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曜?
七曜,又称七政、七纬、七耀,是七大行星的一种总称。中国古代对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等称为七曜。
古巴比伦曾用七曜记日,顺序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即星期日至星期六,故又称"星期"。即太阳神主管星期日,即称"日曜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称"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称"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称"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称"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称"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称"土曜日"。
看看古书里的记载:《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易.系辞》云:天垂象,见(现)吉凶,圣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变动为占,七者各自异政,故为七政。得失由政,故称政也。"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曜。"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如彼七纬,细璧重珠。"钱仲联注:"七纬,日月五星。"
北齐章昼《新论.妄瑕》:"夫二仪七耀之圣,不能无专亏沴。
而"五曜",即太阳系里的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的合称。《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将"五行"分别与五颗星相配,即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五曜亦"五纬","五星",中国"五星"的称法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
水曜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
"水星"用肉眼是比较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观测到"水星"。
金曜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其银白色的亮光最亮时比淡蓝色的"天狼星"还要耀眼。《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所说的"启明"和"长庚"似乎为两颗不同的星,其实两者实际上都是"金星",当其在日出前可见时,就是所谓的"启明",而在日落后可见时,就是"长庚"了。(《韩诗》有证:"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金星"有厚重的大气层,"金表"(如果可以这样叫的话)温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点的金属。
火曜火星,古名"荧惑"。由于"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为红色,所以其反射光为淡淡的火红色,类似于荧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颗地外行星,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使其在地球上自视的运动方向会产生变化,令人迷惑,《后汉书·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荧惑逆行"的记载,所以古代中国人民称其为"荧惑"。"火星"是"类地行星"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最 近,"火星"曾达到距离地球相当近的距离,给对其的观测提供了良机。
木曜木星,古时又名"岁星"。因其在黄道带里每年经过一个"星次"(即岁行一"次")而得名。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次",那么"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上面所谓的"岁行一'次'"。这里的"十二次"分别为: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为目前已知的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红斑"曾经是天文界一项著名的谜题。
土曜土星,古名"镇星"。"土星"古代中国人民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所以称"土星"为"镇星"。另外,也称"土星"为"填星",其中"填"同"镇",应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惊异的,就是它的"环",从地球上观测,似乎长了两个"耳朵"一样。
九曜我国古天文学上,所指的"九曜",即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罗睺"、"计都"两"隐曜",是为"九曜",罗睺、计都源自于古代印度天文学,唐代经过佛教诸经传入中国。
罗睺、计都西天竺的《七曜攘灾决》中具体介绍了"罗睺"、"计都"两隐曜为:"罗睺,遏罗师者,一名黄幡,一名蚀神头,一名复,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逢日月则蚀,朔望逢之必蚀,与日月相对亦蚀……计都,遏逻师,一名豹尾,一名蚀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
在中国,"罗睺"之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译的《九执历》中,所谓"九执"即是指"九曜"。"罗睺"、"计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时已渐为我国天文学家所重视。那"罗睺"、"计都"为何称为"隐曜"?具体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又指代为何呢?所谓"隐曜",就是指人的视觉中无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恒星的目视可见不同,实质上,"隐曜"是古天文学上的轨道术语,"在天只有气而无形"就是描述"隐曜"相当准确的说法。中国古代天文中的"隐曜",大多数与日、月所被观测的运动有关,要提到"罗睺"、"计都"在天文学上的指代,就要先简单谈谈天文学上所说的"黄道"与"白道"。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相对的,从地球上看起来太阳就会在天球上进行移动。移动的轨迹就称为"黄道",《宋书·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黄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和"白道"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月北交"和"月南交"。普通来讲,在中国"罗睺"和"计都"知道的是"黄道"和"白道"的交点。
十一曜在"罗睺"、"计都"之上复加"月孛"、"紫炁"两"隐曜",合称"四余",再与"七政"一起,称"七政四余"。"七政"及"四余"中的"罗睺"、"计都"之外,"月孛"及"紫炁"两曜。明代天文学家邢云路指出,"四余"应出自于《都赖聿斯经》,此书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余",又合称为"十一曜"。
月孛、紫炁根据传说,即使普通公认"四余"是肉眼不可见的星曜,即"隐曜",但特殊的情形下,却仍然认为可同"七曜"这样的可观天体一样能够进行观测。例如"罗睺"、"计都"掩住日、月的光线形成日食和月食,所以在发生食相时就可以测得。
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当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于天"时,"紫炁"也可看见,形状如同半月,通常出现于阴历月未至月初,"助月为明",这就是常说的"景星"或"德星",《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十一曜",即"七政四余"中的"四余":星曜"罗睺"、"计都"、"月孛"、"紫炁"在我国天文上同时提及的话,有说法认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黄道南过升交点入北时,称"罗睺";再由黄道北过降交点入南时,称为"计都";月球沿白道运行至远地点称为"月孛";运行至近地点时称为"紫炁"。"四余""隐曜"都和月行轨道相关。
#我要上头条# #天文历法# @岐黄道@时空历法@纵横五千年@岐黄视界@青铜文化
@微头条话题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请相信,如果缘分十足,你一定会被治愈!
