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否极泰来是什么意思(泰来是什么意思)

否极泰来是什么意思(泰来是什么意思)

超有寓意的成语,用来起名,会有多好听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很适合为孩子起一个有寓意的名字。那今天起名网就为大家推荐一些超有寓意的成语起名,希望你们会喜欢。更多好名字搜索VX公众号:起名取名网,定制专属好名。

卓群

“卓群”来自成语“卓然不群”,并且这个名字适合男孩取名,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孩子在未来能有超脱常人的学识和修养,而且还有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寓意,因此,“卓群”这个名字有丰富的内涵。

洛栖

“栖”字是出自成语“山栖谷饮”,本义是指栖息于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来喝,也可以形容孩未来能有无拘无束的快乐人生。“洛”字来自于成语“洛阳才子”,是有才华的意思,为孩子起这个字,有才华横溢的寓意。并且,“洛栖”是一个中性名字,男孩女孩都可用。

林苏

“林”这个字来自于成语“瑶林琼树”,是用来形容人容貌和智力出众。“苏”来自于“韩海苏潮”中,为男孩起这个名字,可以用韩愈和苏轼文章的气势磅礴、如海如潮,来形容男孩有宽广的胸怀和不凡的气度。所以,“林苏”有智慧和气度的寓意。

易安

“易”字来自于成语“平易近人”,所以这个字用来形容孩子有亲切,令人温暖的性格特征,同时这个字还有容易与人相处的意思。“安”这个字来自于“安能无恙”这个成语,因此,“易安”这个名字还寓意孩子能健健康康的长大,一生都平安顺遂。

初予

“初”是来自于“初心不改”,为孩子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孩子在未来不论做什么,都能坚持自己的初心,这样才能收获更美好的人生。“予”是出自成语“取予有节”,为孩子起这个字,是希望孩子要懂得满足,不能贪得。所以,“初予”不仅好听,还有深刻的道理。

泰来

“泰来”这个名字是来自于成语“否极泰来”,为孩子起这个名字,一方面是告诉孩子,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没有绝对的好运,和绝对的坏运。另一方面,是希望孩子能脚踏实地,自己多拼搏努力,这样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于思

“于思”这个名字来自于成语“行成于思”,所以,于思这个名字是告诉孩子,成功是出自于深思熟虑的,只要你多思考,并且多反思和总结,就一定能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而且,男孩和女孩都能起这个有寓意的名字。

温雅

“温雅”出自于成语“温文尔雅”,这个名字,既可以形容人举止端庄得体,又有温和的态度。为男孩起这个名字,可以凸显其儒雅的气质。为女孩起这个名字,可以表示其有温柔可人的性格。所以,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名字。

若怀

“若怀”是出自成语“虚怀若谷”,为孩子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孩子能够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且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对于男孩来说,心胸宽广不仅能获得更多的朋友,而且对未来事业有所帮助,所以,为男孩起这个名字很有必要。

本文为起名网首发,禁止转载。

“福至泰来”福建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展在榕开幕

市民观展 东南网记者陈楠摄

东南网11月19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今天上午,“福至泰来”福建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展暨寿山石印钮雕刻邀请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135位作者的作品,其中包含篆刻作品116件、寿山石印钮雕刻作品50余件,是篆刻与寿山石印钮雕刻艺术的一次精彩的集中展示,连珠合璧、美美与共,打造了令观众耳目一新的传统文化盛宴。

开幕式由福建省篆刻学会副会长叶林心主持,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王来文,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黄晓敏、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民文协副主席、秘书长吴维敏,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张捷骅,福建省篆刻学会名誉会长林公武、会长吴昌钢、副会长傅永强、秘书长郑志敏,著名寿山石雕刻家、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大师王一帆、陈为新、姚仲达,台湾代表蒋敏雪女士等各界代表、篆刻爱好者、台湾艺术家近300人齐聚一堂,气氛热烈。

吴昌钢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征稿对象在向福建全省征集的基础上增加了向台湾篆刻作者邀请征稿,这对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新时代福建文艺建设、促进闽台两地篆刻艺术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黄晓敏表示,展览在方寸之间、印石之上搭建了海峡两岸艺术家交流的桥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闽台亲上加亲的理念。

