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沈阳大佛寺地址(沈阳大佛寺)

沈阳大佛寺地址(沈阳大佛寺)

沈阳大佛寺

沈阳大佛寺本文参考山人0906的博客感谢

大佛寺

沈阳大佛寺,原名保安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慈恩里14号,寺因佛像高大而得名。关于这座初建于唐,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延以至今的古刹,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不必当真!

很久很久以前,在今大佛寺院中,有一深不见底的古井,井中经常喷出臭不可闻的墨水和雾蒙蒙的黑气,人着便死,牲着即亡,大家非常恐惧,但又不知所以,无可奈何!有一天,一位身着袈裟的瘸腿和尚路过这里,闻知此事后,坐在井边诵了两个时辰的经,然后,将随身所用的黑色拐杖抛入井中。不一会儿,只见黑色拐杖变成一条长不可及的粗大铁链,一头垂在井中,一端露在井外,然后,又用一块大石盘压在井口。从此,井口再也不喷黑水不冒黑气了。不久,人们便在这里建成了大佛寺。据说,当年瘸腿和尚用来扣压深井的那块大石头,如今还在寺中呢!美好的传说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大佛寺的建筑沿革,一桩桩一件件,又为人们演绎出它那悠远的历史。

大佛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号,古名\"保安寺\",这个是 不对的,因为保安寺在三好街,文革以后拆除了!始建于唐朝,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佛寺,发现了唐朝遗碑,清乾隆十二年(1649年)、五十六年(1693年)、宣统二年(1910年)多次重修,民国五年(1916年)住持比丘尼常慧法师弟常智法师再次主持重修。该寺为比丘尼修行道场,占地543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地藏殿的东、西山墙内各有碑铭,记载着建寺经过和重建地藏殿的概况。原有乾隆所书匾额和大铜佛,现已不存。

大佛寺

具体情况:大佛寺初建于唐代,后因年久失修,殿宇逐渐倾颓。在明历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对大佛寺进行重建时,发现寺内遗存的唐代残碑和法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曾两次对此寺进行大规模维修,当时寺中有殿室十二楹,住持比丘尼两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六月,比丘尼修真用清币9000缗(钱贯,1000文为一缗),从辉宗寺界禅手中接典,并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赖檀越资助金帛,再修寺院,使古老寺院为之一新。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八月,彩绘大殿和山门,使大佛寺面貌大为改观,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禅院了。

伪满时期,日伪奴化统治致使寺院加速倾颓。于是,在伪康德二年(1935年)时,重修砖垣;过二年,再茸山门。数年后于伪康德六年(1939年)创建地藏殿。至此,历经几百年的艰难创建,大佛寺已具有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东园平房等建筑,其占地543平方米。一座墙垣整齐,院落开阔,建筑雄伟壮观的大佛寺巍峨耸立在北国古城大地上,展示了时代的优美画卷。

现今,在中殿东西山墙上,还存有伪康德六年(1937年)撰写的碑文,粗略地记载了大佛寺建筑时间及重修的经过。

1979年后,政府拨款重新修缮了地藏殿、正殿、东西配殿等,迄今,大佛寺有建筑13间,僧众10多人。一对雄建的大石狮端坐在坚实的须弥座上,守卫着庄严的古刹,迎送着各地的客人。

建筑特色

沈阳大佛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大隐于居民区内,山门没有想象中的大,和周围的居民楼相比,小巧但不失庄重,低矮却异常肃穆。山门有三个门洞,中间的大门洞还有两旁的石狮,用铁栏杆围起来,并不打开。平常时间,寺院只开东侧的小门,接待香客。到了初沈阳大佛寺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又只开西侧的小门,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山门前还有一棵小小的松树。

大佛寺的建筑面积,资料上说只有五百余平方米。身在寺院中,感觉两座主殿的间隔,主殿和东西配殿的距离的确都很紧凑,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配殿等建筑一样不少。从山门进来,就是天王殿,然后是大雄宝殿。西配殿中有王观堂和写着\"升疏\"等字样的房间。东配殿有一处是藏经楼。在天王殿东西山墙上刻有碑铭,东侧碑铭记载了建筑庙宇的时间和经过,西侧碑铭记述了重新修建地藏殿(中殿)等之概括经过

清宣统元年农历六月,比丘尼修真用清币9000缗,从辉宗寺界禅手中接典,并于清宣统二年,赖檀越资助金帛,再修寺院,使古老寺院为之一新。清宣统三年农历八月,彩绘大殿和山门,使大佛寺面貌大为改观,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禅院了。

