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文艺书籍的意思(书籍的意思)

文艺书籍的意思(书籍的意思)

古汉语中的“书”字义项详解,从成语和例句轻松掌握

91.书

(1)书写,记录

【成语】

大书特书

秉笔直书

奋笔疾书

罄笔难书

史不绝书

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券: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例句】

①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儿学书。(《项脊轩志》)

②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文字

【成语】

不刊之书

书同文,车同轨

学书学剑: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例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3)书信

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与朱元思书》《与妻书》等。

【成语】

咫尺之书

鱼书雁信

郢书燕说

家书抵万金

书不尽意

飞书走檄

【例句】

①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装?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②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赵威后问齐使》)

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4)书籍

【成语】

坐拥书城

著书立说

折节读书

知书达理

映雪读书

一介书生

闭门读书

读书破万卷

博览群书

焚书坑儒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世代书香

识礼知书

书香门第

无巧不成书

四书五经

书声琅琅

书生之见

囊萤照书

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例句】

①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

③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屈原列传)

④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黄生借书说》)

⑤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5)书法、字体

【成语】

临池学书

琴棋书画

【例句】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

(6)奏章,文书,公文

【例句】

①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太史公自序》)

②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7)《尚书》的简称

【例句】

①《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伶官传序》)

②本之《论语》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语义提示】

“书”的本义是“写,写字”。作名词时意为“字”。信、书籍、公文等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成的。在古代书又专指《尚书》。

【思维导图】

读冷僻书,终必有获。冷能避俗

冷能避俗

学者、出版家傅璇琮曰:“读冷僻书,犹如吃青皮橄榄,或喝毛尖绿茶,初似生涩,终有一种回味。不像赶时髦,趋热门,热闹一阵子,脑子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剩下。冷能避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