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坟墓立碑有什么讲究和忌讳节气(坟墓立碑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坟墓立碑有什么讲究和忌讳节气(坟墓立碑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农村老人说“墓碑不能随便立,立碑也有规矩和讲究”,啥讲究?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农村,家里的老人过世后,都会在逝者的坟墓前树立一块墓碑作为祭祀的标志。通常在墓碑的正面会书写上墓志铭,一个人的生平简介及生前修为德行,则通过“盖棺定论”的形式得以展现。不过,在农村,对于立碑之事,人们向来是比较谨慎的。农村老人说“墓碑不能随便立,立碑也有规矩和讲究”,具体又有什么讲究呢?

墓碑不能随便立,立碑也有规矩和讲究

膝下无后的不立碑

在古代,中华传统的丧葬文化中,人们最受推崇的莫过于“孝道文化”了。从最初的教导子女要敬老爱幼到“人生三不孝,无后为大”,再到给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处处都彰显着孝道文化的赓续和传承。

在过去,若是一个成年的男人,不娶妻生子的话,就被认为是断了家族的香火,是对祖先的不孝和不敬。在农村,是很容易让人在其背后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的。总之,会使自己在生活中抬不起头。在古人看来,若是膝下无后的人去世后,因为以后无人给其上坟,立碑自然是毫无意义了,因此,在农村,通常膝下无后的人去世后,是不立墓碑的。

横死之人的不立碑

俗话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无法掌控自己生命的长度,更无法掌控自己的生老病死,唯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当下的生活宽度。一个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终究都有一个确定的归宿就是死亡。常言道:“人有旦夕祸福”,意思是说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并无法准确的预料到。比如:突如其来的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车祸等而造成的人员死亡,就属于意外的死亡,而这里指的就是非正常死亡的横死之人。在古人看来,横死之人的坟墓不方便后人祈愿的,因此,是不能立碑的。

年少之人不立碑

在农村,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就是“黄泉路上无老少”。所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最终导致少年早逝。对逝者的父母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则被看作是人生的大不幸。此外,因逝者生前并无子嗣,在农村也被看作是不孝的表现,所以,在农村,年少之人死亡之后,通常家里人也就不会为其立碑的。

在农村,先人去世后在坟墓为其立碑树传,不仅,是对其生前功过是非的“盖棺定论”,而且,也是对先人的慎终追远、传承孝道文化的一种方式。农村老人说“墓碑不能随便立,其中的膝下无后不立碑,横死之人不立碑,年少之人不立碑”,以上这三种情况下是不能立碑的,不过,在今天看来,古人的这些传统观念并不具有相应的科学依据,但是,我们在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之时,要注意需要有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上坟不摆4果,桃子不上供桌”,上坟祭祖,哪4种水果不能带?

为了表达对先祖的追思和尊敬,便有了上坟的习俗。

上坟祭祖,是一项源远流长、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仪式。

老祖宗认为:人的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因此,人们开始举行仪式,以祭奠和安抚已故的祖先,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和幸福。

祭祖仪式庄重而神圣,包括祭拜祭品、焚香烧纸、奠酒等,以此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尊敬。

这种古老的祭拜仪式之所以能够一直传承至今,是因为它有存在的意义。

1、怀念与纪念亲人: 上坟是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纪念。通过祭祀仪式,人们可以重温与亲人的情感纽带,表达对他们的感恩和尊重。

2、传承家族纽带: 上坟祭祀有助于传承家族的纽带和文化传统。它强调了家族的连续性,通过代代相传的仪式,家族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能够得以传承。

3、祈愿和祝福: 上坟仪式也是一种祈愿和祝福的行为。人们在祭祀中通常会祈求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平安幸福,也会祈愿家族的繁荣和吉祥。

4、生死观念的反思: 上坟祭祀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念。它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性,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关心家人,追求精神的富足。

祭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不仅承载着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还反映了一代代人对自然、生命、命运的理解和感悟。

在中国的祭祀习俗中,有这样一句俗语:“上坟不摆4果,桃子不上供桌。”

从字面上表达的意思来看,其实是很简单的。老祖宗是在警示后代子孙,上坟祭祖的时候,一定要诚心诚意,寄托哀思,祈福保佑,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细节很重要,不可忽视。

