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杨紫吴亦凡电视剧叫什么名字(杨紫吴亦凡)

杨紫吴亦凡电视剧叫什么名字(杨紫吴亦凡)

吴亦凡被抓后,他主演的《青簪行》怎么办?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日电(记者 宋宇晟 袁秀月)7月31日,吴亦凡被刑拘的消息引发巨大关注。除了被抓,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后续连锁反应正在逐步显现。

据警方通报,吴某凡(男,30岁,加拿大籍)因涉嫌强奸罪,目前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 ​

微博截图

与此同时,连锁反应早已开始,而且其范围已大大超出了某一行业。

早在7月都美竹曝光曾受吴亦凡侵害后,就有多个品牌先后宣布与吴亦凡终止合作。如保时捷、LV、宝格丽等品牌纷纷与其“划清界限”。

一些曾经与吴亦凡合作过的品牌也急于澄清。王者荣耀官微就在评论留言称:与吴亦凡的品牌合约关系已经于2021年上半年结束,未续约。

微博截图

不仅如此,此前因一句“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走红的李雪琴,也在微博上对吴亦凡取消关注,并清空了相关微博、合照。

作为艺人,吴亦凡也有诸多作品。除了歌曲外,他也曾参演诸如《老炮儿》《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等多部影视作品,参与《中国新说唱》《潮流合伙人》等多档综艺节目,更有一些作品至今待播。

这些作品将何去何从?

在吴亦凡待播作品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大IP作品《青簪行》。该剧原著为网络小说《簪中录》,男女主角是吴亦凡和杨紫。

《青簪行》海报

然而记者8月1日发现,《青簪行》官方微博公开显示内容只剩一条微博,且其中不涉及两位主演。

在此之前,不少业内人士就猜测,包括《青簪行》在内的诸多与吴亦凡相关的作品、节目,可能无法如期播出。也有网友支招,建议该剧用“AI换头”技术进行处理。

记者就此事询问《青簪行》播放平台腾讯方面,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资料图:吴亦凡。中新网记者 翟璐摄

对此,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娱乐法律师徐晓丹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剧方是可以索赔的。

“一般来讲,剧方与演员签订电视剧演出合同时都会签订‘道德条款’,比如禁止艺人吸毒、嫖娼,以及诸如发表政治敏感言论、破坏他人家庭、酒驾、斗殴等违法犯罪或不道德行为,否则将根据合同条款行使相应的合同解除权,要求其承担违约或赔偿责任。”

她表示,关于民事赔偿,如果法院判决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待判决生效,与艺人直接签约且约定了相关赔付条款的电视剧各投资方有权向其主张违约金或赔偿款。艺人需用自己的财产进行赔付,包括给付现金、变卖动产、不动产以及知识产权权益变现等等清偿方式。各投资方可起诉艺人,主张其按合同约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穷尽上述方式仍然不够清偿的,待其判决生效服刑结束后,有了再创造财富的能力时对其进行追责了。

此外,记者注意到,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员经纪人委员会法律顾问王军7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如果经过事实调查艺人不当行为属实,以故意隐瞒关键信息等方式处理此事的经纪团队“可能涉嫌进一步的违法行为”。

近年来,国内针对劣迹艺人的惩处措施已逐步有章可循。

今年3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已试行。根据办法,违反从业规范的艺人将受到协会会员单位1年期限至永久期限的联合抵制。

遵纪守法,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造星手段,可以让艺人一夜爆红。但成为明星之前,请先成为合格的人。做人要有道德底线,更不要试探法律红线。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更要为社会做出正面榜样。(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读完杨紫新剧《青簪行》原著小说感慨:偏执的人注定得不到幸福

1.

