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杜姓字辈查询(杜家家谱顺口溜)

杜姓字辈查询(杜家家谱顺口溜)

杜受田故居

杜受田故居是清朝帝师杜受田的旧居,也是杜家众多名臣的旧居。位于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南街。门前有木牌坊1座,门首悬“太师第”、“相国第”横匾,门厅内悬有“方伯第”、“亚元”、“传胪”、“祖孙父子兄弟伯侄翰林”等匾。全部建筑为四合大院,占地约25亩,内含28个小院,有 、堂屋、绣楼、厢房、祠堂等房屋300余间。现仅存绣楼、客厅和部分堂屋、厢房。建筑风格简单、朴实,是典型的明清鲁北建筑特色。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滨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27日对外开放,2010年被国家旅游授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概述

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的父辈们和众多的叔兄弟们的房产。杜氏家族自明代起即是望族,至清末,有进士12人,其家宅人称“杜府”。

共2张

滨州

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诗,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礼制,他家的大门可以开三门,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仅一门;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九架大梁,然而,这里仅三间正房五架梁。杜受田位居一品,为官一生地未置一亩,房未增一间。滨州杜家虽有众多朝廷重臣、府州主官,但是杜家的住宅却极为普通,房屋装饰也异常简洁。家产的弱势与杜家人做人的谦虚低调相映成趣,而他们对功名的低调与为人为官的积极敬业却又相辅相成。这种为人处世的低调使得曾经声名显赫的滨州杜家一度鲜为人知,甚至在众人的记忆中销声匿迹。

开放通畅是杜受田故居的典型特点,杜家大院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仅有大门,而且有过道,四通八达。大院内,各个小套院之间不仅开后门、开侧门,而且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大院内没有一处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氛围上户户相通,整个大院透露着一种天伦之乐、一种亲密无间、一种兄弟妯娌和睦共处的温馨和谐。大院的开放和包容锻造了一大批清官干吏,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建筑一样,外圆内方,进退自如。

走进故居,游客们就会悟出杜受田做人做官做事的真谛:做人要谦虚正直,做官要爱国恤民、廉洁勤政,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谨慎”。

人物简介

杜受田(1787-1852),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杜受田

相关景点

刚柱子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杜氏家族不仅人丁兴旺,而且子孙个个成才,于是准备扩大旧居规模。欲将故居邻宅买下。在京做高官的杜堮告诫家人,切不可仗势欺人,一定要买卖公道,要多付银两,同时他还拿出资金寄给家中。由于价钱公道,各迁移户都顺利地迁出,唯有西南角一户刚姓人家,无论杜家出多少钱也不愿迁。杜家人急忙写信给杜堮。杜堮回复道:自家修房屋,不要难为乡亲,刚姓人家不想迁就留下吧。这就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杜家大院“钢柱子”的故事。

刚柱子

绣楼

绣楼是故居中保持最为完整的院落,也是故居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也是杜诗所建,为二层砖木建筑,是杜家女儿居住生活的场所。绣楼旁边的耳房内有一口井叫做女儿井,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忠孝堂

忠孝堂,面阔五间,又名百事房,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杜家商议族中大事的地场所,修家谱,修石桥、修城墙、挖护城河、培风书院以及杜受田出殡等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谈,这里是杜家正义、民主、和谐、热衷公益事业的见证。

太康第

太康第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五间,由杜受田的祖父杜彤光和叔祖杜彤辉共同建造,建于乾隆年间,三传至杜翃。

主院

由杜诗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的历史,占地1.04亩,是故居中最核心的院落,这个院落中走出了杜家八位进士、五位翰林和一代帝师,是整个故居的风水宝地。

荣德堂

荣德堂又称为亚元府和军机大臣院,建于清嘉庆年间,毁于清末,是杜受田之父长兄杜坊之住宅。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是标准的鲁北民间建筑。

祠堂

祠堂是八世祖杜诗所先建,主要供奉自始祖至三宗二支祖先。供奉祭祀祖先,纪念传扬祖宗功德,启迪激发后世子孙之厅堂。祠堂上悬挂的这幅书有“报国承家无非是栗栗小心成就个端人正士,敦耕劝学也只为绵绵奕业作养些孝子贤孙”的楹联。

