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亓姓的由来是什么民族(亓姓的由来)

亓姓的由来是什么民族(亓姓的由来)

民权县王桥镇村名来历介绍,快来看看有你们村吗?

王桥镇地图

王桥镇原属考城县;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属睢州;1912年属睢县;1928年划归民权县,设王桥(二)区;1955年分设王桥、楚庄、李堂、黄堂、胡集、堤角、焦凡7个乡;1956年合并改设王桥、楚庄、胡集3个乡;1958年,王桥、楚庄、胡集三乡并为王桥中心乡,同年改称王桥人民公社;1975年分出西部8个大队设李堂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王桥乡;1984年又分出3个村委会归属胡集回族乡;2012年撤乡,设立王桥镇。

王桥

王桥古称“贺丘”,又名“贺家林”。元至元年间曾迁考城县治于此。明嘉靖年间,王姓自山东迁此,拦沙河筑桥,名“王家桥”。后白、张二姓迁来建“白家岗”、“张家庄”。清咸丰年间,三姓同筑一寨,称“王桥寨”,后称“王桥”。

小王庄

明永乐末年,王姓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老大定居王桥,弟居此,因人少庄小,故名“小王庄”。

宁花园

明万历元年(1573年),宁姓迁此,建一花园五亩见方,异花奇卉四季常开,故名“宁花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曲剧团一个,有河南坠子艺人。

一所楼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赵氏兄弟四人自山西洪洞县到河南,老大迁此,盖楼一所,称一所楼。

五里河

村名来历说法有二:

1、清乾隆末年,吴、林、郝三姓同住此村,称“吴林郝”,后取谐音“五里河”;

2、该村西距古黄河五里,故名“五里河”。

刘庄

明永乐十五年 (1417年),荆、刘二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称“荆刘庄”,后刘盛荆衰,易现名。

邹庄

清道光十四年 (1834年),邹姓自山东曹县魏湾迁此,故名“邹庄”。

麻花庄

清乾隆末年,张姓自北关迁此,所制麻花配料考究,酥脆醇香,燃可照明,落地即碎。清嘉庆年间曾作为贡品进奉,由此而得村名“麻花庄”。

有食品加工厂,麻花远销豫鲁二省。

麻花庄

小赵庄

清道光十四年 (1834年),赵姓自山东菏泽迁此,名“赵庄”。后为区别于本乡另一赵庄,易名“小赵庄”。

大焦庄

焦姓于明成化年间由考城迁此,称“焦庄”。后为区别于其他焦庄易名“大焦庄”。

村东有汉【长芽寺遗址】,遗址前为1947年柳河战役牺牲烈士之陵园。

赵岗

原为坡岗地带,明崇祯年间,赵姓自今绿洲街道赵沙窝迁此,为避水患,建村于高岗之上,故名“赵岗”。

崔庄

清乾隆末年,蒋姓自陕西迁此,建关帝庙一座,得名“蒋庙”。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崔姓自山东迁入,蒋姓外迁,易现名“崔庄”。

黄新庄

明末,辛姓由鲁西南迁此,称“辛庄”。清中期,黄姓自旧考城迁此,易现名“黄新庄”。

卢楼

明末,罗姓自山西太原迁此建楼一所,称“罗楼”。后黄河泛滥祸及,罗姓外迁。清初,卢姓由北卢庄迁此,易名“卢楼”。

李小集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李姓自河北迁此,依交通优势,五天一小集,故名“李小集”。

张于楼

明初,张姓自山西洪洞县迁至考城北关芝麻庄,后辗转到此。明末,于姓迁入盖楼一座得名“张于楼”。

黑脸关帝庙

明永乐年间,有户复姓“郝连”者自河北保定府迁此,称“郝连”。清初,村内建一关帝庙,其关公塑象怪诞,脸黑如漆,名噪乡里,故易村名“黑脸关帝庙”,简称“黑脸”。

烟墩

据《辞海》载,古代,边关为传递信息,每40华里设烽火台一座,点燃一种掺有狼粪的燃料以联络。

相传,该村为古烽火台处,称“狼烟墩”,后简称“烟墩”。

北魏庄

据《魏氏族谱》及魏氏碑文载: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魏氏族人从山东魏楼迁此,称“魏庄”。因重名,1982年以方位改名“北魏庄”。

