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十一(不闻不若闻之)
习近平用典[二]
——笃行篇(11)
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休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 读
2000多年前,荀子说的这句话,揭示出学习的实践属性。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引用这一典故阐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回望过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建立世界最大社保体系的“中国故事”,靠的是驰而不息的苦干实干;展望未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凤凰涅槃,还是要靠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推进各项工作,根本还是要靠实践;只有持续向问题叫板,坚持用行动说话,才能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原 典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战国〕荀子《苟子·儒效》
释 义
儒效”,即儒者的作用、儒学的功效。《荀子·儒效》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苟子认为学习要落实在行动上。他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意思是说,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认识到,认识到不如去实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认为“行之则通明于事”,“通明于事则为圣人“圣人无他,在止于行其所学也”。
除苟子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行关系还有诸多论述。如老子主张“不王夫之主张“知行而知”,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主张“知行行相资以为用”,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所说的“行”,主要是知识分子个人的践行,和马克思主义所说改造社会的实践有本质区别。
一起来用典
【知声】请珍藏!习近平用典大合集
【一起来用典】敬民篇合辑
【一起来用典】治理篇合辑
【一起来用典】修身篇合辑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一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二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三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四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五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六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七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八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九
【一起来用典】笃行篇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