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边小县城白族奇特风俗:药王菩萨庙会,城隍庙为何升起龙旗?
在我国传统民俗里,佛道两教融合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还有道家神仙与佛教菩萨重名同寿诞的情况。您想知道这位神仙的尊号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怒江边的小县城去看看吧,这里有你意想不到的民俗文化。
怒江兰坪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县城,白族居民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一半以上。他们的民间信仰既与其他地方白族相似,多以本主(庇佑当地的神灵)庙为重点,融合儒释道等各种崇拜,又因与洱海流域的白族群体相距较远,呈现出鲜明的特质。
怒江兰坪金顶镇文兴村,311省道边二五山山脚,有座白族本主庙,当地人又称之为城隍庙。城隍庙的历史最晚可追溯到清代,原建筑在那特别的十年间被毁。即使建筑不存,民众在原址荒地的敬拜却从未中断。1995年,在原址上重建了现在的庙观。
当地村民虔诚有加,每有神祗寿诞和重要节日,村里都会轮流安排人家主持布置。农历4月28,这里又忙碌起来,一位神祗寿诞的庙会正在举行。深具道教色彩的城隍庙,本主庙,这里的庙会也应该和道家神仙有关吧?
大殿外,许多阿婆正在折制金银,小声交谈:“今天是药王菩萨生日,保佑全家安康哦”。菩萨怎么会在道教庙宇里?原来,在白族地区,佛道与本主崇拜经过长期的交融杂糅,佛教菩萨与道教神仙共处一殿的情况非常普遍,那么,怒江边这个道教城隍庙也是这样吗?
情况好像有些不同,大殿里的造像都是道教神仙的模样。太上老君边上一通鼓响,药王菩萨寿诞庙会的祈祝仪式开始了。大家在殿里正座居中的神像前诵经敬拜。然而,这位神像却不是药王菩萨。
城隍庙,大殿居中的自然是城隍。白族人民本土独特崇拜的本主,是庇佑当地的神灵,和道教里惩恶扬善的城隍有相似的职能,因此,很多地方本主庙和城隍庙是重合的,本主与城隍亦渐渐合二为一。怒江兰坪文兴村城隍庙,城隍、本主的姓名因年代久远不得而知了。现在的民众已将他视为历代先贤当地英雄的综合代表,尊崇备至。不管是哪位神祗的寿诞,还是哪个佛道的节日,各种庙会主祀的都是城隍(本主)。
主祀虽是城隍,但主题不同的庙会却有不同的细节。农历4月28当天,据传是药王菩萨的寿诞庙会。道教城隍庙里却遍寻没有一尊佛像。经阿婆指点,方才发现殿中右侧武财神旁边,有一道家装束,手持药葫芦的骑虎神仙,这就是当地所尊的药王菩萨。 我国民众敬拜的道教药王主要是孙思邈,形象源于他施医救虎的传说,和佛教药王菩萨从教义到造型完全不同。但是,由于历史上佛道交融不断,民俗杂糅日久,使得道教的药王亦有了药王菩萨的民间称号,连寿诞都和佛教的药王菩萨被放在了同一天。
药王治病救人,加上菩萨称号更显慈悲善意。约定俗成的尊称就在怒江兰坪文兴白族人民间世代相传。大殿里敬拜完毕,村民们转到空地上诵经,仪式更为隆重,风俗更为奇特。
城隍庙的空地上,一早就升起了龙旗。原先文兴村城隍庙(本主庙)是周边7个村共同供奉的庙宇,每有庙会,庙里就会升起龙旗,用以通知乡里乡亲。龙旗不仅仅只是传递消息的作用,还有更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内涵。
怒江边上的白族先民以耕种为生,风调雨顺是他们劳动生活的朴素愿望,播云布雨的龙自然成为当地人尊崇的对象。升起龙旗不仅是对龙的致敬,祈望风调雨顺,另据老人们说:神祗在寿诞时,会乘这条龙来到庙里,接受敬拜施福百姓,庙会结束时又再乘龙而去。
升龙旗是外地庙会上没有的风俗。怒江兰坪文兴村关于药王菩萨寿诞所诵的经文则更为独特,既有赞颂药王菩萨的佛经,又有各种祈祝的道教经典,中间还夹杂着对各路佛道诸神包括龙王的祷颂经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家庭和睦,身体康健……诵经祈愿大小巨细无所不包,蔚为大观。
怒江边白族人民传承已久,充满美好生活期盼的药王寿诞庙会活动,看来看去,参与者绝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阿婆,中间偶有几位大爷,也只是充当主持人或诵经伴奏。这又是什么原因?
