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植物基肉能成为拼多多财报中的“首先”?
► 文 特约作者 刘言
5月26日,拼多多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3月31日,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8.238亿,较上一年同期净增1.957亿,连续第二个季度领先于国内其他电商平台。
在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的电话会上,拼多多的董事长兼首席CEO陈磊在回顾了第一季度的业绩后,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时,第一个“首先”给到了植物基肉。他表示:“我们正在寻求合作,以帮助解决有关未来食品的问题。我们刚刚建立了一项研究合作,以量化植物基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由于替代蛋白是可持续饮食中很有前景的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它们的影响是有益的。”
那么,为什么植物基肉能成为拼多多财报电话会上的“首先”?
因为,这是幻想变为现实的开始,这也是现代农业变为未来农业的开始。
一、植物基肉
袁隆平有过“禾下乘凉”的梦。禾下乘凉,是人类的千古梦。木下乘凉,水稻一定很高,其实就是一株木本水稻。木本水稻,也就是木禾,最早出自山海经:“昆仑之虚,高万仞,上有木禾,高五寻,大五围。”木本禾是农耕时代中国人的终极梦想,一但种下,不用年年耕种,只需收获。人类关于食物的梦还有很多。比如,通过法力幻化出来的肉,免除了动物被屠宰的痛苦。木禾或许还需要转基因技术来实现,但“净肉”正在成为现实。这正是拼多多联合新加坡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的新型植物基肉。
植物基肉的好处颇多。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质都由氨基酸组成,都含相同的22个氨基酸,只不过比例不同。人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而是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再吸收。动物蛋白氨基酸和人体更相近,消化吸收和利用率高,但同时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会造成健康问题。植物蛋白更健康,但缺少必需氨基酸。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多种植物性蛋白的搭配,来满足多样氨基酸的需求。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口感。在进入技术文明阶段后,人类社会在飞速发展,但人类的身体,与数十万年前没有太大差别。这就意味着,人类对自己在进化史上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肉类,依然会有执念,舍不得入口那多汁、鲜嫩、咀嚼的滋味。这就对口感提出了要求。
中国一直有用豆制品、面筋或烤麸等来制作“素肉”的传统。有些还会利用挤压的工艺,重新排列植物蛋白来模拟肉的口感。不过,就像茅台这样的传统品牌,也需要现代工业的加持与发展,素肉口口相传的技艺,终究比不过现代食品工业技术。
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出现了植物肉热潮,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Beyond Meat和Modern Meadow等欧美公司已经通过植物蛋白合成出了从成分到口感都接近于真肉的人造肉。用它做出来的汉堡,几乎与真的牛肉汉堡没什么区别。
人造肉的市场前景,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Beyond Meat获得了李嘉诚、比尔盖茨、谷歌的大笔投资,2019年 5 月,Beyond Meat 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当天就上涨了 163%。根据Good Food Institute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生产植物肉、乳制品替代品和细胞培养肉的公司的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9.3亿美元,高于去年全年对替代蛋白公司的投资总额。
市场的热捧,是因为植物基人造肉的前景很好。植物基肉的好处很多,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0 胆固醇、还富含膳食纤维、钙含量也高。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维生素、微量矿物质。正好满足了现代人的健康需求,三高人士也可以放心吃。
此外,植物基肉比传统养殖业出来的肉更安全,没有细菌、没有病毒、也没有寄生虫,也没有为了应对疾病给的动物注射的抗生素。而且,没有传统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不用担心牛羊吃光植被,也不产生温室气体。
目前,植物基肉已经有不少成品。肯德基推出“植培黄金鸡块”、金华火腿联合杜邦营养生物推出多款植源肉产品、星巴克推出植物牛肉产品。植物基肉与其他工业品一样,其技术的发展,需要技术、产业、消费的循环滚动,所以,一个良好的市场推广对于产业、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拼多多作为最大的农产品平台有着自己的优势。
二、动物细胞肉
如果说植物基人造肉更多是基于食品工业技术的话,未来进一步的动物细胞人造肉,则会涉及到更深、更尖端的生物技术。
动物细胞人造肉也叫 “干净肉” (clean meat)或 “培养肉”(in vitro meat)。科学家从活体家畜的组织上采集干细胞,放在培养皿里,培养皿中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营养素,包含细胞生长所需的水、糖、氨基酸、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然后,再加上其他条件,模拟动物细胞增殖的环境,细胞就不断增殖,数周培育后,就形成了肉。这几乎就是技术之力幻化出来的“净肉”。
定向培养的肉,与植物基肉一样,没有病毒、细菌、寄生虫、抗生素等困扰。通过基因技术,还能减少胆固醇等有害物质。而且,为了饲养家畜,人类需种植饲料,要用到农药和化肥,也需要排放大量的碳。根据 PETA 估计,在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里,14.5% 来自家畜的饲养和消费。总之,这是一个低效、高碳的过程,而培养的细胞肉,从植物到肉的转化更高效。
2019年11月18日,周光宏教授带领团队使用第六代的猪肌肉干细胞培养20天得到了中国的第一块人造培育肉,这块肉只有5克,但却是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第一步。
