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神话人物——中国排行前十的神话人物是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神话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一直以来给人不成体系的感觉,不像希腊罗马神话那样成统一系统。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神话被不同派系的不同人,记载在不同的笔记,就出现了这许多说法。
尽管说法不一,但我还是以神话人物所克服的困难或做出的贡献来做一个前十的排名。
1、盘古
盘古是中华神话的开始,中华神话中盘古开天劈地后才有了天地万物。
2、伏羲
伏羲为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首”。伏羲还取得了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可以预知未来吉凶祸福,是人类的先祖。
3、女娲
三皇之一,曾抟土造人,为拯救人类炼五彩石,能单杀巨鳖、单杀黑龙,然后把天补了。
4、神农
三皇之一,三皇是有先后顺序的,女娲接替伏羲统治,后来风姓氏族出了神农,神农尝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在女娲之后成为第三任部落领袖。
5、轩辕
五帝之一,五帝分东南西北中。有一说黄帝轩辕坐镇中央,东方青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颛顼,南方赤帝炎帝。神话时代三大战役,两次都是由黄帝主导,并最终取得胜利。
6、炎帝
炎帝又是火神、灶神,最早教人民摩擦生火而热食,用火来铸造金属器具,贡献极大,所以后来才有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概念。
7、蚩尤
蚩尤作为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领袖,兽身铁额,吃沙饮石,善于作战,被后人奉为战神。
8、颛顼
五帝之一,前面讲了中国神话三大战役,第三大战役就是颛顼和共工的不周山战役,这场战役虽然是颛顼胜了,但是后果也挺严重,因为共工把不周山撞塌了,也由此女娲才会去补天。
9、后羿
前面都是部落首领这些统治者,到后羿开始才真正有了中国神话里的英雄人物。后羿射了九个太阳,然后把前面提到的凶兽一个个斩杀。
10、大禹
大禹是中国神话里的英雄,大禹治水大家都知道,但大禹还收拾掉了共工的2个手下,他在昆仑之北斩杀了相柳(蛇身九头的凶神),在淮水斩杀了无支祁(淮水水神,青身白头的猿猴)。
传说中,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开创者。
盘点古代传说的九位古神:三皇五帝不入流?帝俊神话才是华夏正统
文|一鸣惊人录
编辑|一鸣惊人录
中国远古神话错综复杂,古代华夏民间也诞生了不少的上古神明。
今天一鸣就来带大家盘点一下,这民间神话的九大古神。
至高无上的东皇太一只能排第二,秦始皇居然是造成我国神话断层的罪魁祸首!第一神明统治民间多年,连秦始皇都害怕他让自己皇位不保。
这九位古神都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呢?
第九位 山鬼山鬼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山神,关于他的形象一直是众说纷纭,人们并不清楚他到底是男是女。
在我国的国学经典著作《国语》《左传》中都曾有过关于他的记载,将山鬼定性为魑魅魍魉,是亦正亦邪的鬼神,性别是为男性。
但到了元明时期,山鬼的形象就突然发生了大的转变,被那时的画师们描绘成一位温文尔雅、闭月羞花的女神,甚至还传出了“巫山神女”这一说法。
虽说古代神话中确实有过巫山神女的传说,但这巫山神女却并不是山鬼,而是炎帝的女儿瑶姬。
山鬼在古代的祭祀当中,还是被定为男神而存在的,并在祭祀时派遣女巫上山祭拜。
关于山鬼的传说,人们总是以为《山鬼》中所描绘的,是“她”跟某位公子人神相爱的故事,但其实这故事根本经不起推敲,因为那位公子才是山鬼,而“她”只是上山祭拜的女巫。
第八位 湘君湘夫人湘君和湘夫人是春秋时期人们所祭祀的水神,两人是一对夫妻。
两位水神中,湘夫人是主导神,而湘君则是湘夫人的配偶神,因为古代社会对于幸福美满的家庭十分崇拜,而水又是最亲近于人的,所以人们在对水神展开幻想之时,便塑造了湘夫人和湘君这对夫妻神。
