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古墓葬的识别与发掘(古墓葬)

古墓葬的识别与发掘(古墓葬)

中国古代最神秘的十座陵墓,其中,有些陵墓可能永远无法打开

在古代,帝王的陵墓被称为皇陵。“陵”字是皇帝坟墓的专属称号,一般人的坟墓可不能用这个名词。

商周时期,皇帝的陵墓多集中在陕西西安和河南洛阳等地,但具体位置却需要我们的考古学家去探究。战国时期的陵墓有向巨大坟丘发展的趋势,不再是一片固定的陵区。秦始皇的陵墓在陕西临潼,它的规模非常大,封盖上的泥土也很厚不方便勘察,而且,他的陵墓周边还有一些亨殿、刻石和陪葬的墓穴。

今天,笔者就跟大家说一说古代陵墓的那些事。

秦始皇陵: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为自己在陕西临潼骊山脚下建造了一座帝王陵墓,这座陵墓规模很大,造型很奇特。此后的两千多年,这座陵墓一直保存完好,世人对其猜想很多。

那么,这座陵墓的内部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没有被打开过?

按照目前的研究,我们可以确认,他的陵墓没有被打开过。而且,直到现在,我们也不敢打开,因为,我们没有较好的技术去保护里面的文物。在文物的保护上,壁画、陶器、纸质、绢质等文物的保护是最困难的,以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打开这座陵墓与我们现在考古挖掘的政策不符,我们以“保护文物为主”来考古,而不是盲目地去破坏文物。甚至,专家还说:“现在没有哪个国家主动去挖掘帝王陵墓,所以,我们尽量不去挖掘,反而有利于文物的保存。”对此,国际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唐代昭陵:

李世民于公元649年驾崩,而后,葬在了西安九峻山附近,称为昭陵。虽然,我们知道其位置,但是,确切的位置却难寻。

杜甫有一首诗,叫《重经昭陵》,内容是这样的:

“灵寝盘空曲,熊黑守翠微。

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可见,那时候的昭陵比较好找,但是,现在时过境迁,它早已变了模样。

当时,昭陵是著名的工艺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设计的,其布局不同于秦汉时期的坐西向东,也不同于南北朝时期的“潜葬”,是按照首都长安城的格局设置的。而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估计死者的感受,李世民在长安城住习惯了,他们希望李世民在地宫中也能住习惯。

乾陵地宫: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合葬,陵墓被称为乾陵。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陵墓。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时候,皇帝皇后合葬的情况很常见,但是,两个皇帝合葬的情况却罕见。乾陵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享有“历代诸皇陵之冠”、“露天石刻博物馆”等美誉。根据考古人员的勘测,乾陵的内部结构,包括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等建筑物。

而这些勘测结果,则是从周边的少量挖掘和主峰以下垂直探测得出的。墓室由金刚墙围起来,通往金刚墙的墓道有近百米。墓道两旁摆满了金银珠宝,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兰亭序》是否存在于乾陵中。现在,乾陵还未挖掘,我们只能一直保留这份好奇心。

曹操陵墓:

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是,对此质疑的声音也很多。

史料记载,曹操生前特意设立了七十二座假墓穴,以便将真墓穴藏起来,为难盗墓者。因此,曹操墓能够保留下来,跟这个设计有很大关系。看来,还是曹操有先见之明。

然而,这么多陵墓里,到底哪些是真的陵墓,哪些是假的陵墓,真的不敢确认,至今都没有达成一致。目前,所能发现的曹操墓,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证据被质疑,而真正没有质疑的陵墓,还没有找到。他的陵墓到底在哪里,将是我们后面需要追寻的答案。

三国疑冢:

三国时期的人物,不仅曹操的陵墓引起争议,刘备、孙权的陵墓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而关于刘备陵墓的位置,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刘备的陵墓在成都南郊武侯祠正殿西侧,被称为惠陵;

第二种,刘备的陵墓在奉节;

郭沫若在奉节考究过,刘备过世时正好是炎热的夏天。如果要将他的尸首从奉节运到成都,至少三十天,这样他的尸首肯定会腐坏。于是,他的手下很可能就地掩埋,为其建立陵墓。

第三种,刘备的陵墓在四川彭山莲花坝。

今天,三国时期的人物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此时的我们早已看淡,就像《三国演义》开头所说的那样:“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现在,早已物是人非,一切功名都会在谈笑间消失。

西夏王陵:

西夏王朝的皇帝们都集中葬在了一起,在贺兰山东麗位置。陵区占地五十三万平方公里,分布有皇帝陵墓九座,两百五十三座陪葬墓,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园。

现在,我们挖掘的只是陵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陵墓需要我们去挖掘,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揭开。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好奇心,尽全力去还原其内部本来的面貌。

成吉思汗真陵:

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境内,有一座成吉思汗的陵墓。蒙古人将这里视为圣地,平日里,宫殿内会灯火通明,以便大家前来祭拜、朝圣。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这里并非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而只是一座纪念性的陵墓。据统计,在过去的百年间,至少有一百个考察队寻找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墓,却从没有成功。那时候,成吉思汗也是秘密埋葬,知道其陵墓位置的人几乎都被杀,消息封锁得很严实。

明孝陵地宫:

朱元璋的陵墓叫明孝陵,位于钟山南边的珠峰上,从洪武十四年开始建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这里是朱元璋的陵墓,他应该葬在这里,但是,关于他是否入葬明孝陵,却有很多争论。这似乎是朱元璋跟我们开玩笑,让我们信以为真了。

雍正泰陵:

清朝雍正皇帝的陵墓叫泰陵,是清朝皇帝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有人说,泰陵曾经被盗过,为了证实这个说法,国家文物局于1980年开始对泰陵进行挖掘。挖掘人员沿着那里的盗洞向下挖掘,发现洞口两米深的位置还是原封土,说明这个盗洞只挖了两米就停下来了,没有继续深挖,也就没有进入过泰陵的墓室。

有人说,雍正皇帝暴毙后,尸体上没有头颅。为了保全皇帝,随尸体下葬的是一颗黄金做的头颅。这仅仅是一种猜想,答案还得等陵墓挖掘后揭晓。

至于皇帝尸首分离的原因,我们还没有找到相关记载。

隋炀帝墓:

隋炀帝的陵墓中,出土了很多铜制的衔环铺首,还有一些镶满金玉的腰带。能够证明墓主身份的,必然是里面的墓志,隋炀帝陵墓的墓志写着:“隋故炀帝墓志”。隋炀帝的陵墓没有皇帝该有的气派和规模,这跟隋炀帝的身份不符。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还是跟他的遭遇有关。

公元618年,隋炀帝来到扬州,他的禁军发生兵变,将士们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囚禁了隋炀帝,不久之后,处死了他。隋炀帝的墓志铭描述,隋炀帝死于大业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18年,这一点是符合史实的。之后,唐朝建立了,隋炀帝慢慢被人遗忘,他的陵墓渐渐荒芜,被人遗忘。

清朝嘉庆年间,朝廷的大学士考证今槐二村附近的一个大土丘必然是隋炀帝的陵墓,于是,自掏腰包给予修复,还让当时的书法家重新书写了墓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隋炀帝的陵墓经过多次修整,终成为扬州的旅游盛地。经过考古学家的考究,确认这里就是隋炀帝入葬的地方,即真的隋炀帝陵墓。

参考资料: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旧唐书·太宗本纪》、《清世宗实录》、《资治通鉴·隋纪》】

中国六大考古发现公布,包括中国最早可确认葬式的青塘遗址

1月10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考古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高校学生以及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宣布了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项入选项目,它们分别是: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据中国考古网等报道,六项入围项目分别为:西藏申扎县尼阿底旧石器时代遗址、山西襄汾县陶寺北两周墓地、甘肃宁县石家东周墓地、新疆奇台县石城子遗址、江苏张家港市黄泗浦遗址、医巫闾山辽代帝陵。此外,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的发掘荣获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

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

出土葬式为蹲踞葬的人骨化石一具,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也是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还发现华南考古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万年的广东年代最早的陶器。青塘洞穴遗址全面展现了华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态特征。据了解,青塘遗址发现于1959年,2016年至2018年正式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三年来,总计发掘面积54平方米,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面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及动物骨骼化石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尤其是发现了华南地区可确认葬式最早的墓葬、广东最早的陶器与蚌器等。

青塘遗址

“发现古人类人骨是一个很大的意外。原本我们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史前考古基地计划展开一个综合研究,目的是考察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文化遗存、年代与古气候环境,以及古人类栖居形态或者叫聚落形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邓宏文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

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首次发现史前独木棺、发现同穴多“室”合葬墓。这些独具特色的墓葬群与城河遗址发现的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共同构成了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完善的聚落形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小军此前表示,在发掘区内已发现的墓葬遗存中,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墓葬有5座,32座墓葬的开口面积在4平方米左右,61座墓葬在2.5平方米以上,其余墓葬多在1.5-2平方米左右。同时,根据观察,墓葬在空间分布上似乎存在分组现象。这种墓葬面积的差异和空间分布,很可能意味着社会分层和群聚现象。

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现四座大型夯土台基,每座台基之上坐落着规划有序的围墙院落和建筑群,相当于四座相对独立而联系密切的小型夯土台城。建筑群始建于庙底沟文化二期,可能为中国较早的宫殿或宗庙建筑早期形态之一。发现大量精美玉器。

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

两周时期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大墓出土的金首权杖、青铜鍑、铁矛等,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状金耳环、金手镯等饰物,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特色。发现春秋早期最高级别的悬乐和最早的床榻。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

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由城址区、津关区、一般聚落区、窑址区、墓葬区、水井区等部分组成,出土遗物1000余件,初步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

经过连续5年的发掘,去年还发掘出土了疑似津关遗址,如果确认,这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水路津关遗址。在遗址区,15枚汉代竹木简牍异常珍贵,总字数近200字,既有包括“河平二年”“竞宁元年”等纪年的官方文书性质木牍,也有《仓颉篇》这种最早的用于识字的“教科书”。

城坝遗址出土文物

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太子城遗址为近年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中后期高等级皇家城址,推测为金章宗避暑的行宫(捺钵)泰和宫,是第一处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太子城遗址为一座平面为长方形的城址,总面积14万平方米,墙体外均有护城河,城内勘探共发现建筑基址28座,城内主要街道为南北向3条,东西向1条,基本成T字形分布。同时,发现1座南门,门外有瓮城。

太子城金代城址位置图

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

值得一提的是,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已有100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历史,一直都是美国学界的“主场”,但近些年却在科潘遗址上出现了“中国声音”。2015年起,由李新伟研究员带队的社科院考古所科潘考古队走进南美洲热带雨林,探索玛雅文明最繁荣的城邦,通过对8N—11号居址的发掘。逐步厘清贵族院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发现的24座墓葬中出土了精美的玉饰。近四年的发掘为深入认识科潘城邦的社会结构、贵族与王室的关系、社会变革及其衰落等提供了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