伴奏的大爷说:敬拜活动仪式繁琐经文难记,自古以来,只有老妈妈们有耐心又热情,对敬拜神灵,行善积德虔诚无比,就成为庙会的主要操持力量。久而久之,我们这里都把各种敬拜神灵的庙会叫妈妈会。男的嘛,不会婆婆妈妈的,就帮着吹拉弹唱啦。
妈妈会,还有个名字叫聚缘会,取怒江白族人民有缘相会的意思,民族文化认同情深意切。然而,和很多地方一样,怒江边上的庙会活动也全都是老年人,年青一代对此已无多少兴趣。随着时代推移,不知这名称酷似母亲节,实际饱含民族文化特点的民俗活动会不会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呢?
(本文系本号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为我国佛教中的八大菩萨之一。
地藏王菩萨属于一尊悲愿金刚菩萨。
因为他曾经对自己许下了重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所以他今后就担负着超度六界众生的重任,让六界内所有的众生脱离苦海,不再犯罪过,不再进地狱(会进地狱的罪过一共分为十一种: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盗、淫、妄语、谤正法、疑三宝)。
地藏王菩萨为了达到这样的一个美好心愿,安忍不动,静静的考虑,他那不动深思熟虑的样子就想大地一样的不动安静。他的主要的做法,就是向六界众生讲解和广泛宣传以上十一种罪过的前因种子和后果,让六界众生好看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可造孽,以免再进不可回转的地狱。
山东小伙收万尊民间奇葩菩萨,90后抢着拜:神了
弥勒佛,高举哑铃撸铁;
送子观音,仔细一看竟是外卖员;
人面蛇身的菩萨,站在整形手术台上……
2020年起,艺术家张晓
结合当代人的需求和现实,
创作了一系列不寻常的菩萨。
▲
张晓创作的当代菩萨
这些菩萨的创意并非天马行空,
而是来源于近4年来,
他深入中国乡镇,
拍摄、收集的上万件民间神像:
骑自行车的观音、开摩托的如来、
数学菩萨、汽修菩萨、基金菩萨……
▲
一条探访张晓工作室,一窥他庞大的民间神像收藏(上摄影:刘星昊)
12月,一条到成都拜访张晓,
与他聊了聊这些罕见而魔幻的菩萨背后,
被忽略的民间审美、欲望和信仰。
自述:张晓
编辑:朱玉茹
责编:陈子文
▲
微信群里的菩萨照片
2019年,微信群里一张流传很广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兴趣。图片里有四尊神像,下方的标牌上写着我从未听过的菩萨名字:考场菩萨、英语菩萨、体育菩萨、生物菩萨。
我通过各种渠道搜索、跟当地人打听,断断续续找了有一年多,最后在宁波一个特别小的乡镇发现了这些菩萨的所在地。
▲
寺庙外观看着普通,里面大有洞天
那是当地很大的一间寺庙,有3座大殿,4、5层楼高。庙里密密麻麻地供着上百尊木雕神像,都是真人的大小,有的甚至有2米高,特别震撼。
除了和学业相关的菩萨,还有十二生肖菩萨、导弹菩萨、基金菩萨、汽修菩萨……
住持是一位非常精神的老太太,70多岁。她化缘40余年,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在了寺庙的建设上。
▲
海陆空菩萨和体育菩萨
▲
当地很多人从事金属加工,驾驶菩萨(左)和汽修菩萨(右)是一个组合
这些菩萨都是她根据来访香客的需求,亲自构思、设计,再由当地的木雕师傅根据自己的审美加工、制作而成。
有人长期家庭不和,想要一个“夫妻不吵架菩萨”;有人祈求生意兴隆,因此有了解决具体生意的“中国化妆品菩萨”、“外贸业务菩萨”;还有很多父母为孩子祈求学业有成,各个学科都需要一个专门的菩萨……
她的做法就是将菩萨更加细致化、定制化,更好地有求必应。
▲
各学科菩萨和文凭菩萨(上)及拍摄现场(下)
我在现场搭了一个简易的影棚,纯白的背景,用目前最流行的拍摄产品的方式进行了拍摄。在我看来,这些神像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商品生产的逻辑。
你需要什么,就会造一个什么神像出来。这就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一个潮流。
受到启发,我开始自己去做一些更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神像,把我和我身边的人所关注的一些社会事件、想法加入进去。
▲
抗疫菩萨(上)和外卖菩萨(下),都用到了传统神像中的童子形象
抗疫菩萨,2020年,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做的,加入了传统神像里常见的童子形象。
外卖菩萨也是,后座坐着一个小童子,其实是一个送子观音。
成都到处都在打麻将,“赌博”菩萨是刚需。
▲
整容菩萨(上)和健身菩萨(下),有关现代人的外貌焦虑