因为湘水是春秋时楚国最大的河,所以民间将其命名为湘夫人,是为湘水女神。
而在屈原著作的民间神话歌集《九歌》中,屈原根据民间的典故为湘夫人和湘君撰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曾令无数闻者潸然泪下。
这段故事流传开后,人们就把湘河比作爱之河,足以看出浪漫这种东西是在我国人们血液中扎根的,古有屈原后有李白当代还有徐志摩。
只可惜湘君和湘夫人的传说在秦汉之后,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屈原这首词还记载着当年的神话传说。
第七位 河伯河伯是我国远古民间神话中的黄河水神,他与湘君湘夫人不同,河伯执掌黄河,地位更在湘夫人之上。
在古代华夏民间,有不少关于河伯的传说。
小说《搜神记》中,曾有过河伯的登场,他本是一位在大禹治水时期,过黄河不小心被淹死的男子,愤恨的他将黄河告上天庭,结果却因他这因黄河而死的宿命,被天帝封为河伯,命他掌管黄河。
因为其风流潇洒,机缘巧合之下,河伯居然还攀上了高枝,成了泰山地府主宰泰山府君的女婿,地位瞬间就上来了。
屈原的《九歌·河伯》中也有记载,说河伯是一位风流成性的男子: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
其风流程度丝毫不亚于田伯光。
在汉唐时期以后,民间对于河伯的信仰仍然很高,于是道教便将河伯纳入道教尊神当中,成为了古神中唯一一个流传千年的民间信仰神明,名号“澄清尊神”“河渎神君”。
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官方为其加封,河伯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也彻底稳固。
第六位 云中君说起云中君,不少被游戏毒害的少年可能就要跳起来打我膝盖了,因为云中君其实并不是游戏中所谓云梦泽中的角色,而是我华夏先秦时期的远古神明之一。
云中君是远古民间神话中的云神、雷神。
屈原曾在《九歌中》以云中君为题,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了天空中云朵的形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因为古代天晴时会有大片云朵带来微风,酷暑时云朵会为人们遮住太阳,所以古代人们又将云中君比作上天赐给人们的福音,所以自发祭祀云中君。
第五位 大司命少司命大司命和少司命是华夏远古神话中的死神,两神是一对姐妹,所谓“司命”就是掌管生命。
在古代民众信仰当中,大司命的形象是十分威严庄重并且神秘的存在,她掌管着人世间的生杀大权,所有人的性命都被她一个人捏在手里。
在近代也有过关于大司命的创作,但里面的大司命却都是一副阴狠狡诈的形象,与神话中那股恪尽职守、一心为公的形象大不相同。
古代人们对于大司命都十分敬重畏惧,但对于少司命却并没有这样。
少司命是掌管人间子嗣的神明,但在古代民众心中的形象就像一个清新纯真、温婉深情的少女,是古代人们对于世间美好女子向往的真实写照。
在屈原的《九歌·少司命》当中,屈原直接露骨地描绘了一副温文尔雅,娇柔可爱的深情女子少司命形象,甚至古代还有不少男子会将女子比作少司命来称赞女子的温良美貌。
虽说如此,大司命和少司命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也确实是不低的,人们对于大司命少司命的祭祀也都不在少数。
第四位 东君东君是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也叫东王公,在后民间神话中也一直存在的古神。
东君作为太阳神,在古代民间神话中的地位十分高贵,
传说他每天早晨都会驾着神龙拉着的座驾,从东方出现,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从白天走到黑夜从不停止,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太阳神。
人们对其的崇拜和歌颂不在少数,屈原的《九歌·东君》就不必多说了: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喝酒打猎听歌看风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东君在天边遨游的欢快景象。
不仅如此,唐代的王初,元朝的关汉卿,清朝的袁枚等大诗人大作家都曾在诗中赞扬东君,可见东君地位之崇高。
地位如此之高的东君都只能排第四,前三究竟是何许人也?
