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属羊1931年多少岁(1931年多少岁)

属羊1931年多少岁(1931年多少岁)

1931年九 · 一八事变,张学良下令不抵抗,晚年公开表示:我没有错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以巡视铁路为名,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当晚,在距东北军驻地800米处,独立守备队炸毁了铁路,并将三名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污蔑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守备队,大举进攻东北军驻地。

毫无防备的东北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沈阳公署参谋长荣臻立刻打电话到北平,向正在养病的张学良请示:

“军情十万火急,东北将士在等候您的命令……”

张学良听着电话另一头的催叫,看着周围一张张盼望的表情,知道大家都在等待着什么。只要他一声令下,东三省的将士立刻就会倾泻而出,与日寇浴血奋战。但是张学良却并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而是说出了另外一番话:

“目前沈阳空虚,抵抗无益,请转告各级将士,应避免冲突,勿逞一时之愤,忍辱负重,以待‘国联’处理。”

就这样,东北军万余名守军在五百多日军面前,并未做出激烈的反击,大部分奉命撤走,东北军北大营因此失守。

由于北大营的陷落,沈阳城基本失去了防御力量。第二天上午,沈阳失守,关东军司令部移至沈阳,而后日军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和屠杀。

随后日军继续扩大战争,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开始,短短4个月18天,东三省全部沦陷,成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全国人民在一致指责张学良不抵抗行为的同时,也不禁怀疑张学良为何还会采取如此屈辱的方式,去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他究竟是不想抵抗,还是不能抵抗?以至于当时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曾请示南京政府如何处理,得到复电“绝对不抵抗”。因此蒋介石才是“不抵抗”政策的发明人,张学良不过是代蒋受过。

当年张学良要想洗清自己,只要拿出南京政府的电报,立刻就能够自证清白,但张学良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默默吞下了这颗苦果,多年来背负“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直到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广播协会的采访时,才说出了“九一八”事变时,他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相:

“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绝对不是的,命令是我下的,只是我判断错了,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后来国人骂我,我说骂我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我一点儿不服,不认这个账,我没有错。如果我知道当时日本人要这么干,我会跟日本拼命的。”

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会判断日本不会大规模进攻呢?

首先来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期,恰好是日本两大政党轮流执政时期。民政党上台之后,立即着手修复已经严重恶化的中日关系,并多次公开表示日本对东北没有野心。

日本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令张学良对中日关系的未来保持乐观。但他却忽视了日本权力结构的特殊性,当时日本政治权力是由政府、天皇、军部和民间法西斯组织共同构建而成,在经济危机的刺激下,天皇、军部和民间法西斯组织联合策划谋取政府的执政地位。

九一八事变仅仅三个月,民政党政府宣布倒台。而张学良基于对日本政府的过度信赖,在九一八事变上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

其次,除了对日本政局判断错误,张学良还对东北局势缺乏准确的认识。

自从1861年营口开埠后,东北地区就引起了资本主义列强的关注。甲午战争之后,日俄资本和东北农业相结合,开始建立起殖民地统治关系。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加强了以大豆为中心的流通统治。

这样,在东北形成了日本殖民者通过当地买办商人,盘剥当地农民的半殖民地经济模式。而这种经济模式在政治上的投影,正是日本殖民机构和奉系军阀在东北的合作关系。

随着东北资源对日本经济的日益重要,武装解决东北问题,成为日本民间法西斯组织蛊惑日本民众的理论依据。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刺激下,半殖民地的土著势力,成为殖民者最不可靠的合作伙伴。

因此,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屡屡挑衅,在东北地区挑起小规模的冲突。而张学良一直以来,都将这种侵略举动,认为是日本为了获得在东北的更多利益。因此在九一八事变前,面对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张学良仍没有意识到,奉系军阀已经成为日本东北的最大障碍,因此仍旧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任由日本侵略者肆意妄为。

最后,也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相信欧美列强会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施压。

早在1928年,美国和法国推动60多个国家签订《非战公约》,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中国恰恰是这一公约最早的受益者。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在37国的联合调解下,俄国侵犯军队迅速撤出了中国境内。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和国民政府效仿中东路事件的处理过程,第一时间向国联提出申诉。国联虽然三次向日方提出限期撤兵的决议,但均遭到日本代表的否决。

与此同时,美国也担心自己在东北的权益受到损害,多次照会中日两国政府,并警告日本尽快撤兵。作为中国邻国的苏联,亦是更早发表声明,表明自己坚决支持中国,并愿做一切必要帮助的态度。

当时世界上最有话语权的四个国家,在道义上都站在了中国一边,也是张学良相信通过外交手段,就能解决九一八事变的底气所在。

但是欧美列强也仅仅是在道义上谴责日本,并没有实际的经济和军事制裁。因为当时日本作为新兴的亚洲经济强国,是欧美在远东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一旦涉及到实际行动,欧美列强就会从本国利益出发,对受害国的死活全然不顾。

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在欧美列强的咄咄紧逼下,也只能采取“中立”的态度。

作为历史的当事人,张学良在这种突发事件面前,也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认识,做出了符合自己认知,却违背了历史客观的错误判断。九一八事变三年后,张学良也从当年的错误中幡然醒悟,他曾痛心疾首地说过:

