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稼穑的意思(稼的意思)

稼穑的意思(稼的意思)

芒种继小满之后,为何不叫“大满”?

昨日芒种,芒种的到来,标志着时序已入仲夏,南北方高温天气开启。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梅雨季节,早春开花的梅树已结出梅子,“青梅煮酒”正当其时;此时,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爱花之人纷纷饯送“花神”归位,期盼来年再相会;此时,皖南农民在谷稻播种完毕后,家家户户制作小吃包粿,并将之供奉在田间地头,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翻拍)

小满之后无“大满”,为何?

《周礼》云:“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解释说:“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是指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麦等;“种”有二义,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

芒种为五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夏季第三个节气。

因芒种前一个节气是小满,有人不禁要问:二十四节气中,有“小”就有“大”,如有小暑就有大暑,有小雪就有大雪,有小寒就有大寒,为何有小满却没有大满呢?

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问过,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答道:

“夫寒暑以时令言,雪水以天地言,此以芒种易大满者,因时物兼人事以立义也。盖有芒之种谷,至此已大,人当效勤矣。”意思是,小暑、大暑、小寒、大寒,是取义于时令气温变化。小雪、大雪,是依据降雪量命名。这几个节气名称,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可指导人们准确把握农时。

芒种,激励大家勤于农事

但“芒种”的立义就不一样了,这个节气的命名兼顾“时物”与“人事”。

小满是四月中气,意思是“物至此小得盈满”,此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到了五月,这些作物均已成熟,可以收割了。从这个意义来讲,命名五月节为“大满”也未尝不可。

但问题是,进入五月,已是“亦稼亦穑”(种植叫“稼”,收割叫“穑”)之时,此时适逢“三夏”大忙季节:忙于夏收、夏种、夏管。其侧重点是种和管,而不是收,故古人命名五月节为“芒种”,目的是激励大家勤于农事。

此外,“大满”一词,容易引起误解,易被理解为过于丰盈、过于充实、过于满足。显然,这不符合传统文化理念。古人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满招损,谦受益”,告诫人们凡事不可“大满”。所以郎瑛说用“芒种”取代“大满”,是既考虑到“时物”,又考虑到“人事”。

芒种三候

芒种共15天,以“物候”言,分三候,每候5天。

初候,螳螂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这种草虫深秋生子于林木间,一壳百子,芒种一到,便破壳而出。

二候,鵙(读“局”)始鸣。

鵙,即伯劳鸟。“鵙”是形容它的叫声,并以此得名。《诗经·豳风·七月》云:“七月鸣鵙”,周历的七月即夏历的五月,芒种过后5天,伯劳鸟便开始鸣叫了。

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反舌”这种动物,到了芒种三候时,就不叫了。问题在于:这是什么动物?古代很多著作认为,这就是“百舌鸟”,此鸟又名乌鸫,它最大的本领是能学百鸟之音,它可以模仿周围任何鸟类的声音,且叫声清脆,旋律优美。唐人张仲素写道,百舌鸟,它不像其他禽鸟那样“终岁嘤嘤”,每年春分才开始鸣叫,到了仲夏时节,就寂寂无声了。

另一种解释认为,芒种三候所说的并非百舌鸟,而是“虾蟆”。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作者吴澄就认为那是蛙类中的“虾蟆”。“虾蟆”之所以名为“反舌”,是因“蛙属之舌尖向内”。《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也持这种观点,“皆谓虾蟆也”。

不过,古人所说的“虾蟆”不是指癞蛤蟆或蟾蜍。“虾蟆”与“蛤蟆”同音,但不同种。李时珍说:“虾蟆,蟾蜍,二物各别。”此“虾蟆”,是身形比癞蛤蟆小很多的蛙类。

作者:钟葵

来源: 广州日报

《论语》中的樊迟

樊迟,名须,字子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少孔子三十六岁”。《论语》涉及樊迟的记述有6章。总起来看,孔子也不大欣赏樊迟。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

这里的“小人”不是说品质坏,而是说人生定位不高,理想不够远大。孔子要培养的是国家高层管理人员,精神贵族,而不是农民科学家。樊迟请教如何种田种菜,孔子以为樊迟立志不远,所以说他“小人也”。

人各有志,人生的职业千千万,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此,我们倒觉得樊迟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他不骛高远,脚踏实地,在人们追逐名利的时代,他不羞农圃,也是难能可贵的。

