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2021年正月可以上坟吗(正月可以上坟烧纸吗)

2021年正月可以上坟吗(正月可以上坟烧纸吗)

上 坟 文/孙芳绒

上坟,一般习俗,已故人没有过一周年,要在正月内上坟,一周年之后可以不在正月上,便留下谚语,“新坟不离正月土″。在提前约好的日子里,亡故人的后辈儿孙,女,女婿,侄儿侄女和直系亲戚们穿上孝服带上纸钱,纸衣和供品去坟上做祭奠,以对亡人的怀念。

今年的立春早于前些年。一冬未下雪雨,热热的天气有点不同往年,数天后,沉闷的天空响起了春雷,滴滴嗒嗒下起了雨来,一阵冷风过后,雷雨雪倾盆而来,干渴已久的大地,张开喉咙吮吸着甘甜的雨露。

春雨朦朦的下着,夹杂着片片雪花,这细细春雨,似线非线,雪花像棉絮,似棉非棉,似有形又无形,轻轻地飘浮在半空,慢慢地飘落下和软棉棉的大地相溶,细细的春雨,绵绵的雪花泛起片片涟漪,凝聚着牵念,这缠缠绵绵唤起我对父母的怀念,迎着朦朦的雨雪,移动着沉重的脚步向父母坟地走去。

路旁黄色的迎春花,和白里透着粉色的山桃花贴满了枝条,在雪雨中,重重地低垂着头,寓示着我对父母默哀。嫩绿的小草、小花密密麻麻地趴满了坟头,新栽地松树绕坟一圈,周围的田野被春笔描绿,雨加雪覆盖了田野、松树、坟头,给这茫茫的大地披上一层白白的细纱,我眼睫毛上也落满了小雨珠,,坟在我眼前隐隐浮现,父母就冥在这冰冷的地下。我的眼睛一阵胀痛,泪水如潮涌般一涌而出和眼睛上的水珠一起淌下,父母身影隐隐约约浮现在这泪水的海洋里。

我在上小学那年,嘴角奇痒,长出一块杏核大的疙瘩,没过几天半个脸肿了,吃饭都有些困难,父亲领着我去四五里路以外的诊所治疗。

那也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路边开满了七彩缤纷的小花,小鸟儿时不时从树上落下,又飞回去,唧唧喳喳的叫着,和我分享着春天的阳光。

我拽着父亲手问道: “医生会不会用小刀割嘴角的疙瘩。"我心里象揣了一只兔子,害怕极了,又问是不是要打针的,父亲总会说”不会的,让医生看看就好了。"我听着高兴了,大胆的跟着父亲向诊所走去。

"红十字"的白色门帘映入我的眼帘,我心跳了起来,父亲把我搂在怀里,给大夫讲述了病情,我看见大夫手持像笔长短一样的小刀,我吓得缩成一团,父亲两只大手托着我的两腮,两只胳膊肘夹着我身体,我的头紧紧贴在父亲的胸膛,听见了父亲的心脏也在咚咚咚的跳着,呼吸也很急粗,我听着父亲的心跳声和急急的喘息声,便忘了大夫正做着小手术。他用小刀怎么刺破疙瘩,贴上药膏我都没有感觉到痛。真感受了父亲说的那句“不痛,看看就好了”的话语。这句话时常在我脑海里回绕。也是父爱的谎言。

我知道母爱被父爱更缠绵。象春天里清晰的溪流滔滔不绝,永不停息。

在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常常用拣来的皂角熬成的水去洗头。我最怕用的是那皂角水,一不小心流在眼睛里特别难受,又涩又痒,好久才会消去。我看见母亲熬皂角水,就躲得远远的,害得母亲凉了又热,热了放凉。又有一次我偷偷地跑到学校,和小伙伴玩去了,一只可有力的手拽着我往家走去。我看着母亲被气得脸色都变了,吓得乖乖地蹲下洗头。”母亲又叨叨叨开了:"不懂事的你,不洗头,会生瘙子,又脏又臭,伤害身体,影响学习”。母亲一边说一边撩起热水,打湿头发,用她柔软的手指,轻轻地给我揉着头发,并叮咛我闭上眼睛,一次一次地冲洗着,又一次一次的把我头按在水里,泡在热水里感觉太舒服了。

而今该是我用她们对待我的方式来孝敬她们的时候了,父母却离我而去了。走到坟前,我把香,蜡烛点着,把香蕉、橘子、石榴、葡萄等供品献上,再把纸钱、纸衣、纸被褥、纸鞋帽摊开。然后点着,那忽忽升起的火焰,把这一切烧成卷曲的残灰翻滚着随风飘起,直上天空,象征父母收到了钱物似的。

那些东西,去追我父母灵魂。父亲、母亲你们一路走好,去换新衣吧!

