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007无暇赴死有彩蛋吗知乎(007无暇赴死有彩蛋吗)

007无暇赴死有彩蛋吗知乎(007无暇赴死有彩蛋吗)

我看了一部007,但又没完全看

2015年,当克雷格登上王牌综艺《鸡毛秀》,官宣自己将会再续一部007合同,望着全场的欢呼眼含泪光时,他或许会追忆十年前,那个登上第六代邦德定角发布会的下午。

那时他心情忐忑,强打精神,只因心里清楚,即将面对的,将是铺天盖地的谩骂与质疑——

为什么新邦德是金发?

为什么新邦德这么矮?

为什么新邦德看起来丝毫不觉儒雅,还似乎有一丝匪气?

那个“丹尼尔克雷格不是邦德”的全网黑运动,现在看来,可谓是“互联网圣战”的开端了。

而克雷格更不会想到,他仅用四部电影的时间,便绝处重生,靠自己的魅力定义邦德。

现如今,距离前作《幽灵党》的问世,又过了六年。

纵使几经难产,命途多舛,《无暇赴死》还是到来。

这部克雷格的谢幕之作,充满了仪式感。

有头有尾,有始有终,至少给足了第六代邦德一个完整的交代。

然而,《无暇赴死》的背后,不仅只有克雷格,更是对年近六旬的007系列,做了次精简与压缩。

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不少前作的影子,无论前史还是后续,无论剧情还是幕后,无论功劳还是过错……

《无暇赴死》都特别的007,但又不完全像是007。

想要吃透它,至少需要几次进阶,我们一一道来:

01

第一步进阶,需要的是对克雷格及其四部前作的了解。

毕竟,终究还是格局小了。

纵使全世界再怎么渲染此次谢幕的悲壮,但都低估了这对007系列的意义。

因为在克雷格之前,绵延40载的五代007,从未有过体面的离开。

第一代康纳利,险些同片方对簿公堂,20年恩恩怨怨,搅得一地鸡毛;

第二代拉赞贝,小模特一夜成名,迷失在那纸醉金迷中,也变负心白眼狼;

第三代摩尔倒还不错,温吞有趣,只不过年历渐衰,撑不起那台前作别,低调离场;

第四代道尔顿和第五代布鲁斯南,纵使有天大的表演热情,也只能被迫解约,令人遗憾不已。

说起来,克雷格正是那台前和幕后,唯一得到体面关怀的卸任者。

60年来,这份来之不易的皆大欢喜,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于克雷格而言,他足够珍惜。

作为形象上最不符合原著的邦德,片方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成全彼此。

这份信任,克雷格明白。

即使不卖劳模人设,明眼人也看得出,克雷格一直是最卖力的那一个。

武戏力求拳拳到肉,尽量实拍;