民国五年(1916年)由尼僧常慧任住持,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常慧与师弟常智二人再次重修了山门,中殿和大殿。中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大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左右殿有十六罗汉像,大殿东西各有配房,中殿前两侧各有东西厢。

据《沈阳县志》记载,有乾隆十二年重修匾额,丈六大铜佛一尊。于民国初期即已消失不见。大佛寺就是因为寺院内的佛像高大而得名,可惜如今无法看到丈六的铜佛了,但却在沈阳民间留下两句特别有意思的话,\"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忘。

五百罗汉堂寺字金顶辉煌、气势雄伟,五百罗汉全用青田石雕而成,雕刻工艺沈阳大佛寺精致,面容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玉佛殿在罗汉堂后面山坡上的玉沸殿,供奉着一尊高1.25米的缅甸玉佛,罗汉堂和玉沸殿在同一轴线上,从而连成三进式仿古建筑群殿字,使青田玉石罗双和缅甸玉佛释迎牟尼佛祖组成和谐协调的玉佛群。

当然东北最厉害的最为著名的当数\"千山弥勒大佛\",此佛于1993年4月6日发现,是由一座山峰自然形成的,可谓佛是一座山,山为一尊佛。大佛身高70米,臂宽46米,头高9.9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法相庄严,由山洞形成的佛脐可容两人,胸前形成的佛珠隐约可见,大佛呈坐姿,左手五指分开置于膝上,右手半握拳,肩负布袋,面西而坐。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命笔提书\"千山弥勒大佛\"。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美国德州佛教会主席觉光法师亲自为千山大佛寺命。

每逢佛节之日和道场法会之时,寺院梵音悦耳,经声悠扬,香烟萦绕,人迹不断。

沈阳大佛寺

沈阳大佛寺本文参考山人0906的博客感谢

大佛寺

沈阳大佛寺,原名保安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慈恩里14号,寺因佛像高大而得名。关于这座初建于唐,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延以至今的古刹,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不必当真!

很久很久以前,在今大佛寺院中,有一深不见底的古井,井中经常喷出臭不可闻的墨水和雾蒙蒙的黑气,人着便死,牲着即亡,大家非常恐惧,但又不知所以,无可奈何!有一天,一位身着袈裟的瘸腿和尚路过这里,闻知此事后,坐在井边诵了两个时辰的经,然后,将随身所用的黑色拐杖抛入井中。不一会儿,只见黑色拐杖变成一条长不可及的粗大铁链,一头垂在井中,一端露在井外,然后,又用一块大石盘压在井口。从此,井口再也不喷黑水不冒黑气了。不久,人们便在这里建成了大佛寺。据说,当年瘸腿和尚用来扣压深井的那块大石头,如今还在寺中呢!美好的传说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大佛寺的建筑沿革,一桩桩一件件,又为人们演绎出它那悠远的历史。

大佛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号,古名\"保安寺\",这个是 不对的,因为保安寺在三好街,文革以后拆除了!始建于唐朝,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佛寺,发现了唐朝遗碑,清乾隆十二年(1649年)、五十六年(1693年)、宣统二年(1910年)多次重修,民国五年(1916年)住持比丘尼常慧法师弟常智法师再次主持重修。该寺为比丘尼修行道场,占地543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地藏殿的东、西山墙内各有碑铭,记载着建寺经过和重建地藏殿的概况。原有乾隆所书匾额和大铜佛,现已不存。

大佛寺

具体情况:大佛寺初建于唐代,后因年久失修,殿宇逐渐倾颓。在明历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对大佛寺进行重建时,发现寺内遗存的唐代残碑和法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曾两次对此寺进行大规模维修,当时寺中有殿室十二楹,住持比丘尼两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六月,比丘尼修真用清币9000缗(钱贯,1000文为一缗),从辉宗寺界禅手中接典,并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赖檀越资助金帛,再修寺院,使古老寺院为之一新。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八月,彩绘大殿和山门,使大佛寺面貌大为改观,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禅院了。

伪满时期,日伪奴化统治致使寺院加速倾颓。于是,在伪康德二年(1935年)时,重修砖垣;过二年,再茸山门。数年后于伪康德六年(1939年)创建地藏殿。至此,历经几百年的艰难创建,大佛寺已具有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东园平房等建筑,其占地543平方米。一座墙垣整齐,院落开阔,建筑雄伟壮观的大佛寺巍峨耸立在北国古城大地上,展示了时代的优美画卷。

