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今年是艾滋病多少周年?(今年是艾滋病多少周年)

今年是艾滋病多少周年?(今年是艾滋病多少周年)

世界艾滋病日30周年|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的第30个纪念日,世界艾滋病日为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提高群众对HⅣ病毒引起的艾滋病传播意识。艾滋病,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HIV病毒侵入人体,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因各种感染、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感染上HIV病毒的人不会立即发病,这个病毒在人体内潜伏期平均为8年,发展为艾滋病病人以前,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跟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更令人担忧的是,感染上HIV病毒,携带者如果不做艾滋病的相关检测,自己也不容易知晓,这就很容易造成艾滋病的传播。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异性性接触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异性传播为69.6%,男性同性传播为25.5%。

近年来,通过检测并诊断报告的感染者中,每100个就有90个以上是经性途径感染。只要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在没有发明出HIV疫苗以前,我们到底该如何科学的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在科研学者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有暴露前预防、使用安全套预防、非职业暴露后预防和各种方式的HIV检测。我们就简单的分成三个步骤来说说:事前预防、事中预防、事后预防。

1.事前预防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着手于药物预防,我们国家在2016年发布的高危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指南中也首次提到了这种预防方式。口服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中文名叫特鲁瓦达。吃了它有什么功效呢?就是在发生高风险性行为的时候,它可以大幅有效降低HIV感染的几率。(注意,它对各种性病没有保护效果。)当然,也不是谁都适用于这种预防措施的,首先要保证服药的人是HIV阴性,另外对于那些经常忘记使用安全套而且性伴比较多的朋友,建议优先考虑。除此之外,这个药就是“贵”。具体价格因地区和渠道而定,而且要每天坚持服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事中预防

这个基本上首先推荐就是正确使用安全套,注意是要正确使用安全套(包括安全套大小的选择、佩戴方式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MSM间发生性行为,除了选择恰当的安全套以外,一定要记得使用润滑剂。也不要盲目的认为一次带两个安全套会更安全。

3.事后预防

是的,你没有看错。在国家性艾中心2016年发布的高危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指南中提到,满足非职业暴露预防用药(nPEP)的条件主要有:1.服用者HIV抗体检测呈阴性2.发生了无保护插入性性行为3.暴露源明确是HIV携带者或其感染状态不明(如果百分百确定你的性伴没有HIV感染,则不需要服用nPEP)4.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必须服药,越早吃上药越好。有的人就说了,那我每次不用戴安全套就用这个药就可以了,但是你要考虑有药物副反应的存在,还有就是暴露后预防用药也有点“小贵”。所以,使用安全套即经济实惠还对身体无副反应。

其实,在艾滋病预防中不可或缺的是HIV检测,它应该是贯穿整个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只有通过检测才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通过检测知晓感染状况,进而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以各种方式竭尽所能,共同抗击艾滋!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30周年纪念日!

今年我们以“知晓自己的状况”为主题纪念世界艾滋病日---30年来,人们一直想要回答一个问题——我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最初,我们需要通过看医生找到答案;后来,我们能够通过基于社区的方法直接向高风险人群提供检测,从而使艾滋病检测服务得以广泛普及。今天,随着自我检测的问世和推广,人们在家中私密环境下就能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

我们在与艾滋病的斗争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截至2017年,全球仍约有900多万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接受检测,他们仍然无法回答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对一些人来说,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提出这一问题。

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最大的差距存在于重点人群——比如男男性性行为者、注射毒品者、性工作者、跨性别女性、嫖客以及这些人群的伴侣。由于一些制度性障碍包括将性行为定罪、污名化和歧视等,这些人群通常无法触及、获得的服务不充分或干脆被HIV相关所忽视,所有这些都导致这些群体的艾滋病感染率较高,接受预防和检测的机率较低。

应以重点人群为重点,加大艾滋病检测和预防力度。对重点人群提供艾滋病检测(包括艾滋病自检、伴侣告知和检测以及社区主导的艾滋病检测),以及综合预防工具和服务(特别是针对高风险男男性性行为者和性工作者的暴露前预防服务),是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提醒我们,我们不应为目前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的进展而自满。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加快行动的步伐。

时不我待,行动起来,终结艾滋病!

Today i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World AIDS Day!

This year we commemorate World AIDS Day 2018 under the global theme “know your status”. For 30 years, people have want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 am I infected? In the early days,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required a visit to a clinical setting, later we were able to bring testing directly to high-risk populations through the use of community-based approaches, which made HIV testing services widely available. Today, with self-testing, it is possible to know your status in the privacy of your home.