福建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展,以“福至泰来”为主题并携手台湾篆刻艺术家共同展现中华传统篆刻文化,不仅彰显了福文化的传统意蕴和当代价值,而且具有文化思源与传承的积极意义,为闽台两岸的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推波助力。

这次活动也集结了福建当代寿山石印钮雕刻大师的佳作,也不乏一批后起之秀的精品,展示印钮雕艺的独特魅力。在印钮雕刻上,艺术家取色巧妙,匠心独运,让冰冷的石头有了温情的生命质感。作为篆刻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连珠展出,可谓艺文交融,光彩夺目。

开幕式后,召开了福建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展暨寿山石印钮雕刻邀请展学术研讨会,30余位学者、篆刻家、雕刻家等围绕福建篆刻艺术与文化思想以及未来走向、篆刻艺术与寿山石印钮雕刻如何进一步相融、闽台篆刻艺术的现状与拓展交流途径等多方面展开了讨论,将对福建篆刻艺术的发展和促进闽台两岸文化交流起到帮助作用。

本次展览由福建省文联主办,中国民协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篆刻学会、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文化交流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画院等承办。

展览持续至11月25日,感兴趣的市民朋友们可至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观展。

成语“否极泰来”里的“否”如何读,什么意思?

标题里问题的答案先行奉上:(1)成语“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读pǐ,“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表示到了尽头;(2)吊和唁的区别:吊为“吊死”,即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有人去世);唁为“吊生”,即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只是各种变故,并没有人去世)。详情见各相关字词条,无兴趣内容可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84课,讲《说文解字》“口”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分别如图:

(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

1、吪。有两个读音:

(一)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吪,动也。从口,化声。”形声字。《字源》陈英杰先生称:“‘动也’与‘口开’义相关,《说文》之‘动也’似非本训,当有讹误,其所引《诗》‘尚寐无吪’,见于《王风.兔爰》第一章,第二章言‘尚寐无觉’第三章言‘尚寐无聪’(聪指听力)。‘无聪’即两耳不闻,‘无觉’即长睡不醒,‘无吪’即不想说话。说话即口开,口开即嘴动。‘吪’之本义应即口开。”此解合理。

许慎《说文》的“动也。”来源于《毛传》对《诗》的解说,依照“动也”的解释,“吪”在后世典籍中也有“行动”义的用法,比如:卻昂《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碑颂》:“如龙如鬼,或寝或吪。”

本义之外,吪还有其他用法:(1)感化,教化。比如《诗经.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吪。”《毛传》:“吪,化也。”周公东征到远方,四国全都被教化。

(周公东征四国教化)

(2)同“讹”。错误。也写作“譌”。《广雅.释诂四》:“吪,言也。”王念孙《说文疏证》:“吪者,《尔雅》:‘讹,言也。’‘讹’与‘吪’通。郝懿行《义疏》:“《尔雅》释文:‘讹,字又作吪,亦作譌。’”此用法极生僻,不再举例。

(3)鸾死之称。《禽经》:“凤靡鸾吪,百鸟瘞之。”张华注称:“凤死曰靡,鸾死曰吪。”比如康有为《将去日本示从亡诸子》:“风靡鸾吪历几时?茫茫大地欲何之?”

(4)同“哦”。歌唱。宋代谢逸《玉楼春》:“娇吪道字歌声软,醉后微涡回笑靥。”

(二)huā。口开。《集韵.麻韵》:“吪,口开。”未见典籍有例。

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吪字的小篆写法)

2、噆。读cǎ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噆,嗛也。从口,朁声。”形声字。本义是衔、含。比如《淮南子.览冥》:“入榛薄,食荐梅,噆味含甘。”进入树林草丛,寻觅荐梅,品尝甘甜美味。

本义之外,又用作咬;叮。《庄子.天运》:“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蚊虻之类的小虫叮咬皮肤,会通宵不能入睡。元稹《蚁子》:“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

(庄子画像)

噆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噆字的小篆写法)

