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120岁
文/徐文兵来源/《读者》杂志2019年第16期5月9日早晨接到妻子发来的微信,得知我的岳父8日晚上9点在川口家中安详辞世,享年87岁。妻子怕影响我休息,所以拖到次日早晨才报丧。尽管我早有思想准备,但是悲痛依然涌上心头。岳父经营着一家道路桥梁维修公司,一直没有退休,直到他去世前兩天,还在家中处理公司的事务。去年6月,老人家出现血尿,被诊断为右肾癌伴右肾功能不全,并且有癌细胞转移。他是我见过意志和精神最坚强的人。我见过的绝大多数病人都是肉身还没大碍,精神意志先垮掉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经历,他没有遭受太大痛苦,就连医生和护士也都惊讶,他癌细胞广泛转移却没有出现癌性疼痛。老人家走得很安详,用“寿终正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所谓寿终,是指得长寿而终。按照中医理论,人得天命、尽其天年,应该有120岁的寿命;但因为后天、人为的伤害和不节制,很少有人能活到120岁,多少要打一些折扣。打9折是108岁,打8折是96岁,打7折是84岁,满一甲子等于打了5折,勉强算是寿,活不到60岁的都不算寿终。所以一般人活到60岁都要庆祝一番,威虎山的百鸡宴就是给座山雕过六十大寿。但真正的长寿,至少要过80岁才算。以中国的古礼,80岁以上寿终正寝的,送礼不用白布,而用红色挽联、红帐子,当作喜丧办。所谓正寝,就是死在自己家中正屋的炕上或床上,而且死得无痛苦,如同入睡一样。就是在自己的房子里、在自己的床上睡了一辈子,正常地死在那里。所以,客死他乡或者死在医院里——死得很痛苦,插满各种管子、打着止痛药,还没死就痛苦地想着安乐死,那都不算正寝。中国人讲究五福临门,很多杯盘、字画上都有五只蝙蝠组成的吉祥图案,代表五福。据《尚书·洪范》记载,五福包括“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排在首位的是“寿”,排在最末尾的“考终命”就是善终的意思。五福的观念和排序,代表了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黄帝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一上来就讲:“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来讲到真人“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圣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近代学者钱穆的祖父37岁谢世,父亲终年仅41岁。1928年,钱穆的结发妻子和新生儿子也相继死去。其长兄钱挚在为弟媳和侄儿料理后事期间,因劳伤过度,旧病复发而亡,年方不惑。家中“三世不寿”,因这些人生变故,加上钱穆本人早先亦体弱多病,他读书时就颇关注“年寿”之事。他读陆游晚年诗作,深羡放翁长寿;读《钱大昕年谱》,知道钱大昕中年时体质极差,后来转健,因而感悟:“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之后,钱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之道,起居规律,坚持修炼,强化生存意识,以挣脱命运的“劫数”。最后,他以96岁高龄辞世。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现代社会,人们的“三观”与古人的不同。很多人不在乎活得长不长久,而是在乎活得精不精彩。如果在平淡且长寿和短命且灿烂之间做出选择,他们宁愿选择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或者像樱花一样短暂怒放,迅速凋谢。有些人临死前会后悔,但是很多人至死也不后悔。所谓求仁得仁,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让人不能接受的则是,做的是透支精血燃烧生命的事儿,却同时期望活得长。现在医疗条件好,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猝死的中年人越来越多,很多人40多岁就走了,连个寿都谈不上,原因就出在生命观和价值观上。至于善终的问题,涉及生命伦理观。现在很多人鼓噪要通过关于“安乐死”的法律,借口就是不忍心看到病人临终无药可医、挣扎求存的痛苦。我个人强烈反对安乐死,因为这就像授权银行随时可以销毁呆坏账,不仅不去追究银行放贷的责任,从而改进工作,反而助长渎职、贪腐行为。很多患者的临终痛苦是医疗不当造成的,比如目前美国出现的滥用阿片类止痛药的问题。不反思医疗伦理以及医疗过失、医疗适当的问题,反而直接一举终结生命的结果,就是造成更大的医源性伤害。上亿人为他刷屏!今晚,娱乐圈再大的瓜也比不上他……