也许樊迟很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不是经营仕途的材料,所以“请学稼”“请学为圃”。因为他既没有子贡、宰我那般精明干练,也没有颜渊、冉雍那样大略雄才。盖在孔子弟子中,樊迟的悟性不是很高,属于“中人以下”。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孔子告之“无违”,他不明其意,需要老师明示。在《论语》所记樊迟“问学”中,他三问“仁”,两问“知(智)”,一问“崇德修慝辨惑”。一事而问再三,有时仍须别人指点迷津,可见智慧确有不足。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

樊迟“问知”,孔子告之以“知人”,樊迟没明白何意,一脸的茫然,孔子进一步告诉他“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他还是不明白,又不好意思再问,只好来请教子夏。子夏聪颖,闻言便知。相形之下,也见樊迟思维迟缓,不够敏捷。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樊迟三“问仁”,孔子教之以“爱人”“先难后获”“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内容一次比一次具体;两“问知”,先教之以“知人”,再教之以“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内容也是一次比一次明确。既见孔子“诲人不倦”精神,也知樊迟的领悟能力不是很好,头脑较笨但很有进取之心。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颜渊》)

“崇德修慝辨惑”仍然是关乎“仁”和“知”的问题。樊迟既“御”,又“从游”,侍奉孔子,可谓尽心,不惜体力。“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孔子因其材而教,诲之不倦,终使跻身于“七十二贤人”之列。

芒种继小满之后,为何不叫“大满”?

昨日芒种,芒种的到来,标志着时序已入仲夏,南北方高温天气开启。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梅雨季节,早春开花的梅树已结出梅子,“青梅煮酒”正当其时;此时,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爱花之人纷纷饯送“花神”归位,期盼来年再相会;此时,皖南农民在谷稻播种完毕后,家家户户制作小吃包粿,并将之供奉在田间地头,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翻拍)

小满之后无“大满”,为何?

《周礼》云:“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解释说:“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是指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麦等;“种”有二义,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

芒种为五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夏季第三个节气。

因芒种前一个节气是小满,有人不禁要问:二十四节气中,有“小”就有“大”,如有小暑就有大暑,有小雪就有大雪,有小寒就有大寒,为何有小满却没有大满呢?

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问过,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答道:

“夫寒暑以时令言,雪水以天地言,此以芒种易大满者,因时物兼人事以立义也。盖有芒之种谷,至此已大,人当效勤矣。”意思是,小暑、大暑、小寒、大寒,是取义于时令气温变化。小雪、大雪,是依据降雪量命名。这几个节气名称,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可指导人们准确把握农时。

芒种,激励大家勤于农事

但“芒种”的立义就不一样了,这个节气的命名兼顾“时物”与“人事”。

小满是四月中气,意思是“物至此小得盈满”,此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到了五月,这些作物均已成熟,可以收割了。从这个意义来讲,命名五月节为“大满”也未尝不可。

但问题是,进入五月,已是“亦稼亦穑”(种植叫“稼”,收割叫“穑”)之时,此时适逢“三夏”大忙季节:忙于夏收、夏种、夏管。其侧重点是种和管,而不是收,故古人命名五月节为“芒种”,目的是激励大家勤于农事。

此外,“大满”一词,容易引起误解,易被理解为过于丰盈、过于充实、过于满足。显然,这不符合传统文化理念。古人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满招损,谦受益”,告诫人们凡事不可“大满”。所以郎瑛说用“芒种”取代“大满”,是既考虑到“时物”,又考虑到“人事”。

芒种三候

芒种共15天,以“物候”言,分三候,每候5天。

初候,螳螂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这种草虫深秋生子于林木间,一壳百子,芒种一到,便破壳而出。

二候,鵙(读“局”)始鸣。

鵙,即伯劳鸟。“鵙”是形容它的叫声,并以此得名。《诗经·豳风·七月》云:“七月鸣鵙”,周历的七月即夏历的五月,芒种过后5天,伯劳鸟便开始鸣叫了。

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反舌”这种动物,到了芒种三候时,就不叫了。问题在于:这是什么动物?古代很多著作认为,这就是“百舌鸟”,此鸟又名乌鸫,它最大的本领是能学百鸟之音,它可以模仿周围任何鸟类的声音,且叫声清脆,旋律优美。唐人张仲素写道,百舌鸟,它不像其他禽鸟那样“终岁嘤嘤”,每年春分才开始鸣叫,到了仲夏时节,就寂寂无声了。

另一种解释认为,芒种三候所说的并非百舌鸟,而是“虾蟆”。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作者吴澄就认为那是蛙类中的“虾蟆”。“虾蟆”之所以名为“反舌”,是因“蛙属之舌尖向内”。《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也持这种观点,“皆谓虾蟆也”。

不过,古人所说的“虾蟆”不是指癞蛤蟆或蟾蜍。“虾蟆”与“蛤蟆”同音,但不同种。李时珍说:“虾蟆,蟾蜍,二物各别。”此“虾蟆”,是身形比癞蛤蟆小很多的蛙类。

作者:钟葵

来源: 广州日报

灌溉庄稼什么意思?

