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楚汉时楚地是指哪里(楚地是指哪里)

楚汉时楚地是指哪里(楚地是指哪里)

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不仅仅指湖北与湖南

千百年来流传的一句话“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让人对神秘的楚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仅包括湖北与湖南?

所谓楚地,简单而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管辖的土地。

楚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家。早在夏商时期,楚国的先民就在淮水下游一带繁衍生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在商朝衰败、周国崛起之际,楚地部落酋长审时度势,及时投靠了周文王,成为了周国的开国元勋,被封为“子”。

在周公旦摄政期间,楚地正式有了“楚”的封号,成为了一个诸侯国。只不过,那时候山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楚国人与天斗,与地斗,与凶恶的野生动物斗,争取宝贵的生存空间,因此,民风相当彪悍,被文明的中原人视为“南蛮”。楚国在周朝的地位也不高。每年,楚国的国君都会背着一堆地方土特产,千里迢迢地来到周国都城,献给周天子。

楚国国君没资格跟其他诸侯一般平起平坐。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喜滋滋地喝起小酒时,楚国国君却呆在一个角落里负责滤酒。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在台上郑重其事地拜天时,他却在台下烧火,陪他一起烧火的还有鲜卑族长。

楚国人当然不会忍受这种羞辱。他们在楚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始了创业之路。周国担忧楚国的崛起,会成为隐患,有意进行阻扰。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为了“教训”不听话的楚国,周昭王两次亲自带队前来征伐楚国,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但在第二次伐楚时,周昭王在渡河时溺水而死。

在那以后,楚国的崛起趋势,已经不以周国的意志而转移了。楚国国君势力越来越强大,有了挑战周国的本钱,竟然向周天子提出索要更高等级的封号。周天子拒绝后,楚国国君自封为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自称为王的诸侯国君。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楚武王。

楚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不断向外扩张,到楚庄王时,楚国已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战国中前期,楚国进入全盛时期,版图继续扩大,成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雄踞大江南北,任何诸侯国都不敢轻易招惹。

那时候楚国的国土到底有多大呢?《战国策·楚策一》:“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 ,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地,翼、轸之分野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尽楚分也……”《史记·秦本纪》记载:“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

结合这些资料,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楚地大约是湖北、湖南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广东部分地方,重庆、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约有150万平方公里。

所以,楚地绝不仅仅指湖北、湖南一带。事实上,在上述这些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楚国文化的遗迹。

不久前,我在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召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里,就发现了楚王行宫遗迹。2000多年前,南召县位于楚国的边境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在今天南召县云阳镇所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宫。

【参考资料:《楚地》《战国策》《汉书》《史记》等】

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不仅仅指湖北与湖南

千百年来流传的一句话“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让人对神秘的楚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仅包括湖北与湖南?

所谓楚地,简单而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管辖的土地。

楚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家。早在夏商时期,楚国的先民就在淮水下游一带繁衍生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在商朝衰败、周国崛起之际,楚地部落酋长审时度势,及时投靠了周文王,成为了周国的开国元勋,被封为“子”。

在周公旦摄政期间,楚地正式有了“楚”的封号,成为了一个诸侯国。只不过,那时候山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楚国人与天斗,与地斗,与凶恶的野生动物斗,争取宝贵的生存空间,因此,民风相当彪悍,被文明的中原人视为“南蛮”。楚国在周朝的地位也不高。每年,楚国的国君都会背着一堆地方土特产,千里迢迢地来到周国都城,献给周天子。

楚国国君没资格跟其他诸侯一般平起平坐。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喜滋滋地喝起小酒时,楚国国君却呆在一个角落里负责滤酒。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在台上郑重其事地拜天时,他却在台下烧火,陪他一起烧火的还有鲜卑族长。

楚国人当然不会忍受这种羞辱。他们在楚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始了创业之路。周国担忧楚国的崛起,会成为隐患,有意进行阻扰。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为了“教训”不听话的楚国,周昭王两次亲自带队前来征伐楚国,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但在第二次伐楚时,周昭王在渡河时溺水而死。