现今,在中殿东西山墙上,还存有伪康德六年(1937年)撰写的碑文,粗略地记载了大佛寺建筑时间及重修的经过。

1979年后,政府拨款重新修缮了地藏殿、正殿、东西配殿等,迄今,大佛寺有建筑13间,僧众10多人。一对雄建的大石狮端坐在坚实的须弥座上,守卫着庄严的古刹,迎送着各地的客人。

建筑特色

沈阳大佛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大隐于居民区内,山门没有想象中的大,和周围的居民楼相比,小巧但不失庄重,低矮却异常肃穆。山门有三个门洞,中间的大门洞还有两旁的石狮,用铁栏杆围起来,并不打开。平常时间,寺院只开东侧的小门,接待香客。到了初沈阳大佛寺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又只开西侧的小门,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山门前还有一棵小小的松树。

大佛寺的建筑面积,资料上说只有五百余平方米。身在寺院中,感觉两座主殿的间隔,主殿和东西配殿的距离的确都很紧凑,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配殿等建筑一样不少。从山门进来,就是天王殿,然后是大雄宝殿。西配殿中有王观堂和写着\"升疏\"等字样的房间。东配殿有一处是藏经楼。在天王殿东西山墙上刻有碑铭,东侧碑铭记载了建筑庙宇的时间和经过,西侧碑铭记述了重新修建地藏殿(中殿)等之概括经过

清宣统元年农历六月,比丘尼修真用清币9000缗,从辉宗寺界禅手中接典,并于清宣统二年,赖檀越资助金帛,再修寺院,使古老寺院为之一新。清宣统三年农历八月,彩绘大殿和山门,使大佛寺面貌大为改观,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禅院了。

民国五年(1916年)由尼僧常慧任住持,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常慧与师弟常智二人再次重修了山门,中殿和大殿。中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大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左右殿有十六罗汉像,大殿东西各有配房,中殿前两侧各有东西厢。

据《沈阳县志》记载,有乾隆十二年重修匾额,丈六大铜佛一尊。于民国初期即已消失不见。大佛寺就是因为寺院内的佛像高大而得名,可惜如今无法看到丈六的铜佛了,但却在沈阳民间留下两句特别有意思的话,\"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忘。

五百罗汉堂寺字金顶辉煌、气势雄伟,五百罗汉全用青田石雕而成,雕刻工艺沈阳大佛寺精致,面容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玉佛殿在罗汉堂后面山坡上的玉沸殿,供奉着一尊高1.25米的缅甸玉佛,罗汉堂和玉沸殿在同一轴线上,从而连成三进式仿古建筑群殿字,使青田玉石罗双和缅甸玉佛释迎牟尼佛祖组成和谐协调的玉佛群。

当然东北最厉害的最为著名的当数\"千山弥勒大佛\",此佛于1993年4月6日发现,是由一座山峰自然形成的,可谓佛是一座山,山为一尊佛。大佛身高70米,臂宽46米,头高9.9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法相庄严,由山洞形成的佛脐可容两人,胸前形成的佛珠隐约可见,大佛呈坐姿,左手五指分开置于膝上,右手半握拳,肩负布袋,面西而坐。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命笔提书\"千山弥勒大佛\"。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美国德州佛教会主席觉光法师亲自为千山大佛寺命。

每逢佛节之日和道场法会之时,寺院梵音悦耳,经声悠扬,香烟萦绕,人迹不断。

沈阳大佛寺

沈阳大佛寺本文参考山人0906的博客感谢

大佛寺

沈阳大佛寺,原名保安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慈恩里14号,寺因佛像高大而得名。关于这座初建于唐,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延以至今的古刹,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不必当真!

很久很久以前,在今大佛寺院中,有一深不见底的古井,井中经常喷出臭不可闻的墨水和雾蒙蒙的黑气,人着便死,牲着即亡,大家非常恐惧,但又不知所以,无可奈何!有一天,一位身着袈裟的瘸腿和尚路过这里,闻知此事后,坐在井边诵了两个时辰的经,然后,将随身所用的黑色拐杖抛入井中。不一会儿,只见黑色拐杖变成一条长不可及的粗大铁链,一头垂在井中,一端露在井外,然后,又用一块大石盘压在井口。从此,井口再也不喷黑水不冒黑气了。不久,人们便在这里建成了大佛寺。据说,当年瘸腿和尚用来扣压深井的那块大石头,如今还在寺中呢!美好的传说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大佛寺的建筑沿革,一桩桩一件件,又为人们演绎出它那悠远的历史。