有四种水果是不能出现在上坟现场的,而且一定要记住:桃子是不能上供桌的。要不然,就会触犯到先祖,一个没有礼节的晚辈,是不会得到庇佑的。

就像结婚一样,得不到双方父母的祝福,注定是难以幸福的。即便是强行走到了一起,也难以携手白头偕老。

上坟用到的供品中,水果自然是少不了的。应季的水果既新鲜又容易采购,是不错的选择。但也有一些讲究,所以才有了“上坟不摆4果”的忠告。

上坟时第一种不摆放的水果,指的是先祖或亲人生前不喜欢吃的水果。

在祭祀仪式中,尊敬和敬仰是首要原则。因此,带上先祖生前不喜欢的水果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祖先的行为。

试想一下,明明别人不喜欢,你却偏偏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能让对方高兴才是怪事了。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别人用同样的行事风格对待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先祖生前就不爱吃的水果,就不要当做供品拿去祭祀了,这样做很难祈福得到保佑。

上坟时第二种不摆放的水果,指的是寓意不吉利的水果。

一些水果可能与不吉利的事物有所关联,比如某些地区认为梨与分离有关,因此避免在祭祀中带上。

这就需要了解当地的习俗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人,肯定没有问题。因为结婚而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生活,就要“入乡随俗”了,了解风土人情,把自己快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方为明智之举。

上坟时第三种不摆放的水果,指的是籽粒多的水果。

这类水果带有繁殖的象征,比如石榴,就有多子多福的寓意。而祭祀仪式更侧重于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纪念,因此要避免带上这些象征着生育的水果。

上坟时第四种不摆放的水果,指的是成串的水果。

在祭祀仪式中,一定要慎重选择供品,尤其是成串的水果。这是因为成串的水果寓意“一起”,这显然是寓意不好的。

逝者希望生者能够健健康康的活着,而不是急着“一起”团聚。

成串的水果通常包括葡萄、荔枝等,尽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为了尊重传统和仪式的庄严,最好在祭祀时避免携带这类水果。这不仅是对祖先的尊重,也是对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尊严的体现。

在了解了“不上供桌”的四种水果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桃子不上供桌的原因:

桃子不上供桌的传统,有着自己的深刻含义。因为桃子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象征长寿和不老的水果。

桃树被认为有辟邪避祟的作用,因此常常用来驱除邪恶和疾病。

然而,在祭祀上,逝去的亲人已经超越了尘世,他们不再需要长寿或抵御邪恶的祝福。因此,将桃子上供可能会被视为多余和不合适。

此外,桃子还寓意着一种新的生命,与祭祀仪式的主题不太相符。祭祀强调对逝者的思念和纪念,以及对生命的感恩,而桃子则带有生生不息的象征。因此,在祭祀时,人们通常避免将桃子带上供桌,以维护仪式的意义和氛围。

结语:

祭祀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以及对生命和命运的理解。在祭祀仪式中,避免带上四种特定的水果以及不将桃子上供,都体现了对传统习俗和文化含义的尊重。

这些习俗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情感,传承至今,仍在中国的祭祀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至于上坟祭祖的时候应该带什么样的水果,其实也并不难,比如苹果和蜜柚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苹果:苹果是代表和平与团圆的象征。它的发音“ping guo”与“平和”谐音,因此在祭祀仪式中常常受到欢迎。

蜜柚:蜜柚代表甜蜜的生活。它常常用于祭祀中,希望祖先在另一个世界享受幸福的生活。

具体的供品水果可能因地域和个人习惯而异,因此最好根据家族传统和地方风俗来选择适合的水果。无论选择哪种水果,重要的是心诚意正,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明节为逝去的长辈立碑,有些规矩要懂得!

清明节前后,不但是国人集中为先祖们扫墓祭祀的时候,也是国人集中为先祖们立碑的时候。

在农村,为逝去的长辈立碑,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是立碑先祖所有后人的大事。

给逝者、先辈立碑,是一种孝悌的表现,彰显了家族的稳定和谐,也是为了做个“标记”,在岁月的更迭后,晚辈能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但对于如何立碑?不是所有人都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这里,讲一些大多数地区一些共性的常识,供朋友们参考。

一、被立碑者的资格与条件:

1、被立碑者的年龄:阳寿必须过六十,不满六十不上香火,没有资格立碑;

2、立碑不立单坟: 公不离婆,有父必有母,也就是说夫妻一人去世,另外一人还在世不能树碑。有的立了,最好把在世的那一方的名字先不刻上去或用红色漆把生者的名字描一遍。

