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大寒不能做什么事情(大寒不能做什么)

大寒不能做什么事情(大寒不能做什么)

明日大寒,农村老人说“大寒要做到三吃三不做”,分别指的是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明天就到了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全年最冷的一个节气,大寒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最寒冷时候的到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农村中关于大寒节气的俗语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大寒要做到三吃三不做”,那么大寒时我们该吃哪三种食物,又有哪三件事情不能做呢?

大寒三吃:

1、吃八宝粥。明天不仅是大寒节气,还是腊八节,按照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在腊八节这一天要吃腊八粥,其实即使明天不是腊八节,在大寒节气时我国很多地区也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食材制作而成,虽然大家所用的食材不相同,但是都会用到大米、糯米、小米、红豆、花生等食材,熬煮好的八宝粥软糯香甜。之所以在大寒要吃腊八粥,是因为大寒天气寒冷,我们的饮食应以温热柔软为主,所以大寒吃八宝粥最合适。

2、吃羊肉。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大寒吃羊肉的习俗,羊肉性温,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热量。大寒节气天气寒冷,身体中的热量散发得很快,所以在大寒节气吃羊肉,能补充人体所需热量,抵御严寒,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吃红薯。红薯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了,也是人们冬季最常吃的食物。红薯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粗纤维,冬季常吃红薯,有健脾开胃、暖胃等作用。

大寒三不做:

1、不吃燥热的食物。大寒不仅是全年最冷的时候,也是降水最少的时间段。大寒时的天气主要以干燥为主,所以我们在饮食时,应注意多吃一些水分含量较多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燥热的食物,比如辣椒、花椒等食物,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2、不熬夜。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但是在大寒后就不要再熬夜,因为大寒天气寒冷,身体中的阳气渐少,晚上熬夜会导致身体中的阳气快速流失,从而引发身体不适,所以在大寒后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3、不运动过量。运动本来是对身体有利的事情,但是运动过量却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大寒后更不能运动过量。这是因为大寒运动过量后,出汗便会增多,身体中的阳气会随着汗液流出,从而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在大寒后运动时一定要适量,微微出汗就好。

以上便是农村老人所说的“大寒要做到三吃三不做”的意思,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说我们再经历最后一段时间的冷天气就会迎来温暖的春天,所以在大寒时更应该做好养生。

依照传统,大寒“6大习俗,3大禁忌”要牢记,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导语:依照传统,大寒“6大习俗,3大禁忌”要牢记,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2022年1月20日10点38分56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寒,古人云“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意思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老话讲:“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以天寒地冻为节气特征,特别是家有老人更应该注意,因此说依照传统,大寒“6大习俗,3大禁忌”要牢记,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6大习俗】

习俗一:喝鸡汤

老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大寒过后,天寒地坼,朔风裹挟冷意呼啸而来,河流湖泊多被坚冰覆盖,因此人不但要身体保暖,而且还要注意膳食,叫自己的肠胃也暖和起来,而喝鸡汤是最好的选择,端起一碗、拔开碗顶那一层黄金般色泽的油珠,雪白的鸡汤顿时就跳了出来,吸上一小口,浑身一颤,唇齿之间流淌着难以言喻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真是暖心又暖胃。

习俗二:打牙祭

所谓“牙”是指每逢初二和十六祭拜土地公神称为“做牙”,而二月二被称之为“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被称之为“尾牙”,而这时候往往会美餐一顿称之为“打牙祭”,现在很多企业的年会就是沿袭打牙祭的习俗。我们这里在大寒这一天会准备一桌子好菜一家人团聚一下。

习俗三:吃寒糕

在北方,大寒过后,那是“冻”侧心扉的冷,因此北方有吃寒糕的习俗,也就是年糕,谐音“年高”,寓意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彩头。

习俗四:吃糯米饭

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御寒作用,而大寒来临,天气寒冷,正好以此来御寒,所以大寒有吃糯米饭的习俗,而且糯米饭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

习俗五:吃八宝饭

民谚云:“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因此这时候人们开始准备年货,而八宝饭也是大寒的习俗之一,这是因为大寒吃八宝饭可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强健身体,增强免疫力。