Globally, there have been great accomplishments in the fight against HIV. However, as recently as 2017, there are still an estimated more than 9 millio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who have not been tested and still can’t answer this most basic question. And, for some, they are still unaware that they need to ask the question.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the gap is biggest among key populations – such as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people who inject drugs, sex workers, transgender women, and clients of sex workers, as well as the partners of these populations. These groups are usually unreached, under-served or neglected due to institutional barriers, including criminalization of sexual behaviours,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which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higher HIV rates and lower access to prevention and HIV testing among these groups.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HIV testing and prevention with a focus on key populations. It is a priority to reach these target populations with HIV testing (including HIV-self testing, partner notification and index testing, as well as community-led HIV testing), and combination prevention tools, especially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 for high risk MSM and Sex Workers.

The World AIDS Day campaign reminds us that we should not become complacent in our response to HIV. As a community, we have the obligation to step up our efforts.

It’s time to act,and end AIDS!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认为,自从新冠的mRNA疫苗大获成功后,科学家正在如火如荼地将这一策略用于HIV新型疫苗的研发,目前已有几种针对HIV的mRNA疫苗已经在小鼠和非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看到了很好的免疫效果,但未来mRNA疫苗成功的关键仍然是基于包膜蛋白能诱导广谱中和抗体及覆盖广谱潜在T细胞表位的抗原的设计。

艾滋病(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HIV病毒可以攻击并严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因此艾滋病患者常常因免疫能力不足而发生二次感染或罹患肿瘤等其他疾病,这也使得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2022年7月2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22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危急关头》称,2021年,艾滋病大流行导致平均每分钟1人死亡。尽管拥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机会性感染的预防、检测和治疗工具,2021年仍有65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约有150万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比全球目标要多出100万例。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HIV现存感染者100万左右,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面对全球庞大的患病群体,艾滋病治疗却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只能控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HIV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艾滋病易感人群通过接种艾滋病疫苗,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提高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治疗HIV的目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上海疾控”,在2021年7月7日发布的《30多年屡败屡战,这次能不能看到艾滋病疫苗的曙光》一文中,历数艾滋病疫苗研发的难点。澎湃科技记者查阅多篇专业文章后,得以总结当前HIV疫苗研发面临的四大困境:

1. 艾滋病病毒在逆转录过程中错误率太高,致使艾滋病病毒经常发生变异,HIV可以不断演变成不同的毒株以逃避免疫系统。因此,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协会(IAVI)副主席达格纳·劳弗(Dagna Laufer)表示:“HIV给疫苗研发带来的挑战在于:它几乎可以说不是一种病毒,而是数百万种不同的病毒。”

2. 目前的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什么样的细胞免疫和/或体液免疫能够对HIV感染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并控制HIV感染后的疾病进展。

3. 艾滋病病毒只能感染人类,不能感染其他物种并引起发病(少数种类的猩猩可以被感染但并不发病),因此缺乏能够完全模拟人体感染HIV病理反应及疾病进展的动物模型。

4. 疫苗研发缺乏资金。自2010年以来,艾滋病疫苗研发的资金支持有所减少,这让大多数药企“心有余而力不足”。

关于HIV疫苗研发,澎湃科技采访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卢洪洲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临床诊治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建委艾滋病、流感、埃博拉病毒病、感染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

卢洪洲首先简单科普了“疫苗”本身。他说:“大众普遍认为,疫苗只有预防作用。其实随着免疫学和基础医学的发展,疫苗也可以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疫苗主要分为两类: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预防,就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而治疗性疫苗是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

卢洪洲表示,为了加快HIV疫苗研发速度,全球多学科通力合作,在疫苗的研发管线中,各期临床试验重叠进行,大大缩短了研发时间,也为其它疫苗研发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全球新冠疫苗研发之所以快速是因为这种新发疾病危害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而艾滋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突变重组率高、全球范围内基因变异大亚型多,同时由于对保护性免疫因素的了解不全面、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且医药企业投资过少,因此艾滋病疫苗研发面临较大挑战。“尽管艾滋病疫苗研发屡屡失败受挫,各国科学家却从未放弃,目前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研发队伍采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在不同临床试验阶段推进着艾滋病疫苗研发进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取得突破。”

卢洪洲每天都在关注全球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他认为,虽然研发屡遭挫折,目前在艾滋病疫苗研发领域还是成功开发了多种技术平台,有些已经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目前的疫苗研发策略主要包括基础-加强免疫策略以增强诱导基于RV144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联合马赛克抗原设计,新型病毒载体疫苗,诱导广谱中和抗体产生的抗原设计,新的核酸疫苗(如mRNA疫苗)及提高免疫原性的强效佐剂的应用等,研究整体呈现多样化特点,未来将有可能联合采用两种或以上策略提升免疫效果。

