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鄂州378页聊天记录下载(鄂州378页聊天记录在线)

鄂州378页聊天记录下载(鄂州378页聊天记录在线)

让人找不着“北”的地名-大武汉的武昌与鄂州

今天的武昌是武汉市的市中心区域,而鄂州是临近武汉市的一个地级市。这两个地方直线距离五六十公里,武昌是武昌,鄂州是鄂州,不存在什么分不清的地方。不过,你可知道,在民国以前,武昌可不只是武昌,鄂州也不是今天的鄂州。

武昌与鄂州的地理位置

事实上,鄂州以前叫武昌,而武昌以前也叫鄂州。区别在于,武昌是县还是府,还是路。这里说明下,“路”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而元代的路相当远明清的府,今天的地级市。

谁先叫“武昌”?

看看三国史,今天鄂州这块地方是先叫的“武昌”。秦汉时期,今天鄂州这块地方叫做鄂县。221年,孙权在鄂县兴建吴王城,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名为武昌,故此城又名“武昌城”。229年,孙权在此称帝。由于当时的“武昌城”周边无险可守,为拱卫都城,吴国在长江上游约百公里南岸的江夏山头筑一军事城堡,取名“夏口城”。这个江夏山就是今天武汉的蛇山,黄鹤楼所在地,而最早的黄鹤楼想必是用于军事瞭望。“夏口”,是今天武昌的最早的地名。

同时,孙权在此设置了武昌郡,郡治武昌县(今鄂州)。上面的武昌县也好,夏口所在的沙羡县也好,都属于这个武昌郡。看上去,在那个时候,今天的鄂州是今天武昌的领导。

孙权像

281年,晋统一全国后,对全国行政建制进行调整,在江夏郡下重置沙羡县(257年因投降魏国,该县被废),并将县治从涂口(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移至夏口城。这是夏口第一次成为县级行政中心。378年东晋太元初,改沙羡县为汝南县,县治回到涂口。

南朝刘宋时,454年,武昌郡由原属江州改属郢州。郢州州治设在夏口(今武昌区),并改“夏口”城名为“郢城”,又称“郢州城”。武昌虽(今鄂州)仍为郡治,而领域逐渐缩小。用今天的话说,夏口是省政府算在地,武昌(今鄂州)为市政府所在地。武昌(今鄂州)昔日的重要地位,逐步由夏口(今武昌)取代。

至隋平陈,589年,朝廷改汝南县为江夏县,改郢州为鄂州,州治为江夏(今武昌),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当然,此后,隋唐政府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注意,在此之前,“鄂”字属于今天的鄂州地区,比如早先的鄂县,今天武昌一带没有叫过“鄂”,这一回是“鄂”字西移的开始。而从隋朝开始,江夏就专指今天的武昌,一直到清代,几乎一直为其郡、州、县的治所。

黄鹤楼

下面看看“武昌”的名号是怎么慢慢向西移动的。

唐初,废江夏郡改回为“鄂州”,江夏为鄂州的治所。806年,唐政府在鄂州设立“武昌军”,军的治所设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今天的鄂州地区,在当时仍然叫武昌县。彼时,同时存在两个武昌城,一个武昌军城、一个武昌县城。“武昌”之名,此时分了一半给今天鄂州西面的江夏。这是“武昌”之名西移的开始。

1221年,南宋嘉定年间,武昌县(今鄂州)升为武昌军,因该名与当时鄂州州治所在地江夏的武昌军同名,遂取“玉宝寿昌”之文,次年改名为寿昌军,领武昌县。这是今天鄂州之地称“寿昌”的开始。

1301年,元成宗时期,朝廷改“鄂州路”为“武昌路”,其湖广行省省府所在地“鄂州”改名为“武昌”,治所设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 “武昌”之名在今天武昌这一地区,首次由军事建制名称变成了行政区划名称。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武昌路(类似地级市)而不是武昌县。此时,武昌县(今鄂州)隶属于武昌路。

