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带状疱疹?如何预防?一文了解
来源:央视新闻
提起带状疱疹,很多网友都谈之色变。究竟什么是带状疱疹呢?
专家介绍,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会侵犯我们神经和皮肤的疾病。皮肤表现以红斑、水疱为主,并且伴有疼痛,一般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和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
超90%的成人体内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超90%的成人体内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不能被彻底清除,初次感染消退后,病毒会潜伏于黏膜、血液以及局部感觉神经节和多数器官内“伺机而动”。
带状疱疹虽然症状在皮肤上,实际上却是神经系统疾病。
什么情况下易得带状疱疹?
专家表示,只要免疫力变低就可能发病,而且大概率会留下后遗症。
有三类人群是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50岁以上人群;有基础慢性病人群;免疫受损人群。
带状疱疹是最疼的皮肤病之一,约1/3的人会患带状疱疹。它痊愈后仍可能复发,部分患者疼痛时间可达10年。
带状疱疹如何预防?
带状疱疹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脓疱疮。
预防带状疱疹的方法包括:提高基础抵抗力、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以及接种疫苗。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生活圈》、@央视网、生命时报、健康时报
50句“花”字飞花令,最适合春天品读,太浪漫了!
春天,百花齐放。古人咏花,或直白表达对花的喜爱,或以花的特殊气质寓意自己的人生态度。
“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玩法很多,要求也比较严格。改良过的现代版“飞花令”,只要诗句中有指定的字即可。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60首带有“花”字的古诗词,一起学习如何写咏花诗吧!
桃花
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白头吟》
2、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3、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6、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7、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唐寅《桃花庵歌》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小程序
杏花
1、报道先生归也 , 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2、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沾衣欲湿杏花雨 , 吹面不含杨柳风。——志南《绝句》
5、燕子不归春事晚 , 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梨花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寂寞空庭春欲晚 , 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芳平《春怨》
3、燕子来时新社 , 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4、梨花院落溶溶月 , 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
5、玉容寂寞泪阑干 , 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6、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元稹《离思五首》
7、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杨基《菩萨蛮》
8、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欧阳修《玉楼春》
9、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杨万里《寒食上冢》
10、雨打梨花深闭门 , 忘了青春 , 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
梅花
1、宝剑锋从磨砺出 , 梅花香自苦寒来。——冯梦龙《竟是贤文》
2、偷来梨蕊三分白 , 借得梅花一缕魂。——曹雪芹《咏白海棠》
3、已是悬崖百丈冰 , 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 , 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不经一番寒彻骨 , 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檗禅师的《上堂开示颂》
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6、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7、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
8、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9、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刘禹锡《杨柳枝词》
10、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菊花
1、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不是花中偏爱菊 ,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3、待到秋来九月八 , 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不第后赋菊》
4、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郑思肖《画菊》
5、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花的状态
花开 :