西赵庄

据《赵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赵姓从山西洪洞迁此,称“赵庄”。后因东邻有一大赵庄,故名“西赵庄”或“小赵庄”。

刘家玻璃画、制鞋业、竹编业享誉民权、曹县市场。

东焦庄

明朝中期,焦氏迁此,称“焦庄”。因重名,1982年以方位改名“东焦庄”。

后王大庄

该村王氏原籍山西太原府,清末自孙六迁此建村,名“王大庄”。后在村前建前、中王大庄,故名“后王大庄”。

黄河故道内生产蒲苇,村民多从事编织业,部分村民从事捕捞业,特产黄河鲤鱼。

蔡庄

原名胡庄,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蔡姓自山东耿庄迁此,易名“蔡庄”。

盛产蒲苇。部分村民从事捕捞业。特产黄河鲤鱼。

焦园子

清末,焦姓由大焦庄迁此,称“焦庄”。后围村筑寨,易名“焦园子”。

小楚庄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楚氏自大樊集村迁此,因村小,故名“小楚庄”。

部分村民从事捕捞业,产鱼、蒲苇。

陈园子

清宣统三年(1911年),陈姓自曹州府迁此,筑寨围园得名“陈园子”。产蒲苇。

底庄

明末,底氏自北关东北底庄迁此,故名“底庄”。

传统鞭炮、烟花制作闻名乡里。

底庄西村

吴庄

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年),吴屯吴姓在此设立“佃户庄”,称“吴园”。清嘉庆年间改名“吴庄”。

祝庄

据传明末,祝姓自山东迁此,故名“祝庄”。

郝庄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郝、刘、段三姓从山东迁此定居,名“郝刘段庄”。后郝姓族旺,居村之首,故名“郝庄”。

村南建有引黄提灌站,产蒲苇、鲜鱼。

前王大庄

又名前窑,清末王姓从孙六迁此,因建村于后王大庄之前,故名“前王大庄”。

中王大庄

清末王氏由孙六迁此,地处前、后王大庄之间,故名“中王大庄”。村民以捕鱼和编织蒲苇制品为副业收入。

李庄

清乾隆元年(1736年),李姓从山东迁此,故名“杨官庄”。

杨官庄

明朝中期,为山东曹州知府刘氏佃户庄,称“刘官庄”。清嘉庆五年(1800年),杨姓由大焦庄到此,因族人出过状元,故易名“杨官庄”。

杨姓尚武,习“夕阳掌”。

前焦庄

清末,焦姓自后大焦庄迁此,故名“前焦庄”。

中焦庄

清末焦姓自后大焦庄迁此,因地处前后焦庄之间,故名“中焦庄”。

王郭庄

清末,王、郭二姓自山东东明迁此,故名“王郭庄”。

赵小楼

清初村里曾建有庙,因距旧考城八里,人称“八里庙”。清末,赵姓自柴油坊迁此盖楼一座,因村小,故名“赵小楼”。

李姓尚武,"梅花拳"闻名乡里。

柴庄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山东东明柴姓大户在此设立“佃户村”,故名“柴庄”。有铁器加工业。

秦道口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秦姓自山西阳平府迁此,该处原有一故堤,秦氏居堤南道口处,故名“秦道口”。

柴油坊

明成化十年(1474年),柴姓住此开一油坊,得名“柴油坊”。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年),赵姓从山东曹县迁此,二姓合力围村筑寨。改村名“同心寨”。后柴姓旺,易村名“柴油坊寨”,简称柴油坊。

周姓尚武,“夕阳掌"闻名乡里。

干庄

干姓在此首居,故名“干庄”,此一说;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赵、张二姓自山东菏洋迁此睦邻,融洽甘甜,由此得名,此二说。

东陈庄

明万历八年(1580年),陈姓奉旨自山西洪洞迁此,名“陈庄”。因重名,1982年改称“东陈庄”。

说唱山东琴书有近五十年历史,艺人辈出,闻名乡里。

陈店

明末,朱、陈二姓分别从山西、山东迁此,朱姓开一骆驼店,得名“朱陈店”。后朱衰陈兴,并起集市,易名“陈店集”,集废称“陈店”。

马、何二姓唢呐吹奏闻名乡里。

东张庄

明洪武三年(1370年),张氏奉旨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名“张庄”。1982年因重名改称“东张庄”。