什么是七曜?
七曜,又称七政、七纬、七耀,是七大行星的一种总称。中国古代对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等称为七曜。
古巴比伦曾用七曜记日,顺序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即星期日至星期六,故又称"星期"。即太阳神主管星期日,即称"日曜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称"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称"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称"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称"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称"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称"土曜日"。
看看古书里的记载:《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易.系辞》云:天垂象,见(现)吉凶,圣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变动为占,七者各自异政,故为七政。得失由政,故称政也。"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曜。"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如彼七纬,细璧重珠。"钱仲联注:"七纬,日月五星。"
北齐章昼《新论.妄瑕》:"夫二仪七耀之圣,不能无专亏沴。
而"五曜",即太阳系里的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的合称。《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将"五行"分别与五颗星相配,即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五曜亦"五纬","五星",中国"五星"的称法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
水曜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
"水星"用肉眼是比较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观测到"水星"。
金曜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其银白色的亮光最亮时比淡蓝色的"天狼星"还要耀眼。《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所说的"启明"和"长庚"似乎为两颗不同的星,其实两者实际上都是"金星",当其在日出前可见时,就是所谓的"启明",而在日落后可见时,就是"长庚"了。(《韩诗》有证:"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金星"有厚重的大气层,"金表"(如果可以这样叫的话)温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点的金属。
火曜火星,古名"荧惑"。由于"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为红色,所以其反射光为淡淡的火红色,类似于荧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颗地外行星,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使其在地球上自视的运动方向会产生变化,令人迷惑,《后汉书·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荧惑逆行"的记载,所以古代中国人民称其为"荧惑"。"火星"是"类地行星"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最 近,"火星"曾达到距离地球相当近的距离,给对其的观测提供了良机。
木曜木星,古时又名"岁星"。因其在黄道带里每年经过一个"星次"(即岁行一"次")而得名。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次",那么"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上面所谓的"岁行一'次'"。这里的"十二次"分别为: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为目前已知的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红斑"曾经是天文界一项著名的谜题。
土曜土星,古名"镇星"。"土星"古代中国人民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所以称"土星"为"镇星"。另外,也称"土星"为"填星",其中"填"同"镇",应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惊异的,就是它的"环",从地球上观测,似乎长了两个"耳朵"一样。
九曜我国古天文学上,所指的"九曜",即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罗睺"、"计都"两"隐曜",是为"九曜",罗睺、计都源自于古代印度天文学,唐代经过佛教诸经传入中国。
罗睺、计都西天竺的《七曜攘灾决》中具体介绍了"罗睺"、"计都"两隐曜为:"罗睺,遏罗师者,一名黄幡,一名蚀神头,一名复,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逢日月则蚀,朔望逢之必蚀,与日月相对亦蚀……计都,遏逻师,一名豹尾,一名蚀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
在中国,"罗睺"之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译的《九执历》中,所谓"九执"即是指"九曜"。"罗睺"、"计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时已渐为我国天文学家所重视。那"罗睺"、"计都"为何称为"隐曜"?具体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又指代为何呢?所谓"隐曜",就是指人的视觉中无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恒星的目视可见不同,实质上,"隐曜"是古天文学上的轨道术语,"在天只有气而无形"就是描述"隐曜"相当准确的说法。中国古代天文中的"隐曜",大多数与日、月所被观测的运动有关,要提到"罗睺"、"计都"在天文学上的指代,就要先简单谈谈天文学上所说的"黄道"与"白道"。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相对的,从地球上看起来太阳就会在天球上进行移动。移动的轨迹就称为"黄道",《宋书·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黄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和"白道"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月北交"和"月南交"。普通来讲,在中国"罗睺"和"计都"知道的是"黄道"和"白道"的交点。
十一曜在"罗睺"、"计都"之上复加"月孛"、"紫炁"两"隐曜",合称"四余",再与"七政"一起,称"七政四余"。"七政"及"四余"中的"罗睺"、"计都"之外,"月孛"及"紫炁"两曜。明代天文学家邢云路指出,"四余"应出自于《都赖聿斯经》,此书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余",又合称为"十一曜"。
月孛、紫炁根据传说,即使普通公认"四余"是肉眼不可见的星曜,即"隐曜",但特殊的情形下,却仍然认为可同"七曜"这样的可观天体一样能够进行观测。例如"罗睺"、"计都"掩住日、月的光线形成日食和月食,所以在发生食相时就可以测得。
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当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于天"时,"紫炁"也可看见,形状如同半月,通常出现于阴历月未至月初,"助月为明",这就是常说的"景星"或"德星",《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十一曜",即"七政四余"中的"四余":星曜"罗睺"、"计都"、"月孛"、"紫炁"在我国天文上同时提及的话,有说法认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黄道南过升交点入北时,称"罗睺";再由黄道北过降交点入南时,称为"计都";月球沿白道运行至远地点称为"月孛";运行至近地点时称为"紫炁"。"四余""隐曜"都和月行轨道相关。
#我要上头条# #天文历法# @岐黄道@时空历法@纵横五千年@岐黄视界@青铜文化
@微头条话题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请相信,如果缘分十足,你一定会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