在那以后,楚国的崛起趋势,已经不以周国的意志而转移了。楚国国君势力越来越强大,有了挑战周国的本钱,竟然向周天子提出索要更高等级的封号。周天子拒绝后,楚国国君自封为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自称为王的诸侯国君。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楚武王。

楚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不断向外扩张,到楚庄王时,楚国已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战国中前期,楚国进入全盛时期,版图继续扩大,成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雄踞大江南北,任何诸侯国都不敢轻易招惹。

那时候楚国的国土到底有多大呢?《战国策·楚策一》:“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 ,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地,翼、轸之分野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尽楚分也……”《史记·秦本纪》记载:“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

结合这些资料,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楚地大约是湖北、湖南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广东部分地方,重庆、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约有150万平方公里。

所以,楚地绝不仅仅指湖北、湖南一带。事实上,在上述这些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楚国文化的遗迹。

不久前,我在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召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里,就发现了楚王行宫遗迹。2000多年前,南召县位于楚国的边境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在今天南召县云阳镇所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宫。

【参考资料:《楚地》《战国策》《汉书》《史记》等】

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不仅仅指湖北与湖南

千百年来流传的一句话“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让人对神秘的楚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仅包括湖北与湖南?

所谓楚地,简单而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管辖的土地。

楚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家。早在夏商时期,楚国的先民就在淮水下游一带繁衍生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在商朝衰败、周国崛起之际,楚地部落酋长审时度势,及时投靠了周文王,成为了周国的开国元勋,被封为“子”。

在周公旦摄政期间,楚地正式有了“楚”的封号,成为了一个诸侯国。只不过,那时候山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楚国人与天斗,与地斗,与凶恶的野生动物斗,争取宝贵的生存空间,因此,民风相当彪悍,被文明的中原人视为“南蛮”。楚国在周朝的地位也不高。每年,楚国的国君都会背着一堆地方土特产,千里迢迢地来到周国都城,献给周天子。

楚国国君没资格跟其他诸侯一般平起平坐。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喜滋滋地喝起小酒时,楚国国君却呆在一个角落里负责滤酒。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在台上郑重其事地拜天时,他却在台下烧火,陪他一起烧火的还有鲜卑族长。

楚国人当然不会忍受这种羞辱。他们在楚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始了创业之路。周国担忧楚国的崛起,会成为隐患,有意进行阻扰。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为了“教训”不听话的楚国,周昭王两次亲自带队前来征伐楚国,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但在第二次伐楚时,周昭王在渡河时溺水而死。

在那以后,楚国的崛起趋势,已经不以周国的意志而转移了。楚国国君势力越来越强大,有了挑战周国的本钱,竟然向周天子提出索要更高等级的封号。周天子拒绝后,楚国国君自封为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自称为王的诸侯国君。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楚武王。

楚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不断向外扩张,到楚庄王时,楚国已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战国中前期,楚国进入全盛时期,版图继续扩大,成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雄踞大江南北,任何诸侯国都不敢轻易招惹。

那时候楚国的国土到底有多大呢?《战国策·楚策一》:“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 ,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地,翼、轸之分野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尽楚分也……”《史记·秦本纪》记载:“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

结合这些资料,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楚地大约是湖北、湖南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广东部分地方,重庆、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约有150万平方公里。

所以,楚地绝不仅仅指湖北、湖南一带。事实上,在上述这些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楚国文化的遗迹。

不久前,我在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召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里,就发现了楚王行宫遗迹。2000多年前,南召县位于楚国的边境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在今天南召县云阳镇所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宫。

【参考资料:《楚地》《战国策》《汉书》《史记》等】

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不仅仅指湖北与湖南

千百年来流传的一句话“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让人对神秘的楚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楚地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仅包括湖北与湖南?