至于文戏,那双蓝眼睛,也道尽了铁汉柔情。

这份专注,在《无暇赴死》中,有增而无减。

杀青时,克雷格面对从《皇家赌场》便相伴走来的工作人员,留下了炽热的泪。

“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共事,这些电影的每一秒我都喜欢。”他如是说。

其实,1968年出生的克雷格,比系列首作《诺博士》只仅仅小了六岁而已。

《无暇赴死》的首映礼上,那一张张近照,细细品咂,的确有着岁月无法抚平的疲态。

克雷格老了,相较于前几代的一地鸡毛,他的离去,更多是输给了时间。

正巧,片中也多次提到过“时间”。

面对爱人玛德琳,邦德曾在首尾两次抚慰道:“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

特别是临终作别时的那次提及,比起邦德对玛德琳的情感,我更愿意将其代入克雷格对007的感情——

如果不是我老了,或许我们,也有的是时间。

故而不难理解,对于片方来说,你有情我有义,就算动辄一部长片的体量,哪怕第一次“写死”了邦德,也要让你走得圆满,走得漂亮。

而另一个成因,则在选角伊始便奠定了。

第六代邦德的故事,相较于前五代的环环相扣,整体更像是一次软重启。

在原著序列中,《皇家赌场》正是007的第一部,他讲的是邦德起源。

其实六十年前,片方就曾想从起源讲起,无奈版权并不在手上,便只得从中段的《诺博士》开拍,致使康纳利一亮相,便是那个毫无瑕疵的完美邦德。

克雷格时代则不然,作为系列前传,它便专注于构建“邦德何以成为了邦德”。

《皇家赌场》里,他并没有任何成熟稳重的烙印,恰恰相反,“冲动逞强”才是银幕初印象。

直到生命中的白月光猝然离世,一夜间,他便如凤凰般涅槃。

《量子危机》虽然并未从人物塑造上发挥什么作用,但却夯实了硬桥硬马的邦德人设。

总之一句话:我是最能打的邦德。

《天幕杀机》则是他的真正觉醒,面对一体双生的反派,他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抉择。M夫人之死,也鞭挞其成为了冷静稳健的邦德。

即便是口碑最差的《幽灵党》,也将玛德琳这个心之所属带入了邦德的生命里,早早铺垫,只待最终圆满。

所以,《无暇赴死》的成功,有赖于四部长片的布局,而非一日之功。

这种情感与故事的自恰,是前几代那些无头无尾的007从未有过的。

正因如此,当邦德最终牺牲时,那份情感的冲击,才那么动人且有力。

02

第二步进阶,是海量的经典彩蛋,但呈现的方式却有好又有坏。

先说好的。

影片开头,邦德被多疑的性格冲昏头脑,将玛德琳送上远去的火车。此时灯光变成了一个个圆形色块,有节奏地纵情闪动,并借机引出碧梨演唱的同名主题曲。

老粉一看便知,这与《诺博士》的开场动画十分相似。

这部诞生于1962年的系列开山之作,正是《无暇赴死》的重点致敬对象。

结尾大战中,女007诺米也曾将反派科学家踹进了高温蒸馏池中,死法与布景,都与《诺博士》同出一辙。

当然,这些边边角角,尚不足以证明本片对这部祖师爷的疯狂依恋。

本片的核心反派,由拉米·马雷克饰演的萨芬,其实便取材于那名系列开山带恶人。

先看他的造型,一直都在突出西方面孔身着东洋服饰的反差风。

诺博士也是如此,他是中德混血,最爱穿的恰恰是那一席中山装。

再看他的性格,杀人前居然还要先行道歉,而比起肉体毁灭,他更乐于从精神上击溃邦德。

诺博士身上则有着浓郁的学究气,他对邦德的定位像是实验小白鼠,彬彬有礼间,却掩盖不住重重杀气。

可以说,萨芬就是诺博士的变种。

诺博士

但相比原型,这位新角色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

毕竟,“像诺博士”可不完全是件光彩的事。

《诺博士》上映时,正值古巴导弹危机,那是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首次公开交锋。

本片筹拍伊始,便是拿捏了西方观众对红色中国的仇恨情绪,硬凹了这样一个黄祸代言人。

不仅充斥着误解与刻板印象,就连“中德混血”的身份,细想起来也令人胆寒,简直黑到姥姥家了。

但这些黑历史,姑且可以认为是时代局限,可以谅解。

可就在近几部,偏偏兴起了经典反派借尸还魂的热潮。

单就《幽灵党》这一部,大boss就重新启用了阔别银幕30年的老对头布洛菲尔德,巴蒂斯坦饰演的麾下杀手,也神似《海底城》和《太空城》中的人气反派“大钢牙”。

将诺博士重新推上前台,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策略需要灵活。

《无暇赴死》在这一块,就做的非常聪明。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保留服化道上的记忆点与性格魅力,抛开了那些极具冒犯性的糟糕影射。

这样的改编思路,试问哪个国家的市场会不喜欢?