3、吝。读lì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吝,恨惜也。从口,文声。”形声字。本义是悔恨,遗憾。王筠的《说文句读》:“恨、惜固是一义引伸……又恨、惜兼之。”比如《后汉书.马援传》:“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马援与妻子们离别,无悔吝苟活之心。

(伏波将军马援像)

本义之外,吝字还有其他用法:(1)吝啬;贪恋。比如《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如果具有像周公那样的完美才能,假如骄傲而且吝啬,其他方面就不足取了。

(周公庙里的周公像)

(2)吝惜;舍不得。比如,不吝赐教。比如《书.仲虺之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孔传》称:“有过则改,无所吝惜。”用人之言像自己说的一样,改正过错毫不吝惜。

(3)行难。清代吴夌云《小学说》:“吝自有行难之意。”《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大致意思是:追捕鹿的时候,没有熟悉山林的人当向导,正在想进入密林中去。君子很机智,认为不如放弃追捕。进入密林很艰难。

(4)羞耻;耻辱。比如《后汉书.杨震传》:“三后成功,惟殷于民,皋陶不與焉,盖吝之也。”李贤注称:“吝,耻也。”

吝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吝字的小篆写法)

4、各。读音有两个:

(一)gè。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异辞也。从口夊。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会意字,我们先看字形:

(各字的字形转变)

各字的会意:从夂,像倒着的脚趾形状;从凵,像坎穴之形。古人穴居,凵就像洞穴的样子,以脚走向居穴会来至之义。典籍通作“格”。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字形,一种即上述字形,另一种就是中了“彳”旁以明行来之义。金文中或又作走形,以指代走至之义。甲骨文、金文中均使用其本义。或用作“客”,“客”与“各”同源。

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口部》:“各,古格字,故从夂。夂有至义,亦有止义,格训为至,亦训为止矣。”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各’亦‘来’也。”各的本义是至、止。

本义之外,各还有其他用法:(1)用作指示代词。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如:自个;各自。即《说文》所训“异辞也。”《书.盘庚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又比如老舍《骆驼祥子》十七:“她与她们不能彼此了解,所以顶好各干各的,不必过话。”也用于单纯指示词。如:世界各国;各位同志;各级干部,各种事物。

(各国国旗)

(2)异;分离。《正字通.口部》:“凡事物离析不相合皆谓之各。”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男儿既束发,出处歧路各。”

(3)用作副词。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五:“各,犹‘皆’也,‘各’‘皆’一声之转。”比如《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

(二)gě。读此音常用于方言。指特别;与众不同。比如:这个人很各,口语里说各色,自各儿(也写作“自个儿”)。

各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各字的小篆写法)

5、否。这个字有两个读音:

(一)fǒu。这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读音,也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形声字加会意字。本义是不。说它是会意字,因为否的上部是个不字,“不”是象形字,表示否定,相反之意(具体到“不”字时详细讲),“不”放在“口”上,表示否定,不开口等意,会意非常明显,不再上图解析。

“否”一般用作副词,有三种用法:(1)表示否定,和肯定词对举时,其谓语常省略。比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郑玄笺:“人皆从之而渡,我独否。”这句诗的意思是:船夫招呼我上船,别人渡河我在岸。

(招招舟子)

(2)用于应对,常独立使用,相当于“不”、“不然”。《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战国策.魏策》:“否,非若是也。”

(3)用在疑问句句末,构成是非问句。比如王维《杂诗》:“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再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pǐ。读此音时,有四个用法:(1)闭塞,阻隔不通。《广雅.释诂一》:“否,隔也。”《广韵.旨韵》:“否,塞也。”《易.否》:“否之匪人。”。陆德明释文:“否,闭也,塞也。”比如《汉书.薛宣传》:“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鬲。”颜师古注称:“否,闭也。”

(2)困穷;不顺。比如成语“否极泰来”,即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成语的意义指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表示到了尽头。再比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大意是:执行顺当而成功就是“臧”,反其道就是“否”。

(周易中泰与否不同的卦象)