所谓楚地,简单而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管辖的土地。

楚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家。早在夏商时期,楚国的先民就在淮水下游一带繁衍生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在商朝衰败、周国崛起之际,楚地部落酋长审时度势,及时投靠了周文王,成为了周国的开国元勋,被封为“子”。

在周公旦摄政期间,楚地正式有了“楚”的封号,成为了一个诸侯国。只不过,那时候山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楚国人与天斗,与地斗,与凶恶的野生动物斗,争取宝贵的生存空间,因此,民风相当彪悍,被文明的中原人视为“南蛮”。楚国在周朝的地位也不高。每年,楚国的国君都会背着一堆地方土特产,千里迢迢地来到周国都城,献给周天子。

楚国国君没资格跟其他诸侯一般平起平坐。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喜滋滋地喝起小酒时,楚国国君却呆在一个角落里负责滤酒。当周天子和诸侯们在台上郑重其事地拜天时,他却在台下烧火,陪他一起烧火的还有鲜卑族长。

楚国人当然不会忍受这种羞辱。他们在楚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始了创业之路。周国担忧楚国的崛起,会成为隐患,有意进行阻扰。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为了“教训”不听话的楚国,周昭王两次亲自带队前来征伐楚国,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但在第二次伐楚时,周昭王在渡河时溺水而死。

在那以后,楚国的崛起趋势,已经不以周国的意志而转移了。楚国国君势力越来越强大,有了挑战周国的本钱,竟然向周天子提出索要更高等级的封号。周天子拒绝后,楚国国君自封为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自称为王的诸侯国君。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楚武王。

楚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不断向外扩张,到楚庄王时,楚国已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战国中前期,楚国进入全盛时期,版图继续扩大,成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雄踞大江南北,任何诸侯国都不敢轻易招惹。

那时候楚国的国土到底有多大呢?《战国策·楚策一》:“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 ,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地,翼、轸之分野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尽楚分也……”《史记·秦本纪》记载:“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

结合这些资料,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楚地大约是湖北、湖南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广东部分地方,重庆、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约有150万平方公里。

所以,楚地绝不仅仅指湖北、湖南一带。事实上,在上述这些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楚国文化的遗迹。

不久前,我在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召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里,就发现了楚王行宫遗迹。2000多年前,南召县位于楚国的边境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在今天南召县云阳镇所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宫。

【参考资料:《楚地》《战国策》《汉书》《史记》等】

楚国带甲百万,大统一王朝为何不以楚为国号?

战国时的楚国,地方万里,带甲百万,后来的大统一王朝,为何不以楚为国号呢?在国号圈中,“楚”的使用率并不高,有人说楚是一个受诅咒的国号,命都不长。

春秋战国那个南天霸楚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之孙帝颛顼高阳氏,经历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传到了鬻熊,是周文王的封臣。鬻熊这一系到了熊绎,受封于楚蛮,居于丹阳(湖北省枝江市)。约公元前885年至公元前878年,是周夷王在位时期,周朝国势下降,熊渠在江汉平原一带开始吞并诸小国。

楚国的爵位本是子爵,但熊渠是个“熊孩子”,他有一句千古名言,“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中原周朝)之号谥。”直接就称楚王,根本不在乎什么楚子不楚子。历代楚王也多半都是“熊孩子”,专门气周王和一大堆姬姓诸侯国的。春秋楚国有两个强盛期,前671年至前626年,楚成王熊恽在位,以及前613年至前591年,楚庄王熊侣在位。楚成王运气不好,遇到了晋文公,他的孙子楚庄王则是春秋五霸之一,和齐桓晋文是“铁帽子霸主”。

楚国为什么叫楚呢?楚是荆条。相传鬻熊的妻子妣厉生孩子时难产而死,为了埋葬妣厉,巫师用折下来的荆条把妣厉的尸体包起来下葬。为纪念荆条,熊氏子孙就以楚为国号,楚国有时也称荆国,或荆楚。

图-荆州,古楚国都城

“楚”字的本意,就是脚(足)走在林中。用两个“木”字组成“林”字,象征这里林多树密,这正符合湖北西部一带的地理特征。在商周时,黄河流域经济发达,长江流域开发相对较慢,那里遍地都是荆棘。周王封熊氏于荆棘之地,本来也就不重视。