长江大桥

宋元时期,江夏(今武昌)是荆湖北路、湖广行省、武昌路的治所,类似今天省、市的区域行政中心。

1364年,打下湖北地区的朱元璋将武昌路改为武昌府,武昌县隶属武昌府。明代,朝廷在今天的湖南湖北地区设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行政、监察、军事“三司”衙门均设在江夏(今武昌)。清代,湖广总督、湖北布政使司、湖北巡抚等所任总督、巡抚和总兵也多驻江夏(今武昌)。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1912年,湖北军政府废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原武昌(今鄂州市)改为寿昌,后因“寿昌”一名与浙江省一县同名,寿昌县改名为鄂城县。至此,在今天鄂州地区沿用近1700年的“武昌”二字,终于被原江夏取代了。

今日鄂州

新“鄂州”的到来

1983年,鄂城县、鄂城市、原黄冈县黄州镇合并成立省辖鄂州市。

这就是武昌和鄂州1700年的地名纠葛历史。概括地说,古代的武昌,作为县级单位,是指今天的鄂州。古代的江夏作为县级单位指的是今天的武昌。古代的鄂州,作为州郡级单位就是现在的武汉和鄂州等一整片区域。顺便提一句,湖北省简称“鄂”,也是武昌和鄂州这两地名千年流转的成果。

以上图片均来自百度百科

地图信息来自湖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西山爽气”里隐藏着一段晋代两位名将在鄂州的对话

桓彝死时,长子桓温才不过十五岁,兄弟们也都很年幼。当时桓家赤贫如洗,而母亲又身患怪病,要吃羊肉才能痊愈。由于当时家里根本没钱买羊,桓温就以桓冲为抵押品,去和羊主换羊。羊主对桓温说,不要桓冲作抵押品,却愿意为桓家养育桓冲。后来桓温发迹,赎回幼弟。等到桓冲初任江州刺史之时,一次外出狩猎,无意之间遇上羊主。桓冲认出羊主,主动上前相认,以丰厚谢礼报答当日送羊及养育之恩。

桓冲出身将门,回到桓温身边之后,习武学文,文才武略兼备。成年之后,又随长兄桓温从军征伐,骁勇善战,颇受桓温依重,初任江州刺史。桓温三次北伐失利,擅弄朝政,意欲受禅自立,愿未遂而病死。桓温病逝之后,桓冲在诸弟中名望最高,继任中军将军,都督扬江豫三州军事、扬豫二州刺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显赫。不过桓冲却与长兄桓温秉性迥异,为官清正,高风亮节,忠贞不二,比如谢安执政之后,桓冲自动解除扬州刺史之职,又被任命为荆州刺史。

与此同时,王徽之被任命为桓冲的车骑参军,驻守在鄂州(以前称之为武昌)。尽管王徽之身居要职,但依然醉心诗书和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浪费于庸俗、繁琐的事务中。  眼见王徽之不理事务,桓冲一开始还忍耐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徽之依然如故。桓冲终于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直言不讳地劝说王徽之。  一天早晨,桓冲发现王徽之正凝神欣赏着鄂州西山的景色。桓冲走近他,对他说:“您到府里任职已经不短时间了,有些事务,您也该处理处理了吧。”

  面对上司严肃的劝说,王徽之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仍然凝神如着远方。  桓冲又一次劝说,对他讲了一番做官的大道理。然后催促王徽之表态。  王徽之仍旧目视远方,用笏版抵着面颊,答非所问地对和桓冲说:“你来看,西山的早晨多美,这空气一定是十分清爽新鲜吧,毫无污浊之味!”   后来,“西山爽气”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淡泊名利,无心于官位和俗事;有时也用以形容山光景色之美。

一家三口在鄂州,一个月开销是多少#鄂州房产

一个月的开销是多少?一家三口在鄂州。

一家三口在鄂州这样的城市,一个月大概花下几多钱,你们算过吗?今天来算一下,按房贷1500每个月物业150、水电燃气费。也就是说光固定开销每个月就花掉了一千九百五,还有个人社保保险没有正规单位的都是自己缴,大概一千左右。还有就是孩子托管费、早餐费,再报个兴趣班培优班,一年一万多是要的,再合下来一千多。