HIV疫苗研发经过

事实上,人类曾有过几次快要点燃HIV疫苗研发的火种。

2022年9月,来自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Shane Crotty研究团队发现,对恒河猴进行长期缓慢递送HIV的Env蛋白免疫致敏,可以使得生发中心B细胞(BGC)持续至少6个月,并且在第10周时,BGC数目可以达到传统免疫方式的186倍。这说明这种长期缓慢递送的免疫策略或许可以促进人们对于快速突变病毒(如HIV和COVID-19)疫苗的研发。

2020年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由法国生物制药公司赛诺菲和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联合研发的艾滋病疫苗宣布失败,该疫苗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艾滋病疫苗,被美国医药新闻网Fierce Pharma评为2020年全球十大临床试验失败案例之首。

据了解,在过去30年里,HIV疫苗研发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诱发体液免疫的疫苗;诱发T细胞免疫的疫苗;同时诱发抗体和细胞免疫的疫苗。

在第一阶段,研究人员依据传统的疫苗研发策略,诱发出针对艾滋病病毒的中和抗体,没有考虑细胞免疫作用,以美国药企Vaxgen公司的AIDSVAXB/B和AIDSVAXB/E为代表,其Ⅲ期临床试验的失败提示,只有抗体免疫不能对HIV感染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

第二阶段,疫苗开发以激发T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为主要目标,以美国默克公司和美国NIH的MRKAd5HIV为代表,Ⅲ期临床试验表明该疫苗不仅不能对HIV感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还有增加HIV感染几率的风险,因此只有T细胞免疫也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第三阶段,疫苗开发以同时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目标,以美国Vaxgen公司AIDSVAXB/E和法国Aventis Pasteur公司的痘病毒载体疫苗联合组成的新型联合疫苗(RV144)疫苗为代表。2009年9月,美国军方和泰国合作研制的(RV144),可使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人体中证明研发有效的艾滋病疫苗的可行性,这次试验让人们看到了研发有效艾滋病疫苗的曙光。

因此,目前对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发着重于平衡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DNA疫苗、活载体疫苗、多价蛋白疫苗全面发展,各类疫苗的联合免疫(prime/boost)策略成为艾滋病疫苗发展的主流方向。

mRNA艾滋病疫苗会是新曙光吗?

mRN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分子,带有人类细胞的“蓝图”,可以产生靶标蛋白或免疫原,激活体内免疫反应,以对抗各种病原体。而mRNA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后的第三代疫苗。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在体内表达出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因为其利用的是病毒基因序列而非病毒本身,所以mRNA疫苗不带有病毒成分,没有感染风险。

据上述“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文章所述,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相较于传统疫苗,mRNA疫苗存在多种优势。首先在安全性上,mRNA并不会感染或者整合进基因组,因此不会带来感染或突变的风险。其次在有效性和便捷性上,有多种修饰方式能够使mRNA更加稳定,同时合成特定抗原蛋白的效率更高,可更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抗原表位的免疫应答,从而产生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同时,传统疫苗一般需在活细胞内培养相应病原体,周期较长;而人工合成的mRNA疫苗生产速度快、成本低,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

2022年1月,美国Moderna公司和国际艾滋病疫苗行动组织(IAVI)宣布,已经开始了mRNA艾滋病疫苗的人体试验。这项1期临床试验正在对56名HIV阴性健康成年人进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测试。这款实验性mRNA疫苗的目标是刺激特定B淋巴细胞产生广泛中和抗体(bnAbs),它们可以附着在HIV病毒颗粒表面的刺突蛋白上,并让重要但难以进入的区域失效,这些区域在不同HIV病毒株之间变化不大,因此可以对抗当前流行的多种HIV变体。

这是艾滋病疫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研究,它证明了诱导广泛中和抗体来抗击HIV感染是切实可行的。免疫原的新设计、临床试验和分子B细胞分析将为加速艾滋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Moderna公司有两款mRNA艾滋病疫苗研发管线,此次开始临床I期的是编号为mRNA-1644的管线。另一款则是与国际艾滋病疫苗行动组织(IAV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传染病研究所(NIVID)合作开发。

卢洪洲分析认为,自从新冠的mRNA疫苗大获成功后,科学家正在如火如荼地将这一策略用于HIV新型疫苗的研发,目前已有几种针对HIV的mRNA疫苗已经在小鼠和非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看到了很好的免疫效果,但未来mRNA疫苗成功的关键仍然是基于包膜蛋白能诱导广谱中和抗体及覆盖广谱潜在T细胞表位的抗原的设计。

