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肃王府侥幸逃过法国人的侵占 最终仍被日本人占领
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促逃离北京,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临行前,咸丰皇帝命令恭亲王奕訢留守,处理善后事宜,与英法联军议和。
恭亲王在与英法联军谈判时,法国人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将肃王府作为法国使馆所在地。
肃王府是肃亲王的府邸。第一代肃亲王,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皇太极死后,豪格与皇位擦肩而过,皇位落到福临手里,这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豪格一度遭到多尔衮的构陷,被削去爵位,幽禁至死。顺治皇帝掌权后,为豪格平反,恢复了肃亲王爵位,还允许世袭罔替——这就是铁帽子王。此外,顺治皇帝还为肃亲王建造了肃王府。
肃王府位于现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东侧正义路2号,严格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进行修建,分为东路、西路和中路。中路为主体建筑,沿着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 神殿、后罩楼等。东路主要是肃亲王和家人居住的院落。西路主要是花园。
从整体来看,肃王府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因此,被法国人看中,要占为法国使馆。
恭亲王当然不愿意肃王府落到法国人手中,便在谈判时称肃亲王是铁帽子王,不能转让。经过恭亲王据理力争,法国人转而求其次,将法国使馆建造在纯公府,让肃王府逃过一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又逃出北京城,逃往陕西西安。当时,肃亲王善耆携带家人趁混乱逃离肃王府,跟随慈禧太后去了西安。肃王府就被驻京外国人员和中国教徒占领,他们在肃王府里修建工事,抵抗义和团,将肃王府搞得乌烟瘴气。
更悲惨的还在后面。
不久,直隶总督李鸿章奉命入京,与庆亲王奕劻一起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1国代表进行谈判。1901年,达成《辛丑条约》。按照《辛丑条约》规定,扩大东交民巷使馆区,“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日本趁此机会,将肃王府占为己有,作为日本使馆。日本人将肃王府大肆拆除,重新改建。昔日富丽堂皇的肃王府,变得面目皆非。
肃亲王善耆随慈禧太后回北京后,已经无家可归。朝廷没有钱给肃亲王重新修建王府,便给了他一个“肥缺”,崇文门正监督。
崇文门正监督是京师的税务总管,负责征收出入京城的各种货税以及田、房契税。显然,朝廷想让肃亲王在这个职位上捞一笔钱,来重新王府。因此,朝廷特意降低了上缴税款。以前是每年30万两银子,现在是12万两银子。肃亲王只需要上缴12万两银子,剩下的银子可以全部进入他的口袋。
可是,肃亲王没有接受朝廷的“善意”。他在任职当年,就收到了60万两银子。他全部上缴户部,一两银子也没留下。
由于没有足够的钱,肃亲王只能在北京市东城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 (今东四十四条西头路北)重新建造新肃王府。这里原来是四川总督宝兴的宅子,被荣禄获得后,半卖半送地给了肃亲王。新肃王府规模不大,只是由几个大的四合院组成,看起来很是寒碜,完全无法与铁帽子王的身份匹配。
【参考资料:《大清会典》《清史稿》《辛丑条约》等】
肃王府侥幸逃过法国人的侵占 最终仍被日本人占领
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促逃离北京,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临行前,咸丰皇帝命令恭亲王奕訢留守,处理善后事宜,与英法联军议和。
恭亲王在与英法联军谈判时,法国人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将肃王府作为法国使馆所在地。
肃王府是肃亲王的府邸。第一代肃亲王,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皇太极死后,豪格与皇位擦肩而过,皇位落到福临手里,这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豪格一度遭到多尔衮的构陷,被削去爵位,幽禁至死。顺治皇帝掌权后,为豪格平反,恢复了肃亲王爵位,还允许世袭罔替——这就是铁帽子王。此外,顺治皇帝还为肃亲王建造了肃王府。