习俗六: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除了顺应时节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而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扫房子、腌制腊肠等迎年活动。

【3大禁忌】

禁忌一:避免冷辐射

大寒天气寒冷,因此一定要避免冷上加冷,小时候不知道这些,手脚常常会被冻伤,因此一定要避免冷辐射,也就是太冷的东西不要碰,身体注意保暖。

禁忌二:不损阴津

大寒期间的养生主要注重于“扶阳”,侧重点是“滋阴”,因此一定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尽量多喝水,特别是在空调屋,更要补充水分,不损阴津。

禁忌三:不过量运动

很多人提到冷想到的就是运动,大寒期间,一定要避免运动过量、出汗太多,避免阳气随着汗液而出,从而使身体受到损害。

“万里覆寒云,千村飞素雪”,天寒地冻,老人家本来体质就弱,因此更应该注意。明日大寒,牢记“6大习俗,3大禁忌”,顺应时节,养好身体过新年。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大寒时节怎养生?中医师提醒:大寒时吃这四种食物,当心得病!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意味着,一年的终止。也代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而寒冷时期,往往心血管的发病率也会显著地升高。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群在大寒时节应该提高警惕呢?在大寒养生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到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黄汉超副主任中医师,请他来为广大网友健康过大寒支招。

两类人群在冬季要防疾病复发

黄汉超副主任医师表示,除了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需要在这个时节多加注意之外,还有两种疾病的人群也要注意防止病情反复。他提醒,由于此时天气较为干燥,人的胃肠液分泌较少,原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比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以及老胃病的患者就要多加注意;另外,一些容易反复发组的皮肤瘙痒也要注意做好保湿工作,因为天气干燥也容易导致瘙痒复发。

至于普通人群关心的大寒养生话题,黄汉超医师提醒,最好的养生方法当然就是食补了,他表示,此时的食疗原则应遵循阴阳并补的原则。

大寒养生这些食物不宜吃

他提醒道,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不吃寒凉食物,比如黑木耳、豆腐、白萝卜、黄豆等,尤其是自身阳气不足的人群,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提高警惕,以免进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

那么什么食物更适合在大寒时节吃?黄汉超医师表示,其实鸡肉、羊肉、牛肉都是可以的,但是建议在吃的时候可以加一些温补的药材,使之能有温散和补血的功效,比如说用当归、生姜、附子、肉桂等药材来煲羊肉都是可以的。

散寒可喝这种温阳酒

黄汉超医师建议,如果是没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以用附子焖肉,或者是用党参肉桂生姜去煲羊肉或牛展。除此之外,像是用胡椒来焖牛腩也是不错的散寒方,尤其适合在大寒的时候食用。

之前黄汉超医师曾经向网友们推荐可以用一些温阳的药材,比如巴戟天、淫羊藿、鹿茸、熟地、淮山,这些药材一起用上好的黄酒浸泡,大概两到三个星期以后,在每天早上的时候喝上一小杯,因为早上正好是阳气生发的时候。

或者如果是脚冷的人群,也可以再晚上入睡前喝上一杯,有助于驱寒。但是黄医生提醒,每次最多和10毫升,因为酒毕竟是温散之物,尤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过量可能会诱发一些不良事件。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不宜喝药物一起食用。如果你有感冒,又或者有发烧时候,千万不能同时再喝药酒,一定要等你感冒好了以后,再喝这些药酒,因为酒会加重病情,另外酒跟药物会起反应,这个时候对病人的伤害更大的。

大寒养生有讲究

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时有冰冻、大雪等严寒景象。然而物极必反,寒极必暖,大寒过后,新春也将如约而至,蕴含着大地回春的生机。那么大寒时节应该如何养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徐陆周。

通讯员 欧阳晓松 孙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大寒节气养生原则有三点

大寒属于万物闭藏的季节,养生应顺应自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胜于化气。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持心态的平和,不要过度的劳作运动,以免汗出过多而耗伤阳气,不能抵御外寒。