你知道沛县“一溜八堡”咋来的吗?

沛县人都知道有个“八堡果园”,此外,还有头堡、二堡、三堡、四堡等地名。这里的堡读 “普”音,即”八普果园“,如果念”八保“,别人会笑话,一听就不是本地人。

(沛县地图上的“一溜八堡”)

出沛县城向西北,三里一堡,二十四里路共八个村庄。

四堡村的地半沙半淤,称不上沙土窝,再朝西北,到六堡、七堡、八堡,就是沙土窝了,过去是“微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地方,土质瘠薄、多碱,比较适宜种的庄稼有花生、红芋。这些地名比较奇特,是有来历的。

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黄河在河南黄陵岗决口,黄河水分数道东流,安徽、江苏北部和山东西南部的广大地区受灾,运河航运也遭到破坏。

明政府派官员多方治理,于弘治八年(1495年)修筑了一条长堤,西起河南胙城(今汲县东南),经滑县、长弘、东明、曹县,东至江苏丰县、沛县,全长三百六十多里。因其耸峙起伏如山,故名太行堤(又名泰黄堤)。

(八堡果林中学高中毕业留念)

此后,对该堤不断进行修复,如《明史·河渠志》记载,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修丰、沛泰黄堤,并在险要地地段,实行“三里一铺,一铺十夫,设官划地而守”的措施。

太行堤在沛县的一段是从当时的沛城西关向西北,经现在的沛城镇西北部、大屯镇西南部,朱寨镇北部、安国镇南部、鹿楼镇北部入丰县境内。

堤的东段是险要地段,实行“三里一铺(堡)”的守护制度,设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七堡和八堡。在设堡的地方,逐渐有人家居住,形成了村庄,村名也就以堡为名。

在堤的西段,有一些重要的过往路口(渡口),叫做堤口,也逐渐形成了村庄,便以村庄中主要姓氏为名,如鹿楼镇的闵堤口、张堤口、吴堤口、杨卜口等。

明万历年间,黄河在沛县四堡决口,太行堤被冲垮。

世事沧桑,当年的河道和太行堤均荡然无存,但头堡至八堡的地名却延续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

(八堡果园)

从沛县地图上看,从沛城北面的头堡开始,向西北方向,一溜排列着八个村庄,分别是头堡至八堡,各自相距三里左右,像一串珍珠,略呈弧形,独具风采。

目前,头堡、沛县安国镇六堡村等已经拆迁,八堡也建了新村。如果有人研究中国地名,沛县的“八堡”,无异于一串璀璨的明珠。

(参考资料:《沛县志》、《安国乡志》)

凡事要讲“哈数”——陕西关中方言三题

今天是2017年9月5日,星期二,农历七月十五,中雨转多云,16~21℃,空气质量70,良。

▼▼▼

“哈数”

陕西关中方言把下念“ha”,下楼说成“哈楼”,下基层读作“哈基层”。众多关中方言当中,有一个词使用频率比较高——“下数”, 关中人读作“哈数”。意为规矩、规定、讲究、标准、原则等等,也可以理解为“分寸”或“度”。为了方便阅读,本文当中统称为“哈数”。

在陕西,东起潼关,西到宝鸡,八百里秦川,经常会听到长辈训斥晚辈:这崽娃子,不懂“哈数”。估计这年轻人,办事不懂规矩,给长辈留下一个不懂“哈数”的印象。

▼群山中的陕西村落

十多年前,初次去女朋友家,饭桌上,我就给未来的老丈人留下了一个不懂“哈数”的印象。

那时与妻子谈恋爱,老丈人态度很勉强,总觉得把女儿从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嫁到干旱半干旱的北部乾县,有点太委屈女儿。在这种情况下,我极力想好好表现,让她的家人打消顾虑。终于有一天,妻子约我与她的家人一起吃饭,席间,我双手端起酒杯,起身给未来的老泰山敬酒。越是想好好表现,越容易紧张,结果双手颤抖,话不利索,最要命的是碰杯时我的酒杯高出老泰山酒杯一点点,而我当时过于紧张,根本没有意识到,还是事后妻子悄悄告诉我的。第二天,妻子传过话来,他爸对我的印象是——“这娃不懂哈数。”

听了这话,我沮丧了好几天。后来,为了消除这一不良印象,工作上我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生活中处处留心细节,时时在意礼节。当然,在妻子家人跟前,也努力表现为一个懂“哈数”的人。最终,通过良好的表现,我赢得了老泰山的信任。

杨凌人康克俭先生在新疆工作多年,一次去一家陕西人开的岐山面馆吃臊子面。面端上来后,他吃了两口,对老板娘说,面薄、劲、光,汤酸、辣、香,就是有一点需要改进——臊子肉太少。康先生让老板娘多加一份臊子肉,他多付一份肉钱。老板娘不同意,好说歹说都不行。“为啥不行?”康先生十分不解。老板娘说:“不行就是不行,赶早做多少臊子,擀多少面,那是有哈数的!”