净明山房

净明山房是杜家私塾,是杜家子弟们学习之地。杜堮父子幼时均在此学习,U型碑廊篆刻杜家《述训》精华警句。

大同客栈

原建于清乾隆年间,有正房上下2层楼各十间,左右厢房8开间,前后两院,客房、饭馆、厨房等建筑,是杜家人经营的客栈。当地人有句顺口溜:“远处看去,大同客栈,房子不少,住人有限”,而客栈以怪声、怪影、怪事“三怪”而闻名。

杜氏文化

人文景观无人不活,无文不彩。杜受田故居如果离开了杜受田,离开了杜氏文化,它就是普通官员住宅,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长河中难免沦于庸常和平凡。正因为有了杜受田及其家族十余代的人和事,这座古宅才变得鲜亮和生动起来,才有了灵气和人气。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应当是杜家独特的文化。天下人谁不希望儿孙满堂,后代幸福,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能够领会一二;天下人谁不希望子女学业优异,成龙成凤,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能够受到启迪;天下人谁不希望为官为民堂堂正正,即便不青史留名也做个受人尊敬的人,那么,到杜家宅来看看,或许对人生之路有所帮助。不管什么人,到杜受田故居来就能感受到青砖灰瓦散发的灵气,就能接受教育,就能至少读懂洋洋洒洒杜氏文化巨著中的一章,它会让你心有所悟满载而归。[1]

古为今用。滨州杜家的文化教育出了明清两朝12位进士,在全国出类拔萃;锻造了大批的刚正烈士、儒雅忠臣;培养出了皇帝。除去传统的、共性的思想熏陶外,了解他们独特的文化,对今人做人做事做官或许有所启迪。

首先,杜氏文化第一要义是“正心”。正心是儒家道德修养的要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所说的正心,讲的是治世,标准是仁与义,意在为公。释家所说的正心即是明心,讲的是治身;道家说正心,即是“炼心”。释道正心的标准,是涤滤心灵。杜氏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用做规范,兼收释道思想的精华作为补充。具体地讲杜氏文化的要义正心就是以儒家的道德修养为纲,以道修身,以佛治心,以儒治世,发明和实践三教一途的和谐之道。通过修身养性,而“止于至善”,达到“内圣外王”,“体用兼骸”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内圣”功夫,即为体;修身是根本、是基础;只有修身才能推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功,即为用。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智慧源醇,能够承家报国的人。

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杜氏家族不断弘扬家族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第八世掌门人、江西布政使杜诗,一生持正心之道,扬善除恶,襟怀坦荡,刚正不阿。冒被罢官之险,坚决抵制在江西为宦官魏忠贤立生祠。被罢官回乡之途,路经惠民县,恰逢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六君子”之一袁化中灵柩回乡,他不畏权势,坚持前去祭奠。杜诗嫡孙杜漺承扬先人遗志,他勤政爱民,公正执法,因河道不治,直言上疏,陈治河方略,亲临河患堤防监督河务,当地百姓将这段堤防名为“杜公堤”。漺之嫡孙杜鼒,一身正气,担任襄阳知县时,政绩优异,当地民众为其建“嘉裕堂”生祠,设位供奉。担任上思州知州时,自掏腰包购买麦种,劝民种麦,群众将这种小麦称之为“杜公麦”。鼒之嫡孙、杜受田之父杜堮,三朝元老,一介忠臣,咸丰皇帝评价他“植品端方,学有根柢,从公夙夜,克励清勤。”去世后加恩晋赠大学士、谥号“文端”。

杜氏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的沃土,经过明清时期的不断成长壮大,形成了鲁北特有的家族文化,孕育着杜氏十几代,五百多年的成功和辉煌。