肃王府位于现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东侧正义路2号,严格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进行修建,分为东路、西路和中路。中路为主体建筑,沿着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 神殿、后罩楼等。东路主要是肃亲王和家人居住的院落。西路主要是花园。
从整体来看,肃王府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因此,被法国人看中,要占为法国使馆。
恭亲王当然不愿意肃王府落到法国人手中,便在谈判时称肃亲王是铁帽子王,不能转让。经过恭亲王据理力争,法国人转而求其次,将法国使馆建造在纯公府,让肃王府逃过一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又逃出北京城,逃往陕西西安。当时,肃亲王善耆携带家人趁混乱逃离肃王府,跟随慈禧太后去了西安。肃王府就被驻京外国人员和中国教徒占领,他们在肃王府里修建工事,抵抗义和团,将肃王府搞得乌烟瘴气。
更悲惨的还在后面。
不久,直隶总督李鸿章奉命入京,与庆亲王奕劻一起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1国代表进行谈判。1901年,达成《辛丑条约》。按照《辛丑条约》规定,扩大东交民巷使馆区,“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日本趁此机会,将肃王府占为己有,作为日本使馆。日本人将肃王府大肆拆除,重新改建。昔日富丽堂皇的肃王府,变得面目皆非。
肃亲王善耆随慈禧太后回北京后,已经无家可归。朝廷没有钱给肃亲王重新修建王府,便给了他一个“肥缺”,崇文门正监督。
崇文门正监督是京师的税务总管,负责征收出入京城的各种货税以及田、房契税。显然,朝廷想让肃亲王在这个职位上捞一笔钱,来重新王府。因此,朝廷特意降低了上缴税款。以前是每年30万两银子,现在是12万两银子。肃亲王只需要上缴12万两银子,剩下的银子可以全部进入他的口袋。
可是,肃亲王没有接受朝廷的“善意”。他在任职当年,就收到了60万两银子。他全部上缴户部,一两银子也没留下。
由于没有足够的钱,肃亲王只能在北京市东城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 (今东四十四条西头路北)重新建造新肃王府。这里原来是四川总督宝兴的宅子,被荣禄获得后,半卖半送地给了肃亲王。新肃王府规模不大,只是由几个大的四合院组成,看起来很是寒碜,完全无法与铁帽子王的身份匹配。
【参考资料:《大清会典》《清史稿》《辛丑条约》等】
肃庄王朱楧:一个甘肃省两座肃王府,眼看着大明从进取转向保守
前言: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熙熙攘攘的人群每天都会经过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门。这座门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明代亲王府实物留存。里面还有一座大堂,也是当年遗迹,只是我等平头百姓无法入内参观。这座王府,自然是明朝分封在兰州的肃王府。
首封肃王朱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他的就藩,为兰州乃至甘肃一带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据说如今在在榆中、兰州一带春节闹社火,表演的旱船、艄公就是由肃王带来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兰州以西的张掖,还有一座肃王府。甘肃一省之内的两座肃王府,其实见证了大明王朝从太祖时代的开拓进取,逐渐转向保守的一个过程。
原肃王府花园
控制西域的关键亲王大明第一位汉王朱楧,生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9月27日,生母郜氏。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第二次大封诸王,3岁的朱楧被册为汉王。懵懂之中的汉王朱楧并不会知道,在此后的岁月中,沐英、蓝玉等人在西北一线的不断经略,让大明的国境线得以大踏步向西面推进。
