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称“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穿鸿星尔克”,吃穿用度,无需鄙视链
在生活中,总存在多种鄙视链,遍布衣食住行日常各个层面,用来判别一个人是否“够格”。
但这种标准是肤浅的,制约越多,反而自己举步维艰。
01一场暴雨,打乱了所有河南人的正常生活节奏。
在天灾下,鸿星尔克凭借捐款5000万,直接把品牌好感度拉满,甚至引发了“野性消费”狂潮:人们要求“能不能卖贵点”“没货就上架羽绒服”“土特产贴个标签”……
种种暖心互动,让人们看到灾难下的满满温情。
最近小e却刷到一条帖子:“以前不好意思穿鸿星尔克之类的牌子,现在可以自豪地穿了。”
为啥以前不好意思穿呢?
网友如此解释:“觉得会被人看不起,穿阿迪耐克才行。”这位网友并非不知道国货便宜,质量又好,性价比远超过进口品牌,但他觉得这不体面。
但伴随如今鸿星尔克等国货品牌强势崛起,他感叹道:“现在可以正大光明穿了。”
按他逻辑来说,似乎也没毛病,但总听着不对味:
咋的,不偷不抢买的鞋子,就因为是国产一两百的,穿着就颜面扫地了?
02当时髦人士们人均脚蹬AJ,当刻意做旧的脏脏鞋卖出3000+高价时,国产品牌鞋子,似乎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质量没毛病,价格也不错,但买它的人稍显“低级”。
哪怕退一步,你买的只是耐克阿迪旧款、折扣款,对比起来价格也和国货差不多,但穿上国产鞋出门,氛围总是会微妙几分。
曾有这样一个热议话题,网友说自己相亲时,穿了一双特步鞋出门,结果被对方嫌弃。
这个话题很滑稽,穿双便宜的鞋,就影响开豪车住大房子了?哪怕咱们设想现实一点,一双普通的鞋子,就把人品也拉得“低廉”了?相亲到底是相人还是相鞋呢?这才是问题症结。
穿国产鞋,何陋之有。
说到底,哪有那么多人care你一举一动:了解你的人,知道你啥水平,装也装不出;不熟的人,谁在乎你吃什么穿什么。不过是庸人自扰而已。
03有句老话叫“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在某些社交场合,我们捯饬自己形象是很有必要的。
但所谓的大品牌并非你的高光所在,试问,一个浑身写满“我很有钱”的人,但开口就是毫无营养的话,你真的能发自内心去欣赏和爱戴吗?
不仅是鞋子,生活中处处都是鄙视链。
喝星巴克的,瞧不起喝瑞幸喝便利店的;喝喜茶奈雪的,瞧不起喝蜜雪冰城的;穿商场牌子的,瞧不起买网店的;开豪车的,瞧不起开普通车的;开私家车的,瞧不起电瓶车出行的……
我们似乎默认了一个模式,财要外现,有钱就要处处奢侈铺张。但实际上,符合自己能力范畴和审美理念的生活,或许才是最优选择。至于别人高看还是鄙夷,有什么关系?
而为了所谓的脸面,而消费超过实际水平,这只是被消费主义绑票而已。
一个名牌包,一双大牌鞋……它们从来就不是判断你是否“高级”的唯一标准,灵魂的香气,远比外表光鲜更加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