楚国最强盛时,疆域辽阔,北至黄河流域,西至汉中,东至吴越,南到南岭,是战国七雄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从秦国强势崛起之后,楚国颓势明显,而有所作为的楚怀王熊槐又被张仪骗到秦国拘禁而死。面对秦国的步步紧逼,楚国已无力抗衡,公元前278年,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率军攻克楚都郢(湖北江陵),楚国被迫迁都至寿春(安徽寿县)。公元前223年,楚国为秦王嬴政所灭。

从统一天下的角度看,秦国赢了;而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则是楚国嬴了。楚国从鬻熊时代的偏安一隅,到楚灭亡之前,影响力深入中原。江苏徐州曾为宋国之地,后来又成为楚国的文化重镇,刘邦和项羽都是楚人。刘邦建立汉朝时,立自己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坐镇彭城(徐州),楚国是诸侯国之首,楚国文化在汉朝依然保持强大的影响力。

秦末六国人纷纷反抗,这就包括了陈胜,第一个举起反秦的旗帜,他的国号是张楚?陈胜定国号为楚则是早有准备的,假狐狸在树林里高唱“大楚兴、陈胜王。”《史记》和当时的舆论都将陈胜视为楚人,陈胜要灭秦,就必须争取人数最多的楚人的支持,国号定为楚就好理解了。

陈胜自大泽乡起兵至被杀,一共六个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和陈胜相比,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身份高得多。项羽破釜沉舟,灭掉秦主力,是秦朝灭亡的头号功臣,他恢复楚国也是理所应当。但项羽却没有自封为楚王,而是西楚霸王。当时楚怀王(义帝)还在,他才是正宗的楚王。项羽并非楚国王子王孙,最多算宗亲。

图-项羽的分封

项羽定都彭城,在长江以西,就称西楚霸王了,而会稽郡那边算东楚,是项羽的出兵之地。项羽这个西楚霸王,算天下共主,类似周朝的分封制。但分封制早已不合历史潮流,刘邦搞分封制也不过是过渡,最终要灭掉所有异姓王。项羽23岁起兵,26岁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29岁乌江自刎,只做了三年西楚霸王。

在项羽之后,还有好几个楚,还有一个差点成为楚朝。东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桓温之子桓玄攻克国都建康(南京),杀会稽王司马道子和其子司马元显,控制东晋朝政。第二年,自以为拥有东晋三分之二天下的桓玄决定篡位,逼晋安帝司马德宗封自己为楚王,没多久就篡位,建国曰楚。桓玄的爵位是南郡公,南郡(湖北江陵)古代是楚地。如果不是遇到枭雄刘裕,桓玄还真有可能坐稳江东半壁江山,把楚朝打造成南方强国。

自战国的出国后,凡是国号为楚的国家,时间都很短。这个桓楚,也如昙花一样。自桓楚之后,南朝没有一个再用“楚”为国号的,没有人敢。

不过也有不信邪的,林士弘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底自称南越王,随后又改国号为楚。林士弘的产业可不小,随后就打下了北起江西九江,南至广东的广阔疆域。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实力大剪的林士弘扛不住唐朝的打击,病死在江西。林士弘是江西鄱阳人,在战国时也是楚国地盘,他这个楚国也是短命的。

下一个楚国是唐朝末年,木匠马殷建立的楚国,为五代十国之一,也称马楚或南楚。马楚定都于湖南长沙,强盛时控制着湖南、贵州东部、广西的北部等地区,是南方强国。马殷是许州人(河南许昌),作为外来户,要维护在楚地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楚人支持,定国号为楚也是没得选择。马殷之后,马氏兄弟连年残杀,最终国破家亡。马楚统治湖南五十多年,于公元951年被南唐灭亡。

北宋被金朝灭亡后,金朝为了赢得与宋朝残余势力的战略缓冲,立宋大臣张邦昌为楚帝,史称伪楚。张邦昌 “在位”也不过33日,袁大总统的洪宪帝国还存在了83天。张邦昌迎接康王赵构继承大宋法统,依然免不了赐死,成了千古唾骂的叛臣。张邦昌是河北人,称赵帝、燕帝都合适,为何要称楚帝?这个楚国号不是张邦昌定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决定让张邦昌定都于金陵(南京),金陵在战国后期是楚国之地,国号就定为楚了。