大佛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号,古名\"保安寺\",这个是 不对的,因为保安寺在三好街,文革以后拆除了!始建于唐朝,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佛寺,发现了唐朝遗碑,清乾隆十二年(1649年)、五十六年(1693年)、宣统二年(1910年)多次重修,民国五年(1916年)住持比丘尼常慧法师弟常智法师再次主持重修。该寺为比丘尼修行道场,占地543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地藏殿的东、西山墙内各有碑铭,记载着建寺经过和重建地藏殿的概况。原有乾隆所书匾额和大铜佛,现已不存。

大佛寺

具体情况:大佛寺初建于唐代,后因年久失修,殿宇逐渐倾颓。在明历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对大佛寺进行重建时,发现寺内遗存的唐代残碑和法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曾两次对此寺进行大规模维修,当时寺中有殿室十二楹,住持比丘尼两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六月,比丘尼修真用清币9000缗(钱贯,1000文为一缗),从辉宗寺界禅手中接典,并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赖檀越资助金帛,再修寺院,使古老寺院为之一新。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八月,彩绘大殿和山门,使大佛寺面貌大为改观,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禅院了。

伪满时期,日伪奴化统治致使寺院加速倾颓。于是,在伪康德二年(1935年)时,重修砖垣;过二年,再茸山门。数年后于伪康德六年(1939年)创建地藏殿。至此,历经几百年的艰难创建,大佛寺已具有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东园平房等建筑,其占地543平方米。一座墙垣整齐,院落开阔,建筑雄伟壮观的大佛寺巍峨耸立在北国古城大地上,展示了时代的优美画卷。

现今,在中殿东西山墙上,还存有伪康德六年(1937年)撰写的碑文,粗略地记载了大佛寺建筑时间及重修的经过。

1979年后,政府拨款重新修缮了地藏殿、正殿、东西配殿等,迄今,大佛寺有建筑13间,僧众10多人。一对雄建的大石狮端坐在坚实的须弥座上,守卫着庄严的古刹,迎送着各地的客人。

建筑特色

沈阳大佛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大隐于居民区内,山门没有想象中的大,和周围的居民楼相比,小巧但不失庄重,低矮却异常肃穆。山门有三个门洞,中间的大门洞还有两旁的石狮,用铁栏杆围起来,并不打开。平常时间,寺院只开东侧的小门,接待香客。到了初沈阳大佛寺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又只开西侧的小门,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山门前还有一棵小小的松树。

大佛寺的建筑面积,资料上说只有五百余平方米。身在寺院中,感觉两座主殿的间隔,主殿和东西配殿的距离的确都很紧凑,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配殿等建筑一样不少。从山门进来,就是天王殿,然后是大雄宝殿。西配殿中有王观堂和写着\"升疏\"等字样的房间。东配殿有一处是藏经楼。在天王殿东西山墙上刻有碑铭,东侧碑铭记载了建筑庙宇的时间和经过,西侧碑铭记述了重新修建地藏殿(中殿)等之概括经过

清宣统元年农历六月,比丘尼修真用清币9000缗,从辉宗寺界禅手中接典,并于清宣统二年,赖檀越资助金帛,再修寺院,使古老寺院为之一新。清宣统三年农历八月,彩绘大殿和山门,使大佛寺面貌大为改观,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禅院了。

民国五年(1916年)由尼僧常慧任住持,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常慧与师弟常智二人再次重修了山门,中殿和大殿。中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大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左右殿有十六罗汉像,大殿东西各有配房,中殿前两侧各有东西厢。

据《沈阳县志》记载,有乾隆十二年重修匾额,丈六大铜佛一尊。于民国初期即已消失不见。大佛寺就是因为寺院内的佛像高大而得名,可惜如今无法看到丈六的铜佛了,但却在沈阳民间留下两句特别有意思的话,\"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忘。

五百罗汉堂寺字金顶辉煌、气势雄伟,五百罗汉全用青田石雕而成,雕刻工艺沈阳大佛寺精致,面容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玉佛殿在罗汉堂后面山坡上的玉沸殿,供奉着一尊高1.25米的缅甸玉佛,罗汉堂和玉沸殿在同一轴线上,从而连成三进式仿古建筑群殿字,使青田玉石罗双和缅甸玉佛释迎牟尼佛祖组成和谐协调的玉佛群。