(3)恶;低劣。《易.鼎》:“利出否,以从贵也。”陆德明释文:“否,恶也。”比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写《出师表》的诸葛亮)

(4)六十四卦之一。坤下乾上。表示天地不交,上下隔阂,闭塞不通之象。与泰卦卦象相反,如上面图示。

否的小篆写法如图:

(否字的小篆写法)

6、唁。读yà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唁,吊生也。从口,言声。”形声字。本义指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后多指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此言吊生者,以吊生为唁,别于吊死为吊也。”比如《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驾起马车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毛传》称:“吊失国为唁。”孔颖达疏:“此据失国言之,若对吊死曰吊,则吊生为唁。”

简言之,吊与唁有区别:《毛传》所说的吊失国,只是针对《诗经.载驰》一篇语言环境而言,平常的“吊唁”一词,拆开来就是段玉裁说的吊为“吊死”,即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有人去世);唁为“吊生”,即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只是各种变故,并没有人去世)。

(载驰载驱)

唁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唁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84,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一个人走向衰败的两点:事做太绝,话说太满

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庄子曾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房子空了才显得敞亮,这样好事也就会不断出现。

如果房间堆满了东西,光就透不进来。

其实“虚室生白”,换种说法,就是“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一幅画的留白,可以看出主人胸中的丘壑,也可以看出作品境界的高下。

比如我们只有观齐白石的虾,才能感受到水的清澈;

赏徐悲鸿的马,才能体味到风的速度。

无,即是有;空,即是色。

留白不空,留白不白,以无胜有,以少胜多。

这便是留白的真正意境所在。

而我们人生亦如作画一般,要想画出好看的画,也应当懂得留白。

林语堂曾说:“看到秋天的云彩,才觉得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如今这个时代太浮躁、太着急,懂得留白的人,才能生活得游刃有余。

说话要留白,进退得宜

《周易》有云:“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对则无理可续言。

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与人相处,不把话说满,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总是喜欢把话说满,感觉全世界就数他最厉害。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令自己难堪,甚至有的人还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比如三国时期的祢衡。

“快给我拉出去剁了!”黄祖气急败坏地怒吼着。

祢衡只能惨淡一笑:完了,今天要挂了!

年仅26岁的大才子,就这么被人杀了。

祢衡,何许人也,三国第一狂人。

少时就有过目不忘之能,且满腹经纶,被誉为神童。

成年后更是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口才也甚是了得。

就连当时很多成名已久的大儒,都被他的才气所折服。

也正因为他的才气,导致他性格高傲。

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也因为他的性格、说话太狂让他年纪轻轻就丢掉了性命。

祢衡常有怀才不遇的感叹,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该埋没在这穷乡僻壤之中。

曾经有人问祢衡说:

“为什么不去投奔陈长文(陈群)、司马伯达(司马朗)?”

祢衡却回答说:

“我怎么能和杀猪卖肉的人结交呢!”

陈群曾经赞成曹操恢复肉刑,倒也勉强称得上杀猪买肉的,那么司马朗和杀猪卖肉有什么关系?

后来又有人问他:

“荀文若(荀彧)、赵稚长(赵融)怎么样?”

祢衡说:

“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赵稚长可以让他管理厨房膳食。”

就冲这两句话,谁还愿意用他。

即使后期曹操有用他之心,也因为他的狂语被曹操送给刘表。

后又送给黄祖,最后落得被杀的下场。

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再加进一些水而溢出来;

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

在人际交往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样一旦有事发生就可以从容转身。

茫茫人海,相遇是缘,相识是份,相知是一种缘份。

不让别人为难,不让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自在。

尊重别人,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余地。

感情要留白,给彼此独立空间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十二夜》,陈奕迅和张柏芝主演的。

讲述一对情侣在十二天中的恋爱过程:

从一开始平白的相遇,到情投意合、你侬我侬;

再到后来男人对彼此过度亲密的厌恶,女人对男人态度反转表示不解;

再到后来女人痛苦挣扎、不断自省,男人若无其事满不在乎、觉得自己终于得到解脱。

故事很简单,却令人感到恐惧,因为每对情侣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对爱情有着执拗渴望的张柏芝一遍遍向男友确认“你爱不爱我”,恋爱后的生活一直围着对方转,对方没有秒回信息就焦虑不安。