第三位 羲和在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羲和是掌管太阳的太阳女神,又称“日御女神”。
她是华夏上古神话天帝帝俊的妻子,也是华夏远古神话中第一位天文学家,还作为天文史官的代表被后世所研究。
关于她的传说,有两个版本,其一是说,太阳是日御女神羲和与帝俊所生的十个儿子,结果后来被后羿射死了十个,最终只剩下了一个,也就是后来的太阳,而那时的羲和,则被人们称之为“日母”。
而另一个传说便是说羲和是驾车拉太阳的女神,每日从东方将太阳拉到西方深渊去,然后再昆仑山绕一圈再回到天庭。
在这一传言中,羲和则被称为“日御”,而近代人们对于羲和的印象也大多都是日御女神这一形象。
作为上古神话的太阳女神,天帝帝俊的妻子,羲和的地位和实力属实不算低,足以排名第三。
第二位 东皇太一其实古代的民间传说大多都是从春秋楚国开始流传起来的,可以说楚国就是古代神话最开始流传的地方,而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屈原的那一篇《楚辞》了。
在《楚辞·九歌》中有记载,东皇太一就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神王,是连楚国国君都会祭祀的至高神。
东皇太一是上古神话中华夏的十大正神之一,也是影响力最广的古神之一。
许多人把东皇太一的名字当做是姓东皇,名太一,但其实东皇只是一种尊称,意为东方的皇帝。
东皇太一在战国时期为楚国百姓所信仰,在经历过秦朝时期的信仰断层后,汉朝政权又将太一神作为官方祭祀的正统神明,甚至还设立了正月十五的太一神祭祀大典,直到宋朝时期,官方开始推崇玉皇大帝这一信仰,人们对于太一神的信仰才逐渐没落。
虽然在汉朝之后,太一神等神明不再作为民间信仰受人祭拜,但在道教体系当中仍然不乏有关于他的记载,可见其在古代民众心中的地位之高。
第一位 帝俊(qūn)帝俊是我国华夏远古神话中的天帝,是古神话部落的始祖。
作为华夏上古神话的始祖, 帝俊神系是许多神话历史专家们研究出来的,华夏唯一有能力拥有神谱的正统华夏神系,也是唯一可以被称为华夏正统神话祖先的神明。
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个名叫娥皇,另个一便是羲和。
传说这帝俊的后代遍布八荒四海,山海经中记载的大荒诸国中基本都有他的子孙后代存在, 帝俊神话体系逐渐有了雏形。
只可惜秦汉时期,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与民间信仰,焚书坑儒,一手制造了信仰大断层,导致帝俊神话体系刚刚有了发育的苗头就被摁死在了摇篮里。
帝俊神话渐渐被人淡忘,民间又创造了新的三皇五帝取代帝俊, 帝俊彻底消失在了民间供奉神位中,成为了传说中的传说。
以上就是我国民间神话中的九大古神,你心目中的第一古神又是哪一位呢?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位“神人”,诸葛亮未进前五,鬼谷子也仅排第二
文|史作咏者
编辑|史作咏者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神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排不进前五,"捭阖第一"鬼谷子也只能排第二,其中还有一位预测了千年国运。
那么他们都有谁?在他们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第一位 姜子牙姜子牙,吕氏,名尚,周朝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
他半生寒微,怀才不遇。直到72岁,在渭水之滨垂钓时,遇到求贤若渴的周文王,深受礼待 官拜太师,成为大周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后助武王伐纣,推翻商朝统治,建立大周王朝。而当论功行赏时,姜子牙拒绝了丰饶的中原地区,把自己的封地安排在当时的边疆齐国,开创了齐国文化。
后协助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创立了成康之治。可以说姜子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极高,是古代最著名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不论哪朝哪代,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被尊称为武成王,和孔子一文一武并列。
第二位 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诩,别名禅,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纵横家,教育家。兵法集大成者 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堪称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家也将其尊为兵圣。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又因其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他还创建了鬼谷门派,而他精通百家学问,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因此从他门下走出的无不是经天纬地之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壮志凌云之士,先后出山,搅动天下风云,推动着历史的走向。
而鬼谷子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重要作品,都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历代列为禁书。
第三位 李淳风李淳风,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学家。
他从小就聪慧好学,博览群书,特别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9岁时,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
17岁时,经好友推荐成为秦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后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太宗采纳其中7条。因而,被提拔为将仕郎。
入太史局供职,鞠躬尽瘁40年,成功著写了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乙巳占》,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
不仅如此,在数学方面上他更是一绝,他编定和注释了十部算经,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馆的数学教材。
而在天文方面同样也有建树,他编撰的《麟德历》为完成中国历史上采用定朔这一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李淳风还与袁天罡被传说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的作者。
第四位 袁天罡袁天罡,又名袁天纲,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家。
年少时孤苦贫寒,喜欢修炼长生之术,精于相术。据新旧唐书《袁天纲传》记载,在隋朝时曾为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
在唐代又为岑文本,张行成,马周等看过相,无不应验。甚至还有他为武则天看相,预言其为天子的说法,当然这些记载自然不完全属实。
不过,袁天罡与一般的江湖术士确有不同。他在相术方面特别善于论理,把细致的观察与精致的推理相结合,元代学者戴良把袁天罡视为荀子以后善于相术的第一人。
后来唐太宗听闻其名声,征召入朝,并将他与西汉学者严君平相提并论。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袁天罡与李淳风编写了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能够预测出唐代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
第五位 张良张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 ,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先辈连任韩国五朝宰相。随着韩国被秦国所灭,张良一家也失去以往的荣耀,而张良也就此立志于反秦的道路上。机遇巧合下,张良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