如果再买个车还有车贷,油费3000电话费200。如果节约一点大部分时间自己在家做饭,2000的生活费是要的。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洗衣液、纸巾,人情往来2000。也就是说一家三口一个月固定开支就上面的加起来,你知道值几多钱吗?对一万零九百五,这只是初步的最低计算。以前我不上的时候还真不晓得,这一算吓一跳。

在鄂州这样高消费低收入的城市,每天早晨睁开眼我们必须要进货,400是至少的。这下只能保证我们基本的生活成本,不敢娱乐,不敢请客,不敢生病,每天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再说收入,一个月普通家庭收入不到1万的有多少钱,不到2万的有多少钱,当下各行各业都十分艰难。有的买房是为了读书,有的是更好的教育,资源不输在起跑线上;有的是为了儿子有房好找对象,现在买个房,很多人是一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年的努力,真正累积起来的血汗钱。有的甚至是几代人累积起来的积蓄。

所以我非常理解,有很多客户问我房子的时候都特别的纠结,特别的谨慎,特别喜欢对比,特别现在行情,买错一套房怕一年甚至几年又白干了,毕竟钱是越来越难赚了。说实话我都非常理解。在鄂州做房产7年,我帮助过很多的在购房路上迷茫的朋友,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我,为更多的朋友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你们在买房路上更轻松更愉快。

点赞!鄂州这个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11月2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召开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现场揭晓了999户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其中,鄂州市郭秀峰家庭上榜。

全国“最美家庭”

郭秀峰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夫妻俩共同创办了鄂州市春之染种植专业合作社,三口之家温馨幸福。

诚信创业,鲜花为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1995年开始创业,从小花店起步,到创办鄂州市春之染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基地种植面积700多亩,形成花卉苗木种植、花卉绿植经营、绿化园艺、生态文旅新型一体化企业。丈夫黄联平主营基地种植和经营,郭秀峰负责花店经营和绿化工程,夫唱妇随的事业齐头并进。

郭秀峰夫妇赴荷兰洽谈合作引进种球类花卉

当事业初显规模,郭秀峰一家开始更多的关注当地贫困家庭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深入到农户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基地花卉棚女职工刘灵芝,外地人,因长年在外打工,家中小孩无人照看使其性格比较内向,导致刘灵芝很难与自家孩子沟通,小孩在家不上学,急得刘灵芝不知如何是好,郭秀峰一家知道情况后,主动找刘灵芝了解情况并请心理老师帮忙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心理老师的疏导,刘灵芝的小孩再也没逃课,并且学习还很积极。刘灵芝遇人就说她遇到了好老板,如没有郭秀峰一家的帮助,她的孩子就可能毁了。

袋装苗基地有一名女职工李凤珍,家中儿子早亡,孙子又有遗传病长期吃药,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郭秀峰一家知道情况后,主动联系李凤珍,让她到苗木基地上班,每月固定发放工资(年收入2.4万元),让她解决基本生活。就李凤珍孙子的遗传病,郭秀峰一家主动联系中医帮其孙子看病治疗,且联系市公益机构苏柳英工作站一起帮助李凤珍一家。通过郭秀峰一家的帮助,李凤珍一家已经脱贫了且孙子的病出逐渐好转,一家人慢慢走出困惑,日子也好起来了。

这样助残扶农的点点滴滴一直都在基地呈现,一号基地月季园有一残疾女工婷婷,因脑瘫、身有残疾手脚都不方便,个人婚姻问题难以解决,郭秀峰一家了解情况后,走访周边村子,终于找到一合适男子,该男子因家庭困难迟迟未找到合适的女生,但人特别勤快,每天起早贪黑,做泥瓦工,工资稳定。现在婷婷已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了,婚姻生活幸福美满,丈夫对她也是温柔体贴,婷婷很是感激郭秀峰一家,经常带着孩子到基地来看望郭秀峰和黄联平,并说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她还来基地上班。