为了挽留关系,她从骄傲的女神变成卑微讨好的小女生,甚至跟踪男友行踪,在他出差前准备新内裤连夜送过去。

然而,为爱情神色恍惚的她却换来一句“我并不需要你做这些”。

我爱你,所以我离不开你,无时无刻不想要你的陪伴;只要能留住你,我愿意做任何事情。

很多人都觉得判断夫妻关系好不好就看他俩是不是亲密无间。

其实,亲密无间有时候往往会有反作用。

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因为这会让我们有安全感。

但如果我们把爱和幸福感全部寄托在对方身上,则很容易造成失衡。

因为别人给予的东西,对方随时可以拿走。

而那些在生活当中懂得给对方空间的夫妻,他们则生活得更加幸福。

比如,刘若英和钟小江。

刘若英和丈夫钟小江的相处方式很独特,她曾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一书中写过二人婚后的生活状态:

两人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

一起回家,一个往左,一个往右;

两人有各自的卧室、书房;

只共用厨房和餐厅。

很多人不理解,这样分居的夫妻关系,是如何维系7年之久的?

刘若英曾是这样做出回答的。

她认为,恋人间最好的状态,就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她和丈夫虽然生活是独立的,但心是亲密的,只要心是近的,爱情就能日益深厚。

罗曼·罗兰说过,所谓的幸福,是在于认识一个人的界限而爱这个界限。

其实再亲密的关系,也是需要距离的。

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都如同彼此手中捧着的细沙。

谁若想把细沙紧紧地攥在手中,那么结果自是事与愿违,细沙从手指缝大量漏走。

所以学会给彼此多一点自由与空间,爱情才会更加长久。

生活要留白,学会断舍离

这两年,“断舍离”这个词火了。

它来源于日本,风靡全球,成为现代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需要的理念。

它不仅仅只是整理一下房间,清理一些物品,更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一种果断的生活智慧。

学会“断舍离”,给生活留白的空间。

什么是断舍离?

“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是指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是指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每个人活到极致,一定要懂得通过整理、舍弃来调整自己的内心,要懂得让生活变得“简”。

断舍离的核心不是物品,而是人。

它的人生深层次意义,就是人要学会淡然,放弃浮躁喧嚣,回归内心的安宁与富足。

比如钱钟书先生,他姓钱,可他一生淡泊名利,活的自在。

海内外知先生名者甚多,慕其名想拜见、求教、采访的人更多。

但先生终日闭门读书写作,谢绝应酬,见过他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先生《围城》发表以后,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各界人士都想一睹其风采,均遭到他的拒绝。

有一位外国女士,读了他的作品后一直想拜见他,钱钟书再三拒绝。

但这位女士还是不放弃,最后钱钟书幽默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曾经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也千方百计地想采访钱钟书。

先生毅然拒绝,最后这位记者只能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

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钱钟书先生的生活似乎有点单调乏味,失去了很多的热闹和绚烂。

但对于钱老自己而言,他是开心的。

他避免了世俗里的各种诱惑,也因此,在他的内心深处多了一份清简与踏实,丰沛与自在。

我们都曾渴望命运能有些许波澜,但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亦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有时候拥有的东西不是越多越好,我们要进行“删繁就简”,回归生活的本质。

懂得舍弃,为生活主动做减法,给生活留白,这是一种极高的生活智慧。

也许有时候是我们太过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其实也有清新的风景,逼仄的生活亦会有许多小确幸。

所以,偶尔停下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拂去心灵的尘埃。

幸福的生活,需要留白。

需要我们停下来,闲暇时走一走陌生的街道,看一看零星的夜空,栽一株小花等它美丽绽放,或者看一本有趣的书。

做些“无用”的事,感受时光慢慢流逝。

曾经在书里看到这么一句话:

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所以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窘迫,都要从容的走下去,不辜负一世韶光。

留白是一种处事智慧,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留白处,自有生活,自有草长莺飞、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