离开27年后,真相揭开,她再上热搜:原来我们一直看错你了……
西安3岁男童坠井事件:那对痛哭的父母,正在被全网“围攻”
被嫌弃的“丑人”张译的前半生
消失近250天后,李子柒终于出现,背后隐藏的真相曝出……
作者:徐文兵。来源:《读者》杂志2019年第16期。值班编辑:梁潇予。
活到120岁
文/徐文兵来源/《读者》杂志2019年第16期5月9日早晨接到妻子发来的微信,得知我的岳父8日晚上9点在川口家中安详辞世,享年87岁。妻子怕影响我休息,所以拖到次日早晨才报丧。尽管我早有思想准备,但是悲痛依然涌上心头。岳父经营着一家道路桥梁维修公司,一直没有退休,直到他去世前兩天,还在家中处理公司的事务。去年6月,老人家出现血尿,被诊断为右肾癌伴右肾功能不全,并且有癌细胞转移。他是我见过意志和精神最坚强的人。我见过的绝大多数病人都是肉身还没大碍,精神意志先垮掉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经历,他没有遭受太大痛苦,就连医生和护士也都惊讶,他癌细胞广泛转移却没有出现癌性疼痛。老人家走得很安详,用“寿终正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所谓寿终,是指得长寿而终。按照中医理论,人得天命、尽其天年,应该有120岁的寿命;但因为后天、人为的伤害和不节制,很少有人能活到120岁,多少要打一些折扣。打9折是108岁,打8折是96岁,打7折是84岁,满一甲子等于打了5折,勉强算是寿,活不到60岁的都不算寿终。所以一般人活到60岁都要庆祝一番,威虎山的百鸡宴就是给座山雕过六十大寿。但真正的长寿,至少要过80岁才算。以中国的古礼,80岁以上寿终正寝的,送礼不用白布,而用红色挽联、红帐子,当作喜丧办。所谓正寝,就是死在自己家中正屋的炕上或床上,而且死得无痛苦,如同入睡一样。就是在自己的房子里、在自己的床上睡了一辈子,正常地死在那里。所以,客死他乡或者死在医院里——死得很痛苦,插满各种管子、打着止痛药,还没死就痛苦地想着安乐死,那都不算正寝。中国人讲究五福临门,很多杯盘、字画上都有五只蝙蝠组成的吉祥图案,代表五福。据《尚书·洪范》记载,五福包括“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排在首位的是“寿”,排在最末尾的“考终命”就是善终的意思。五福的观念和排序,代表了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黄帝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一上来就讲:“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来讲到真人“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圣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近代学者钱穆的祖父37岁谢世,父亲终年仅41岁。1928年,钱穆的结发妻子和新生儿子也相继死去。其长兄钱挚在为弟媳和侄儿料理后事期间,因劳伤过度,旧病复发而亡,年方不惑。家中“三世不寿”,因这些人生变故,加上钱穆本人早先亦体弱多病,他读书时就颇关注“年寿”之事。他读陆游晚年诗作,深羡放翁长寿;读《钱大昕年谱》,知道钱大昕中年时体质极差,后来转健,因而感悟:“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之后,钱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之道,起居规律,坚持修炼,强化生存意识,以挣脱命运的“劫数”。最后,他以96岁高龄辞世。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现代社会,人们的“三观”与古人的不同。很多人不在乎活得长不长久,而是在乎活得精不精彩。如果在平淡且长寿和短命且灿烂之间做出选择,他们宁愿选择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或者像樱花一样短暂怒放,迅速凋谢。有些人临死前会后悔,但是很多人至死也不后悔。所谓求仁得仁,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让人不能接受的则是,做的是透支精血燃烧生命的事儿,却同时期望活得长。