在郭秀峰一家的带领下,基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把园区建设作为绿色富民,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极大的调动周边村民生产建设热情,基地生产带动1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为60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黄联平和郭秀峰是高中同学,在郭秀峰初办花店时,请不起工人,黄联平一边上班一边在业余时间到花店帮忙。97年后开始推出租花业务,需要各个单位送绿植、浇水,郭秀峰一女子搬不动,黄联平总是帮忙搬上搬下,当时没有货车,总是骑着三轮车送货,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

2001年小孩出生,因花店生意不错,郭秀峰没时间带小孩,婆婆张福玉、公公黄志顺放弃自己的晚年生活,全心全意的承担了带小孩的任务,一带就是十年,公婆的帮助使郭秀峰夫妻俩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对于公婆的无私付出,夫妻俩很是感恩。现在公婆都七十多岁了,正是需要家人的陪伴,郭秀峰每周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陪公婆吃饭、聊天、散步,让老人的晚年能开心快乐。

在儿子的教育上,郭秀峰和黄联平也是共同努力,她们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节俭、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儿子十岁后,郭秀峰有时早上四点钟出门进货也带上儿子,让他知道赚钱不易,小孩上初中后暑假放假,她带上儿子一起上工地施水剪枝,让儿子理解大人赚钱的辛苦。每年郭秀峰和黄联平开展公益活动时,也带上儿子参与活动中,与残疾儿童互动,让他能亲身体验不同环境下成长的经历和世界,培养小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独立自主,学会做人,做个对社有用的人。

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经过多年经营,郭秀峰一家一手经营的事业也日益花开叶茂,她们知道致富不忘饮水思源,学会感恩,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成了这户家庭另一份很重要的工作,从1996年开始,每年都会开展花卉义卖活动,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市残联用于扶残助残。

郭秀峰夫妇接待央视记者到基地进行疫情期间复工复产专访

去年疫情期间,郭秀峰家庭主动为驰援鄂州的贵州医疗队和北大医疗队捐赠百合花2000支,捐赠其它花卉和绿植2000余盆,为一线医疗队员尽可能的美化生活全力抗疫。疫情过后,夫妻俩一起,带领志愿者到社区开展美化家庭、美化社区活动,向群众和市民传授插花花艺,解答群众和市民的疑问。

郭秀峰一家携手相伴二十年,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克服了工作与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她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祝贺郭秀峰家庭

让我们以“最美”为榜样

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附湖北省33户家庭名单:

武汉市(4户)

朱翠兰家庭

夏 莹家庭

谈雯丽家庭

胡 婧家庭

黄石市(1户)

李 逾家庭

十堰市(1户)

杨志金家庭

襄阳市(3户)

蔡学岭家庭

耿 辉家庭

陈声锐家庭

宜昌市(3户)

夏 闯家庭

周秀敏家庭

魏文凤家庭

荆州市(2户)

刘德勇家庭

武 格家庭

荆门市(1户)

王丽莉家庭

鄂州市(1户)

郭秀峰家庭

孝感市(2户)

熊 熠家庭

范小俊家庭

黄冈市(2户)

邢锦辉家庭

黄珍兰家庭

咸宁市(2户)

熊良淦家庭

郑卫平家庭

随州市(1户)

王长安家庭

恩施州(1户)

郑福安家庭

仙桃市(1户)

肖爱萍家庭

天门市(1户)

陈友谊家庭

潜江市(1户)

董 丽家庭

神农架林区(1户)

蔡邦洪家庭

省直(5户)

陈 珍家庭

金 魏家庭

宋 玲家庭

何丽娜家庭

周宇光家庭

来源:文明湖北、市委文明办

黄冈男孩2岁多走失,32年后鄂州警方助其姐弟团圆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王厅丁一