其次,杜氏文化的精髓是教育。杜氏教育讲究学业和道德并重。杜诗在今天的杜受田故居处开辟了“净明山房”,供子弟藏书读书之用。并购下城中名地“卧佛台”,植松柏,造廊舍,建成家族私塾,以供子弟就读。并利用丁母忧之时,发起著述杜氏族谱之行,开创杜氏纂修族谱之先河,用以教育后人。“风流儒雅,吐属无俗语”的杜漺告诫族人“勿以族大人众为可特,而以凭借骄傲为可虞。各修而身,各务其业,父以之教子,兄以之勉其弟。”杜鼒则在杜氏家族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他对子弟的教育首先做到了率先垂范,正人先律己。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良好教育,恪守忠孝仁义的行为规范。其子杜彤光不仅重视家族教育,还热心公益事业,将其教育思想推向社会,他投资并参与了滨州城内第一所官办学堂“培风书院”的修建和管理,对清中后期在滨州文化教育的繁荣有首列之功。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表现在继承民族传统教育“子弟皆当学”的同时,提出了“孩提之童,知爱知敬,始家邦终四海”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在子女的早期教育中,首先进行道德教育,就连平时的日常活动,游戏玩耍中都“要观其爱敬之良,不失赤子耳”。倡导“身教言教并重”的教育方法,凡是教育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先要做到,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熏陶。要求“身为家长,宜率先子弟,各执其业,修孝悌忠信之行”。实现“做善降之百祥,一门顺德”的良好意愿。明确提出“学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也”,“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崇高人生目标。所以读书,是要“因此求其心源,而得其施于家国天下之道”,增长“化民成俗,尽职报国”的才干和品行。同时,教育人们,要坚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超前意识,不但自己终身学习,而且教育子女终身不至。正是这些先进教育理念,可行的教育实践,支撑着杜氏家族,代代英才辈出的辉煌局面,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超时代的教育理念和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经过杜氏家族十几代人的积累、提炼和升华。由三朝元老,时任礼部侍郎的杜堮,于道光七年(1827 年)著成杜氏家族的教育专著——《述训》。《述训》48则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教育典籍中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大沛先生是也

王琳老师刻的“大沛”印章

“大沛先生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这么称呼我了。大沛是我的号,盈视是我的字。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字与号都是供别人称呼的。名,是供长辈呼唤和自呼之的。

中国人的号,要起得俗而雅。所谓俗,就是通俗,字面不可太高深,太拗口,要易读和有趣。文字也往往不复杂,在简约中隐匿深刻。这是个轻松愉悦的事,带着文人的志趣,弄得晦涩难懂就无趣了。

白居易号乐天,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种地的屋子),王守仁号阳明先生,郑燮号板桥,都是简单可爱的字眼。白乐天、苏东坡、辛稼轩、王阳明、郑板桥的叫法,比原名更为响亮,希望以后“朱大沛”的名字也可以有如此的机会。

为什么号大沛呢?我的祖籍就在大沛。

以祖籍为号,自古有之,最著名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因为他是四川江油清廉乡人,李白取谐音为号。后世干脆因李白而改“清廉乡”为“青莲乡”,至今这里还叫“青莲镇”。不仅如此,“青莲”也带着李白的仙气。

杜甫号少陵野老,少陵在长安,是杜氏的发源地。杜家被汉宣帝赐地于少陵,自此发扬光大。杜甫虽为少陵杜氏的襄阳支脉,但是他永远以祖籍地为号,说明他心中永远有着深深的骄傲与盼望。

西汉时期沛郡地图

大沛在何地呢?或许你也听说过刘邦起于沛,但那是小沛,在今日的江苏沛县。汉代,把包括小沛在内的泗水郡更名为沛郡,这便是大沛。这里包含了三十七个县,二百多万人。这很大一片区域,就在今日安徽淮北市、宿州市一带。大沛地区是当时西汉人口数量第三的大郡。

到了东汉时期,这里的规模有所衰减,但是依然是重要的封国,刘秀将他的次子刘辅封于此,名为“沛国”。

历史记载,刘辅矜严有法度,并且喜爱经书,还组织编写过对于经书的解读书籍。或许是刘辅给沛国带来了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出生于沛国。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操,还有著名的华佗,以及那喜欢醉酒的刘伶等等。我的家谱排字中,有“征沛国”一句,父辈名讳中都有“国”字,正是排到了这一句的原因。