再说坏的。

《无暇赴死》所致敬的另一出重头戏,是1969年的《女王密使》。

那是大种马邦老师的大银幕初次动情,并祭出了那句著名的“时间梗”。

这两处设定,也被原样移植进了《无暇赴死》中,成了邦德与玛德琳爱情故事的灵感来源。

然而不得不说,比起《女王密使》和《皇家赌场》这前两次动情经历,邦德与玛德琳的爱情火花,力度上弱了许多。

《幽灵党》里,两人的激情时刻,还是那种套路化的邦女郎模式。

甚至还有些三观不正。

毕竟玛德琳曾是仇家的女儿,其父还在邦德的注视下饮弹自尽,没过多久就泡了人家闺女,多少让人在逻辑上不好接受。

然而《无暇赴死》刚一开头,邦德和玛德琳便早已隐居遁世,海誓山盟至死不渝,这反差着实是太大了。

反观前两次动情,它们都各有各的特点,令人刻骨铭心。

《女王密使》是第二代007乔治·拉扎贝出演的唯一一部作品,起初在创作时,片方便下定决心开启新人新气象,对康纳利的五部前作进行解构与自反。

片中邦德和女主特蕾西的相识经历,依旧充满着男性意淫。

女主老爹富可敌国,啥都不愁,偏愁女儿难嫁。碰巧手上攥有国际犯罪集团的资料,你邦德又像个不错的小伙砸。不然咱俩做笔交易,你当我女婿,我送你情报,岂不美哉?

这种无厘头的搞怪设定,又让观众惯性以为,这又会是一个睡完即弃的普通邦女郎。

哪怕结尾两人正式结婚,观众还是无法信服,这位邦德动心了。

直到那一声误杀了特蕾西的枪响,让空气瞬间凝滞。邦德紧紧攥住爱人的手,苦笑着憧憬起那从未开始便已结束的蜜月。

我们才真正明白,眼前的女人,是他的真爱。

这种反差力度,在007系列中,空前绝后。

《皇家赌场》中邦德和维斯帕的感情线,相较而言便规整许多。只有一点精彩:

男方邦德和女方维斯帕,真的是在共同成长。

最初两人碰面时,都是唇枪舌剑,得理不饶人的主。一个冲动倔强,一个冷艳傲娇,唯一的通性是都有一身毛病。

然而随着故事发展,维斯帕教会了邦德冷静,邦德也解开了维斯帕的心结。

他们的故事,抛开特工属性,也像极了平凡人的初恋,都是在恋爱中共同成长,成全彼此,也成就自己。

所以别怪总有人吐槽克雷格和蕾雅·赛杜没啥CP感,问题不在演员,这戏写得确实不行。

而从中也能窥见《无暇赴死》的最大缺陷,它会算计,但又很草率。

换言之,它圆满了克雷格,却写崩了007。

03

第三步进阶,则要聚焦于1989年的《杀人执照》。

这是007系列历史上,最被忽视,同时又极为重要的一部作品。

彼时,第四代007提摩西·道尔顿正为如何树立新的邦德形象一筹莫展。

为了有效同前任罗杰·摩尔的幽默风趣区别开,道尔顿决心来场豪赌:

摒弃全部幽默基因,完全从内心戏角度,塑造一个苦大仇深的新007。

结果显而易见,《杀人执照》票房惨败,道尔顿太执着于颠覆前任形象,导致他诠释的邦德,死板得像个哑巴,全无往日的精气神。

于是乎,票房扑街,草草解约,致使第四代007短命收场,甚至招来了长达六年的系列空窗期,险些葬送了整个IP。

毫无疑问,这场赌博赌输了,但留下的教训却是深远的:

与时俱进可以,但颠覆的幅度不要太大。

一旦没有做好新老元素的平衡,就极容易万劫不复。

转眼32年过去,眼前的《无暇赴死》,却也变本加厉,步上了《杀人执照》的后尘。

先是两位系列经典人物的死亡,令人摸不着头脑。

一是幽灵党党魁布洛菲尔德。

曾几何时,他可是初代007的最大boss。甚至每部都是不同形象的“换脸梗”,都被粉丝拿来津津乐道。

《幽灵党》中,第六代007终于重启了这位经典反派,还将其定位成第六代邦德的幕后终极元凶,逻辑基本可以自恰。

然而新作中的布洛菲尔德,则被改写成了陪衬人,利用他的死,去反衬新反派萨芬的强大。

这种踩老人捧新角的做戏策略,属实有些不负责任了。

二是CIA特工菲利克斯·莱特。

这位其貌不扬的酱油小哥,可是007电影的大人物。

自从《诺博士》起,便时不时替邦德打辅助,六十年不知换了几茬演员。

虽说他向来戏份不多,但作为军情六处在CIA的常驻线人,常常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然而新作中,干脆就写死了莱特。

要知道,这可是莱特六十年来的首次便当。

但这种无甚意义的牺牲,既葬送了未来几代启用这一角色的可能,又很能说明片方对老角色的不尊重。

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对全系列最大的敏感词——“邦女郎”的处理上。

在好莱坞平权运动的驱使下,邦女郎褪去曾经性符号化的标签,是必经且必要的。然而《无暇赴死》里的几位邦女郎,都似乎有一丝矫枉过正的倾向。

比如那位备受吐槽的黑人女版007。

这位年轻特工接任了007的名号,春风得意,智勇双全,看上去比垂垂老矣的邦德还要完美。

然而本部片对她的呈现,太刻意了。

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推上前台,营造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巾帼气魄。

或许放在其他大IP,平权策略的确有效,但在007这儿,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尴尬效果。

因为007有别于其他特工系列的最大特点,就是“老白男中二情怀“。

它始创于那个尚未开化、男权至上的陈旧年代,边救世界边睡女人,是万千男人的春梦样板。

甚至“邦女郎”这个词,都带有极强的物化依附属性。

换言之,哪怕《谍影重重》和《碟中谍》,都大可通过平权博得续命生机,但在007这儿,偏偏会产生隔阂。

只因这些历史的原罪,恰恰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片方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们必须尝试与改变,然而在《无暇赴死》中,显得是那么操之过急。

同样的桎梏,也体现在本片另一位人气角色——帕洛玛身上。

安娜·德·阿玛斯饰演的这位CIA见习女特工,凭借俊美容颜与干练身手,一经亮相,便博得了满堂彩。

虽说仅有十几分钟戏份,但却足以称作《无暇赴死》最令人难忘的段落。

然而,这只能算作独立的佳句,却远不能匹配佳章。

细究起来,帕洛玛这一角色,并未对剧情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无头无尾,似乎只是拿来卖个艺。

两相结合,足以看出007系列的尴尬处境:

它试图脱离女色,去拥抱平权新世界;

但却又放不下女色,生怕丢弃掉最具辨识度的招牌元素。

04

与时俱进的道路上,充满坎坷。即便是全球认知度Max的影坛老字号,也往往难敌吃力不讨好的宿命。

《无暇赴死》的几次求变,并不聪明。

然而,期望中的漂亮转型,007并非从未做到过。

最后一步进阶,便是克雷格时代的扛鼎作——《天幕杀机》。

早在2008《量子危机》上映后,克雷格时代的007就曾难产过一次。

直到名导萨姆·门德斯接棒,才计划在2012年,于007诞生50周年之际,来次庄重的献礼。

于是《天幕杀机》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低调亮相,随即惊艳了全世界。

对于007系列来说,《天幕》是个完美的续集。

故事很简单,97年香港回归前夕,M夫人麾下特工席尔瓦一意孤行黑入中国系统,惨遭M大义灭亲。于是韬光养晦多年,密谋刺杀始乱终弃的M夫人。

但剧作编排上,无论壳子还是里子,在对过去有所承继的同时,还能开启崭新篇章。

先说里子。

《天幕》之前的007,大多以欧美价值观播种机的身份存在着。每一部都有一个假想敌,且往往是意识形态对立阵营。

007自始至终,都是个特别爱聊政治的商业IP。

《天幕杀机》并没有回避这一点,但比起过去,它关心的却是大英自家的内部矛盾。

一言以蔽之:后冷战时代的英国,还能支棱起来吗?

