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东北春节民俗有哪些(东北春节习俗)

东北春节民俗有哪些(东北春节习俗)

老东北过年的习俗,这才叫年味儿!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整个正月里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过去的老东北过年讲究多,直到现在老一辈人仍然保留着过去的春节习俗,虽然不如现在过年那样自在随意,但仔细品品,还是过去的年味儿更真,更浓。

三十晚上包饺子

北方人过年有吃饺子的习惯,在大年三十守岁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饺子皮和饺子馅要刚好用完,皮多了或者馅多了,都是有说道的。用来包饺子和的面不能全都用光,要剩点,说这样是年年有余粮。

过年吃的饺子馅也是十分有讲究的,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肯定要吃一顿芹菜馅的,寓意勤勤恳恳;一定不能吃酸菜馅的,酸菜虽然很好吃,但名字总归不是很吉利。

过年包饺子也不能干巴巴的包,要在轿子里加点料。通常都会在饺子里放枚硬币,或者方块糖,预示着有钱、嘴甜。说是能吃到加“料”的饺子会好运连连,小孩子们也会为了吃到“好运”多吃几个饺子,或者是动心眼儿“作弊”。包饺子时,偷摸在旁边做个记号,然后在吃饺子时仔细暗中观察,看哪个饺子里暗藏乾坤。

年夜饭后吃冻货

冻货是东北的特产,也是东北人超级喜欢的一种“休闲食品”。虽然吃冻货这一习惯不是家家都有,但是吃完年夜饭后,把冻梨、冻柿子放在水里缓一会,等化差不多了吃一个,不仅酸甜可口,还提神醒脑。最主要的是,冻货可以解酒、解腻,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来一个冻梨,绝对使你浑身舒畅。

三十晚上点长灯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能关灯的,要点长灯。而且在正月十五之前家里都要点着灯笼,老东北人说这事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如果小孩子不小心关了灯,可是要被骂的,并且新婚夫妇的新房里是不能空着的,必须要留人,而且彻夜点灯。

压岁钱

压岁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压岁钱是我国过年的一个传统,是长辈对小辈的祝福和爱意。孩子想要得到压岁钱是要给长辈们磕头拜年的。到了现在几乎都把磕头这个环节给省略了……

初一初二不扫地

过去老东北人认为,新年是聚集一年好运的关键时刻,所以不能轻易的做打扫,怕把一年的好运气都扫出去的。所以初一初二是不扫地的,甭管地上造的多埋汰,都不扫。

类似的讲究还有就是初一初二不倒垃圾,要攒到初三的时候一起倒掉。老一辈的人把初三、初六、初九叫做放水的日子,也就是说正月里只有这几天可以洗澡、洗衣服,打扫房间,其他日子都不行。

破五吃饺子

所谓“破五”就是要驱灾辟邪,躲避灾难。这一天早上要鸣放鞭炮,吃饺子,意思是把哪些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掉,送走穷神。

正月不剪头

从小就听妈妈说正月剪头克舅舅,所以在正月的时候是不允许剪头的,规定要到了二月二才能剪头,意为剃龙头。二月二这一天剪头是很吉利的,男孩子到那一天一定要理个发。

老东北的过年习俗很多都流传到了今天,每逢过年,我们依然是要吃饺子,守岁,要给长辈们拜年,正月里一样不能剪头。但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现在过年没有过去那么浓的年味了呢?你认为是为什么呢,留下你的看法一起讨论一下吧!

东北农村过年有些啥习俗?有杀年猪、蒸豆包、撒年糕……还有哪些

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

朋友们,马上要过农历新年了,可是现在东北农村过年和以前有很大变化了……记得小时候过年,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先是杀年猪,很多农户人家都有养猪的习惯,落了雪,进了腊月门,就开始杀年猪了,烩一大锅酸菜,烀上一些肉,还得煮上猪肝、血肠、血筋、苦肠……请来了七大姑八大姨,还有要好的朋友、邻居,美美的吃上一顿,喝点小烧酒,那才叫个爽!其实杀年猪,你吃我家,我吃你家,并不单纯是个吃的问题了,这里有很多含义,即有对一年丰收的庆祝,也有亲属朋友聚聚的期盼,还有对一年的生产生活的总结,更有未来生活的向往……

接着就该“淘米”了,所说的淘米就是把粘米,有大黄米、小黄山米、粘玉米、粘大米之分,粉成细面,然后就开始撒年糕、蒸豆包了,每家都弄了好多,留着过年时吃,还要留一些在过完年,有亲属朋友来家坐客坐客时吃,真的是好不热闹啊。