在张邦昌之后,再没人敢定国号楚。

楚歌还是吴歌——乐府古辞《江南》的地域考察

作者:徐俪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古乐府《江南》是现存较早的乐府歌辞之一,也是诗题中出现“江南”的最早文学作品。在讨论古乐府《江南》涉及的地域时,人们常按照当下对“江南”的理解,将之定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地。然而,近来学界对“江南”概念的研究表明,先秦两汉时期“江南”一词多指长江中游洞庭湖南北的楚地,吴地则多被称为“江东”。(陈志坚《江东还是江南——六朝隋唐的“江南”研究及反思》)。这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古乐府《江南》的来源地,以及古辞中“江南”所指,究竟是洞庭湖南北的楚地;还是指太湖流域的吴地?不少乐府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谈论乐府《江南》时谨慎地将之称为“吴楚”的民歌,但是此曲究竟产于吴,还是产于楚,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古乐府《江南》的演唱方式。《宋书·乐志》中介绍汉代相和歌时说道:“《江南可采莲》,《江南》古词”,可知《江南》是汉代相和歌中的一曲。《江南》古辞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学者多据此判定其采用了一人唱,多人和的演唱方式(王传飞《歌诗表演与汉、魏相和歌辞艺术新探》)。这种演唱方式具有明显的楚地歌谣特征,正如黄仕忠先生指出的,“一倡众和,前倡后和,在楚地最为盛行”(黄仕忠《和、乱、艳、趋、送与戏曲帮腔合考》)。《淮南子·说山训》中说相和乐:“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采菱》”,楚辞《招魂》中有“《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的表述,可知相和名曲《采菱》即出自楚地。菱与荷同为水生植物,在楚系文学作品中常常同时出现,所以吴競《乐府古题要解》录《江南》古词后说“又有《采菱曲》等,疑皆出于此”,显示了《江南》与楚相和歌《采菱》的密切关系。

再来看押韵方式。黄节先生在《汉魏乐府风笺》中认为《江南》古辞后四句中“西”与“北”隔句押韵,并以楚辞《大招》中“魂兮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同用“西”“北”押韵为例。如果黄节先生的论证成立,那么《江南》古辞后四句的押韵方式和韵部均与《大招》相同。此外,《江南》从东西南北四方描写游鱼的手法,与楚辞《大招》及《招魂》中分别从四方入手展开叙事的写法,也是非常相似的;《招魂》末尾的“魂兮归来哀江南”,更是“江南”第一次出现在韵文中的例子。因此,不论从表演方式来看,还是从押韵与叙事手法来看,《江南》古辞都显示出了与楚地民歌较强的亲缘性。

再来看与《江南》关系密切的《江南曲》。吴競《乐府古题要解》说“《江南曲》古词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江南弄》下题解曰:“梁……武帝改西曲,制《江南》。”结合两段论述,可知本于《江南》古辞的《江南曲》本是西曲。《江南曲》不在《古今乐录》所列后起西曲的名单中,当是南朝之前就已存在。梁制《江南弄》保留了《江南曲》的地域性,其中既有《采菱》《采莲》,也有与楚地传说相关的《游女曲》《朝云曲》。南朝人创作《江南曲》时也均注重体现其楚地特征,《乐府诗集》载唐前《江南曲》有柳恽、沈约两篇,柳恽诗曰“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沈约诗曰“采莲渡湘南”,其中“洞庭”“潇湘”“湘南”等地名都显示出南朝诗人眼中《江南曲》与楚地的关系。

六朝文人在化用《江南》古辞创作其它诗歌时,也常将背景设置在楚地。如陆厥《南郡歌》曰:“江南可采莲,莲生荷已大。……双珠惑汉皋,蛾眉迷下蔡。”首句完全沿用《江南》古辞,而从诗题中标明“南郡”,其后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楚女之“惑阳城,迷下蔡”来看,曲中的主人公无疑是楚女。又如谢朓《江上曲》云“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首句化用“莲叶何田田”,末句明确指出地域背景为“南楚”。可见六朝文人化用《江南》古辞时,自然会想到楚地的景貌。