上周每天都在读书、思考、码字,信息不断进进出出、整合重组,感觉整个脑子像是个完全熟透的甜瓜,一碰都要裂开。于是周末果断放松,微信读书上挑了套小说《簪中录》来读

——据说已改编为电视剧《青簪行》,由杨紫、吴亦凡等主演,2021年就要上映。

这套小说是悬疑推理+古风爱情题材,原著共四本,微信读书上显示总共3584页,熬了两天不眠不休地看完,结果就是……尼玛比平常更累啊,三千多页,看得我头昏脑涨,脚步虚浮,周一踉踉跄跄来上班……

没办法,谁让我选的是悬疑推理小说呢,这种题材的小说从来都是大坑——不一口气读完,心里堵死;一口气读完,脑子累死。左右都是个死,还是一口气读完吧,好歹死得明白。

整套小说讲得是天才少女黄梓瑕侦探破案的故事,情节紧凑,细节严谨,布局引人入胜;当然,破案之余也没有忘记搞搞爱情:

女主黄梓瑕陷在世家子弟王蕴之与夔王李舒白之间左右为难:

一边是家族早早选定的未婚夫——青年才俊,前途光明,儒雅又痴情;一边是她在逃亡途中自主选择的爱人——两人同生死共患难,心意相通、互为臂膀;

当婚姻与个人前程、家族荣誉、朝中局势等纠缠在一起时,黄梓瑕对于未来夫婿的选择,就不能只以爱情为凭据——她必须得寻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否则,她失去的不仅是爱情,还有爱人和自己的性命。

而在扑朔迷离的案情中,黄梓瑕渐渐发现了一个更为可怕的真相——所有人背后悬挂着一张看不见的大网,她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发生下当下的命案,更是命案的背后,主谋者几十年来的布局与野心。

一个小小的女子,仅凭着天才的推理智慧与无畏的勇气,真的能突破眼前的种种阻碍,探寻到迷局最后的真相吗?

如果这个真相,正是掌权者讳莫如深、极力掩饰的内容,她又能否做到在挖掘真相的同时,保存自身?

悬疑推理类小说最让人欲罢不能的一点,是在真相没有揭露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作案者的真正动机——过程可以推导,手法可以重演,痕迹可以复原,一切都有逻辑和科学可以遵循——唯有动机不是,爱与恨从来都是个人的选择,所有的公理和常识都指导不了人心。

这也是为什么真相大白时总会有人为犯罪者叹惋——

从出生时的清清白白、天真无邪,到如今的双手鲜血、满心罪恶,他都经历了什么?是什么让他成为如今的这个样子?人这一生会有无数的岔路口,为什么这个人会如此偏执,每走一步,都是离罪恶更近一步?

偏执的爱注定不会结出善果,这是我看完全书之后最大的感慨。不管这份偏执的原因是什么——本性的执拗,命运的无情,时代的碾压——这都不是理由。

生而为人,我们最高贵的地方在于,不论经历了什么,我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的内心——善恶是非,皆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2.

女主黄梓瑕所有故事的开始,在于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灭门惨案——她一家老小,只因喝了她亲手端过来的羊肉羹,全都毒发身亡。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黄梓瑕:

汤羹是她端来的,中间没有假手任何人;所有的食物中,只有她亲自端来的羹有毒,其他任何地方无毒;仵作验尸的结果证实,正是由于羹里的砒霜导致了黄家人的死亡……

女主被即刻下狱,所有人都在骂着这个狠毒的女人——怎么可以因为不满意家人安排的婚事,就毒杀全家人呢?

而她芳心暗许的禹宣,第二天就像向官府出示了重要证据——在一封女主给禹宣的情书中,女主清清楚楚地写着:

自己正在考虑,如果父母继续逼婚,她有没有勇气像某某投毒案那样,选择毒死全家……

女主百口莫辩,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监狱,只身前往京城。她决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查清到底是谁,要将她陷入如此万劫不复之地。

破案的过程当然惊心动魄,这里不再剧透,但随着层层谜底被揭开,真相比冤屈更让她难以接受——凶手居然就是她芳心暗许的恋人、她父母的义子禹宣——当年禹宣是路边的一个乞儿,正是梓瑕的父母好心收养、精心栽培,禹宣才得以长大成才……

所以,在爱情与亲情的双重加持下,禹宣怎么可能是凶手?动机呢?他的动机是什么?