现在医疗条件好,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猝死的中年人越来越多,很多人40多岁就走了,连个寿都谈不上,原因就出在生命观和价值观上。至于善终的问题,涉及生命伦理观。现在很多人鼓噪要通过关于“安乐死”的法律,借口就是不忍心看到病人临终无药可医、挣扎求存的痛苦。我个人强烈反对安乐死,因为这就像授权银行随时可以销毁呆坏账,不仅不去追究银行放贷的责任,从而改进工作,反而助长渎职、贪腐行为。很多患者的临终痛苦是医疗不当造成的,比如目前美国出现的滥用阿片类止痛药的问题。不反思医疗伦理以及医疗过失、医疗适当的问题,反而直接一举终结生命的结果,就是造成更大的医源性伤害。上亿人为他刷屏!今晚,娱乐圈再大的瓜也比不上他……
离开27年后,真相揭开,她再上热搜:原来我们一直看错你了……
西安3岁男童坠井事件:那对痛哭的父母,正在被全网“围攻”
被嫌弃的“丑人”张译的前半生
消失近250天后,李子柒终于出现,背后隐藏的真相曝出……
作者:徐文兵。来源:《读者》杂志2019年第16期。值班编辑:梁潇予。
五福之【考终命】/传神
五福最后为考终命,一般解释为寿终正寝,死得好,其实不然。
考的甲骨文,由草,人,反匕,一竖四个字符构成。
人表示独立完整。
匕表示取食,反匕表示反哺,反吐。
一竖表示神。
草为游魂,信息片断,接收信息片断,将其完整复原,呈现出神的原貌,谓之考。
考
1.《说文》:老也。
2.《书·洪范》:五曰考终命。《诗·大雅》:周王寿考。
3.《尔雅·释亲》:父为考。
《释名》:父死曰考。
4.考,成也。亦言槁也,槁于义为成,凡五材,胶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
5.《诗·唐风》: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传:考,击也。
6.《淮南子·汜论训》: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注:考,瑕衅。
7.《楚辞·九叹》:身憔悴而考旦兮。注:考,犹终也。
8.成就,《尚书·大诰》:“天棐忱辞,其考我民。
父曰考,甲骨文中持神乃父。故考是神的发送,接收和复原技术和能力,类似现在所讲的量子隐态传输技术。
老
1.《说文》考也。七十曰老。
2.《礼·曲礼》七十曰老而传。
3.《诗·郑风》与子偕老。《疏》没身不衰也。《礼·祭义》贵老。为其近于亲也。
4.《周礼·地官·鄕老注》老,尊称也。
5.《释名》老,朽也。
6.《史记·律书》酉者,万物之老也。
考与老为一个字,老与酉同义,成熟的意思。七十为老,老而传,成熟的标志即可以传神不死。
终,通冬,冬是四季的终结,也意谓着时空的转换。
命是时空的约束。
通过掌握量子传输技术实现传神,转换时空,打破时空的硬约束,谓之考终命。
五福:
一。寿,保身。
二。富,藏气。
三。康宁,守神。
四。攸好德,选择环境,正确行动,掌握命运。
五。考终命,可以传神,转移时空,摆脱时空约束。
活到120岁
文/徐文兵来源/《读者》杂志2019年第16期5月9日早晨接到妻子发来的微信,得知我的岳父8日晚上9点在川口家中安详辞世,享年87岁。妻子怕影响我休息,所以拖到次日早晨才报丧。尽管我早有思想准备,但是悲痛依然涌上心头。岳父经营着一家道路桥梁维修公司,一直没有退休,直到他去世前兩天,还在家中处理公司的事务。去年6月,老人家出现血尿,被诊断为右肾癌伴右肾功能不全,并且有癌细胞转移。他是我见过意志和精神最坚强的人。我见过的绝大多数病人都是肉身还没大碍,精神意志先垮掉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经历,他没有遭受太大痛苦,就连医生和护士也都惊讶,他癌细胞广泛转移却没有出现癌性疼痛。老人家走得很安详,用“寿终正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所谓寿终,是指得长寿而终。按照中医理论,人得天命、尽其天年,应该有120岁的寿命;但因为后天、人为的伤害和不节制,很少有人能活到120岁,多少要打一些折扣。打9折是108岁,打8折是96岁,打7折是84岁,满一甲子等于打了5折,勉强算是寿,活不到60岁的都不算寿终。所以一般人活到60岁都要庆祝一番,威虎山的百鸡宴就是给座山雕过六十大寿。但真正的长寿,至少要过80岁才算。以中国的古礼,80岁以上寿终正寝的,送礼不用白布,而用红色挽联、红帐子,当作喜丧办。所谓正寝,就是死在自己家中正屋的炕上或床上,而且死得无痛苦,如同入睡一样。就是在自己的房子里、在自己的床上睡了一辈子,正常地死在那里。