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人们都早早起来,开始“扫房”,就是室打扫室内外卫生,即使很干净了,也得重新打扫一下,寓意是扫去年一年灰尘,更有扫除一年的所有不愉快,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在年夜,年夜饭后吃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朋友们,东北农村过年还有好多风俗,比如:年夜饺子包硬件,吃到的人一年运气好,正月里理发,理发对舅舅不了,二月二剪龙头,到这一天都得理理发,正月里扭秧歌等等好多习俗,可是现在有些习俗已经不那么注重了,比如蒸豆包、撒年糕这样的习俗,很少有人家搞,搞的也是家里有老人的,做一点。还有过年时走亲戚拜大年,除了哥弟姐妹之间,其他亲属来往的就要比以前少了很多,亲属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了,真希望还能象小时候过个年成为一年中最大的期盼,也能真真正正地体会道“年”的味道……

好了,不说了,剩下的还是大家说吧,东北农村过年还有哪些习俗?欢迎大家留言!

撰稿:三农广讯

东北农村过年有些啥习俗?有杀年猪、蒸豆包、撒年糕……还有哪些

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

朋友们,马上要过农历新年了,可是现在东北农村过年和以前有很大变化了……记得小时候过年,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先是杀年猪,很多农户人家都有养猪的习惯,落了雪,进了腊月门,就开始杀年猪了,烩一大锅酸菜,烀上一些肉,还得煮上猪肝、血肠、血筋、苦肠……请来了七大姑八大姨,还有要好的朋友、邻居,美美的吃上一顿,喝点小烧酒,那才叫个爽!其实杀年猪,你吃我家,我吃你家,并不单纯是个吃的问题了,这里有很多含义,即有对一年丰收的庆祝,也有亲属朋友聚聚的期盼,还有对一年的生产生活的总结,更有未来生活的向往……

接着就该“淘米”了,所说的淘米就是把粘米,有大黄米、小黄山米、粘玉米、粘大米之分,粉成细面,然后就开始撒年糕、蒸豆包了,每家都弄了好多,留着过年时吃,还要留一些在过完年,有亲属朋友来家坐客坐客时吃,真的是好不热闹啊。

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人们都早早起来,开始“扫房”,就是室打扫室内外卫生,即使很干净了,也得重新打扫一下,寓意是扫去年一年灰尘,更有扫除一年的所有不愉快,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在年夜,年夜饭后吃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朋友们,东北农村过年还有好多风俗,比如:年夜饺子包硬件,吃到的人一年运气好,正月里理发,理发对舅舅不了,二月二剪龙头,到这一天都得理理发,正月里扭秧歌等等好多习俗,可是现在有些习俗已经不那么注重了,比如蒸豆包、撒年糕这样的习俗,很少有人家搞,搞的也是家里有老人的,做一点。还有过年时走亲戚拜大年,除了哥弟姐妹之间,其他亲属来往的就要比以前少了很多,亲属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了,真希望还能象小时候过个年成为一年中最大的期盼,也能真真正正地体会道“年”的味道……

好了,不说了,剩下的还是大家说吧,东北农村过年还有哪些习俗?欢迎大家留言!

撰稿:三农广讯

东北农村过年有些啥习俗?有杀年猪、蒸豆包、撒年糕……还有哪些

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

朋友们,马上要过农历新年了,可是现在东北农村过年和以前有很大变化了……记得小时候过年,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先是杀年猪,很多农户人家都有养猪的习惯,落了雪,进了腊月门,就开始杀年猪了,烩一大锅酸菜,烀上一些肉,还得煮上猪肝、血肠、血筋、苦肠……请来了七大姑八大姨,还有要好的朋友、邻居,美美的吃上一顿,喝点小烧酒,那才叫个爽!其实杀年猪,你吃我家,我吃你家,并不单纯是个吃的问题了,这里有很多含义,即有对一年丰收的庆祝,也有亲属朋友聚聚的期盼,还有对一年的生产生活的总结,更有未来生活的向往……

接着就该“淘米”了,所说的淘米就是把粘米,有大黄米、小黄山米、粘玉米、粘大米之分,粉成细面,然后就开始撒年糕、蒸豆包了,每家都弄了好多,留着过年时吃,还要留一些在过完年,有亲属朋友来家坐客坐客时吃,真的是好不热闹啊。