▼岐山臊子面

一碗面吃得康先生又气又笑,感叹陕西乡党做生意不灵活,太死板。据说两年后,康先生再去吃面,那位强调“哈数”的老板娘想家,回岐山了,她的儿子管理面馆,这一次,康先生如愿以偿,臊子面里面多加了一份臊子肉。

六七十年代,关中小伙子谈对象,要给女方家配“四色礼”,这是“哈数”;婚后回门,新女婿会带一名本门子侄一同前往,到了丈人家,老丈人和丈母娘都要给带去的小孩红包,大小无所谓,但是必须有,这也是“哈数”。若是大人们忘了给小孩红包,新媳妇的公婆会嘲笑她娘家人不懂“哈数”。在这个层面上,“哈数”所体现的更多是传统礼数。

如今,“哈数”在关中仍然被频繁使用,懂“哈数”不懂“哈数”,有“哈数”没“哈数”,成了关中人判断人或事的基本标准。老一辈人教育下一代:凡事要讲“哈数”;做人要懂“哈数”;工作要守“哈数”;遇事心里要有“哈数”。“哈数”意识代代相传,已经潜移默化到关中人的灵魂深处。当然,讲“哈数”也不能墨守成规,对于陈规陋习要坚决唾弃。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需要年青一代的关中人不断创新,最好能赋予“哈数”更多新意。

泼 烦

现代汉语词典里找不到“泼烦”,因为这是一个被陕西人频繁使用的古老方言。“泼烦”的意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心理感受:烦躁、无聊、郁闷、艰难、纠结、心烦意乱;二是指身体疲惫、困乏,想睡觉。然而,“泼烦”也不是陕西人的专利,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也说“泼烦”。远在甘肃古浪的朋友麦田发微信说,他觉得“泼烦”应为“颇烦”——颇为烦恼嘛。想一想,也觉得有道理。

除了西北,四川人也说“泼烦”。2013年7月23日,《成都商报》健康版有一条题为《问世间湿为何物 直教成都人心焦泼烦》。原来,受湿气、湿毒困扰的成都人,苦不堪言,真是“泼烦”得不像啥子吆。

在陕西,“泼烦”也指困苦、熬煎。曾经三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农民诗人王老九(陕西临潼人,原名王建禄,排行老九),在《张老汉卖馀粮》中写到:“解放前,整得咱穷人叫苍天,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越过越泼烦。”

▼农民诗人王老九

其实,若要追根索源,“泼烦”可谓历史悠久。东汉许慎撰写的古代汉族文字学著作、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中记载:叵烦(po fan):“不耐烦,纠结。“叵,不可也。”明代国子监生张自烈撰写的《正字通》记载:“叵耐,不可耐也。”

“泼烦”原来是“叵烦”?! 如此说来,“叵烦”可以理解为“不可烦或不烦”。既然“不烦”,那还喊叫啥呢?其实,这就是陕西人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正话反说,比如找人帮忙,就会说,不好意思劳您大驾,其实就是想劳驾你;您吃了饭再走吧?其实就是和你客气一下——这可不可以理解为陕西人表达上的机智?

那么,“叵”什么时候变成了“颇”或“泼”?无从考证。不过,陕西人喊叫“泼烦”,用不烦表示很烦,很纠结,很艰难,很郁闷,或者很困乏,想得到他人的安慰,至于究竟该用哪个字?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

▼关中西府风光

话说关中西府,忒色小吃臊子面名扬天下。一旅游景点附近,村里大姑娘小媳妇都是做臊子面的好手。政府发展旅游产业,促使村子办起了农家乐,游客逛完景点,咥臊子面,赞不绝口。一天,市、县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结束后来到一农家乐咥臊子面,对这家大嫂的手艺颇为满意。临走时,领导握着大嫂的手说:“今天把你家麻烦了!”农家大嫂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多的领导,一激动,张口就说:“麻不烦,麻不烦”。领导们先是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大嫂这才意识到说错了,顿时脸红到脖子根——她本想说“不麻烦,不麻烦”,结果一激动,说反了。领导走后,农家大嫂长出了一口气,边擦汗边对家里人说:“你们赶紧收拾碗筷吧,我泼烦地很!”

