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圆的制作方法,配方比例详细,颜色好看,流心馅料甜而不腻
元宵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怎么能不来点团团圆圆的小汤圆呢!虽说现在买汤圆非常方便,而且口感也很多元,甚至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馅料。但是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什么都比不上自己手工做的更加好吃健康哦!
至于汤圆的馅料,我认为还是传统一点的,更加经久耐吃,更加回味呢!今天推荐两款元宵,一款是黑芝麻馅的,一款是花生馅的,这两款吃起来都无比香甜呢。汤圆的制作方法,配方比例详细,颜色好看,流心馅料甜而不腻!
在颜值方面我们也会有一点小小的创新,看起来更加可爱,吃起来更加细腻。在制作方面也不是很复杂,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最爱的手工汤圆,口感细腻,味道无比香甜,每天都想来一碗,现在就一起做起来吧!
【元宵汤圆】
制作配料:
黑芝麻馅料:黑芝麻100克 黄油25克 白糖18克 清水适量
花生馅料:花生80克 黄油10克 白糖15克
糯米皮:水磨糯米粉250克 开水150克 清水30克 紫薯粉适量
制作方法:
1、先来制作馅料:黑芝麻+白糖打成粉,加入黄油拌均匀,想要流心馅料加点清水,拌均匀放在冰箱冷冻变硬;花生馅料也是一样的做法;
2、冷冻之后分割成10克的小剂子,然后搓圆继续冷冻保存;
3、糯米粉加入开水烫面搅匀,再加入冷水和成面团,分一半面团加入紫薯粉揉成面团,密封醒面20分钟左右;
4、白色面团分成2份,取一份紫色面团夹在中间;也可以任意做成自己喜欢的花纹;
5、分成20克的小面剂,整成窝窝头的形状;
6、包入一个馅料;
7、包起来封好接口,搓圆;
8、开水下汤圆,期间不停地搅拌防止粘锅底,煮至浮起来继续煮2分钟左右就可以盛出来了;
9、自己做的汤圆甜而不腻,黑芝麻也是流心的馅料,比买的更健康更好吃!
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评论吐槽,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您的支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提起过元宵节,自然会想到吃元宵。很多人以为元宵就是汤圆,或者不太分得清楚。一直在南京从事元宵与汤圆手工制作的展坤向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介绍了二者的区别。
滚元宵 杨桂宏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制作方法不同。元宵是滚出来。首先将处理好的馅料切成小块,然后将馅料放入生糯米粉的竹筛里摇,让元宵滚起来。等到裹上一层糯米粉后,沾水裹粉,以增加黏性,再次放入竹筛里滚,反复五六次,最终变成一个大的圆球,元宵就制作好了,又可称为叠元宵。汤圆是包出来的,制作方法和包子较像,就是把糯米粉加水活成面团,然后分成小剂子,把馅料包进去,搓成圆圆的。
包汤圆 肖伟伟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外观不同。元宵的表面可以看到糯米粉的颗粒感,不光滑,汤圆的表皮比较光滑。
馅料不同。元宵的馅料只能是甜口的或实心的,一般会以传统的黑、白芝麻搭配花生碎,加入白糖、面粉、植物油,调配成馅料。因为要经过反复的“滚”,所以从原料来说,馅料一般会被加工成固体的状态,质地较硬。汤圆的馅料种类比较丰富,除了传统的黑芝麻、白芝麻、花生馅料之外,如今还有巧克力、红豆沙、紫薯、水果等多种馅料,除了甜口的还可以做咸口的。
煮出的汤圆 展坤摄
煮法不同。因为元宵是滚出来的,表面有干燥的糯米粉,因此,煮的时候汤汁会变浓稠,而且通常要煮上10多分钟才会熟。此外,把元宵下油锅小火炸熟,色泽金黄,香甜软糯,是很多北方人爱吃的做法。汤圆的馅料很多,但吃法颇为单一,通常只能煮着吃,但它易熟,煮三五分钟即可,且汤较为清澈。此外,汤圆可煮不可炸。
口感不同。元宵的口感偏紧实,有嚼劲。汤圆吃起来软软糯糯。
储存方法不同。元宵冷冻容易开裂,保质期较短。汤圆可以冷冻保存,保质期较长。
展坤表示,汤圆的地位,差不多等同于北方的水饺,除了元宵节之外,除夕、春节及重大节日,都会吃汤圆。因为汤圆易储存,所以街头到处都有卖汤圆的小摊,在全国各地也能买到速冻汤圆,全年可以吃到。而元宵则仅在元宵节期间才会出现。