南赵楼

清末,赵姓自山东曹县迁此,盖楼一所得名“赵楼”。1982年以方位改称“南赵楼”。

有打手压井专业户。

宋庄

清初,宋姓自山东迁此,故名“宋庄”。

李摆头楼

明末,山东“小王楼”王姓大户在此设立“佃户庄”,让佃户李摆头照管田园,里人送名“李摆头楼”〔相传该村并无楼房),后人简称“李摆”。

陈小庄

明万历年间,陈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因村小,故名“陈小庄”。

葛岗集

葛岗集曾名葛仙集,此处古为岗陵地带。

村名来历众说纷纭:

其一,据《归德府旧志》载:葛岗在考城县(今北关)南二里。世传为葛洪炼丹处;

其二,据清康熙三十四年续修《考城志》载:葛洪素有仙骨,精于修炼,丹成光彩照耀水池,具有五色,里人籍以染币,后入蓬莱大仙,世传葛岗为葛洪炼丹之所;

其三,古代村人葛洪一日田间耕作,忽遇一路翁询问上天之路,葛洪戏指百年老柳,翁果去,葛洪亦随之升仙。

东李庄

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年间,李氏自山西洪洞陆续迁此,称“李庄”。

清道光年间,因燃放烟花,村被火焚,得名“火烧李庄”,1982年改称“东李庄”。

东张楼

据《张氏族谱》载:明中叶,村内张氏在花园中盖楼一座,名“张楼”,1982年改称“东张楼”。

南魏庄

明永乐六年(1408年),魏姓自北魏庄迁此,故名“南魏庄”。

高台王庄

原名王庄,明末王姓从三里王庄迁此,并在村东建一关帝庙,庙台高筑,故名“高台王庄”。

宁坟

明万历年间,湖广黄州府同知宁嘉猷(王桥镇宁花园人)的坟地在此,守坟佃户在此定居,故名“宁坟”。

李胡同

清雍正年间,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名“李洪洞”,因“洪洞”与“胡同”音相近,演变为今名。

马园子

清宣统三年(1911年),伯党财主马振升在此买地设立“佃户庄”,并沿村筑墙围园,故名“马园子”。

谢园子

清末,山东楼庄谢氏景明在此买地建村,围园筑寨,故名“谢园子”。

赵楼

清乾隆元年(1736年),赵姓由山东到此定居,同西赵楼赵姓续谱联族,亦名“赵楼”。

何庄

清乾隆年间,何姓自山东菏泽东何家铺迁此,名“何庄”。

北李庄

清乾隆末年,于、李两姓自山东迁此,名“于庄”。后于衰李旺,改称“李庄”,1982改称“北李庄”。

梁庄

明初,梁氏自洪洞迁此。

杨楼

清康熙三年 (1664年),杨氏在此盖楼一座,故名“杨楼”。养山羊、绵羊,村民从事屠宰业。

西赵楼

明末李自成起义,外地一赵姓财主为避战乱到此定居,盖楼一座,故名“赵楼”,为区别东邻赵楼,易名“西赵楼”。

蒋柿园

清顺治元年 (1644年),蒋氏居此,植一柿园颇有名气,故名“蒋柿园”。村民多养羊,部分从事屠宰业。

南张楼

据《金氏族谱》载:原名张楼,多张姓。明末,洪水淹汴。金氏松安公携二子小宇、少宇逃难于考,在县城西南六里金楼村暂居,人口繁盛。后张姓把张楼村卖于金氏,仍名“张楼”,1982年改今名“南张楼”。村民多养羊,有屠宰业。

许庄

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年),杨姓住此称“杨庄”。同年,许姓自安徽许菜园迁此,后杨绝许旺,易现名“许庄”。村民多养羊,有屠幸业。