所以,客死他乡或者死在医院里——死得很痛苦,插满各种管子、打着止痛药,还没死就痛苦地想着安乐死,那都不算正寝。中国人讲究五福临门,很多杯盘、字画上都有五只蝙蝠组成的吉祥图案,代表五福。据《尚书·洪范》记载,五福包括“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排在首位的是“寿”,排在最末尾的“考终命”就是善终的意思。五福的观念和排序,代表了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黄帝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一上来就讲:“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来讲到真人“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圣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近代学者钱穆的祖父37岁谢世,父亲终年仅41岁。1928年,钱穆的结发妻子和新生儿子也相继死去。其长兄钱挚在为弟媳和侄儿料理后事期间,因劳伤过度,旧病复发而亡,年方不惑。家中“三世不寿”,因这些人生变故,加上钱穆本人早先亦体弱多病,他读书时就颇关注“年寿”之事。他读陆游晚年诗作,深羡放翁长寿;读《钱大昕年谱》,知道钱大昕中年时体质极差,后来转健,因而感悟:“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之后,钱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之道,起居规律,坚持修炼,强化生存意识,以挣脱命运的“劫数”。最后,他以96岁高龄辞世。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现代社会,人们的“三观”与古人的不同。很多人不在乎活得长不长久,而是在乎活得精不精彩。如果在平淡且长寿和短命且灿烂之间做出选择,他们宁愿选择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或者像樱花一样短暂怒放,迅速凋谢。有些人临死前会后悔,但是很多人至死也不后悔。所谓求仁得仁,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让人不能接受的则是,做的是透支精血燃烧生命的事儿,却同时期望活得长。现在医疗条件好,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猝死的中年人越来越多,很多人40多岁就走了,连个寿都谈不上,原因就出在生命观和价值观上。至于善终的问题,涉及生命伦理观。现在很多人鼓噪要通过关于“安乐死”的法律,借口就是不忍心看到病人临终无药可医、挣扎求存的痛苦。我个人强烈反对安乐死,因为这就像授权银行随时可以销毁呆坏账,不仅不去追究银行放贷的责任,从而改进工作,反而助长渎职、贪腐行为。很多患者的临终痛苦是医疗不当造成的,比如目前美国出现的滥用阿片类止痛药的问题。不反思医疗伦理以及医疗过失、医疗适当的问题,反而直接一举终结生命的结果,就是造成更大的医源性伤害。上亿人为他刷屏!今晚,娱乐圈再大的瓜也比不上他……
离开27年后,真相揭开,她再上热搜:原来我们一直看错你了……
西安3岁男童坠井事件:那对痛哭的父母,正在被全网“围攻”
被嫌弃的“丑人”张译的前半生
消失近250天后,李子柒终于出现,背后隐藏的真相曝出……
作者:徐文兵。来源:《读者》杂志2019年第16期。值班编辑:梁潇予。
说中华五福
“五福临门”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这个成语,过年时很多人家的春联上都写着这四个字,窗花红包上也往往有五只蝙蝠以喻“五福”。可是很少人知道这里的“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它的内涵明白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五福,出自六经之一的《书经·洪范篇》,原文爲:“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孔颖达《尚书正义》注解道:“五福者,谓人蒙福祐有五事也。一曰寿,年得长也。二曰富,家丰财货也。三曰康宁,无疾病也。四曰攸好德,性所好者美德也。五曰考终命,成终长短之命,不横夭也。”
简单来说也就是:“寿”是能长存人世,“富”是能物用足备,“康宁”是身体健康,“攸好德”是德行美好,“考终命”是享尽天年。
那么,如何才算达成这五福呢?