故事继续往下发展,失落的真相渐渐凑成了一个圆环——天才少女黄梓瑕之所以被称为天才,是因为她十二岁就帮父亲(当时的地方郡守)破了一起命案:

一个年轻媳妇上吊身亡,现场证据和验尸结果都显示是自杀,死者的丈夫在一边悲痛不能自已。

正当黄郡守宣布要结案时,小梓瑕提出疑问:

人之将死,心如死灰,可是哪个心如死灰的人,会在自杀前还去首饰店定制银钗,且只是定制了样式,银钗还没有拿到手?

众人皆惊。重新查验的结果是,凶手居然是死者的丈夫——丈夫疑心媳妇与他人勾结私通,争吵之中两人大打出手,结果丈夫错手将对方掐死,惊恐之下,又伪造了自杀现场。

最终,凶手被判死刑,很快问斩;凶手的寡母因为承受不住打击,随即西去;留下尚未成年的幼子,无人照拂,沦为乞儿,悲惨度日。

而这个乞儿,就是后来被梓瑕父母收养的禹宣。

只是,禹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知道,梓瑕和她的父亲就是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凶手”;

后来阴差阳错得知真相,内心更是纠结——此时梓瑕已与他倾心相爱。

接下来的故事要如何发展?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思路,虽然当初是梓瑕看出了案件真相、黄郡守宣判了禹宣大哥死刑,可是究其根本,是禹宣大哥自己性情暴躁、犯下人命——倘若他不是双手沾满鲜血,好端端的,谁会想要害他性命?

可是在禹宣这里逻辑完全不是这样,他偏执地认为,如果当年不是梓瑕多事,如果嫂嫂的死可以被认定为自杀,那么他的母亲和哥哥还会健在,家也不会散,自己更不会沦为乞儿,孤苦这么多年。

所以,他利用送给梓瑕的双鱼玉镯布下了此局:

毒药藏在玉镯镂空的间隙中,梓瑕端汤上桌、给大家一一分食,热气熏蒸之下,毒药必会落入羹中,届时所有喝汤的人都会中毒死去,包括梓瑕自己——禹宣想要黄家人全部去死,而后自己殉情。

只是没想到,那天梓瑕因为不喜欢羊肉羹的气味,只喝了一点,侥幸逃过了此劫。

偏执的人啊,他所谓的“信念”其实不过是自己的一点点“执念”:

因为对于命运的愤怒,对于过往凄苦的不满,对于理想中完美人生的不甘,他把自己死死钉在当年那宗惨案上,他不放过自己,亦不放过别人。

佛家说,世人最大的痛苦,是“我执”与“无明”,既看不透事情的真相,又死守着那一点点执念。而被“我执”与“无明”困住的人生,结果一定是悲剧——偏执的人,注定不会幸福。

3.

虽然出场悲催,还好结局还算圆满:

女主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最终还是洗刷了冤屈,与相爱的李舒白走在一起,两人朝堂隐退,从此青山绿水,后会无期。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呢——年龄越大,越喜欢俗气热闹的花好月圆;而年轻时总想着要深刻,要通透,要探寻世间一切真理、看遍所有悲欢离合;现在只觉得,这种“执念”根本没有必要——

命运早写好剧本,未来会自动向我们走来。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活在当下,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保持诚心正意,修身齐家——当然如果命运再眷顾一把,也可以尝试一下治国平天下。

只不过,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内心的“正念”——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父亲最经常叮嘱她的一句话便是:“正直持守,则外邪不能入侵。”

而这份“正念”,不仅是是《簪中录》中天才少女黄梓瑕破案时面对层层迷雾的底气,也是每次我读悬疑侦探类小说时的最大感慨:

举头三尺有神明,虽然世间因果的法则肉眼不可看见,但它却比微尘更为细密并主宰着一切;

所以,你以为命运无常,其实命运早就被神明依据因果法则写好了剧本,只是我们自己忘记了太多过往而已~

你是怎样看待禹宣的执念呢?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什么是你一直无法忘怀又无法放弃的想法呢?欢迎私信,能听到你的故事,是我的荣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