大寒虽为冬令节气,肾主冬,肾主封藏,但其接续春令节气——立春,节气内含“万物生发”之意。故此时应适当减少进补的食量,并佐以少量辛散升发之品,平时可进食如紫苏、生姜等药食同源之品,既可以在内温胃散寒,也可以向外发散风寒。

大寒节气处于冬季后十八日,为脾胃所主,故此时应注重顾护脾胃,脾胃本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调理脾胃重在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如可选用山药、扁豆、莲子肉、芡实等偏平补之品,佐以山楂、蔻仁偏以健运之品。

注意防寒

5个部位要保暖

防颈寒:冬天是颈椎病的高发季节。颈部血管丰富,而且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大椎穴、风池穴,向外还涉及到肩井穴。故冬天应注意颈部的防寒保暖,尤其是既往有颈椎相关疾病,需要暴露颈部皮肤进行如针灸推拿等治疗的患者,应尤其注意颈部保暖,例如穿立领装,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有益。另外,围巾、丝巾或者披肩也能帮助颈部保暖。 防鼻寒:大寒时节,天气仍冷,“凉燥”外袭。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且可以揉搓鼻翼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防肺寒:每天早上可以做做“呼吸操”,以润养肺脏。具体做法:用鼻深长而缓慢地呼吸,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每次深吸气 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3~5秒,屏息1秒。每天练习呼吸操5~15分钟。此外,日常饮食宜吃些润肺养肺的食物,如百合、银杏、银耳、莲藕、莲子、雪梨等。 防脚寒:俗语有言“夏天顾头,冬天顾脚”,冬天应特别注重脚寒,寒邪易从脚上侵袭,伤及人体阳气。可以选用足浴进行调养,足浴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时长为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按摩,泡完后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足浴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防腰寒: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一次。

日常生活如何调养?

●饮食调养 由于冬季重于养“藏”,大寒时节人体机能降低,新陈代谢减慢,需要适当进补。对正常人来说,进补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如牛肉、羊肉、鳖等食品,宜食热饮食,以保护阳气。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应摄取新鲜蔬菜。 若是偏阴伤之人,则应注重滋阴养阴,但注意不要选用过于滋腻之品,如阿胶、熟地等,可选用鸭肉、鳖甲等较缓和的滋阴之品。若阿胶、熟地为必选,则应配伍木香、砂仁等调理脾胃气机之药。若是阳不足者,则可选用当归、生姜、羊肉等助阳散寒之品,佐以黄芪、党参等补气扶阳之药。《金匮要略》中当归生姜羊肉汤一方便是经典的药食同源之方,可供参考。但注意顾阳时应缓补,勿过补耗伤阴液,耗气伤阳。进补的最终目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当以平为期,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 ●蓄精藏神 大寒时节仍处于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期,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还处于相对缓慢期,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要保持精神安静,勿烦躁,劳逸结合,养精蓄锐,减少思虑,不要过度操劳,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起居调养 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因此,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此外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具有重要意义。 ●适当运动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句民谚,是以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冬日虽寒,仍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还须指出,在冬天早晨,如果户外污浊,能见度降低,在室外进行锻炼不如室内为佳。

来源: 扬子晚报

明日大寒,记得“4事不做,2物少吃”,顺应季节更替,迎春接福

#分享新生活#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的到来意味着二十四节气又要开启新一个轮回。

“大寒小寒回家过年”,大寒是一年的年终岁尾,进入大寒以后农历新年的脚步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个时候对于很多家庭都是忙并快乐的一段日子。

大寒节气正处于一年之中最冷的“四九”时间节点,因此这个时候天寒地冻,室外温度是很低的,所以除了要做好防寒保暖外,记得“4事不做,2物不吃”,顺应季节的更替,以便迎春接福显得尤为重要。

1.大寒时节的“4事不做”

一,不暴饮暴食和饮酒过度

大寒时节正是要迎接农历新年和单位年底即将放假的时候,这个时候各种饭局和酒局也会增多,加上快过年了,家里的食物也特别丰富,这个时候好吃的多,很多人就有可能管不住自己的嘴。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人的活动少,暴饮暴食后久坐不动,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给身体造成负担,尤其是晚饭过饱,也容易给胃肠道造成负担,影响睡眠和休息。

春节放假前单位聚餐和朋友聚会也会多起来,这个时候更要注意饮酒适量,否则因为醉酒给身体造成伤害,或者醉酒后办错事就追悔莫及了!