葫芦娃里蛇精的形象,人面蛇身,站在医美整形的手术台上,手里拿着手术刀。
健身现在成为一种潮流,大家都在朋友圈发自己的健身记录。我专门做了传统神像里最胖的弥勒佛,高举哑铃撸铁,肚子上是一些不能吃的高热量食物。
▲
点赞菩萨(左)和宠物菩萨(右),体现了张晓对朋友圈的观察
点赞也是,变成了一个日常的活动,很多人都是点赞之交。我把它夸张化,从手机里伸出一只手来,一直在给你点赞。
宠物菩萨,选择朋友圈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猫,做了一个猫身人面的形象。
这几年我关注了一大群乡村主播,和城市里做直播的人是挺不一样的。每天直播间不到 10 个观众,一天能挣个 10 块、20 块钱,但一直坚持。自媒体的快速传播似乎给了所有人一个平等的出口,一种脱离底层的假象。直播菩萨,其实是关于这样一种乡村和城市的现实。
▲
木雕师傅为自己做的股市菩萨
和我合作的是四川本地农村的一位木雕师傅,我们是在网上认识的。他做的神像不是寻常的样式,有很多他的个人色彩、审美,还有对生活的观察,我觉得特别好。
他热衷炒股,买了很多股票,有时候一边雕刻,一边就打开手机看。股市菩萨,是他为他自己做的。
▲
广场舞菩萨(左)和足球菩萨(右)
广场舞菩萨,他也特别有共鸣。他说我们要加一个特别大的音响,上面还要放一个拐杖,因为都是老年人在跳。
最近做足球菩萨,我说世界杯刚结束,就做梅西。他说不行,要做更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把脸换成高俅(北宋太尉,因善蹴鞠,获宠于宋徽宗)。
▲
2022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展览《怪力乱神》现场,一位年轻女生正在拜签证菩萨(照片由杨晓彤提供)
▲
网络游戏菩萨,意外戳中年轻一代的“躺平”心理
这些菩萨在全国各地展出,大家都特别喜欢,甚至很多年轻人跑去现场拜。95后、00后,很多人正在准备出国读书,都爱拜我做的签证菩萨。
还有像网络游戏菩萨,很多人给它起名叫“躺平菩萨”,引申出很多新的意义,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
张晓的工作室,堆满了近几年收藏的民间工艺品
从这些不寻常的菩萨开始,这些年我收集了很多这方面的民间木雕、瓷器、陶器、玩偶等等,到现在至少有上万件。
我在北方乡村拍摄的过程中,经常会路过当地的市集或地摊,一些村民们自己创作的东西特别打动我,就源源不断地带回来。它能激发很多想象:这些人为什么要做这些东西?它的出发点是什么?
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一个美术馆似的白盒子空间,被我塞得满满当当,来的人都说像是进了“民间工艺展馆”。
这些东西本身大都是比较老的,在1980、1990年底,或2000年初,被当地的村民自行翻新,他们会觉得太旧了不好看。
其中不少和宁波小镇寺庙里的菩萨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早在福建买到一个神像推着自行车,还有一个如来佛坐在哈雷摩托上,其实是早年华侨的形象。他们先富起来了,被当成一个神像被老家的亲戚供奉起来。
改革开放后出口国外的瓷器,一匹踩着金元宝的腾空飞马,工人给起了名牌车的名字“宝马”。
在福建乡村遇见一位老太太,解放军救了她的命,她自己修了座庙,供着各种类型的解放军在站岗、读书、炒菜……
▲
湖南独有的倒立神像(上)四川本地寺庙的抱书小人(下)
最近我又找到一批四川本地寺庙的木头小人,有的骑马、有的骑凤凰,胸前都抱着一本书,写着不同的学科。大部分都是语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四川这边大家语文成绩很差。
我想,这样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早就已经广泛存在了,只是没有人关注到。
▲
《“酒瓶”系列》
还有民间工艺品,像酒瓶,它其实有一个巨大的网络,在三四线城市流行。
我去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酒瓶博览会,简直大开眼见。各种奇异形状的酒瓶都有,军舰航母、大哥大手机、玛丽莲梦露……
这种特别民间、特别原始的审美、欲望、信仰是特别吸引我的。因为它直接代表了这些人的内心,他们的素养、需求、生存的状态。
▲
在工作室整理收藏
这些东西一直是被大家忽略的,或者是被选择性地忽略掉。有的时候我在网上或是市集里淘货,店主听到我要买这些东西都特别高兴。“这么多年终于卖出去了,可以给你便宜点,但是绝对不能退货。”
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个桥梁,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种现实存在的审美的状态。从人口基数上看,其实它们才是主流。这种趣味是最容易融入到生活当中的,也许也是这个时代最为直观的印记。