因此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的时候,朱元璋甚至已经着手考虑迁都西安。在这个形势下,对于奉行"亲王守边"政策的朱元璋来说,朱楧的封号汉王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当年五月,朱楧率领5个弟弟前往山东临清接受军事特训。而他的王府护卫被命名为甘州中护卫,意味着汉王的封号即将作古。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三月,汉王朱楧改封肃王,封国为甘州(今甘肃张掖)。尽管一个月后皇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朱元璋的迁都计划被迫搁浅,但对肃王来说并无影响。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肃王朱楧和几个弟弟一起从南京启程前往封国。这一次诸位亲王的匆忙就藩,分明是为一月之后的"蓝玉案"让路。
因此由于当时陕西各卫调戍士马未集,肃王只能先在平凉暂时驻扎。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为陕甘宁交汇处的金三角。当年七月设立甘州左护卫指挥使司,在"蓝玉案"中遭到沉重打击的府军前卫,其被赦免的有罪将士被派往甘州接受肃王领导,以期立功赎罪。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四月,甘州在城官军全部归于甘州右护卫。至此,肃王府三护卫官军集结完毕。
甘州(张掖)九曲黄河灯阵
就藩甘州,威震西北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在平凉待了两年的肃王朱楧正式之国甘州。当然此前在平凉朱楧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蓝玉案"后原本皇子与勋贵之女联姻的政策被暂停,因此肃王妃孙氏是名不见经传的指挥孙继达之女。
肃王在到达封国甘州之后,其对当地军政大权有着极高的独立管辖权。据朱元璋给肃王就藩的诏书,朱楧的职责为"理陕西行都司及甘州军政事宜"。陕西行都司是明朝在河西走廊设置的行政区划,治所即位于甘州。亦集乃(今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东南与阿拉善右旗相连,西和西南与甘肃省毗邻)一带水草丰美,与河西走廊相接,是蒙古人南下的主要途径。而明朝在此设立的威远守御千户所及威虏卫、白城子守御千户所,连接亦集乃旧城,也成为明军出征蒙古的据点。
嘉峪关
而《名山藏·分藩记》则称肃王"西渡河领张掖、酒泉郡,封西扃嘉峪,护西域诸国"。《名山藏》是万历十四年进士、崇祯朝南京工部右侍郎何乔远所著,对了解和研究明史有较高的参考和利用价值。从这条记载来看,朱元璋对儿子期许极深,甘肃、青海、新疆一带大片疆域的守护和开拓任务都交在了肃王肩上。甚至于当时正当红的二代勋贵曹国公李景隆整饬陕西属卫士马之时,明太祖还特地交代陕西行都司所属甘州五卫及肃州、山甘、永昌、西宁、凉州诸卫军马由肃王负责整饬,让他不要插手。
而肃王的表现也确实对得起老父亲的期望。此前在蓝玉征讨罕东之际,当地土酋哈昝虽望风而逃,却始终没有归附。而朱楧就藩之后恩威并施,哈昝派出番僧撒儿加藏卜等到甘州求见肃王,恳请归附朝廷。
于是在肃王的奏请下,明朝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三月设立安定卫指挥使司。给予哈昝所部铜印58颗,置其官属如内地诸卫(安定卫在甘州西南一千五百公里,唐朝时属于吐蕃)。其后安定卫在明代西北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明朝中后期,对于入寇的蛮夷,朝廷官军要么不动如山,要么抱头鼠窜。但是在洪武年间,画面完全是反过来的。比如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肃王府护卫奉命巡边,祈者孙、乞奴等贼寇闻风即逃往哈梅里(即哈密),北元太保哈剌章逃往速剌讨来川(今讨赖河),伪王撒户失加逃往朵工(即朵甘,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可谓是肃王一出,群贼丧胆。我们在朱元璋次年给肃王的诏书中,也可以看出老皇帝对这个儿子的放心和满意:
今春气方和,宜及时督军屯种。遇有征伐,尔其亲率精兵与长兴侯耿炳文等进讨。—《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九》
迁国兰州,但求自保朱元璋去世之后,新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对戍边亲王发起了严酷的清算。在这种肃杀的环境下,肃王向建文帝朱允炆请求内迁,获准由甘州迁至兰州。肃王内迁,使明朝在西北的影响力大为下降。为了削藩,朱允炆真是一点不顾他祖父开疆拓土的雄心。