薛庄

明初,鹿姓居此称“鹿庙”。据《薛氏家谱》载:明末,老颜集薛桥之薛氏因抗击李自成义军被血袭,唯二子去河北探亲而幸免。后其兄居此,人丁兴旺,易名“薛庄”。

王园子

清咸丰九年(1859年),曹县大寨集东北王举人庄王姓在此设立“佃户庄”,称“大寨园子”,1950年改称“王园子”。

王园子村委会

张庄

明末,张姓自陕西长安县迁此,故名“张庄”。

王新庄

1950年,从王园子、赵新庄、马楼、柴庄、赵小楼等村各迁出几户,移居于此,组成新庄,故名“王新庄”。

赵新庄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赵姓自安徽砀山迁此,故名赵新庄。

大赵庄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赵姓由北邻娘娘庙迁此,称“赵庄”,1982年改称“大赵庄”。

村民刘宝印的西式糕点享酱豫鲁七县一市。

赵氏族人尚文,赵氏碑文载:一门之内,成名者六七。

张菜园

明崇祯元年(1628年),张姓自山东曹县魏湾张菜园迁此,以种菜闻名,得名“张菜园”。

娘娘庙

村名由来有二:

古代村前有座庙,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率宫出游,娘娘曾居道姑庙中,此一说;

同年,道姑庙中住一受气的奇丑女子,此时恰逢皇上选宫屡屡不中,大臣们一气选了她,行途惊雷突起,丑女的满头秃疮、满脸麻子忽然消失,成为美女,便中选,此二说。

火神庙

据清嘉庆末年该村庙碑载,明末,村东有一火神阁,后阁毁建庙而得村名“火神庙”。

如意村

原为大赵庄村委会林场。1984年,因大赵庄村及所属自然村住户拥挤,各村迁出部分农户在此建村,村民如意,故名“如意”。

梁窑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梁姓自山西洪洞迁此,事农兼营窑业,故名“梁窑”。

南赵庄

清末,此村为柴油坊村赵姓的“佃户庄”,称“赵庄”,后为区别于北大赵庄,改名“南赵庄”。

前王庄

王姓原籍山西太原府,后迁至嵩县,明万历年间迁至孙六口,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年)迁此,取名“王庄”,1982年改称“前王庄”。

大樊集

明洪武三年 (1370年),樊姓奉旨自山西洪洞迁此,后人丁兴旺起集会。因西三里有一小樊家集,故名“大樊家集”,后称“大樊集”。

1964年村民在村南栽植的五棵第一代“兰桐"仍保留至今,先后有美国、日本、匈牙利、印度及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

魏庄

明万历年间,魏姓迁此,故名“魏庄”。

五间楼

清乾隆二十年 (1755年),朱姓居此,名“朱胡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河决马家口,冲走朱氏五间楼房,故易现名“五间楼”。

冯楼

明万历年间,冯姓迁此,称“冯庄”。后建楼一座,易名“冯楼”。

冯关庙

清初,冯氏自山东迁此因该处有一关帝庙得名“冯关帝庙”,又称“冯关庙”。

花牛羊

明末,杨氏自兰阳杨疙瘩迁此后,喂养很多花牛花羊,名噪乡里,由此而得村名“花牛羊”。

靳庄

原为明代兵部司马“杨博”族人住处,称“杨楼”。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易名“靳庄”。

三里杜庄

明崇祯元年 (1628年),杜姓由山东菏泽迁此,因距考城三里而得名。

三里庄

原称方楼,明崇祯末年,苏、穆二姓自山东菏泽迁此,因距旧考城三里,易名“三里庄”。

程庄

据《程氏族谱》载,程姓原系宋朝国公程颈、程颐后裔,籍嵩县,后由嵩县迁仪封,明弘治二年(1489年)迁此。

三里王庄

原方姓居多,名“方庄”。明中期,王姓自四所楼迁此,易名“王方庄”。后方姓迁出,因距考城三里,改名“三里王庄”。

亓庄

清乾隆二十年 ( 1755年),亓姓从山东迁此,故名“亓庄”。

高庄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高姓自山东迁此。

白老家

明洪武元年(1368年),白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在岗上建村,名“白家岗”。后白姓族人外迁,称其为“老家”,演变为现名“白老家”。

陈家岗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陈姓自山东菏泽迁此,建村于高岗之上,得名“陈家岗”。