“爷爷在世的时候,最大的牵挂就是弟弟,念叨最多的就是弟弟,现在弟弟找到了,老人家可以安息了,感谢您们的付出……”2月7日下午,湖北鄂州市公安局举办了一场“团圆”行动认亲仪式,黄冈市民张萍(女,化名)一家人与失散32年的弟弟晓军(化名)团聚,见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姐姐忍不住上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爷孙逛街,眨睛孙子消失在人海

1989年10月20日这一天,2岁多的晓军走失,是黄冈市张萍一家人永远忘不了的痛。

“当天,爷爷带着晓军到鄂州逛街,没想到一转眼的时间,晓军就不见了!”张萍介绍,当时街上到处都是露天市场,爷爷忙于给晓军挑选衣服,没顾上照看身后的晓军,当他选好衣服,却发现跟在身后的孙子不见了。

这之后,张萍一家人四处寻找,可这犹如大海捞针,没有任何进展。“报警、贴寻人启事,上电台、电视台播寻人消息,能想的办法我们都想了,也都做了,但就是没有任何消息。”张萍回忆说。

30多年来,张萍一家人始终没能走出阴影。对于晓军的失踪,张萍的爷爷无比自责,整天以泪洗面,两年后带着遗憾去世。他生前始终坚信晓军能够找回来,因为骨肉亲情是有感应的。晓军的父亲整夜睡不着觉,经常蹲在家门外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总盼着晓军能自己找回来,数年前也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晓军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妹妹成家前,家人不敢有任何懈怠,一家人形影不离,再也不敢让晓军的悲剧发生。

晓军走失后,鄂州市公安局民警迅速开展调查,但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警方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追查线索。

警方接力,大数据找到失踪男孩

晓军的走失始终是鄂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的一块心病。30多年过去了,追查线索的民警换了一拨又一拨,许多民警也早已退休,但是晓军的追查工作却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了下来。

“每一次侦查方式得到更新,我们都会把晓军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比对。”已经退休的刑侦副支队长刘国庆介绍,10多年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他们及时将晓军父母的血样采集并录入数据库,希望通过信息比对找到晓军。后来,民警又将比对范围从全省扩大到全国,但仍没查找到与晓军个人信息比较吻合的数据。

2021年9月,鄂州公安在省公安厅、黄冈市公安局的大力协助下,通过大数据比对,河北一名叫张鑫(化名)的男子与失踪的晓军个人信息高度吻合。

“要认定血缘关系,还需采集血样做进一步鉴定!”鄂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介绍,为提高信息比对成功率,民警迅速与张鑫取得联系并采集了对方的血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经比对,警方确认张鑫就是晓军,张萍一家32年的寻亲终于有了结果。

艰难认亲,民警苦口婆心让姐弟相认

身份确定了,但是如何相认成了大家心忧的问题。据鄂州警方介绍,晓军现在的养父母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32年外地的生活,晓军已经完全不记得小时候的经历,现在的他已在河北结婚成家,一家人生活美满。

“时隔这么多年,亲生父母对我来说都是陌生人,我完全不知该如何面对。”晓军说。

“30多年来,你的亲生父母一直都在找你,没有睡过一天好觉,都盼望着你有朝一日能回来团圆。”民警苦口婆心地与晓军耐心聊天,在经过多次的劝说后,晓军的心结渐渐打开,他也希望一家人早日从心里团聚。

春节期间,张萍和晓军进行了第一次微信聊天,一家人热泪盈眶。“与姐姐妹妹一样的眼神,相似的相貌……”晓军养父母介绍,当初晓军流落河北,被他们收养后,一直当亲生儿子收养。至于晓军为何从千里外的鄂州来到河北,这对夫妻也十分困惑。而晓萍看到弟弟晓军过得很好,姐妹俩也很放心,她们表示会充分尊重晓军的意愿,选择他自己想要的生活。

亲人离散终团聚,2月7日,在鄂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晓军最终与亲人团聚,一家人将印有“千里寻亲三十二载、团圆行动助家团圆”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以表达对民警的感激之情。

来源: 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