反派席尔瓦所代表的正是日不落余晖下的遗老遗少,面对大英帝国日薄西山的窘境,实在咽不下那口气。

而M女士所代表的,正是垂垂老矣的英国,摆正了国际地位后,只得乖乖选择妥协。

席尔瓦的作恶目的很纯粹,就是想要抱着M玉石俱焚,让如今的大英,殉了昔日的道。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同时也是一首衰败帝国的挽歌。

同样是聊政治,但比曾经的“自大”多了些“自省”。

而在真正正视了英国的衰落后,片中那颓唐迷茫的气质,恰恰切中了英美观众的G点,票房口碑双丰收,是史上公认最成功的007作品。

而在壳子上,《天幕》也做到了旧瓶装新酒。

M的秘书钱班霓,曾是贯穿了整个系列的性符号。

每一代邦德都曾与她调情,以显示独有的男性魅力,且从未给过交代,堪称系列最惨邦女郎。

这是对办公室恋情的极大意淫,放在今天妥妥是不合适的。

而《天幕杀机》中的新版钱班霓,依然在与邦德调情,但却加入了更多独立意识。

比如枪法了得,偶尔出个外勤;也会反客为主,搅得邦德心痒难耐。

但总体上,她与邦德的关系,被定位成了男闺蜜,颇有些红颜知己的意思。

这样的处理,即便是继续保留调情桥段,也能让时下观众看着舒服。

而最令笔者难忘的,还有片中对中国的定位。

赛博质感爆棚的魔都,彻底洗刷了西方观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俨然是十分客观的呈现了大国崛起。

这一切,都是基于《天幕》里的英国,将中国视为了一个可敬的对手。

如果你不清楚,对于007系列来说,怎样才叫真正的自反,看看《天幕》就足够了。

然而《天幕》的优点,同样是《幽灵党》和《无暇赴死》的问题所在。

它们回到了娱乐至死的套路上,甚至让邦德成为了速激色彩浓郁的“家人侠”。

邦女郎的编排上,极力迎合市场;政治元素也不敢提,非让恐怖主义当了万金油。

然而这些新方向,换成任何特工都能成立,却偏偏不像詹姆斯·邦德。

不得不说,如果继续照着这样的道路拍下去,未来的007也将失去它的原初魅力,沦为毫无记忆点的好莱坞流水线大片。

《无暇赴死》的六年难产,或许也是未来困境的开端而已。

因为这个很难做好新老平衡的超级IP,没人敢接。

总而言之,或许《无暇赴死》对克雷格来说,是个好的结局;但对于整个系列,又像个暧昧的收尾。

这不仅是单纯的一部电影,它所体现的,是一个甲子的功过。

导演凯瑞·福永与克雷格

未来会好吗?难。

当全世界都在颠覆男权思维时,美苏冷战的硝烟也渐渐消散,此时的007,或许真该被留在博物馆。

它将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却无法融入下一个时代。

但无论如何,59年来,007对于世界电影工业的推动与引领,也值得我们缅怀。

一切的一切,就像《天幕》中,M女士吟唱的诗篇一样,充满着英雄迟暮的背影:

如今我们已力衰

不见往昔风采。

历历旧事如烟,

岁月如霜,命运多蹇。

常使英雄气短,然豪情不减。

我将不懈努力,求索

战斗到永远。

007无暇赴死:基因武器有多可怕?真的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

在电影《007:无暇赴死》里面,我们的主角詹姆斯邦德来到了幽灵党的聚会处,没想到居然被人识破了,成了全场最佳的存在,当时,我都替詹姆斯邦德捏了一把汗,结果,喷洒出来的一种气体,非但没有解决詹姆斯邦德,还把幽灵党的那些核心成员全部都给解决掉了,这一段直呼主角光环太强了。