赤豆元宵 展坤摄
我们常听说的赤豆元宵是如何做出来的呢?展坤告诉记者:“先用赤豆、红豆、莲子熬煮起沙,加入冰糖酒酿,用藕粉勾芡,再将煮熟的实心小元宵放进去,最后淋上一勺灵魂——桂花糖浆,这就是南京著名的传统小吃——赤豆元宵。”
花式汤圆 展坤摄
据展坤介绍,汤圆的外观上如今很多创新,比如用水果蔬菜汁和面,包五彩汤圆、雨花石汤圆,还有各种生肖卡通造型的汤圆,如去年大火的冰墩墩汤圆等,这些比较受年轻人的喜爱。
花式汤圆 展坤摄
在煮汤圆时,南京人还喜欢用红枣、枸杞、冰糖、酒酿、桂花,熬煮浓厚香甜的汤汁,再在里面下入汤圆,可谓色香味俱全。
展坤表示,元宵、汤圆虽有不同,但寓意都是一样的,代表着吉祥如意、阖家团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编辑: 姚依依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元宵、汤圆傻傻分不清?听听专家怎么说
新华社天津2月16日电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热闹非凡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每每这个时候,元宵和汤圆总让很多人分不清楚。为何要吃这两种食物?二者到底有何区别?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元宵和汤圆是正月十五必吃的应节食品,犹如腊月初八的腊八粥。那么,汤圆和元宵究竟有何区别?大致来说,以江浙为中心的南方地区,用包制方法制作的叫汤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用摇制方法制作的叫元宵。
据研究,最早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当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做成馅芯,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2至3公分的圆形生品,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所以最初叫“浮元子”,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在古汉语里,“汤”是开水的意思,后来人们逐渐改叫汤团、汤圆。
罗澍伟表示,汤圆的原始形态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小吃“元(圆)子”,这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梦粱录》中称作“汤团”,《武林旧事》又将其称作“乳糖圆子”“澄沙团子”,说明这时的圆子已有了馅芯,所以宁波人在此基础上创新为煮而食之的馅芯汤圆,而不带馅芯的珍珠圆子至今仍流行于江浙一带。
说完了汤圆,再来说说元宵。罗澍伟介绍说,元宵用糯米细粉制成,圆形,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及各类蜜饯果料等,食用时煮、蒸、炸、拔丝皆可。传为上元节期间,元代大都(即今北京)的糕点铺,为使人方便快捷地吃上节令食品,首创了摇制法。明代刘若愚对此有详细记载:“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因系正月十五晚上食用,直接取名“元宵”。方法虽然粗犷,但构思巧妙,且适于批量生产。
清代以来,北方各地的元宵制作日益精细,北京的桂花什锦元宵、天津的蜜馅元宵都很有名。南方各地的汤圆,更是新品层出,如成都的赖汤圆、重庆的凌汤圆、上海的擂沙汤圆、苏州五色汤圆、广东的四式汤圆、台湾的菜肉汤圆……可谓花样新奇,名目繁多。据说国外友人见状,因不知馅芯如何放入而叹其为鬼斧神工的艺术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在我国一些地方,冬至或过春节时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或称甜馅的为汤圆,咸馅的为元宵。
罗澍伟表示,不论是“包”出来的汤圆,还是“摇”出来的元宵,都是元宵节的一个吉俗,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美好、和谐圆满,寄托新的一年幸福安康、诸事圆满的心愿,以致被人们留传、沿袭、传承。(完)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