当然东北最厉害的最为著名的当数\"千山弥勒大佛\",此佛于1993年4月6日发现,是由一座山峰自然形成的,可谓佛是一座山,山为一尊佛。大佛身高70米,臂宽46米,头高9.9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法相庄严,由山洞形成的佛脐可容两人,胸前形成的佛珠隐约可见,大佛呈坐姿,左手五指分开置于膝上,右手半握拳,肩负布袋,面西而坐。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命笔提书\"千山弥勒大佛\"。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美国德州佛教会主席觉光法师亲自为千山大佛寺命。

每逢佛节之日和道场法会之时,寺院梵音悦耳,经声悠扬,香烟萦绕,人迹不断。

千山刚回来,做了一份简易攻略,有用的朋友可以收藏

千山刚回来,做了一份简易攻略分享给大家。有用得到的朋友可以收藏。

千山属于长白山余脉,有东方明珠之称。

千山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形成于38亿年前。相当于两个沈阳和平区那么大。相传有999座高峰,近千座。最高峰仙人 台,海拔708.8米,从高处看下去犹如青莲接天,所以千山还有个名字叫千朵莲花山。

来千山玩首先要选择去南部景区还是北部景区。

先说北部景区,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千山风景区。购票80元一位,(包含南部景区)一张票可以游玩两天,游玩当天离开前到游客中心凭身份证办理。

包含景点:五佛顶,夹扁石,天上天,天外天,九重天,玉霞关,过云亭,卧驼岭,祖越峰,彩云松,青蛇岭,佛手峰,握拳石,七重天,望天蛙,探海松,一字天,鹦鹉石,一步登天,老君殿,三宫殿,天上桥,下天桥,卧虎峰,老子传道,一线天,无根石,罗汉洞。可怜松,木鱼石,慈云殿,鼓楼,太极石,无量观,祖越寺,来鹤亭,许公塔,八仙塔,葛公塔,祖师塔,钟楼,碧霞殿,明谭,怡谭,福泉,龙潭,静谭,云潭,洞天一品,碧谭,天成弥勒大佛,蟠桃献寿,弥勒宝殿,弥勒宝塔,释迦摩尼舍利塔,龙华法堂,自在弥勒。大佛寺,千佛阁,佛字广场,谦谭,快活林,古道关,桃花溪谷,丹崖滴翠瀑布,寿泉,普安观山门。

南部景区,单独购票30元,不包含北面景区哦。最著名的就是千山第一峰仙人台了,“不到仙人台,千山算白来”708.8米,千山最高峰。

南部景区景点:五龙宫,慈祥观,太和宫,泰和门。九天玄女宫,香岩寺,仙人台,通明峰,金刚峰,大安寺,观音洞,罗汉洞,保泰峰,璎珞峰,朝阳洞,木鱼庵,中会寺。

需要带吃的,水,穿舒适的鞋这点非常重要。

里面东西略贵的,有小卖店没有饭店。

进门先在游客中心领取纸质地图。

观光车单程15一位,终点五佛顶山脚下,中途下车再上车需要再次购票。一米三以下免票,正常是没有座位,如果有多余座位也可以做。

缆车是50一位,一共两处:天上天和五佛顶。一米三以下不收费。

推荐路线1:从无量观下车徒步到五佛顶。

推荐路线2:从无量观下车,坐天上天缆车上到天上天再步行到五佛顶。

推荐路线3:直接观光车坐到五佛顶山脚下,徒步上五佛顶。

推荐路线4:观光车到五佛顶山脚下车,坐缆车到4/5再徒步到五佛顶。

个人推荐缆车和观光车比较必要,至少选择单程。除非体力真的过剩不然太累了,北部景区一天根本逛不完。

南部景区:

千山号和8路车都到集萃门不远。

有四条主流寺庙线路可以去仙人台,分别是五龙宫,中会寺,大安市,香岩寺。四座寺庙分布在不同山谷。都可以开车到寺庙,需要40元停车费。

#千山游玩攻略# #沈阳秋季游# #沈阳自驾游# #沈阳十一自驾游#

众仙”为修隆兴寺,运料累死渭水河

现在的渭水河道已被泥土堵塞,改变了旧有的模样,但当地仍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青阳山,渭水河,七十二道虎头桥。