邵庄

清乾隆三年(1738年),邵姓从山东菏泽迁此。

天水多豪族,天水十七大名门望族详解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和秦文化的发祥地。

公元前九世纪,赢非子在秦池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在今秦亭。

秦始皇一统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设三十六郡,天水属陇西郡。

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分拆析陇西郡,增设天水郡,治所平襄在今甘肃省通渭西北,属凉州。

公元74年,汉明帝将天水郡更名汉阳郡。三国魏时复名天水郡,为秦州治。

西晋时,天水郡移治上邽县。

隋文帝废除天水郡,其地并入秦州。隋炀帝时,废州置郡,改秦州为天水郡,治上邽,在今天水市区。

公元616年,唐高祖李渊改天水郡为秦州。唐玄宗时又复为天水郡,并为陇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纪县在今天水市区。

公元758年,唐肃宗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复存在了。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境内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峰青水旺,水草丰茂,利于世家大族的繁衍壮大。古代天水一共孕育出十七大名门望族,现在进行一一详解。

天水赵氏:造父因驾车有功,被周穆王赐予赵城,在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祖,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命氏,称为赵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

赵姓著名郡望有11个,分别为天水郡、涿郡、下邳郡、南阳郡、金城郡、颍川郡、敦煌郡、酒泉郡、扶风郡、新安郡、平原郡。赵氏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主要还有半部堂、琴鹤堂、孝思堂、萃涣堂、敬彝堂、创基堂等。

天水赵氏源于代王赵嘉的后裔。秦始皇灭赵,把代王赵嘉迁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逐渐形成天水赵氏。天水赵姓自汉至宋时处于兴盛时期,一直向外发展繁衍。

天水尹氏:尹姓发源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以山东、安徽、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居多。其中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

尹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和河间郡。尹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河间堂、燕喜堂、清风堂、敦伦堂、和靖堂、一经堂、文和堂、忠孝堂等。

天水皮氏: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被分封在今山西省的河津县一带,后人就以他名字的末字来号称其地为皮氏邑。在樊仲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或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为该支皮氏一族的最初之源。该支皮氏后来在天水郡发展为望族,皮氏族人大多尊奉樊仲皮为得姓始祖。

皮氏的主要郡望为下邳郡和天水郡。皮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下邳堂、鹿门堂和桂林堂。

天水艾氏:艾姓最早源于夏朝少康帝中兴大臣汝艾,其后人以艾为姓。汝艾祖籍天水,故天水为艾姓发扬之郡。艾氏的主要郡望为陇西郡、河南郡、汝南郡和天水郡。艾氏的主要堂号为爱民堂、东乡堂、天水堂、衍庆堂、孝思堂等。

天水狄氏:狄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狄氏的主要郡望有天水郡、太原郡和东海郡。狄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太原堂、东海堂、梁公堂等。

天水桂氏:周朝末年,秦博士姬季桢被人陷害,其弟姬季眭怕遭牵连,让他的四个侄子按自己名眭的同音字改姓,分别姓桂、昋、炅、炔。其中他的大侄子改名为桂弈。后来昋、炅、炔三姓的后世子孙都认祖归宗,改姓了大房的桂氏,桂姓的得姓始祖是姬奕。桂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幽州郡、燕郡、郁林郡。桂氏的主要堂号为天水堂、幽州堂、北燕堂、桂林堂、民祀堂等。

天水秦氏:秦姓主要划分为两支。其一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周公于鲁,周公之子伯禽裔孙食采于秦邑,子孙以邑名为氏。其二源于颛顼嬴姓,周孝王封伯益后裔非子于秦亭,建立秦国,国亡,支庶以秦为氏。后一支的发源地就是甘肃省天水的故秦地。

秦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太原郡、齐郡、河内郡。秦氏的主要堂号为天水堂、临淄堂、河内堂、太原堂、三贤堂、乐善堂、养真堂、淮海堂、五礼堂等。

天水庄氏:庄姓发源于河南商丘,西周时期宋国君主宋戴公为庄姓的姓氏始祖。庄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为多。

庄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会稽郡、东海郡。庄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会稽堂、东海堂、南华堂、武强堂、锦绣堂、锦湖堂、淋郁堂、深垵堂、一篑堂、秋水堂、静观堂、宝绘堂、树德堂、报本堂、惟敬堂、天宠堂、德星堂、愿贤堂、富春堂等。