1、花开堪折直须折 , 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
2、春风桃李花开日 ,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3、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迹。 ——王冕《墨梅》
花落 :
4、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飞花:
6、自在飞花轻似梦 ,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的《寒食》
落花 :
8、落花人独立 , 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9、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0、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来源:微信公众号“ 诗词天地”
编辑:苗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俗称“缠腰龙”的带状疱疹,到底有多痛?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带状疱疹,可引起神经上的疼痛,它引起的疼痛是很多人都难以忍受的,可以说是被世界公认的疼痛指数算高的一种病痛。其实,对于带状疱疹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但说起它的另一个名称,大部分人就知晓了,就是缠腰龙,很多年纪大的人,都喜欢这么称带状疱疹。
年纪大的人也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一旦被选中,就要经历疼痛,想要尽快地解决问题。在出现问题时,很多人会觉得是简单皮肤问题,却不知道它属于病毒感染,因此,想要很好的改善问题,必须要尽量的多了解它。
在生活有一些人群,因为对带状疱疹不是很了解,只是依照传统的方式去改善问题,听说土方法能帮助治疗带状疱疹,就不去相信科学的方式,却不知道这种方式其实很冒险,容易加重感染,给身体带来更多损伤。
都说带状疱疹很痛,到底是怎样的痛?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这种病毒比较容易挑免疫力低下的人下手,中老年人在年纪变大后,身体的免疫力就开始下降,此时,如果不能做好预防,或者平日里多强健身体,就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病菌的侵袭,也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带状疱疹就可能是其中一种。
除了中老年人,还有体弱多病,以及曾经感染过水痘的人,这类人体内会隐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它在体内等待着一个机会,就是人体免疫力足够弱的时候,这样它就可以发起攻击,趁机复制繁殖。
当病毒逐渐壮大后,带状疱疹就会沿着一条神经发展,一旦病毒从头发展到尾部,就说明病毒完成了它的使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随之加大,想要治疗难度会变大很多,危险性会变高很多。
同时,给身体带来的疼痛也是很强烈,早期可能不算强烈,但是与一般疼痛相比,还是很明显的。如果按照三个级别来划分,第一级别主要在于神经上的疼痛,先是痒痛,后来就会是刺痛、跳痛、火烧痛,这些疼痛只是短时间的出现,还算可以忍受。
当发展到第二级别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三叉神经痛,就是头部会感觉到强烈的疼痛,同时,还要忍受后背或胸部产生的皮肤疼痛。第三级别的疼痛,就相当于癌痛,那可就相当于全身性的疼痛了,就像是刀割一样,皮肤好像正在承受凌迟一样,因此,带状疱疹发展到后期,疼痛真的是难以忍受,可谓是身心都遭受到折磨。
带状疱疹到底是怎么来的?从别人那感染来的
带状疱疹有传染的性质,主要就是它由病毒感染导致,且是由水痘引起的病毒感染,水痘就会传染,它自然也就会传染,如果周围有人患上带状疱疹,尤其是亲近之人,没有防范措施,也就容易被传染。
因此,不管是感染的人,还是未被感染的人,都应该做好相关的措施,作为已经被感染的人,应该主动隔离所有人,尽快地积极治疗,才能降低他人被感染的几率。而未被感染的人,则是尽量不与他人共用私人的生活用品,就算再亲近也不要共用。
体内湿气重
湿气较重的人,也会容易被带状疱疹选中,重要原因就是在于湿气重,体内的环境也就会发生变化,而且湿气重的时候,会影响到相关脏腑的工作,对人体的代谢,以及内分泌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况且湿气重易引发风湿问题,而有风湿问题的人,又会容易产生皮肤问题,在此基础上,也就会给带状疱疹制造机会。
感染带状疱疹需要注意什么?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没有多少人是可以忍受得了的,在疼痛来袭时,人就会自主地进入紧张模式,虽然有的时候根本不受自己控制,但如果想让自己少遭点罪,就不妨让自己放松下来,这样或许能减轻点疼痛。也不必过度的慌张,这个问题只要及时地进行治疗,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
还需提醒一下,上面说到的是及时治疗,对身体损伤会小一点,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就很容易出现感染,或者一些并发症,就比如说疱疹发散到头面部,那承受的痛苦就要更多了。
感染也不是个小问题,会导致问题不能更快地被改善,让疾病拖的时间更长,还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发生感染。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的发生与身体免疫力低下有关系,如果想要降低感染率,就不妨增强自己的免疫力,生活中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需保证饮食均衡健康,睡眠也要保证充足合理,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坚持适度的运动,这一系列举动,对增强免疫力,都会有一定的帮助,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一定要坚持。
参考资料:
1. 《疼痛难忍的「缠腰火丹」是个什么病?》·丁香医生·2015.9.24
2. 《得了带状疱疹,先去疼痛科》·健康时报·2017.9.1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够彻底治愈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阶梯治疗方案
本文来源: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17(2) : 115-118.