乐府《江南》首句即为“江南可采莲”,可见“采莲”是人们观念中“江南”的一项标志性活动。那么早期人们的观念中“采莲”活动的主要地域是哪里呢?《尔雅·释草》云:“荷,芙渠。(郭璞注:别名芙蓉)……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可知莲与菡萏、藕等一样,都是荷(芙蓉)这种植物的一部分。在先秦两汉,出现这类意象最多的作品,无疑就是楚辞。《离骚》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湘君》有“搴芙蓉兮木末”,《招魂》有“芙蓉始发,杂芰荷些”等等,都是楚辞“香草”意象的组成部分。在汉代,荷花也被认为是楚地的特产植物,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楚客子虚描述云梦泽的风物,就特别提到“莲藕觚卢,……外发芙蓉菱华”。相反,在秦汉文献中,几乎难以找到将莲或荷花视为吴地特产的例子。

东晋之后流行的吴歌之中,也有不少与“莲”相关的作品,但用法与《江南》古辞有很大区别。王运熙先生曾经指出“谐音双关语,委实是吴地歌谣的最大特色。”(王运熙《论吴声西曲与谐音双关语》)。吴声歌曲中使用“莲”意象时,绝大部分都使用了“莲”“怜”双关的修辞手法,隐喻男女爱怜之情,如《子夜歌》中“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子夜夏歌》中“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读曲歌》中“湖燥芙蓉萎,莲汝藕欲死”等。而乐府古辞《江南》中出现“莲”的句子中,不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还是“鱼戏莲叶”,将“莲”改为“怜”,都不能显示出与爱情相关的谐音双关。也许正是因此,《江南》古辞中“采莲”和“莲叶”等词语,在唐前吴声歌曲中也未曾出现过。由此可知,吴声歌曲中主要将“莲”用在谐音双关的修辞,与《江南》古辞中的“莲”的用法是完全不同的。

至此,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文学中“莲”意象的分布,《江南》古辞的演唱方式、意象呈现手法,以及汉魏六朝文人对《江南》古辞地域背景的认识来看,古乐府《江南》涉及的地域都应该是楚地而非吴地。不过在六朝以后,政治重心转移到建康,文人开始向吴地聚集,莲花的种植和关于莲花的写作也涉及吴地之莲。在南北割据局势下人们开始频繁用“江南”一词代指整个南朝,使得吴地也成为文学中“江南采莲”的发生区域。唐代以后,“采莲”的地点开始变得吴楚不分,如唐代陆龟蒙所作《江南曲》中既有“鱼戏莲叶南,……影乱吴娃楫”又有“鱼戏莲叶北,……稍背鄂君船”,囊括吴楚两地。王昌龄《采莲曲》中“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的描写,更将吴、越、楚的采莲女放在同一个画面中。更多的诗人,开始将采莲的背景完全放在了唐代经济日渐繁荣的吴地甚至越地,李白《采莲曲》中“若耶溪傍采莲女”的形象,又衍生出西施采莲的传说,进一步将“江南采莲”的背景向东转移,构成了我们当下认为“江南采莲”为吴地或越地风俗的印象。

事实上,中国古代莲花的产地很广,除了少数高寒地区外,各地都有分布。但是在诗文作品中“莲”的意象总与“江南”连接,正是继承了乐府古辞《江南》文化基因的结果。不过这种文化基因又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吴地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文人集中的场域与“江南”一词所指的地域同时东移,最终形成了“江南采莲”由楚地到吴地的变迁。在变迁过程中,“江南采莲”的意象被文人不断引用、书写,每一次书写中,都会沾染上新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最终从水乡乘舟劳动嬉戏的欢乐场景,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了对太平时光的希求、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对秀丽山水的依恋、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回忆等丰富内涵的文化符码。通过对“江南采莲”意象流动过程的探寻,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学中这一经典意象的丰富性与包孕性。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5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