章程》的第一条中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作为中国近代最早感应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孙中山忧心如焚地关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境遇,及时揭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历史主题,使杂乱无章的历史大潮律动起激越高昂的旋律。

“振兴中华”这一战略构想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人民自主自强意识的觉悟和觉醒。随着时代演进和形势变迁,孙中山不断升华和深化“振兴中华”这一战略构想的主旨和内涵。1895年2月,他在《香港兴中会章程》中重申:“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将“振兴中华”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又将“振兴中华”延伸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从而使“振兴中华”的战略构想升华为辛亥革命的宣传口号和政治目标。

1917至1919年,孙中山先生焚膏继晷地撰写了《实业计划》和《建国方略》,将实业救国理念作为“振兴中华”战略构想的内核和枢机,充分体现了其超拔深邃的政治远见和社会抱负。用现代眼光来打量和审视《实业计划》和《建国方略》,不难发现,孙中山先生是自觉清醒地把握了“振兴中华”必须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的。

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反抗的重要里程碑,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主客观因素的阻遏,辛亥革命并未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孙中山先生生前未能见到“振兴中华”这一战略构想变成现实,但他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宽阔胸襟和宏大视野,大力倡导和着力践行“振兴中华”的战略构想和历史宏愿,并寄望国人“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从而在思想上精神上实现了历史伟业的启蒙和发轫。

一百余年岁月山河,沧桑巨变换了人间。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振兴中华”正在成为现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是,令他们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们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为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刘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