本文作者:傅志俭 闻蓓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能够彻底治愈吗?这是患者就医的终极目的,也是医者施治的唯一愿望。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非此即彼""是或否"那么轻松能给出的,基于对"彻底治愈"的理解而不同。
带状疱疹是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a zoster virus, VZV)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再度活化、大量复制并沿受累的感觉神经扩散所致,造成皮损和疼痛。皮损可随自然病程而愈,疼痛却可能迁延不愈,甚至突然或逐渐加重,谓之PHN。
患者对遗留下的神经痛不理解可能源于"疼痛是症状"的传统观念,而医者则对其发生机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虽然PHN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神经可塑性造成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已得到业界共识。VZV侵犯感觉神经及脊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激惹外周伤害感受器使之敏化,随后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神经元的兴奋性亦异常升高,表现为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兴奋性阈值降低和突触传递增强等,这些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引起中枢敏化。在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的发生维持中,各种离子通道的功能变化及神经炎症免疫网络中各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此复杂的发生机制产生了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增多,带来了患者的自发性疼痛,非伤害性刺激(阈下刺激)通过Aδ和Aβ纤维引起患者的痛觉超敏,神经可塑性变化也影响到交感神经甚至运动神经,患者可表现为灼痛、刺痛、胀痛、麻木、瘙痒、电击样、撕裂样、紧缩痛、痉挛痛等。随着病程的延长,相伴而生的焦虑、抑郁、厌食、疲乏、睡眠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有研究报道,60%的患者曾经或经常有厌世想法。
PHN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导致了治疗药物和手段的繁多以及疗效的不确定性。药物治疗是PHN的基础治疗,规范的药物治疗可将疗效发挥到最大,不良反应降至最低。然而目前普遍认为药物治疗不如手术操作的技术含量高,因此重视程度不够。初诊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单位,有些临床医生基础知识不足,知识更新不够,不知道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pregabalin)、加巴喷丁(gabapentin)]和抗抑郁药[度洛西汀(duloxet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是治疗PHN的一线药物,不了解触诱发痛应首选利多卡因(lidocaine)皮肤用药,致使PHN患者的病程延长,治疗难度增加。规范的药物治疗应首选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和抗抑郁药,疗效不理想或中、重度疼痛者可酌情短期加用阿片受体激动剂、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diclofenac)、吲哚美辛(indometacin)]或其他止痛药物。
微创治疗是疼痛科治疗PHN的核心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PHN的微创治疗手段也日益丰富。可将这些手段分为神经毁损类和非毁损类。神经毁损类包括物理性毁损如射频热凝术,化学性毁损如无水乙醇等。神经毁损技术的临床应用非常有限,依笔者观点,仅应用于神经末梢部位(如颏神经、肋间神经)且经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因为神经毁损技术的实施是在病毒损伤神经的基础上累加物理性、化学性或机械性损伤,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非神经毁损类的方法包括脉冲射频调节(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外周神经电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PNS)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 IDDS)等。脉冲射频调节和外周神经电刺激的主要作用靶点在脊神经背根节和外周神经,脊髓电刺激和鞘内药物输注的作用靶点在中枢神经。目前,非神经毁损类方法的应用已成为PHN微创核心技术的主流。
脉冲射频的确切机制是该方法问世以来一直持续的研究热点。细胞实验表明,PRF可以通过调节电穿孔而促进培养的HEK-293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并可在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中造成2 431个基因表达上调和209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435个基因与免疫活化相关,并且发现7条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分子通路发生改变,说明PRF可能通过神经免疫调节来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对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的研究表明,PRF可提高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热缩足阈值和潜伏期并降低脊髓中P物质的表达;降低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的表达并改善大鼠疼痛行为;通过对压榨部位进行PRF,可上调该部位神经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转录和表达水平,并抑制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和脊髓背角中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P2X3)受体的表达;对DRG或者坐骨神经进行PRF可降低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并下调脊髓β-连环蛋白的表达。