他向澎湃科技提到一项最近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艾滋病疫苗研发成果——来自牛津大学的一项I/IIa期合作临床试验。该研究表明,当暂停抗病毒治疗后,T细胞治疗性艾滋疫苗或许能抑制艾滋病毒反弹。在该研究的45名参与者中,41人中断治疗,研究参与者接受了几轮疫苗接种,其中,26人接种了疫苗,15人接种了安慰剂,然后中断治疗,在没有艾滋抑制基因的参与者中,8名疫苗接种者能脱离抗病毒治疗,安慰剂组除1人外,所有人都在6个月中断期结束前开始了治疗。该研究组合使用了DNA、MVA、猴腺病毒ChAdOx1载体传递HIVACAT T细胞免疫原(HTI)。“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能诱导保护性T细胞,去针对艾滋脆弱保守区的疫苗,研究还将计划在英国、欧洲、美国和非洲进行试验,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成果可以分享。”

至于中国HIV疫苗研发, 卢洪洲介绍,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也正在筹划进行艾滋病核酸疫苗的I期临床试验。“在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究中我们看到了非常好的免疫效果,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个疫苗也能诱导人体产生强效的免疫反应,为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带来曙光。没有成功说什么都为时尚早,但随着科研团队对HIV病毒的了解更加深入,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第一支HIV疫苗的诞生也许即将到来。”

世界艾滋病日31周年,我国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

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传播和蔓延,世卫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

今年我国宣传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旨在强调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对防治艾滋病、实现“三个90%”目标和共享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

明确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倡导通过检测知晓感染状况,进而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控政策日益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已经建立,防治经费逐年增加,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科技支撑作用不断显现,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输血传播基本阻断。全面实施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病例接近零报告。

二是经注射吸毒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落实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等防控措施,2017年报告经注射吸毒感染者较2012年下降44.5%,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在治人员艾滋病新发感染率从2012年的0.2%下降到2017年的0.03%。

三是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全覆盖,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2年的7.1%下降至2017年的4.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四是感染者检测发现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扩大检测策略,检测人次数从2012年的1.0亿上升到2017年的2.0亿。

五是抗病毒治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接受抗病毒治疗人数从2012年的17.1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61.0万人,2017年治疗覆盖率为80.4%、治疗成功率维持在90%以上。

六是抗击艾滋病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建立专项基金支持社会组织深入开展防艾工作,社会团体、公众人物、志愿者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社会歧视不断减少。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30周年纪念日!

今年我们以“知晓自己的状况”为主题纪念世界艾滋病日---30年来,人们一直想要回答一个问题——我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最初,我们需要通过看医生找到答案;后来,我们能够通过基于社区的方法直接向高风险人群提供检测,从而使艾滋病检测服务得以广泛普及。今天,随着自我检测的问世和推广,人们在家中私密环境下就能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

我们在与艾滋病的斗争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截至2017年,全球仍约有900多万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接受检测,他们仍然无法回答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对一些人来说,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提出这一问题。

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最大的差距存在于重点人群——比如男男性性行为者、注射毒品者、性工作者、跨性别女性、嫖客以及这些人群的伴侣。由于一些制度性障碍包括将性行为定罪、污名化和歧视等,这些人群通常无法触及、获得的服务不充分或干脆被HIV相关所忽视,所有这些都导致这些群体的艾滋病感染率较高,接受预防和检测的机率较低。

应以重点人群为重点,加大艾滋病检测和预防力度。对重点人群提供艾滋病检测(包括艾滋病自检、伴侣告知和检测以及社区主导的艾滋病检测),以及综合预防工具和服务(特别是针对高风险男男性性行为者和性工作者的暴露前预防服务),是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提醒我们,我们不应为目前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的进展而自满。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加快行动的步伐。

时不我待,行动起来,终结艾滋病!

Today i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World AIDS Day!

This year we commemorate World AIDS Day 2018 under the global theme “know your status”. For 30 years, people have want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 am I infected? In the early days,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required a visit to a clinical setting, later we were able to bring testing directly to high-risk populations through the use of community-based approaches, which made HIV testing services widely available. Today, with self-testing, it is possible to know your status in the privacy of your home.

Globally, there have been great accomplishments in the fight against HIV. However, as recently as 2017, there are still an estimated more than 9 millio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who have not been tested and still can’t answer this most basic question. And, for some, they are still unaware that they need to ask the question.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the gap is biggest among key populations – such as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people who inject drugs, sex workers, transgender women, and clients of sex workers, as well as the partners of these populations. These groups are usually unreached, under-served or neglected due to institutional barriers, including criminalization of sexual behaviours,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which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higher HIV rates and lower access to prevention and HIV testing among these groups.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HIV testing and prevention with a focus on key populations. It is a priority to reach these target populations with HIV testing (including HIV-self testing, partner notification and index testing, as well as community-led HIV testing), and combination prevention tools, especially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 for high risk MSM and Sex Workers.

The World AIDS Day campaign reminds us that we should not become complacent in our response to HIV. As a community, we have the obligation to step up our efforts.

It’s time to act,and end 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