“一人误,岂可全国也误,一时误,岂可永久再误。国人骂我不抵抗,现在大家就应一致奋起,一起抵抗才是。”

此时的张学良仍对蒋介石抱有幻想,认为要抗日必须与蒋介石合作。但在后来“围剿”红军的失败中,张学良认识到了红军的力量,亲身感受到了红军的抗日行动,开始思考自己的命运。

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张学良读了一些马列著作,了解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思想上逐步走向联共抗日的道路。

但是,蒋介石却不这样想。在得知红军要北上打通与苏联的交通联络后,蒋介石立刻成立了西北“剿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

对于这一次任命,张学良并没有推辞,带着对共产党的认识,以及对抗日形势的认识,张学良来到了西安,自此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1931年九 · 一八事变,张学良下令不抵抗,晚年公开表示:我没有错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以巡视铁路为名,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当晚,在距东北军驻地800米处,独立守备队炸毁了铁路,并将三名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污蔑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守备队,大举进攻东北军驻地。

毫无防备的东北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沈阳公署参谋长荣臻立刻打电话到北平,向正在养病的张学良请示:

“军情十万火急,东北将士在等候您的命令……”

张学良听着电话另一头的催叫,看着周围一张张盼望的表情,知道大家都在等待着什么。只要他一声令下,东三省的将士立刻就会倾泻而出,与日寇浴血奋战。但是张学良却并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而是说出了另外一番话:

“目前沈阳空虚,抵抗无益,请转告各级将士,应避免冲突,勿逞一时之愤,忍辱负重,以待‘国联’处理。”

就这样,东北军万余名守军在五百多日军面前,并未做出激烈的反击,大部分奉命撤走,东北军北大营因此失守。

由于北大营的陷落,沈阳城基本失去了防御力量。第二天上午,沈阳失守,关东军司令部移至沈阳,而后日军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和屠杀。

随后日军继续扩大战争,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开始,短短4个月18天,东三省全部沦陷,成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全国人民在一致指责张学良不抵抗行为的同时,也不禁怀疑张学良为何还会采取如此屈辱的方式,去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他究竟是不想抵抗,还是不能抵抗?以至于当时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曾请示南京政府如何处理,得到复电“绝对不抵抗”。因此蒋介石才是“不抵抗”政策的发明人,张学良不过是代蒋受过。

当年张学良要想洗清自己,只要拿出南京政府的电报,立刻就能够自证清白,但张学良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默默吞下了这颗苦果,多年来背负“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直到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广播协会的采访时,才说出了“九一八”事变时,他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相:

“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绝对不是的,命令是我下的,只是我判断错了,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后来国人骂我,我说骂我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我一点儿不服,不认这个账,我没有错。如果我知道当时日本人要这么干,我会跟日本拼命的。”

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会判断日本不会大规模进攻呢?

首先来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期,恰好是日本两大政党轮流执政时期。民政党上台之后,立即着手修复已经严重恶化的中日关系,并多次公开表示日本对东北没有野心。

日本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令张学良对中日关系的未来保持乐观。但他却忽视了日本权力结构的特殊性,当时日本政治权力是由政府、天皇、军部和民间法西斯组织共同构建而成,在经济危机的刺激下,天皇、军部和民间法西斯组织联合策划谋取政府的执政地位。

九一八事变仅仅三个月,民政党政府宣布倒台。而张学良基于对日本政府的过度信赖,在九一八事变上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

其次,除了对日本政局判断错误,张学良还对东北局势缺乏准确的认识。

自从1861年营口开埠后,东北地区就引起了资本主义列强的关注。甲午战争之后,日俄资本和东北农业相结合,开始建立起殖民地统治关系。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加强了以大豆为中心的流通统治。

这样,在东北形成了日本殖民者通过当地买办商人,盘剥当地农民的半殖民地经济模式。而这种经济模式在政治上的投影,正是日本殖民机构和奉系军阀在东北的合作关系。

随着东北资源对日本经济的日益重要,武装解决东北问题,成为日本民间法西斯组织蛊惑日本民众的理论依据。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刺激下,半殖民地的土著势力,成为殖民者最不可靠的合作伙伴。

因此,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屡屡挑衅,在东北地区挑起小规模的冲突。而张学良一直以来,都将这种侵略举动,认为是日本为了获得在东北的更多利益。因此在九一八事变前,面对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张学良仍没有意识到,奉系军阀已经成为日本东北的最大障碍,因此仍旧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任由日本侵略者肆意妄为。

最后,也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相信欧美列强会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施压。

早在1928年,美国和法国推动60多个国家签订《非战公约》,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中国恰恰是这一公约最早的受益者。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在37国的联合调解下,俄国侵犯军队迅速撤出了中国境内。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和国民政府效仿中东路事件的处理过程,第一时间向国联提出申诉。国联虽然三次向日方提出限期撤兵的决议,但均遭到日本代表的否决。

与此同时,美国也担心自己在东北的权益受到损害,多次照会中日两国政府,并警告日本尽快撤兵。作为中国邻国的苏联,亦是更早发表声明,表明自己坚决支持中国,并愿做一切必要帮助的态度。