建文元年乞内徙,遂移兰州。—《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建文四年六月,靖难成功的燕王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当年九月,朱楧千里迢迢从兰州(此时尚称为兰县)赶到南京朝觐新君。肃王此来,自然是向四哥缴纳投名状来的。当年十月,肃王三护卫中的甘州左护卫被收归朝廷所有。
丙寅,改肃府护卫为庄浪卫。—《明太宗实录卷十三》
朱棣剧照
而肃王虽然内迁,在西北外藩中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别失八里、哈密向肃王进贡马匹,为此朱楧遭到了朱棣"人臣无外交"的严厉警告。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必力工瓦国师王仁波切仁钦贝杰向朱楧赠送礼物,再次引起了朱棣的疑心。好在肃王这次吸取教训,及时向朱棣汇报,这才没有引起更大的麻烦。但永乐皇帝仍然赐书弟弟,不忘对其进行敲打。
昔春秋致谨外交,所以防微杜渐。今既以相馈,宜姑受之。后来亦宜拒绝,庶免小人谗间,而贤弟永保令名于无穷矣。—《明太宗实录卷九十一》
必力工瓦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教派止贡支派的主寺,四年之后,朱棣将其晋封为世袭必力工瓦阐教王,由此也可见其地位的敏感性。此后肃王一直小心谨慎,这才有了"性谨厚,好文学"的美誉。
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12月20日,朱楧去世,享年44岁。消息传到北京后,朱棣辍视朝三日,赐谥曰庄。谥法严敬临民曰庄、威而不猛曰庄,是个好谥。
朱楧墓园位于今甘肃省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陵园建筑早已无存,其墓室也早已被盗。该墓为青砖拱券结构,共有5个墓室、前后2道石门,是研究明代藩王陵墓制度的重要资料。从风水学上来说,肃王墓的选址是"头枕峰峦(平顶峰),脚踩玉带(苑川河),坐北向南,次第排列"。
兰州黄河铁桥
肃庄王身后事《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被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肃王在就藩之时,朱元璋送了一册宋拓本《淳化阁帖》给儿子。自此之后,这本《淳化阁帖》成为肃王府镇府之宝。
万历年间,时任肃王朱绅尧请来两位镌刻高手姑苏人温如玉河南康人张应召二人,将拓本字帖临摹镌刻于富平石(即富平墨玉,陕西富平县特产)上。这项庞大的工程前后历时七年,直到朱绅尧的儿子朱识鋐继承王位后才最终大功告成,前后共用富平石142块。朱识鋐激动地亲自为其写跋,并称赞其"新旧不爽毫厘"。甚至日本在出版《法帖大系》时,其中的缺页也以肃本《淳化阁帖》为本补齐。
可惜的是朱识鋐结局并不好,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冬,李自成义军攻破兰州,朱识鋐作为末代肃王被义军杀害。王妃颜氏怒撞石碑自尽,此碑也被称为"碧血碑",现存于兰州市工人文化宫金天观碑亭内。
《淳化阁帖》拓本
三代单传肃庄王只有一子一女,长女封崇信郡主,庶长子朱赡焰则尚未受封。一直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九月,19岁的朱赡焰才袭封肃王。
肃王字辈是:"赡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肃庄王之子为"赡"字辈火字旁,和明仁宗朱高炽辈分相同,和明宣宗朱瞻基并非同辈。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十二月,肃王朱赡焰去世,享年57岁,赐谥曰康。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五月,肃康王庶长子洵阳王朱禄埤袭封肃王。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肃王朱禄埤去世,享年59岁,赐谥曰简。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六月,肃简王庶长子汾川王朱贡錝袭封肃王。
从以上的袭封来看,肃王府传承有序,似乎并无惊险之处。但实际上从肃庄王朱楧,到肃康王朱赡焰,再到肃简王朱禄埤,都是一线单传。而第四代肃王朱贡錝袭封之时已经31岁,膝下也仅有朱真淤一子。可以说传承了近百年的肃王府,始终在一线单传的钢丝绳上跳舞。别的王府大宗绝了以后还有旁系可以继承王位,比如秦王府、周王府、楚王府、蜀王府等。但是肃府大宗绝嗣的话,那就要除国了。