目前,动物细胞人造肉还面临很多技术挑战:生物相容性支架、生物反应器设计,以及工业化生产。未来的方向,做到极致,就是工厂长出和动物肉口感一样的肉,同时兼具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的好处,避免其缺陷,减小对环境的负担。可以说,谁先解决了这些问题,谁就能占据“未来农业”的制高点。
三、未来农业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消费者接受度的进一步提升,植物基肉、动物细胞肉会对畜牧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形成冲击。所以,中国在这方面也需要发展自己的人造肉产业,乃至打造自己的“未来农业”技术体系。
人类历史上的农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人、畜力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以化肥、机械化等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那么,未来农业,则是建立在生物、计算科学的基础上的,一种工厂化的、高科技驱动的全新农业。
在当下的国际农产品竞争中,谁的大豆、玉米便宜一些,品质好一些,就能打垮其他国家的农业。同样的,未来,谁的人造肉更便宜、口感更好,优点更多,也会成为国家优势产业。基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但工厂生产肉类,却能摆脱自然等外在条件。所以,人造肉热潮背后,是中国在“未来农业”阶段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CEO陈磊还表示:“拼多多在朝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和日用品平台的目标努力的同时,还必须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对农业食品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因为只有这样中国农业才能在未来农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道长且阻,需要企业家有 “技术自觉”,需要企业有社会责任感。当然,承担的责任越大,未来的收益也会越大。
《山海经》: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作者:熊 建
穿着废弃布料的九尾狐,时时操心子女的生存;在写字楼办公的伏羲,一边管理企业、一边观星测天气;大禹与精卫依然从事水利事业,一个治水、一个填海……几年前,英国导演里奇·鲁斯克把《山海经》搬上了舞台,让这部先秦古籍和现代生活来了一次碰撞。
与《封神演义》被数次改编相比,同为中国神话大IP的《山海经》,则很少被改编和影像化。这部书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从山川地理、植物、医药、矿产,到神话、人物、方国、祭祀、风俗,堪称研究上古时期社会历史的宝库。其中的人物,像夸父、精卫、西王母等,后来都成为重要的“神人”。清代小说《镜花缘》里君子国的创意,也是源于《山海经》。
全书主要结构有《山经》五卷、《海经》十三卷。前者记述山川地理、矿产草木、鸟兽虫鱼、鬼怪禁忌、祭祀习俗等,后者是以远近方国为经纬,记述神话人物、传说故事。人们看到书名,往往理解成山与海,其实这里的“山海”泛指边远之地。
《山海经》的经,并非经典的意思,学者们认为有经历之义。毕竟,书中记载的山川河流无法完全凭空杜撰,得有亲身经历为依据。因此,很多人相信《山海经》是大禹治水遍历九州之后所作。现代学者江绍原甚至认为《山海经》是古代旅行家的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山海经》最初是有图的,尤其《海经》,纯粹是图画的解说。比如“两手各操一鱼”“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等话,无疑是图片说明。
不知什么时候,《山海经》的图都遗失了。魏晋时有人补画了《山海图》,陶渊明看了之后,写了13首《读<山海经>》诗。第一首说:“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他看到的毕竟不是“原装”,第二首说道:“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认为西王母很好看。但实际上《山海经》里的西王母是“蓬发虎颜”。
由于《山海经》解读不易,所载山川名物大多已不可确知,所以历来为学者视为怪诞之书。论奇特的国家,有“吐纳炎精,火随气烈”的厌火国,“双肱三尺,体如中人”的长臂国,“因风构思,制为飞轮”的奇肱国,“乃娠乃字,生男则死”的女子国……
论诡谲的精怪,有“经营二海,矫翼闲霄”的鳐鱼,“乃衔木石,以堙波海”的精卫,“体若垂云,肉盈千钧”的夔牛,“脐口乳目,仍挥干戚”的刑天……
论神异的植物,有“食之灵化,荣名仙录”的榣木,“竦枝千里,上干云天”的寻木,“匪植匪艺,自然灵播”的木禾……
到底有没有这些光怪陆离的国家和物种?读者大都云里雾里。由于讲的都是些“怪力乱神”,《山海经》历来不受读书人的重视。西汉学者刘歆在秘阁校书时,勘定《山海经》为十八卷,认为“可以考祯祥变怪之物,见远国异人之谣俗”,“博物之君子,其可不惑焉”,评价不低。然而即便是喜言灾异、迷信谶纬的汉代人,也很少问津此书。
到东晋,才有学者郭璞为之作注,说“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矣。呜呼,达观博物之客,其鉴之哉!”也许是“达观博物”的学者太少吧,此后一千多年,仍然鲜有人涉足此书。直到明代,才有王崇庆《山海经释义》、杨慎《山海经补注》两书的问世。
清代考据学大盛,《山海经》受到重视,出现了一批研究专著,最好的一部当属山东栖霞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订正了原书、注解中的很多错误,并广征博引,对一些难懂的名物做出合理解释。
比如《海外南经》里记有“周饶国”,是一个什么国呢?郝懿行说:“周饶”就是侏儒的意思。《三国志·魏志·东夷传》里记载说,侏儒国的人只有三四尺高。同时,开列《初学记》《史记正义》《竹书纪年》《说文解字》《淮南子》《列子》《太平御览》等古籍中相似的记载,以证明这样的小人国在中国古书中频频出现。
郝懿行值得多说两句。他为人谦逊,除了读书治学,别无嗜好,曾说:“少年居家,以读书为孝爱;出仕做官,以读书为忠勤;修身以读书为卓德,立名以读书为奇勋。”所得俸禄,大多用于买书。晚年贫病交加,仍典当衣物买书。他的妻子王照圆也博览群书,深通经史。夫妻常诗词唱和,一起切磋学问,时人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赞誉。江苏高邮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精通训诂,是乾嘉学派的代表。能和这二位并称,可见郝懿行夫妇的学问之大了。
今天研究《山海经》,有一种猎奇夸大的倾向,比如宣称书中涉及的地理范围,东到太平洋、南至南海、西至中亚、北至西伯利亚,甚至还有说《东山经》记载的是今天美国的西部地区。这种炫目的考证,没有切实依据。《山海经》里的神话传说、奇山异水,固然有现实根据,但若光有“大胆的假设”而没有“小心的求证”,只能称为天方夜谭。(熊 建)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