后来,我们的女主被威胁后,也喷洒了一种药水到自己手臂上,而詹 姆斯邦德只是摸了一下她的手臂,再碰上一集的反派,幽灵党的老大,结果,这个幽灵老大,在上一集蹦跶得那么猛,到了这一集就这样被这种消灭了,没错,今天我们要聊的武器,就这个基因武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基因武器的可怕之处。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到基因武器了,事实上,早在吴京的电影《战狼》里面就提到过基因武器的事情,只可惜这个坑后来在《战狼2》里面没有继续讲下去,基因武器到底有多可怕呢?这么说吧,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你一旦接触了这种基因武器了,接下来,等待你的,就是死亡。

大家还记得在二战时期吗?小鬼子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便是制作过这种武器,以至于他们靠着这种武器换取了美国人的庇护,基因武器有多可怕?这么说吧,电影里面那种针对特殊人群攻击,其他人都不会被伤及,唯独那些幽灵党的成员们嗝屁了,这样的剧情,真的不是太夸张,事实上也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剧中已经做得算不错了,事实上,基因武器可以进行人种灭绝, 就是专门针对一种人进行攻击,只有这种人没事,可见基因武器的可怕程度了,况且,电影里面有个桥段,我们的主角就因为摸了一下那个人,结果那个上一集的反派居然立刻就领盒饭了,这一段可能有些夸张,现实中还真的有可能的。

只要根据一个人身上的一些基因结构,然后,针对性调整基因武器的样本,就可以做到杀人于无形之中,让一个人突然间就嗝屁了,这样的事情是真的有可能发生的,所以,电影里面这种武器就可想而知了,不过,虽然电影在这方面没有夸张,但在其他方面,我是真心觉得经不起什么推敲。

丹尼尔·克雷格谈《007:无暇赴死》出人意料的结局

制作团队袒露剧情设计背后的轶事预警:本文包含《007:无暇赴死》的结局剧透!请酌情阅读!

《007:无暇赴死》是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次作为詹姆斯·邦德出现在大荧幕上的作品,它给世界各地的影迷们带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粉丝们至今仍在议论纷纷。

尽管本片主演克雷格、导演凯瑞·福永以及制片人芭芭拉·布洛柯里和迈克尔·G·威尔森此前一直未对这部电影的结局发表过看法,但如今他们终于袒露了电影结局的背后故事。

《Variety》杂志在采访《007:无暇赴死》的制作团队时提到了「詹姆斯·邦德之死」的问题,毕竟「007 系列」电影将近 60 年的历史中都从未出现过类似剧情,采访中还涉及到了另一个关键问题 —— 詹姆斯之死是否是电影制作方早已计划好的内容?

克雷格回答道:「我想先讲个故事,那还是 2006 年发生的事,我和芭芭拉在柏林刚参加完《007:皇家赌场》的首映式,正准备坐车回程。那时一切都十分美好。观众们对电影的评价也很高。我似乎有机会再拍几部 007 电影。」

「我问芭芭拉:『我总共需要拍多少部 007 电影呢?』我从来没仔细看过合同之类的。她回答说是四部,然后我就想到:『那我这一代是不是起码能让詹姆斯·邦德体验一次去世的感觉?』听完我的话,她毫不犹豫地给了肯定的回答。于是我立刻与她达成了约定,对她说:『我十分希望剧情能够这样发展。』因为这是我作为詹姆斯·邦德最好的谢幕方法,我可以永远以这个形象留在观众们的心中,然后让其他演员来接棒这名角色。好在芭芭拉也没有改变她的回答。」

芭芭拉则笑着补充道:「我后来跑去和迈克尔说了这件事,我们还等着想告诉整个演播室的人们。事实上,我们早就想摆脱克雷格了,我当时的回答是为了确保他之后不会再出演 007 系列电影。」