3、未满三年不树碑:一般来说,根据后去世之人计算,满三年后,才树碑。有的人家在三年祭日当天,给先人树碑。也有的是先人满三年后,清明节或者农历十月一秋祭的时候树碑。

二、后人之间先商量好需要明确的事项:

给先人树碑,是后人们家庭团结和睦的象征,因为这里面要涉及到一些繁琐的细节问题,比如:树什么规格的碑?后人的名字写几代?女儿女婿外孙要不要上碑文?离婚的、再婚的、已经去世的人要不要上碑文?费用问题,是按一代后人分房算,还是按所有成年人名单算?一大家子人要是没有矛盾,一切都好商量;如果家族人口众多,兄弟妯娌不睦,螺丝出来千个头,协调起来很难,也是一件很闹心的事。

三、立碑的细节有讲究:

1、立碑时间:一般都选择在清明节前后及农历十月初一秋祭前后,不要和已故立碑的人犯冲就行。

2、立碑方向:立碑的山向,和坟地穴位的山向要相一致,传统的东北艮方为鬼门,一般不要立碑。

3、碑坟距离:碑与坟两者的间隔,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一般是间隔穴位的9寸到6尺之间为宜。

4、墓碑大小:墓碑大小要适宜,假如墓陵穴位很小而墓碑很大,有头重脚轻之嫌,假如过小则气势不够。

5、墓碑石材:过去大都用大理石汉白玉,但极易风化;现在大都选择材质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岗岩。

6、碑文撰写:碑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抬头(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很多也不写);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

题名(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有政绩和功绩的人,还要刻上墓志铭)

四、对立碑这事的个人看法:

1、对于为逝去长辈立碑这事,法律没有禁止,风俗也未必提倡,完全是各家各户自我的行为。

2、每家情况不同,树碑不一定就代表孝子贤孙;反之,不树碑也未必就代表这家后人不孝不贤。

3、对长辈亲人,活着时多给温暖,祭祀时贵在心诚,不必将立碑当成面子工程和显摆手段。

农村俗语:墓碑有三不立,在农村立墓碑有哪些讲究?

农村人立墓碑和坟墓重新修葺,通常在清明节前,说这段时间是比较好的。所以在农村里面,这些修葺祖坟的匠人还是比较忙的。

在农村里面,修茸一座坟墓,大概需要二万元左右,需要石匠把石头打造成条形,并立一块墓碑,坟的四周用条形石块砌成,这样的话,后人清明节去扫墓时一眼就能认出。

那么农村墓碑有三不立,你知道是哪三不立?

第一不立:就是新坟三年不立碑。在古时候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新坟刚刚弄好,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浸和风吹雨打,那么新坟的坟土极易下陷和流失,所以这段时间,如果在进行立碑的话,可能会导致墓室的破坏。

当然,在现在,可没有那么多讲究,在我们湖南有些地方,新坟第二年后就可以立碑,考虑到不立碑的话,到了清明节上坟的时候,别家的坟都有模有样,而自家的这么寒酸,于是,有些村民在第二年就立了碑,并且立碑一般花需在二万左右。

第二不立:就是那些早年夭折的一般不立碑。这些因某些原因而夭折的,父母当然疼心,但是没有办法,如果立碑的话,日后父母看到,难免会牵起伤心事,所以古人在考虑这些的同时,还是照顾活人的做法,于是,这些过早夭折的一般都不会立墓碑。

婴儿是最难护理的时期,但有些父母由于不懂得怎么照顾婴儿,造成婴儿死亡的悲剧时有发生。一般这些婴儿夭折后都没有立碑的。

第三不立:就是没有后人的不立。农村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谁也不想家族谱到你这代就没有了后续,从此就断了根。所以有些农村人家,就算家里没有儿子,也会到兄弟、姐妹或者其它人那里过继来一个儿子,以传承香火,后继有人。

如果你没有儿子,那么百年之后,又有谁来清明扫墓?这就是古人的一种说法。当然,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女婿也是半个儿子,所以,在现代社会,这种说法是行不通的。

尽孝要趁早,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好好珍惜,对父母好一点,当父母百年之后,就算你做得再好,父母也看不到和听不到。至于立碑的事,农村也好,城市也罢,也是与时代俱进,不拘一格了!

对于农村立碑这件事,你怎么看,在你们村对于立碑这事有哪些讲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