清泉出自北寨岭,灵寿山岭松柏多。

“众仙”为修隆兴寺,运料全靠渭水河。

修好真定隆兴寺,砍倒青阳山,累死渭水河。

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渭水河发源于灵寿县境内的东青同、西青同、北寨村三个村的山岭脚下。其余山坡、岭地脚下的溪流清泉逐渐汇流到北寨山岭脚下,沿途流经南宅、西托、三圣院,流向真定境内,在真定境内还有几条支流汇集,最后至真定城与护城河相接,最终汇入滹沱河。

当年的渭水河上游的山岭泉水潺潺,渭水河宽二十余米,河水清澈,鱼虾清晰可见,岸边杨柳成行,虫鸣鸟叫,草木茂盛,环境宜人。这条河天涝能行洪,旱年能灌溉,沿途养育着成千上万以种地为生的人们,农夫把它视为救命的“神河”。

从渭水河的发源地灵寿北寨到真定城,百里余地,跨河修建了七十二道虎头石拱大桥。因为每座石拱桥的正上方两侧各有一个石虎,所以称作虎头桥。

相传,这里民风淳厚,人们行善乐施,年年烧香敬奉上天保佑。百姓的举动惊动了玉帝,玉帝为了消除人间的瘟疫病魔,要在真定常山修建一座隆兴寺,供人们行好作善,拜佛消灾,于是派了许多“仙人”下凡。

当时灵寿的高山峻岭之上,森林茂密,古树古柏处处可见。“众神仙”利用渭水河漂运木材,东海龙王又把北寨岭下通了一个“海眼泉”,大水从上游滚滚而来,渭水河内河水滔滔,把砍下来的木材顺流漂往隆兴寺工地。隆兴寺的木材大部分来自灵寿的青阳山上。玉帝又派了“上八仙”来下界帮助农夫们修造,派王母娘娘下凡来给“众仙人”做饭。寺内的精美雕刻,宏大设计均出自鲁班之手。

众仙人夸王母娘娘做的饭好吃,可鲁班却不说话。众仙人夸鲁班技艺高超,王母娘娘却不说话。他们二人谁也不服谁,于是开始打赌比武艺。

王母娘娘问鲁班: “你手艺高,你能一斧头劈出一根擀面杖吗?”

鲁班也不示弱应答道:“你能擀出一根面条让大家吃饱吗?”

“众仙人”你一言我一语,在一旁起哄打趣。只见鲁班从渭水河里漂来的木材中,挑出一根又粗有长的木头,在两头“刺啦”画出个大圆圈,抡起手里的大斧头对准圆圈一旋转,一斧头下去,另一头“唰啦”一声响,一根又圆又长的擀面棒握在手中。“众仙人”齐声喝彩叫好。

鲁班得意地把擀面杖交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毫不示弱,拿起擀面杖在和好面的大缸内搅了几下,挑起面头朝开水锅里一放,只见擀面杖在锅里上下飞舞,面条如银丝游动。一会儿王母娘娘停下手里的擀面杖,指着锅里说:“好了,大家拉着吃吧,看看面条断没断。”

“众仙人”拉着那根面条,你掐一截,我掐一截,吃了起来,吃到最后,就是这一根面条。

众仙大开眼界。

大佛寺修到后期,缺少一个大柱子,这可难住了众位仙人,原因是那个大柱子木料做了王母娘娘的擀面杖。那么大的木材一来难找,二来工期赶不上了。这时,王母娘娘和鲁班二人又施展本领,把砍下来的木渣片子用唾沫粘起来,形成了一个高大光滑的木柱子,大佛寺终于完工了。

大佛寺竣工后,忘了留下排水道,“众仙人”就往地下乱铲乱捅一阵,说道:“有积水就自己渗入地下吧。”隆兴寺不论下多大的雨,从来不会积水,水自己渗到地里了。

完工了,“众位仙人”要到其他地方去修寺庙,行至百里地外,忽然想起大佛寺缺少个“影壁墙”,于是他们就地补修一道“影壁墙”,所以隆兴寺的“影壁墙”修到百里以外了。

自从修好隆兴寺后,灵寿青阳山一带的古树砍伐一空。绿色的山岗变成光秃秃的黄土岭,渭水河逐渐干枯。北寨的清泉也被泥土淹没,河道也被泥土堵塞,现在渭水河的旧河道,流向早已经改变,在灵寿的三圣院乡就汇入了滹沱河。因此,后人再也看不见传说中清清的河水,听不到哗啦啦的水声,七十二道虎头桥连一块儿石头也不知哪里去了,只能听老人们带着惋惜的口气讲那个遥远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