天水严氏:严姓,源于庄姓。东汉时,因避讳明帝刘庄,庄姓改姓为严,奉严忌为始祖。严姓人口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严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严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富春堂、调山堂、古秋堂、钤山堂、宜雅堂、四录堂、尺五堂、海云堂、育德堂等。

天水上官氏:战国时,楚怀王封其小儿子公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公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西汉初年,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关东大姓迁往关中,其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邽,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上官姓望出天水郡。上官氏的主要堂号为天水堂和孝友堂。

天水王氏:王姓为全国第一大姓。王氏郡望共有21个,分别是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东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东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阳郡,中山郡、陈留郡、章武郡、东莱郡、河东郡、金城郡、海汉郡、长沙郡、堂邑郡、河南郡。王氏总堂号为太原堂。

天水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多次犯颜强谏被杀,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天水强氏:强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形式群体。强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和丹阳郡。强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丹阳堂、浚渠堂、五云堂、仁山堂、朱丝堂、永芳堂、碧山堂、一桂堂等。其中强氏天水堂,以望立堂。

天水亓氏:亓姓出自春秋时期诸侯国大夫亓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设有丌官这个官职。丌官姓就是这种官的后代为纪念先人而出现的,称丌官氏。后丌官复姓被改成了单姓亓。亓氏的主要郡望有陇西郡、天水郡和泰山郡。亓氏的主要堂号为陇西堂、天水堂和泰山堂。

天水姜氏: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后为田氏所灭,子孙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被迫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姜氏的主要郡望有天水郡、广汉郡。姜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稼樯堂、渭水堂、渭滨堂、孝友堂等。

天水梁氏:伯益裔孙秦仲的小儿子康被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史称梁康伯,梁伯公以后的君主就称梁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后历代尊伯益为鼻祖,梁伯公为始祖。

梁氏的主要郡望为安定郡、扶风郡、天水郡、河南郡、下邳郡和西河郡。梁氏的主要堂号为仪国堂、安定堂、梅镜堂、保善堂、怡庆堂、集贤堂、凤阁堂、养志堂等。

天水纪氏:纪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纪氏的主要郡望有平阳郡、天水郡和高阳郡。纪氏的主要堂号为平阳堂、天水堂、高阳堂等。其中纪氏天水堂,以望立堂。

天水权氏:商王武丁有子被封在权国,在今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权国被楚国所吞并,权氏后人以国名为姓,奉武丁为权姓的得姓始祖。今甘肃省的张掖市高台县、天水市、庆阳县、陇南市,均有权氏族人分布。权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和河南郡。权氏的主要堂号为天水堂、河南堂和贞孝堂。

天水地处西北,历来与西北的少数民族交接较多,故其境内的世家大族多形成为有武装的豪族,并逐渐融于历史上有名的关陇贵族集团,在五胡十六国至隋唐时期,为发展巅峰时期,其后逐渐衰落。

亓氏在莱芜居然如此常见

山东亓姓分布

亓源于古代官职,简自复姓亓官。

山东境内亓姓在,阳谷、阳信、青州、郓城、临沂、济南、淄博、潍坊、菜芜等地均有居住,其中莱芜是亓姓人最大的聚集地。

全国范围内,京、豫、辽、黑、晋、皖等地有亓姓人分布,其中,安徽阜阳亓姓人的规模仅次于山东莱芜,位居全国第二。

亓作为姓氏用字始于魏晋时期

亓字最早见于商周时期的甲骨金文,作为姓氏用字大约始于魏晋时期。在北宋人所编的《百家姓》中没有单姓“亓”,只有一个复姓“亓官”,而亓姓的来源比较单一,就是源自复姓亓官。

在2000年时,全国共有亓姓人大约20万。而莱芜有近13万亓姓人,也就是说全国一半以上的亓姓人都聚集在莱芜,其次是安徽阜阳。要不然怎么会有“莱芜亓家,新泰徐家”这一说法呢。

莱芜亓氏

据《亓氏家谱》记载:“ 始祖亓士伯的父亲亓用,元朝顺帝时官居镇殿王,生三子,士祥、士伯(丞相毛守节之婿)、士玉。元末为避兵乱,由淮迁莱。

莱芜亓姓人的一世祖叫亓士伯,元末明初时曾随父亲由淮安至莱芜,士伯有四个儿子,分别名勤、宾、全、世能。

后长支亓勤在莱芜后从军返回安徽阜阳;