好在朱贡錝一直活到了嘉靖十五年才去世,以80岁的年纪熬死了世子朱真淤和世孙朱弼桓,赐谥曰恭,次孙朱弼桄袭封肃王。关键是这位肃恭王总共生了6个儿子,肃王府倒是不用担心无子除国了。
原肃王府大门
甘州肃王府甘州肃王府,位于甘州城内偏西南处,本由平羌将军、甘肃总兵官宋晟负责营建。洪武二十六年曹国公李景隆挂平羌将军印继续筹划肃王就藩甘州事宜。洪武二十八年王府落成,李景隆亲自前往平凉迎接肃王就藩。
肃王除了王府之外,在甘州、高台、临泽等地还有大量的田庄草湖,又在宁夏固原设有甘州群牧千户所专管王府马匹牧养事宜。肃王内迁之后,王府并未荒废。甚至有司想改王府为都司衙门之时,还受到了第二任肃王朱赡焰的强力反对。
己未,肃王赡焰奏:"太祖封先王,建王府于甘州。今移兰县,有司请改故王府为都司衙门。但先王灵寝上存,而近府所艺果木寔赖生养,乞免改毁。"从之。—《明英宗实录卷十八》
今据考证,甘州肃王府的范围在今张掖市甘州区县府南街王府十字以西,青年西街府署十字以北,劳动南街至西街小十字以东,人民西街至西街大十字以南的区域内。现今张掖甘州区内的县府街,最先称之为王府街。直到清代中期以后,由于张掖县署衙门在此,才更名为县府街。
如今,张掖肃王府的遗址上尚有明清房屋八间,位置在甘州区县府南街以西100米处的幼儿园内。是一组坐北向南穿堂过道式平房,共计两排四幢,保存基本完好,也是肃王府遗址上唯一遗留的古代建筑物。
结语:发生在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之间的"靖难战争",极大地影响了明朝的国策。洪武年间在辽东和西北一带意气风发的辽王和肃王相继内迁,标志着明朝从一个开疆拓土的进取型帝国,转型成为稳(不)健(思)持(进)重(取)的保守型王朝。
此后在文官集团的操盘之下,英宗皇帝被蒙古人在京畿附近的土木堡俘虏。武宗朝一个刘六、刘七的起义就横扫整个北方,几乎就是日后李自成起义的预演。而没了九千岁捣乱的崇祯朝,竟然就这么亡了国。若是起明太祖于地下,不知该做何感想。
《如意芳霏》改变姐姐归宿,但傅容额间花钿仍在,预示未来依旧
#电视剧如意芳霏##鞠婧祎##影视杂谈#
《如意芳霏》原型是一部重生小说,但因为改编成影视剧作品,就进行了人设上的改变,不过原小说中傅容重生之前的画面,依旧以预言梦的形式展示了出来。记得在预言梦中有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那就是傅容因为一次意外事件导致额头留了疤痕,因此画上了花钿妆。
而在她正式嫁入肃王府为侧妃后,同样因为自己的花钿妆中引起了肃王注意,但当时肃王的话语却十分刻薄。
重生之后的傅容先是将姐姐的归宿改变,没有让姐姐因难产而亡,同时也救了早夭折的弟弟。但很显然,即使是重生后,傅容额间的花钿依旧存在,但这一次并不是因为意外遇害,而是因为在救弟弟时自己不小心也染上毒药,导致额间起了一个痘痘,逐渐转好之后痘痘变成了一个疤痕,再次化上了花钿妆。
值得一提的是傅容额间的花钿,这对于她未来嫁给肃王也是有些关联的,无论是在婚后备受西河郡主刁难时,还是与肃王相处时,这个花钿一直都存在傅容得额尖,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妆容。如今重生之后的傅容,竟然再次导致额间有了疤痕,并化上了花钿妆,因此不免让人疑惑,难道未来发生了改变花钿却依旧出现,这就预示着未来会和原轨迹一般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吗?
而在接下来的预告当中,我们也发现傅容真的与上一世的轨迹一般顺利嫁给了肃王,但因为预告片较短,所以并不知道她在嫁给肃王之后的生活如何,同时嫁给肃王的是不是只有她,还有没有西河郡主?
对于此事大家还真的无需过于担忧,自从重生后,傅容就改变了很多事情,她与肃王的婚姻或许也会发生很大改变。在上一世傅容之所以会画上花钿妆,是因为想要遮盖住容貌的缺点,但在这一世傅容之所以会化花钿装饰,只是因为师傅柳如意,觉得花钿不仅适合她,而且还可以遮住疤痕。
在之后的剧情中,肃王见到了傅容的花钿妆后一眼惊艳,完全没有上一世的冷漠刻薄言论,甚至还表示“不丑”,虽未夸赞但却隐晦地表达了喜欢。所以在之后的剧情当中,傅容即使一直留着花钿妆,但依旧意味着后续剧情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不过目前的傅容却深深地怀疑,肃王就是杀害自己师傅柳如意的真凶,所以两人之后的剧情将会发生一段小虐。不过相信肃王如此喜欢傅容,肯定不会再与上一世那般冷漠相待,而是会尽力解开误会。
如果根据重生之前的道路走的话,与傅容一同嫁入肃王府的还有西河郡主,而西河郡主是正妃傅容则是侧妃。但从目前来看,肃王如此深爱傅容,又怎么可能让傅容去当侧妃呢?所以很有可能嫁入王府成正妃的只有傅容一人,西河郡主最后只能成为那个爱而不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