而在这次重聚之后,007 系列电影即将重启,克雷格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不会再次以詹姆斯·邦德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

克雷格说到:「事实就是,一旦我不再出演这个角色,我就无法再以这个形象出现了。」

尽管电影制作团队早已有了这个想法,但我们现在知道,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没有把它变为现实。直到《007:幽灵党》之后,情况才有了变化。

威尔森回忆道:「事实上,我们在拍完克雷格主演的第四部 007 电影之后,还是希望他能够继续出演,但他的态度却十分不情愿。因此我们当时就觉得是时候该给这个版本的詹姆斯·邦德拉上帷幕了,他自己大概也有同感。所以这个结局其实并非异常,原作者伊恩·弗莱明在《007:俄罗斯之恋》里就尝试过杀死詹姆斯的剧情,甚至在《007:雷霆谷》中还让詹姆斯几近去世。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生命危险的角色来说,这种剧情才是正常的。」

「机会也总是会到来的,弗莱明应该也看到了这个结局,我想我们应该是真的实现了这个剧情了吧。而且我们也需要让观众们了解到邦德这类角色面临到的风险。」

毫无疑问,让詹姆斯·邦德去世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毕竟许多观众选择了这部电影,坐在荧幕前,就为了看詹姆斯·邦德再一次化险为夷。

克雷格表示:「如果你看到了电影最后的字幕的话,它清楚地告诉了大家「詹姆斯·邦德会回来的」。所以一切都不需要担心。」

威尔森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尽管电影结局十分残酷,但「詹姆斯·邦德还是会扭转局面」。

芭芭拉又补充道:「詹姆斯·邦德完成了一次终极牺牲。正如迈克尔所说,他的死是十分合乎情理的,因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时刻面对着极大风险。但更令人惊讶的是,观众们都能够守住秘密不剧透电影结局,以免影响他人的观影乐趣。」

从决定让福永来执导的那一刻起,詹姆斯·邦德之死就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内容,但他的死法一开始并未确定。

福永提到:「对于这部电影,芭芭拉、迈克尔和丹尼尔在先前就已经确定好了几件事,而詹姆斯之死一直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们并没有确定他具体该如何走向死亡。当时我们只明确了这个结局,因此随后的问题就是该如何设计出这段剧情。」

电影制作团队讨论出了让詹姆斯·邦德去世的许多、许多种方法,包括「用火箭把他炸飞」、「吃下变质的生蚝而死」等等。

福永说:「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用子弹的方式,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带走詹姆斯的性命。但这种方式看上去就只是单纯地死于武器而已,对于他这种身份来说并不适合。毕竟他已经多次极限逃生,吃子弹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他从片头到片尾都需要面对数不清的子弹,尽管这种方式符合现实情况,但对于詹姆斯·邦德来说,他需要一种更加超乎现实的死法。」

克雷格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都在努力营造出一种悲剧感。在那个场景中一定要有无法解决的难题,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且无人能够打破这种局面。萨芬的武器就是更强大的力量来源,它会摧毁詹姆斯·邦德唯一在意的事情,那就是让他无法与自己所爱之人在一起,从而让他失去活下去的意义。他继续存在就会给他爱的人们带去危险,于是赴死成了他的最终解。」

「总之,詹姆斯的死法极其重要,算得上是贯穿全片的线索,而且结局需要合情合理。它必须有深层次的内涵,否则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我们没有前期的这些思考的话,大概是无法达到目前的效果的,可能就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来为这部电影画上句号了。」

如前文中所说,《007:无暇赴死》明显并非是詹姆斯·邦德的终章之作,这位著名的特工也将继续他的故事。至于谁将接过这份荣耀成为下一任 007 的主角,芭芭拉透露说他们将在 2022 年认真考核所有合适的演员。

本文编译自 IGN US 相关内容,原作者 Adam Bankhurst,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