五福中最为今世追求的似乎就是第二项“富”了,在今日这个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真可谓“天下熙熙,皆爲利来;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然而“逐利”真的就是通往“富”的道路吗?《论语》中孔子赞美他最优秀的弟子——复圣颜子有一段著名的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就是说在他人不堪忍受的物质非常贫乏的情况下,颜子也能不改变自己快乐的心态,这才是贤者啊!今日形容极度贫困的成语“箪食瓢饮”就出自此处。作为华夏先圣的颜子难道是无福之人吗?《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说自己的一段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也是说人生之乐完全可以寓于物质的贫乏之中。至圣先师孔子难道也乐于无福吗?再看老子隐遁山林,庄子为漆园小吏,还有墨子“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他的弟子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作为华夏先贤的他们难道都没有福吗?
让我们回到孔颖达注:“二曰富,家豐财货也。”“家”和“财货”都好理解,关键就落在了“豐”这个字上。《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从豆,象形。”“豐”字是个象形字,它的下半部是一个“豆”,这是一种盛物的器皿,上半部则是堆积如“山”的“豐”,“豐”则象玉串或者谷穗之形。“豐”字的本义是“豆盛满了物品”。于是“家豐财货”的意思便是“家中盛满了财货”。因此,“富”即是“非常有财”的意思。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作为容器的“豆”固然可以实际的“盛满”了物品,然而作为生活起居场所的“家”为的可以实际的“盛满”了财货吗?那岂不成了仓库了?显然不是如此。所以“家中盛满了财货”中的“盛满”只能是一个抽象的意思,不是真的在家中堆满金银财宝。这里的“满”应该是“满足”“够用”之义。也就是说“家丰财货”应当理解为“家中的财货足够备用”的意思。这样的解释恰恰也符合了《说文》对“富”的解释:“富,备也。”富的本义也正是“足备”。
既然“富”不仅仅是“非常有财”,更重要的是“财货足够备用”,那这就成了一个因人而异的标准了。这世间,有人堆金积玉、乘坚策肥,犹不满足,还觉得不够用,如商纣之实鹿台之钱,盈巨桥之粟,犹以爲不足;有人衣敝缊袍、裋褐跣足也不以为耻,如陶渊明之带月荷锄,刘梦得之陋室德馨,也能怡然自得,不阿权贵。可见,所谓“富”,归根结底在于知足常乐。知足常乐,便是家徒四壁也不可谓陋。反之若是贪得无厌,就算富可敌国,同样患得患失,无福消受。
今日天下芸芸,大多数人都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家徒四壁毕竟是少数。只要能知足常乐,自然得享“富”之福。何谓知足呢?《礼记》中有四个字说得好:“称家有无。”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来施行,家里有的、能承担的便用,没有的、承担不起的便不用,不奢求,不攀比,这便是“知足”了。这样一来,财货多则多用,少则少用,自然都“够用”,都是“富”。否则,有所谓“欲壑难填”,就算富甲天下,若是填不满自身的欲望,始终觉得达不到“足备”,又哪里算得上眞正的“富”呢?所以想要富,归根结底是要懂得约束自己对财货的欲望。当年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有了多余的财货便散给需要的人,而不自私占有,这便是知足。太史公称赞曰:“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五福中的第三、第四两项非常好理解,教人要善于养生和养德,今日也在被广泛提倡。而稍加思考容易令人疑惑的则是第一和第五两项。有人也许会说:第一项“寿”难道不就是长生的意思吗?有什么令人疑惑的呢?要理解这里面的问题需要先理解第五项“考终命”。
孔颖达注解“考终命”的意思是“成终长短之命,不横夭也”。这是何谓呢?就是说每个人的天命有长有短,都要去成就它,都要善始善终,不横死,不早夭。华夏先民早就懂得了天地万物有生必有死的道理,卽便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也有殒命倒下的一天。所以我们的先祖自古并不追求什么“永恒”“不死”之类(后来道教受外来宗教影响追求长生不老则另当别论),而是把死看做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去坦然的面对。比如《庄子·至乐》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好友惠子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在击打着盆子唱歌,惠子大爲不满。庄子说到:人其实本来是无所谓生的,旣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在天地变化中拥有了气息、凝聚了形体,于是有了生命,今日死去重新化散,不过是复归本眞而已,这中间的死生之变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自然,我若噭噭而哭便是不通命理了啊。
不去空想什么天堂或彼岸,也不求在世间的苟延残喘,而是坦然地直面生死,努力在有限的生命中踏实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我们华夏的精神。太史公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重量。让每一天都过得有分量,最终能享尽天年、寿终正寝,不要因疾病或罪过而丢失生命导致横死或早夭。这就是“考终命”的意思。而豫防疾病和罪过的要旨其实便是前两项:养生以豫防疾病,养德以豫防罪过。
问题就来了:旣然“考终命”旨在说“生命义在重量而不在长度,不要追求命中不当有的年岁”,爲何还要有“寿”这一项呢?