二,不说不吉利的话,切忌与人争吵

大寒一到意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时候人们都图个欢乐祥和,因此禁忌也就多了起来,人们见面打招呼也喜欢带上“好”字。

大寒时节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和伤人的话,以免给人造成反感,从而伤了双方的感情。

快过年了!大家都比较忙碌,因此难免有些着急上火,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收敛自己的脾气,避免与人争吵,从而影响过年的心情。

三,水电煤气在使用时不要离人

“家中纵有千般事,睡前柴火房里走一遭”,年底是水电煤气的使用高峰期,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烹饪美食和进行大扫除,因此也是水电煤气容易出现事故的时期。

家里在使用水电煤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开着煤气和水电时不要离开去忙活别的事,睡前一定要观察一遍煤气阀门、水电的安全情况,这样才能消除安全隐患,过个欢乐祥和年。

四,少去人员聚集处,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

大寒开始后又到了采购年货的高峰期,不过现在购买年货已经很方便,无需非要去人员聚集过多的商场和农贸市场,因为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干燥,也是传染病和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外出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外,还是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做好错峰出行。

大寒时节天寒地冻,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薄弱部位的保暖,比如头、颈、膝盖、脚部和腰腹部,避免这些地方遭受风寒,从而给身体带来伤害。

大寒时节也要注意勤开窗通风,外出回来勤洗手,做好个人的卫生防护工作,这样避免少生病,健健康康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2.大寒时节“少吃2样”

一,寒凉的食物能不吃就不吃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特别大,像一些寒凉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尤其是胃肠道娇弱的老人和小孩。

海鲜和一些水生蔬菜,这些食物都是属于比较寒凉的食材,最好能不吃就不吃,避免因为食用寒凉的食物给自己的肠胃造成不适。

大寒时节可以多吃些温胃暖身的温热性食物,比如糯米、鸡肉、羊肉等,可以补充营养来抵御严寒。

二,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大寒时节气候寒冷干燥,室内外温差大,人很容易干燥上火,出现不适。

辛辣刺激和过于油腻的食物食用后很容易消化不良或加重上火,而且这样的食物也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身体不适,所以这样的食物还是少吃为好。

大寒时节可以多吃点像韭菜、豆芽、菠菜和葱姜蒜等生发的食物,也可以多吃点带有甜味的食物,这样有助于身体适应季节的更替。

大寒来了!春天的脚步也离我们越来越近,记得“4事不做,2物不吃”,可以使我们健健康康的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迎春接福过个快乐的春节。

中医提醒:大寒养生,阴阳并补,牢记这些食物禁忌,健康到明年!

1月20日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所谓大寒顾名思义,指的是天气已经寒冷到极点。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小寒到大寒时节,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会经历全年最低气温的考验。那么,在这个寒冷的时节,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防寒进补?下面就请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汉超为我们讲解大寒进补的要点。

专家:大寒时节需提防3类疾病

不同的节气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因此其高发疾病也会有所差别。说到大寒时节的高发疾病,黄汉超副主任医师指出,主要包括3大类,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和皮肤瘙痒症。

“心脑血管发病与气温密切相关,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其中又以大寒最甚。大寒时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塞的发病都会到达高峰。此外,由于天气干燥,人体胃肠液分泌较少,这时候也容易出现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复发。最后,天气干燥显然也会导致皮肤瘙痒症的高发。”

大寒养生原则为阴阳并补,饮食要注意这些宜忌

黄汉超副主任医师表示,大寒时节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容易阴血不足,因此在进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做到阴阳并补。