来自电视剧《楚汉传奇》
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向刘邦进言,而刘邦也屡屡采纳张良的谋略,张良感觉找到了明主。于是他从此跟随刘邦,刘邦也十分器重和信赖张良,而张良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发挥。
来自电视剧《楚汉传奇》
当刘邦攻占咸阳看到秦宫有点走不动道时,张良当即力劝刘邦不要乐不思蜀。将秦宫一切保护好,并退回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
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安民政策,都被刘邦一一采纳。不仅避免了一场死局出现,而且帮助刘邦争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来自电视剧《楚汉传奇》
在项羽设下鸿门宴时,他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与此同时,张良疏通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
之后凭借着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朝,而他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
第六位 郭璞郭璞,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
他从小博学多识,好古文,奇子,精天文,历算,卜筮。还曾跟随河东郭公学习卜筮(bǔ shì),因而他还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
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士,他最厉害的是不仅能算他人的祸福,而且还能算出自己的死期。郭璞任职于荆州将军王敦时,王敦想要谋反时,便命郭璞卜筮吉凶。
郭璞算出:王敦不久便会身死,而自己当日便会死,结果,果然应验。郭璞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可以算出自己什么时候死的人了。
另外,他还是堪称风水学鼻祖的存在,他著写的《葬经》。不仅,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还介绍相地的具体方法,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同时,他还擅长赋文,曾注释《周易》 《山海经》等古籍,今人所著《辞海》,《辞源》上均可见郭璞的注释。
而他一生的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其中以《游仙诗》为主要代表,还被誉为游仙诗祖师,他的词赋也被称为“中兴之冠”。
第七位 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其在科学文化上成就很高,在科学上,他发明了木流牛马,孔明灯和诸葛连弩。在文化上,他更是写出了《出师表》,《诫子书》等优秀文章,甚至《隆中对》成为刘备和蜀汉数十年的基本国策。
而在军事上,出山后便帮助刘备联合东吴,大败曹军于赤壁之战,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并趁机争得荆州,使得刘备有了立锥之地。后辅佐刘备图益州,夺汉中,成功缔造蜀汉政权。
当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殚精竭虑辅佐后主刘禅,稳定蜀汉政权,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为实现汉室兴复鞠躬尽瘁,直至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不过,最令人称奇的还是他的神机妙算。他在出征时曾写出了一部预言书《马前课》,其中一共十四课,每一课都预言一个朝代。而《马前课》的前十课已经发生,并且上面的预言与历史事实惊人的吻合。
第八位 刘伯温刘伯温,本名为刘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的开国元勋。
他通晓经史,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而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完成霸业。他针对当前的形势提出避免两钱作战,各个击破策略,先灭陈友谅,后歼张士诚。计划立定,人莫能测,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朱元璋多次称其为“吾之子房”。
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第九位 姚广孝姚广孝,法号道衍,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他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后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了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
在建文帝削藩之策时,密劝朱棣起兵,并向其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得朱棣逐渐下定决心,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变的爆发。
在朱棣前方拼杀,姚广孝驻守后方大本营,解决了朱棣的后顾之忧。并在关键时刻,多次献策,让燕军顺利攻战京师,使得朱棣成功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而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同时又担任了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并负责迁都事宜,还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又负责编撰了《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同时在明朝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他又担起护卫佛教之责 ,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 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第十位 李靖李靖,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他从小就有“文武才略” ,又颇有进取之心。他的舅父韩擒虎每每跟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赞誉道:“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只有你啊”。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先是跟随秦王李世民击灭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随后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袥,并招抚岭南诸部。
后领命驻守北疆,抵御东突厥入侵,更是领军北伐 ,一举灭亡了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
后来又统军西破吐谷(yù)浑,被封为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之后,还成为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而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
晚唐以后李靖逐渐被神化,在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李靖被称为托塔李天王,明代许仲琳所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陈塘关总兵亦为李靖。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十位被民间神化的“神人”,每个人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国历史长河增添了丰富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