孔颖达解“寿”爲:“年得长也。”表面上看说的是年龄,一个人生年长久固然可以谓之“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人生在世终究不过百十年而已,与漫长的历史相较依然只是短暂的一瞬。《庄子·逍遥游》中说:“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爲春,五百岁爲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爲春,八千岁爲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不亦悲乎”又何“福”之有呢?但深入地想一想,这个解释其实并没有强调这个“年”一定是“生年”。《老子》有云:“死而不亡者寿。”原来一个人死后依然是可以有“寿”的。
如何才是“死而不亡”?王辅嗣的注中说是“身没而道犹存”。也就是说一个人应当修道弘道,传道于后世,这样虽然自己身死,但是声名能与道长存,这才是“死而不亡”。就如《孝经》中所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一般。因此,“寿”不仅是要能长生久视,更是要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所以一个人能“合于道”才是眞正的“与天地同寿”。
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毕竟只是历史中的极少数圣贤英杰,那对普通人来说又如何才能得享此福呢?其实我们的先祖早已给出了答案。华夏是一个重历史传承的文明,国有春秋太庙,家有族谱宗祠。我们每个人都是家族的一员,有朝一日都会在自家的族谱中留下自己的篇章,在自家的宗祠中获得自己的位置。我们若能爲祖宗和子孙承前启后,所作所爲能无愧于列祖列宗,能将家族的血脉发扬光大,自能永享子孙的奉祀。这样虽不及圣贤英杰们能爲万姓仰望而“寿与天齐”,但只要自家香火不断,也能长寿不亡。
因此,所谓“寿”,是要求一个人上能够孝敬父母,下能教育子女,中能端正自身。如此方能继往开来使家族绵延不绝,方是“寿”。这其中自然包含了自身年岁长久的意味,但绝不仅止于此。自身年岁长久固然有利于爲家族兴旺做出更多的贡献,但若只是苟延残喘乃至爲害一方,那卽便黄发期颐也算不得眞正的“寿”;而若虽然生命短暂,但能功勛卓著,同样可以谓之“寿”。
“五福”是先王之教喻,教人要能立身行道,能知足常乐,能爱惜身体,能崇德修心,能安天尽命。这五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能做到如此,方可谓眞正的“五福临门”。
福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自有文字以来,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
古人把福文化统称为“五福”,《尚书·洪范》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今天,在新的历史阶段,福文化有了新的时代精神和使命,海南省福文化研究会总结出社会主义新时代“五福”:一曰安,二曰富,三曰和,四曰文化兴, 五曰中国梦。
海南省福文化研究会致力于福文化的传承、研究和发展,关注福文化,做有福之人!
定寿与终寿的区别。
寿险分为定寿、终寿及两全。
定寿就是在保险保障时间内死亡即可获得理赔,这个期限比较灵活,可以是20年、30年或至60岁、65岁、70岁等,保单期满如果被保人还健康,保单结束。由于定期寿险等于被保人对保险公司对赌,如果保单责任时间内被保人身故保险公司赔偿,如果保单责任时间结束了被保人健康,保费归保险公司,所以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属于消费型。
终身寿险是无论被保人什么时候身故,保险公司都得赔,因此价格就比定期寿险要贵了。保保单有现金价格,险责任带有储蓄功能,保值增值、财富传承等功能,比较适合高净值人群配置,可以按投保人意愿甚至受益人,让财产完整继承。
两全保险又叫生死保险或储蓄型保险,约定期限内有身故保障,身故了就可以获赔身故金,如果约定期限内没有约定身故理赔,期满后被保险人依然健在就可以领取生存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