饮食禁忌方面,黄汉超副主任医师提醒,寒凉的食物是万万不能吃的,“寒凉的食物包括黑木耳、豆腐、白萝卜、黄豆等,特别是阳气不足的人群或是高血压患者,吃了以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的反应。”

而适宜吃的食物,黄汉超副主任医师认为,主要是一些阳气比较足的肉类,如牛肉、鸡肉、羊肉等,“在烹制这些肉类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温补的中药材,这时候温散和补血的效果会更好。这时候推荐的药膳房子包括当归生姜羊肉汤、清炖鹿茸炖鸡、附子焖狗肉、五指毛桃党参淮山焖牛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温散方,适合身体较为健康的人群。”

在大寒时节,黄汉超副主任医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还可以适当喝一些药酒帮助阳气的发生,“用巴戟天、淫羊藿、鹿茸等温阳性药材,搭配熟地、淮山等养阴的药材用黄酒浸泡两到三周即可饮用,可以早上和晚上各喝上10毫升左右,有助于补阳驱寒。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烧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饮用,而且还要注意千万别和任何药物混服,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冷到极致,大寒怎么过?4个养生要点须记住

大寒

大寒为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按数九算在“四九”前后,大寒节气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顾名思义,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冬主收藏,冬季收藏的好坏,决定着春季阳气升发调达与否。因此顺应节气收藏精气,保证充足睡眠,防寒保暖为冬季养生则一贯宗旨,同时大寒过后即是立春,饮食方面不宜过于温补,可适当兼顾养肝。

防寒保暖

大寒天气寒冷,所以应当注意防寒保暖,例如出门戴帽子、戴围巾,给头颈部保暖,可以预防感冒、头痛、颈椎病发生。

冬季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锻炼时要注意热身,尽量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等,同时冬季气候寒冷也会加重关节疼痛,出门也要注意关节保暖。

多晒太阳

大寒节气天气干燥晴朗,可以适当晒晒太阳,时间可以在上午10点及下午3点左右,以每天晒30~60分钟为宜。晒太阳可以使身体温暖,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同时能增强对钙、磷的吸收,有效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此外,冬季晒太阳对关节炎、贫血症患者恢复健康也有一定的益处。

同时经常按摩肾俞、关元、涌泉等穴位也有助于保养元气。

冬令闭藏

我们知道四季的生长特点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万物收藏,人也应当顺应自然,收藏精气,使精气内聚,以濡养五脏。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以待日光”,不要轻易扰动阳气。

同时冬主闭藏的意思,一方面是应当护养精气,不要过度损耗,另一方面也要使精神内藏,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尽量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而不要嗜欲无穷,同时避免急躁发怒。

适当减少进补

大寒为冬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过后即是立春,又是新一年的开始。春天为肝气生发的季节,考虑到季节的变换,这个阶段除了要继续注重补肾之外,还要兼顾养肝。

除了温补的食物,可以适当选取具有升发作用的食物,如紫苏叶、葱、姜、豆类等。另外可选一些性味平和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还可多吃点绿色蔬菜,如油菜、菠菜等。

同时大寒节气正好赶上腊月,节日众多,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可多食用有健脾消食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山楂、萝卜等,还可多喝点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养生膳食推荐

八仙糕——源自《外科正宗》

【食材】人参、莲子、茯苓、薏苡仁、芡实、山药各20g,粳米粉700g,糯米粉300g,蜂蜜、白糖适量。

【制作】将配方中前六味原料研成细粉,与糯米粉、粳米粉和匀。蜂蜜、白糖用水熬化,倒入米粉中,搅拌均匀,置笼上蒸熟,切成糕条,火上烘干,取下。待凉,瓷器收贮。

【功效】健脾益肾,本品性味平和,适合老年人食用。

五神汤——源自《惠直堂经验方》

【食材】荆芥、苏叶各10g,茶叶6g,生姜10g,红糖30g。

【制作】红糖加水适量,烧开,使红糖溶解。荆芥、苏叶、茶叶、生姜用另锅加水小火煎沸,倒入红糖溶解搅匀即成。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预防感冒及风寒感冒初起见恶寒、身痛、无汗等症。

来源: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