春天的雪雨也是冰冷的,是沉悠的乌云流下的泪水,我也只能用冰冷的泪水表达对我父母的怀念。今日父母的坟我就这么上了。而我又能怎么样呢!只有用这看似钱而不是钱、看似衣服而又不是衣服来孝敬父母。深深领悟了,子欲孝而亲不在。

父亲、母亲,您在天堂去享受不同人间的生活吧。祝您一切安好。您的儿女对您的怀念如同日月常在!

“闰月”清明能否上坟?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吕定禄这样解说

红网时刻新闻3月31日讯(通讯员 王永红)癸卯年的清明将至,又到了祭拜先烈和祖先的时候了,一些在外工作打拼的人都在提前安排行程,准备清明节回老家上坟。但是,忽然之间,网络上和民间纷纷传言:“双春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等等。这些无根无据的传言把人们弄糊涂了,难道真是这样的吗?

吕定禄主席介绍说,“清明节”只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据《中庸》记载:“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古人认为人是有灵魂存在的,人死后会通往另外的世界,灵魂需要家人的祭拜和慰问。因此,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到祖先的墓地祭拜和扫墓,上坟时带些点心、水果、酒、纸钱等祭品,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希望逝者在另外的世界过得安逸。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会借机整理祖先的墓地,使其更加整洁。这不是迷信,而是中华孝道的表现形式,其目的就是让后人知道感恩和尽孝,体现了逝者与生者的血脉亲情。

那么,为什么又有传言:“双春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这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这其实也是一句古老的民间谚语。所谓“双春年”是指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以今年为例,2023年农历正月十四有一个立春,腊月二十五又有一个立春,所以我们称之为“双春年”。出现双春年是因为闰二月造成的,就是2023年的农历有两个“二月”,所以今年就是特殊的“双春闰二月”。

据古老的民俗解释,在阴间是没有闰月的,清明节不能上坟填土。双春年多出了一个春天,在这样的年份里面去上坟,尤其是有一位老人已经逝世,另一位活着的老人更不适宜去上坟,因为老人讲究“出双入对”。所以,如果有一方老人已经去世,今年的双春年清明节,另一位活着的老人就不适宜去上坟了。

但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现在,大部分人都把“双春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这句民间谚语的意思给理解错了,这句话只是说清明节当天不去上坟,俗话说“早清明,晚十来一”“清明祭祀,前三后四”。我们在清明节的前几天或后几天去上坟都是可以的。据了解,也有的老辈人讲,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民间谚语,说自己年年带领儿孙在清明节这天祭拜祖先,都几十年了,照样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这是一福压百祸呀!

因此,在民间流传的谚语中,提到了“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仅仅是一种迷信而已。我们知道,农历和太阳历有时不会同步,因此会出现闰月的情况。但是,闰月只是日历上的一个调整,与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没有任何实际联系。同样,清明节只是一个日期,如果在这一天祭拜祖先,也不会因为闰月而带来任何不祥的后果。

此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祭祀祖先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习俗,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可以在不迷信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时间和方式,比如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清明节的前几天进行祭祀活动,或者改变祭祀的方式和形式,让祭祀活动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文化。

总之,“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这种说法是一种迷信,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更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自古清明就是“祭祀”的日子,闰月的出现和历法有关,和其他的没有一毛钱关系。

吕定禄主席介绍说:“闰二月可以扫墓祭祖。因为清明节不是按照农历来的,就算是清明节正处于闰二月,该祭祖的还是祭祖,该扫墓的还是去扫墓。”“清明祭祖的意义就是寄托哀思、感恩先人,只要心里有祖先,心存一颗感恩的心,何时上坟祭祖,大家也没有必要去纠结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