泼烦,是一种心里状态。生活在陕西,经常会听到有人喊“泼烦”,其实,他(她)有时候不见得有多么“泼烦”。喊叫“泼烦”的人,往往喜欢别人听他(她)说“泼烦”时的那一种状态。

近日,与作家王红相老师探讨“泼烦”,比较赞同他的观点——陕西人说的“叵烦”,是一种极为古雅的文言表达。把“叵烦”改为“颇烦”,好像也有道理,却少了玩味,就像把肉夹馍说成馍加肉,意思谁都懂,味道却寡淡很多。而“泼烦”,显然是一种权宜的误写。

“外头”

陕西方言当中,“外头”或者“外头人”,通常是指已婚的成年男人,也是妻子对丈夫的一种俗称。这种称谓不仅仅是陕西的叫法,其他地方亦有之,比如山东潍坊,郓城等地,东北一些地方也这样叫。萧红在《牛车上》有段对话:“外头人来信了,请先生看看……”萧红所说的“外头人”,就是指丈夫。

陕西方言里“外头”的外,不能读wai,而是读作wei。如果听到有人说:打南边来了一个“外头人”,其实是指那边来了一个男人,纯爷们。

从古至今,男人们背井离乡,走南闯北,挣钱养家;女人则留守在家,既要照顾老人、经管孩子,还得侍弄庄稼。这种生活现状不仅仅陕西有,山西的“走西口”,东北的“闯关东”,基本都属于这种情况。久而久之,丈夫成了“外头人”,妻子理所当然成了“屋里头人”或者“屋里头的”。在陕西,除了陕北一些地方,把婆姨称为“屋里头的”之外,其他地方,鲜有“外头人”的反义称谓。

▼陕北媳妇形象

早些年,在关中西府,特别是乾县、武功、扶风、岐山、凤翔等地,“外头”或“外头人”的叫法十分普遍。在这里列举两句对话,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实际语境下“外头人”的含义。

“你看你,拿个外头人,胆子就喔么小?赶紧寻个棍棍,把喔长虫挑走!”

“外头人咋咧?外头人必须不怕长虫吗?”

这是一个女人用陕西方言在训斥一个男人,大意为:你看你一个大男人,胆子怎么那么小?赶紧找根木棍,把那条蛇挑走。被训斥的男人不甘心,用强硬的语气回敬女人。其实,男人也有怕蛇之人,这很正常,但是在陕西女人眼里,“外头人”就应该有胆量、有气魄、有担当,关键时刻就得冲在前面,否则,就会被女人和娃娃们笑话。

在西府农村,新媳妇独自出门,若是碰到一群男人,端着老碗,或圪蹴在碌碡上,或圪蹴土堆上,边吃黏面,边谝闲传(聊天),新媳妇就会低着头、红着脸快步走过。事后被人问起,为何如此,新媳妇会说:“一伙外头人在那谝闲传,我不好意思打招呼……”这是西府女人见到陌生男人或者不熟悉的男人再正常不过的一种表现。害羞,是因为见了“外头人”,而且还是一伙“外头人”。

▼陕北汉子形象

如今,把男人称为“外头人”的情况比以前少多了,不过偶尔还能听到——多半是家里的老奶奶这样称呼陌生男人。上了年纪的陕西男人,对这样的叫法都不陌生,反而很亲切。对于90后以及00后而言,恐怕没几个人能说清楚“外头人”含义。

时代变迁,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挣钱养家的早已不是男人们的专利。如今的女人,不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有些甚至还打得过流氓,一点不比男人差。“女汉子”比比皆是,随便拉出一个,绝对称得上是 “女外头”!所以说,陕西方言当中的“外头人”,在新形势下,不能泛指男人了。要我说,对那些有血性,有气魄,有能力,有肚量、敢负责,有担当,懂规矩的人,不管是男是女,都可以称之为“外头人”。记住了,是“外(wei)头人”。

来源: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208坊

新闻茶点

1.陕西省试行高中招生“4+4”模式,今秋起在宝鸡、延安、汉中试点,2020年左右全面实施。

2.陕西省再次部署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504家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被约谈。

3.陕西发现超级金属铼,占全球7%。

4. 西安市城(棚)改工作9月8日接受问政。

5.西安203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600亿。

6.西咸新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康军为管委会主任人选。

7.安康通报12起为政不为典型案例

史上今日

2004年9月5日(农历七月二十一),中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获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证书。

晨读日签

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

---鬼谷子

本期主稿 | 李俊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