简单、粗暴、廉价、艳俗,这只是“我们”所定义的民间美学、乡村美学。我的创作,是在这上面,加上我的问题。
▲
将镜头对准老家的代表产业——苹果
▲
童年在老家的张晓
我出生在山东烟台台上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一直都是个乡镇少年。
从小到大,我的身边充斥着“乡村美学”。上初中的时候也穿过大红西装配白裤子,还觉得特别好看。
大学到了烟台城里接受教育,毕业去到重庆做报社摄影记者,又搬到成都自己做独立创作,去到更多、更大的城市之后,突然就觉得原来的东西土。拼命地去看最新的美术馆、杂志,拼命地想要摆脱,培养所谓当代的审美。
▲
张晓的当代艺术作品在美术馆展览,老家的人看完评论:可惜了,这么多苹果
但是过了那样的阶段之后,再回过头去看这种民间美学,它其实一直存在于我心里,有种摆脱不掉的熟悉感、亲切感。
我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民间审美、乡村审美,和大城市的审美之间的这种巨大的差异。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它是怎么来的?
▲
《大姐》:大姐年轻时候的脸,被ps在各种时尚模特的身上
▲
《甜蜜的爱恋》:乡村照相馆师傅的婚纱照模版
▲
沿着乡村集市移动照相馆的线索,将家里亲戚的老照片翻新
在做菩萨之前,我做了很多摄影方面的对比。比如跟乡村照相馆的师傅合作,将家庭旧照片的头像PS到模特或者明星照片上。
这种特别粗糙、艳俗的翻新老照片的方式,在县城里特别流行,每家每户都有,还会互相攀比。在当地人看来,他们真的是觉得特别漂亮,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真实向往。我们这些很当代的东西给他们看,他们反而觉得枯燥、难看。
▲
备受国际瞩目的《海岸线》系列,捕捉中国沿海边缘城镇变迁的景观:“城市化进程持续高速,人们的精神生活缓慢停滞”
所有人都往城市走,经济和物质的发展是飞快的,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其实是完全没有进步,甚至缓慢停滞的,所以这种分歧会越来越大。
就比如我老家,这么些年其实变化并不大,看到的东西还和小时候一样,像停在了时间里。我觉得看多了中国的城乡巨变之后,这种不变的状态反而更令人震撼。
这些作品最终指向的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普通人,或者是最底层的人,他们没有办法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但他们的生活同样需要一个出口。乡村美学也好,民间信仰也好,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出口。
▲
2007年在陕西拍摄社火:在外打工的普通农民,过年提着编织袋回家。一换上传统的社火服装,立刻变成了“神一样的存在”
我最新的作品就不是像菩萨系列这样一个委婉叙述的过程,更加直白。记录的都是一些底层老百姓,或是被欺负、被拐卖,或是欠债,或是在多年上访。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故事,又不像城市里的人有心理医生、各种渠道去抒发,只有在每年固定的时间集合起来,进行一些宗教仪式。我觉得他们应该被看到。
▲
《四百零三个苹果》:将父母一年里寄来的 403 个苹果逐一拍下“肖像”,“苹果的邮寄成了我跟父母、故乡交流的一条临时通道”
▲
《移Shift》,妈妈和邻居们:利用一次成像的相纸膜移,以拼接方式面对自己与故乡的割裂与隔阂
从最开始作为沿海出生的小孩,花整整4年拍摄中国沿海的每一个县城、乡镇,到后来回到老家,把镜头对准本地的支柱产业——苹果,再到现在,我自己做作品,其实也是在寻找一种出口,去把我跟故乡的关系进行一个修补。
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其实我已经没有办法在老家再像以前那样生活。我父母也来到了成都,再加上这三年的疫情,回去的机会和理由越来越少。
缺乏归属感,或许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内心里的集体困扰。故乡成了一个回不去的地方,我也不知道哪里是故乡,或者哪里都是故乡。
我觉得它不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位置,而是精神意义上,有认同感的地方——一个更大范围的乡村社会,一个集体的故乡。我希望去把它更加全面地展示出来。
部分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