当时世界上最有话语权的四个国家,在道义上都站在了中国一边,也是张学良相信通过外交手段,就能解决九一八事变的底气所在。

但是欧美列强也仅仅是在道义上谴责日本,并没有实际的经济和军事制裁。因为当时日本作为新兴的亚洲经济强国,是欧美在远东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一旦涉及到实际行动,欧美列强就会从本国利益出发,对受害国的死活全然不顾。

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在欧美列强的咄咄紧逼下,也只能采取“中立”的态度。

作为历史的当事人,张学良在这种突发事件面前,也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认识,做出了符合自己认知,却违背了历史客观的错误判断。九一八事变三年后,张学良也从当年的错误中幡然醒悟,他曾痛心疾首地说过:

“一人误,岂可全国也误,一时误,岂可永久再误。国人骂我不抵抗,现在大家就应一致奋起,一起抵抗才是。”

此时的张学良仍对蒋介石抱有幻想,认为要抗日必须与蒋介石合作。但在后来“围剿”红军的失败中,张学良认识到了红军的力量,亲身感受到了红军的抗日行动,开始思考自己的命运。

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张学良读了一些马列著作,了解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思想上逐步走向联共抗日的道路。

但是,蒋介石却不这样想。在得知红军要北上打通与苏联的交通联络后,蒋介石立刻成立了西北“剿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

对于这一次任命,张学良并没有推辞,带着对共产党的认识,以及对抗日形势的认识,张学良来到了西安,自此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1955年授衔,开国上将有三人年龄在40岁以下,他们都是谁?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后,共有57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其中1955年9月27日授予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等55人上将军衔,1956年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这57人也称为开国上将。

有三人授衔时年龄在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是开国上将中最年轻的,那么他们都是谁呢?

萧华上将

1955年9月27日,萧华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1916年1月21日出生,授衔时39岁,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时任总政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

萧华是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他1930年参加红军,当年就担任红4军特务营3连政委(14岁),1931年任特务营政委(15岁),1932年任红10师30政委(16岁),1933年任红15师(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7岁)。红军长征期间,萧华历任红2师政治委员、红1师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1纵队第1大队(队长杨得志)政委等职务。

全面抗战爆发后,萧华历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115师343旅政治委员(旅长陈光)、八路军东进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员、115师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等职务。

解放战争期间,萧华历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政治委员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历任总政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等职务,1985年8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70岁。

从萧华的履历可以看出,虽然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是最年轻的,可是若论资历不少上将都是不如他的,在战争年代他经常是司令员和政委一肩挑,韩先楚曾说过:“萧华文武兼备,军政兼优。论武,他有统军之才,当过纵队司令、军区司令;论文,他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从红军的青年部长一直到我军的政治部主任;论才,他能诗善文,《长征组歌》早已家喻户晓。”

刘震上将

1955年9月27日,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1915年3月3日,授衔时40岁,时任空军副司令员。

刘震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人,他1930年加入家乡的赤卫队,1931年随赤卫队一部编入红军,此后历任红军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红73师政委等职务。

全面抗战爆发后,刘震历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688团政委、第344旅独立团团长、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旅长、新四军第4师第10旅旅长等职务。

解放战争期间,刘震历任吉江军区司令员、第2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刘震历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志愿军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1992年8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78岁。

刘震是我军的一员虎将,他指挥的2纵是东北野战军中歼敌数量最多的一个纵队,只要有大仗恶仗基本是少不了二纵的。1948年11月,二纵改编为第39军,39军在之后的天津攻坚战中,第一个攻破天津城防进入市区,随后南下连续作战一直打到广西的镇南关,39军是我军的王牌军之一。而在抗美援朝中,刘震指挥志愿军空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刘震21岁担任师政委,30岁被任命为纵队司令员,戎马一生,相对于赫赫的战功,他的知名度确实相对有点低。

陈锡联上将

1955年9月27日,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1915年1月4日,授衔时40岁,时任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和刘震是同一年的人,但是大生月。

陈锡联是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他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红4军红10师副师长、红11师政治委员、红10师师长等职务。陈锡联任红11师政委和红10师师长的时候20岁,是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师政委,当时红四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员普遍年轻,徐向前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时31岁,而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当时也都只有二十多岁,其他像王宏坤、李先念、陈海松也都二十多岁。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锡联历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该团由红10师改编)、385旅副旅长、旅长,太行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等职务。

解放战争期间,陈锡联历任第3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川东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历任炮兵司令员、炮兵学院院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副总理等职务,1999年6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85岁。

陈锡联20岁任红军师政委和师长,22岁任八路军主力团团长,23岁任八路军旅长,30岁任纵队司令员(是当时最年轻的纵队司令员)、35岁任炮兵司令员,他是我军当时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员之一。

结语

开国上将中,排第一的萧克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排名第二的李达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而后面的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9位上将当时都是副参谋总长,而参谋总长粟裕和另外一个副参谋总长陈赓都是大将,所以开国上将的授衔次序主要参考的还是时任职务,当然次序并不重要,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