此外,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根性痛大鼠脊髓背角AMPA受体亚单位GluA1和GluA2的表达上调;PRF可以在不减少AMPA受体数量的同时诱导GluA1和GluA2由突触小体向细胞内转移,通过影响突触可塑性引起长时程抑制而起到镇痛作用。在股四头肌撞击伤大鼠模型中观察到PRF可降低受损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消除因创伤产生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ants, TBARS),减少过氧化氢酶的消耗,并降低TNF-α、IL-1β和IL-6等介质的水平,通过调节机体氧化还原平衡阻断创伤诱导伤害性介质的产生。以上基础研究显示PRF的机制主要在于其对背根神经节的作用。
相应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PRF治疗PHN的临床疗效。在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PRF与神经阻滞合用治疗PHN可提高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降低血浆IL-6和P物质的浓度,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及痛觉超敏现象。另有临床研究表明,DRG行PRF可降低根性痛患者脑脊液中CD56+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以及IFN-γ水平,同时升高CD8+T细胞数量和IL-6的浓度,推测背根节PRF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来缓解根性疼痛。
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是以Melzack和Wall在1965年发表的"闸门学说"理论为基础,即刺激大直径的Aβ纤维能够激活脊髓背角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从而减弱细纤维和无髓纤维介导的伤害性信息向脊髓上中枢的传递。SCS还可增加脊髓水平和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GABA的释放,减少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SCS持续刺激产生的长期镇痛效应能够逆转中枢敏化,还可通过交感神经机制改善肢体、心脏和脑血管功能。尤其近年来SCS的技术革新如高频(变频)刺激、爆发式刺激等可改善患者的治疗感受,提高临床疗效。外周神经电刺激的机制虽然知之甚少,但其在PHN的临床应用却越来越多,且由慢性期应用逐渐扩展到亚急性期甚至急性期,该技术的应用不但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消除急性期症状,且缩短病程,降低PHN的发生率。
鞘内应用局麻药进行术中镇痛和解决术后疼痛由来已久,但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问世,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材料工业的进步,以及药理学的发展(阿片类镇痛药、局麻药、肌松药)和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知识体系的完善。难治性PHN患者应用IDDS的临床经验尚在积累中,但鞘内用药的高效性及由此带来的原有不良反应的明显减少,使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趋向明朗。
以上非神经毁损类方法治疗PHN的共同特点是在"不损伤"原则下针对外周和中枢敏化进行神经功能调控,缓解疼痛,缩短病程,减少全身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降低长期医疗资源消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已成为PHN微创治疗的主要手段。
综上所述,疼痛科治疗PHN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梯: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抗抑郁药以及外用利多卡因是治疗PHN的一线药物,位列第一阶梯;当第一阶梯用药疗效不佳或中重度疼痛者可酌情短期加用阿片受体激动剂、非甾体抗炎药或其他止痛药物,此为PHN治疗的第二阶梯;作为疼痛科的核心技术,微创治疗可适时进行,则归于PHN治疗的第三阶梯。见图1。
注:第一阶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抗抑郁药有度洛西汀、阿米替林等;第二阶梯阿片受体激动剂有羟考酮(oxycodone)、曲马多(tramadol)等,非甾体抗炎药有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第三阶梯微创治疗中,PRF为脉冲射频,SCS为脊髓电刺激,PNS为外周神经电刺激,IDDS为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图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三阶梯治疗方案
现在来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从PHN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到临床技术手段的丰富和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PHN是能够临床治愈的;但另一方面,其也具有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样的复杂性,对于病程迁延而有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必须采取长期的综合治疗。PHN不是"终生免疫"性疾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确实可以在另外的部位发生带状疱疹,这已非罕见。因此,在医患沟通中,应尽可能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科普疾病知识,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该病,应强调急性期的规范治疗,重视疼痛的有效控制,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PHN的发生率。
本文编辑:张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