二支亓宾和四支亓世能的后人大多定居在莱芜,并且逐步发展成当地的第一大世族;

平阴、东平、郓城、阳谷、梁山等地的亓姓人多是三支亓全的后代。

亓氏“四世分祖、五世分门”。这里的“祖”是指勤、宾、全、世能四个二世祖;

“门”的分法主要根据嫡庶出身划分。

莱芜亓氏榜样

亓煦,字子恒,号暄严,莱芜市团山村人。清顺治三年出生,康熙36年考中贡生;康熙38年考中举人;康熙48年考中进士。

任直隶河间府青县知县,德才兼备,克己爱民,敕封文林郎,后调任长芦都转运盐使司沧州分司,不久告归。

亓诗教,字可言,号静初,晚号龙峡散人,其故乡人尊称“亓老敬”。山东莱芜李条庄人。明万历26年进士,历任荆州、淮安二府推官、礼科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兼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等职。

亓氏文章

《绿矾崖新创白衣观音庙记》

□亓诗教

学士大夫之言曰:儒,经世,释,出世。释,固儒者所不道也。然究其立教,大都使人解脱诸苦,种福人天,于以佐刑赏之所不及,卒与儒术羽翼并行,迄不能废。即先师素王亦云,圣人神道以设教,善世而博化,旨诚深。盖大士圆通三昧,普照十方,三十二应身,固随处变现,乃灵异种种所在,以之贵贱,贤愚顶礼恐后,犹莫如白衣观音云。

适城西南偏,相距二十余里,居民寇登文、亓三仁者,发誓募缘,创修殿宇。遐尔,善信靡不景从。时余休沐之暇,乐其有斯举也,为捐金若干,用襄厥事。甫期年,旋告成焉,因而躬往,回环瞻拜,不觉喟然叹息者久之。

夫不贰法门,无量功德,揭慈云于阴界,续慧燄于昏衢,悉在此矣。登文复有请曰:“是役也,于今为创,于后为仍。创者,开其端于见在,业已假伐于迷津;仍者,济其美于将来,更期同登于圣果。可无一言以纪之乎?”余唯唯,遂书而镌之于石。

工起于万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竣于万历四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正殿三楹,基地三分,生员亓献可二分,登文一分,皆发弘愿。乐施舍者,并书于后。

亓氏在莱芜居然如此常见

山东亓姓分布

亓源于古代官职,简自复姓亓官。

山东境内亓姓在,阳谷、阳信、青州、郓城、临沂、济南、淄博、潍坊、菜芜等地均有居住,其中莱芜是亓姓人最大的聚集地。

全国范围内,京、豫、辽、黑、晋、皖等地有亓姓人分布,其中,安徽阜阳亓姓人的规模仅次于山东莱芜,位居全国第二。

亓作为姓氏用字始于魏晋时期

亓字最早见于商周时期的甲骨金文,作为姓氏用字大约始于魏晋时期。在北宋人所编的《百家姓》中没有单姓“亓”,只有一个复姓“亓官”,而亓姓的来源比较单一,就是源自复姓亓官。

在2000年时,全国共有亓姓人大约20万。而莱芜有近13万亓姓人,也就是说全国一半以上的亓姓人都聚集在莱芜,其次是安徽阜阳。要不然怎么会有“莱芜亓家,新泰徐家”这一说法呢。

莱芜亓氏

据《亓氏家谱》记载:“ 始祖亓士伯的父亲亓用,元朝顺帝时官居镇殿王,生三子,士祥、士伯(丞相毛守节之婿)、士玉。元末为避兵乱,由淮迁莱。

莱芜亓姓人的一世祖叫亓士伯,元末明初时曾随父亲由淮安至莱芜,士伯有四个儿子,分别名勤、宾、全、世能。

后长支亓勤在莱芜后从军返回安徽阜阳;

二支亓宾和四支亓世能的后人大多定居在莱芜,并且逐步发展成当地的第一大世族;