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人们都早早起来,开始“扫房”,就是室打扫室内外卫生,即使很干净了,也得重新打扫一下,寓意是扫去年一年灰尘,更有扫除一年的所有不愉快,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在年夜,年夜饭后吃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朋友们,东北农村过年还有好多风俗,比如:年夜饺子包硬件,吃到的人一年运气好,正月里理发,理发对舅舅不了,二月二剪龙头,到这一天都得理理发,正月里扭秧歌等等好多习俗,可是现在有些习俗已经不那么注重了,比如蒸豆包、撒年糕这样的习俗,很少有人家搞,搞的也是家里有老人的,做一点。还有过年时走亲戚拜大年,除了哥弟姐妹之间,其他亲属来往的就要比以前少了很多,亲属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了,真希望还能象小时候过个年成为一年中最大的期盼,也能真真正正地体会道“年”的味道……

好了,不说了,剩下的还是大家说吧,东北农村过年还有哪些习俗?欢迎大家留言!

撰稿:三农广讯

春节的7个晚上|东北年俗的生长与消融

小年夜,买了一堆烟花爆竹,带儿子去河面放掉。梅河汇入辉发河后已是一条江的身量,冰面阔大空旷,满目皆白,正是放烟花的绝好舞台。儿子自然欢呼雀跃。

对在上海长大的孩子,算是他父亲的老家——这个叫“梅河口”的小城市所能给的一种“福利”吧。

可是燃放烟花爆竹的人似乎在减少。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就我自己的感觉,在梅河口,似乎现在大部分人家过年时买的鞭炮并不比三十年前多——当然会贵得多,却与物质丰富的进程不太同步。一个显然的指标,是售卖烟花爆竹的店面越来越少,以至于与老家的中学同学聚会时,席上会有人求问哪里才能买到烟花。即使买了,找到合适的地方燃放,在春节冬夜突破重重寒冷求一时之乐,也变得益发困难。放烟花作为一种年关娱乐的地位与神奇魅力,早已淡化了。

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曾经大概算全国最大公约数。连这也愈发淡了,可以想见那些更具地域特性的春节习俗,少不得要接受年岁的考验与洗礼。

我小时候,1980年代吧,到别人家串门,很多人家里某面墙上有祭拜专用的一块空间。摆放的物件五花八门,祖宗牌位,神灵画像……通常香烟缭绕,光线不足,充溢晦暗的神秘感。春节期间,照例还有供果糕点,讲究一点的,糕点都按了红点。说也奇怪,即使在物质那么匮乏的年代,也很少听说有小孩子偷吃供果的事件。想必是那神秘的威仪,确实深种到了所有人心中。

如今普通人家已经少有这样专门的空间。即使有家中祭拜需求,也都大为克制,甚至近乎敷衍。反正以我所见,作为一种曾经相当普遍的习俗,这个祭拜空间是在年岁中慢慢消融了。

有消融就有生长。私人空间消融的,转而在具有某种公共性的空间生长出来。怪力乱神的需求在萨满传统十足的东北是永远不会真正式微的。河边山边,一种曾经在特别年代被肃清的名叫“小庙”的微型建筑,从无到有到遍地开花,似乎不过用了十几年时间。

如果说有一种春节消耗品在这几十年中始终在增长,我首先想到的会是黄纸。春节期间,几乎每家小商店门口的黄纸都摆成小山,在有些街道两边更是显得壮观。黄纸经过焚烧,在另一个世界就注入了流通体系,灌注了对先人的情义与关心,盛而不衰。然则何以家庭中的祭祀空间会消融,烧纸却日渐茁壮?恐怕人人心里还是觉得,烧纸送钱更实惠更直接一些。

在这一点上,功利性占据了主导。谁能不遇到些不顺当的事儿呢?难免会有些狐疑,转而有了寄托和指望。一位亲戚就非常肯定地说,在得了新冠难受几天后,她忽然想到有两年没去给父亲烧纸了。挣扎着去烧了些,回家后什么症状都当即消失。

各地的年俗,主要分两种,一是禁忌,二是偏好,遍及娱乐、饮食……诸多领域。

东北的年俗讲究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把“扫帚星”引来,招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扫走运气而破财。 再有正月里不剃头,会“克死舅舅”。其实也不全是东北风俗,很多北方地区都有。到今天,目力所及,这些禁忌在有老人的家庭或许还比较严格地被遵守,但年轻人的小家小户,就很难说了。