可见,我们这一支朱姓家族从沛国而来,具体从沛国的哪一个县而来就难以考证了,总之,我是安徽人的后裔。父辈人推测,不知哪一辈祖先,想要闯关东,于是从沛国向北迁徙,走到天津蓟县便停留于此。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一支族人随朱棣北征而来。因为我的家谱中有一句不明所以的话“乙天子守连”。我看到的家谱是被他人抄写而来,于是,我怀疑,“乙”是纪年,落掉了后面的地支。“连”字的繁体字与“边”字很像,所以,很可能原家谱中写的是“乙*天子守边”。公元1415年是永乐十三年,这一年,通惠河已经开通,南北漕运已经成型,永乐皇帝朱棣下令禁止了海运。此时朱棣也已经在北京一带攻打瓦剌多年。或许正是这一年,沛国朱氏从开通的水路远征蓟州随天子守边。这也可以解释“征”字的意思。而这一年正是乙未年。至今,我的父辈、兄长、侄儿还大多生活于天津蓟州。

天津蓟州

其实,散落天下各地的朱姓望族大多自沛国而来。说起朱姓起源,应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代。黄帝直接传位于孙子颛顼,颛顼就是昌意的儿子。颛顼有一支后代,名叫晏安,因为辅佐舜帝有功,所以被封在曹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县附近,建立了曹国。

到了夏朝,这一支部族迁徙到了河南滑县附近,再到商朝,他们继续迁徙到了山东定陶一带。最终,曹国被商民族灭掉,部族之人依然怀念故国,还以曹为姓氏。西周开始的时候,周武王想找到那些被商灭掉的古老部族,让他们的后代继续享国,于是,找到了晏安的41代孙曹挟,将他封在了邾国,就在今日山东济南邹城一带。这是个子国,算作鲁国的附属国,从此这一族人改姓邾。邾国后来不断壮大,战国时期已经发展成了一中等国家。到了战国末期,邾国被楚国所灭,一些贵族成员被迫搬迁到楚国生活,今日湖北黄冈的禹王城也叫邾城,正是这个原因。

邾国灭亡之时,邾国的最后一任国君令长孙邾普通外逃,并且更换姓氏为朱。他的儿子、孙子后来到达魏国首都大梁的西部仙人庄,在此停留,此地后来改名朱仙镇。南宋时期,朱仙镇因岳飞带兵至此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而出名。朱普通的重孙属猪,因此名朱亥,他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里的那位著名人物。

到了秦朝时期,朱亥的后人再次向东迁徙,在浙江会稽一带定居下来。到了西汉,这里出现了一位著名人物,名叫朱买臣。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朱买臣的后人朱云辞官而去,带领族人三十多位迁徙到了沛国所在地,此时,这里还未被封为沛国,只称沛郡。他们意外发现了沛郡居然早已有一支朱姓后人隐匿于此,已有400多年。这一支人是当年邾国大夫邾夷鸿的后代,邾国灭亡后,他们便逃亡到了这里。朱云与这一邾姓人联宗,自此,这里变成了邾国后裔的栖息地。他们在这里兴建祠堂,人们称他们为沛国堂朱氏。后来,朱姓族人因为各种原因散居各地,大多以“沛国堂”为家族称号。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这一支族人的后代。

如此说来,我的家谱中有“征沛国”,也就是“从沛国远征而来”的字样就不足为奇了。而我不能以“沛国”为号,首先,这是朱姓族堂之号,不可占为己有;其次,我的父辈名讳中有“国”字,更不能用。大沛,是沛国为区别小沛而生的别名,读起来也很大气,正好用来作号。

大沛的第一枚印章

“畅思”二字有思想畅通之意,但是,确实容易思虑过重,反成累赘,孔子也说“再思可矣”。大沛,字面意思为水之丰沛,确实可冲开思虑之苦。

我出生于申金之年,金生沛水,期而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