平阴、东平、郓城、阳谷、梁山等地的亓姓人多是三支亓全的后代。

亓氏“四世分祖、五世分门”。这里的“祖”是指勤、宾、全、世能四个二世祖;

“门”的分法主要根据嫡庶出身划分。

莱芜亓氏榜样

亓煦,字子恒,号暄严,莱芜市团山村人。清顺治三年出生,康熙36年考中贡生;康熙38年考中举人;康熙48年考中进士。

任直隶河间府青县知县,德才兼备,克己爱民,敕封文林郎,后调任长芦都转运盐使司沧州分司,不久告归。

亓诗教,字可言,号静初,晚号龙峡散人,其故乡人尊称“亓老敬”。山东莱芜李条庄人。明万历26年进士,历任荆州、淮安二府推官、礼科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兼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等职。

亓氏文章

《绿矾崖新创白衣观音庙记》

□亓诗教

学士大夫之言曰:儒,经世,释,出世。释,固儒者所不道也。然究其立教,大都使人解脱诸苦,种福人天,于以佐刑赏之所不及,卒与儒术羽翼并行,迄不能废。即先师素王亦云,圣人神道以设教,善世而博化,旨诚深。盖大士圆通三昧,普照十方,三十二应身,固随处变现,乃灵异种种所在,以之贵贱,贤愚顶礼恐后,犹莫如白衣观音云。

适城西南偏,相距二十余里,居民寇登文、亓三仁者,发誓募缘,创修殿宇。遐尔,善信靡不景从。时余休沐之暇,乐其有斯举也,为捐金若干,用襄厥事。甫期年,旋告成焉,因而躬往,回环瞻拜,不觉喟然叹息者久之。

夫不贰法门,无量功德,揭慈云于阴界,续慧燄于昏衢,悉在此矣。登文复有请曰:“是役也,于今为创,于后为仍。创者,开其端于见在,业已假伐于迷津;仍者,济其美于将来,更期同登于圣果。可无一言以纪之乎?”余唯唯,遂书而镌之于石。

工起于万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竣于万历四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正殿三楹,基地三分,生员亓献可二分,登文一分,皆发弘愿。乐施舍者,并书于后。

我国的八大最难读姓氏,不要记住了人,却叫不出别人的名字

彡姓【xiǎn】

彡姓在我国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这个姓氏起源于羌族,主要居住在陇西和金城一带,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他们早期的生活是原始的渔牧状态,直到西汉后才慢慢进入了半农牧社会。

缑姓【gōu】

缑姓。春秋时被封为缑侯,汉书中记载是匈奴王。现在在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利惠村全村都姓缑。在河南省偃师市有个缑氏镇(唐僧故乡)。历史人物:缑 玉、缑 谦。

逄姓【Páng】

逄姓出自姜姓,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是炎帝后裔逄伯陵,以国名为氏。相传炎帝裔孙名为陵,在商朝初年被分封在逄(今山东省临朐县石门山)这个地方,并建立逄国,世称逄伯陵。周灭逄国后,逄国的后世子孙遂以原国名为氏。

亓姓【qí】

亓(qí)姓出自复姓丌官氏,为丌官姓所改。据《姓氏寻源》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亓,古“其”字,也作“丌”。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

厍姓【shè】

厍姓系出厍狄氏。北周时有厍狄氏,后改为厍姓。《后汉书》载有金城太守厍均。《后汉书·注》载:“羌中有厍姓,音舍。”王先谦《集解》载,厍,即“库”之俗音,但读音不作kù,而作shè,与“舍”音同。

庹姓【tuǒ】

关于庹姓(读tuǒ)起源,一说出自熊姓,一说出自度氏,一说源于田氏。大多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河南、陕西等省。庹姓名人古有明将领庹守珍、庹守珠、庹五常等,近当代有庹文升、庹震、庹纯双、庹宗华、庹宗康、庹通等。

殳姓

殳[shū]姓,中国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二位门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历史名人有清代才女殳默、孝子殳帮清等。

璩【qú 】

璩姓,以邑名为姓,与蘧姓同源。宋国,一位公族子弟因立功被宋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又因蘧、蘧同音,璩在古代代表珍贵的玉环,所以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璩姓。

了解更多姓氏文化,欢迎关注“一起爱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