至于饮食偏好与习俗,就更加如此。街上依旧有卖冻梨冻柿子的,但买回家经常没多大市场。各种经典的东北小吃,“粘火勺”“苏耗子”“粘豆包”之类,早就日常,不再是春节期间的食物。“杀猪菜”曾经是传统东北年夜饭的代表,如今因为随时能吃到,反而与春节尤其疏离起来。

与杀猪菜相近境遇的是秧歌。1980年代时,春节期间最值得期盼的就是秧歌队的到访,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但在现在,扭秧歌越来越回归到一种日常的文艺娱乐项目,在气候宜人的公园中稳定生长,结果是它反而离春节越来越远——当然还不至于消失。

东北之外的人,甚至相当多东北本地人,常忽视东北文化风俗元素来源的多元性。东北有自己的悠久文化与历史,但它却不存在于当代东北人的大脑里。比如我老家梅河口市,曾经是盛京围场总管衙门治所,类似一个娱乐与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机构。从梅河口向南不远就是柳条边。向北呢?莫非是一片无人区吗?在《帝国之裘》一书中,作者就此提出了疑问,并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即使在柳条边存在的日子里,吉林以北的东北也并非无人之地。

短短一百多年间,东北骤然膨胀,土著与外来者的文化一起融入了当代东北的风俗文化中。融合如此顺畅,如今东北文化中一些代表性名词,已经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它的来历。比如嘎拉哈、酸菜白肉……汉族人和朝鲜族人都做自己的辣白菜与冷面,味道近似却又分明。

东北文化是年轻的,并且仍在继续生长。地方特色文化和风俗的消融在中国是普遍现象。只不过,当经济发达区域民间保存地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时,多年来经济发展乏力的东北,却逐步成为某种“文化落后”的标靶,很少有东北人会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性、独立性感到担忧。希望这仅仅是无意识下的无畏,而非无谓吧。

无论如何,总有一些在真实生活中缺乏土壤的年俗会逐步消融,能保留下来的年俗都是生命力强韧的。也有一些新的年俗会生长出来。但新的是不是一定好呢?也不见得。有一种“新年俗”肯定是全国都有的,那就是在年夜饭的桌子上,统统低头,翻看自己的手机。

海报设计 白浪

东北农村过年有些啥习俗?有杀年猪、蒸豆包、撒年糕……还有哪些

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

朋友们,马上要过农历新年了,可是现在东北农村过年和以前有很大变化了……记得小时候过年,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先是杀年猪,很多农户人家都有养猪的习惯,落了雪,进了腊月门,就开始杀年猪了,烩一大锅酸菜,烀上一些肉,还得煮上猪肝、血肠、血筋、苦肠……请来了七大姑八大姨,还有要好的朋友、邻居,美美的吃上一顿,喝点小烧酒,那才叫个爽!其实杀年猪,你吃我家,我吃你家,并不单纯是个吃的问题了,这里有很多含义,即有对一年丰收的庆祝,也有亲属朋友聚聚的期盼,还有对一年的生产生活的总结,更有未来生活的向往……

接着就该“淘米”了,所说的淘米就是把粘米,有大黄米、小黄山米、粘玉米、粘大米之分,粉成细面,然后就开始撒年糕、蒸豆包了,每家都弄了好多,留着过年时吃,还要留一些在过完年,有亲属朋友来家坐客坐客时吃,真的是好不热闹啊。

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人们都早早起来,开始“扫房”,就是室打扫室内外卫生,即使很干净了,也得重新打扫一下,寓意是扫去年一年灰尘,更有扫除一年的所有不愉快,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在年夜,年夜饭后吃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朋友们,东北农村过年还有好多风俗,比如:年夜饺子包硬件,吃到的人一年运气好,正月里理发,理发对舅舅不了,二月二剪龙头,到这一天都得理理发,正月里扭秧歌等等好多习俗,可是现在有些习俗已经不那么注重了,比如蒸豆包、撒年糕这样的习俗,很少有人家搞,搞的也是家里有老人的,做一点。还有过年时走亲戚拜大年,除了哥弟姐妹之间,其他亲属来往的就要比以前少了很多,亲属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了,真希望还能象小时候过个年成为一年中最大的期盼,也能真真正正地体会道“年”的味道……

好了,不说了,剩下的还是大家说吧,东北农村过年还有哪些习俗?欢迎大家留言!

撰稿:三农广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