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4月出生是什么星座 双子或者小金牛
过农历生日的小伙伴可能很难搞清楚自己的星座,其实只要把自己的年份和生日换成公历的就可以确认了,但是如果不知道农历年份的话,就只能找到你所属星座的大概范围,比如农历四月生日的朋友可能是可爱的双子座也可能是富贵上进的小金牛。
金牛座
金牛座的朋友一直以来运气都是非常好的,他们注定富贵无忧,一生平顺,但是即便如此金牛座也没有耽于享乐,他们是非常有上进心的人,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认识,他们有自己想要达到的人生目标,所以一直以来勤勤恳恳的埋头耕耘,希望靠自己的力量达成目标,这样的人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对于金牛座来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所以他们的每一分钟都充实而又快乐。
双子座
双子座的朋友喜欢新鲜的生活,他们讨厌一成不变,总是在不停的挑战和冒险,跟他们做朋友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他们会带你感受到生活不一样的魅力。双子座有一点小聪明,偶尔他们可能会偷懒,因为性格太过活泼,所以没办法长时间的专注在一件事情上,这可能会让人对他们产生一种不牢靠的感觉,但是在真正的大事情上,双子座完全值得信赖,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掉链子。
善良的同路人
其实不管是金牛座还是双子座,都是十分讨喜的性格,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非常的善良,对他人有同理心,知道体谅别人的难处,从来不会强人所难,善解人意的他们总会是朋友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要倾诉的人,这样的他们深受身边人的信任和爱戴,我想没有人会不喜欢真诚善良的他们,而且金牛座和双子座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或许他们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
股市神奇的奥妙拐点数字:7,正确把握和理解拐点的重大时机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而挖掘钻研其中的重要规律和奥妙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无疑具有莫大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商的指导价值;对其中重大时机拐点的理解和把握,是每一个投资者的必修课。
(1)西方金融界对于“7的魔方”之迷恋
西方证券理论界认为,“7”与“7的倍数”对于金融和证券市场的时机或称时间点来说意义非凡,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和产生重大趋势变化的“拐点”。
例如,美国著名投资家威廉·江恩是世界最著名的预测大师之一。他通过数学、几何学、宗教、天文学的综合研究和运用,建立了独特的分析方法和测市理论。在江恩的理论中,“7”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在划分市场周期循环时经常使用“7”或“7”的倍数;他认为“7”融合了自然、天文与宗教的理念。
在江恩眼里,上帝用7天创造了世界,因此“7”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在圣经中,人类最大的敌人——死亡的恐惧也是可以克服的,耶稣在死后的第3天站起来,第7天复活了,这意味着7天是一个周期。
伟大的投资家威廉·江恩(WillianDelbert Gahn, 1878-1955)
更令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是,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证券预测大师之一、最伟大的投资大师之一的威廉江恩,于77岁去世,结束了一生传奇般的投资生涯,他毕生一直研究数字、时间周期等与资本市场的密切关系。令人慨叹的是,他竟然是在一生当中最为重视和在意的一个数字——77岁这一年离开了人世,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
关于“7”和“7的倍数”的定律还有很多:
目前,世界通用的时间概念——7天为一周。
从实际经济活动中看,我们会发现,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经常是每77个月就发生一次重大波动。如图1所示。
图1 美元指数月K线图
再如,距离遥远的美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即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这一重大的经济事件(后来竟然逐渐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整77年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美国金融危机,进而祸及全球,造成世界各国的经济灾难。
历史就是这样再次发生了惊人相似的一幕,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它的的确确发生了。
这就是时机和拐点的奥妙!
在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常常会产生重大的关联性。
此外,美国股市在2007年10月创出历史性高点,即道琼斯指数14198点。下面分析一下这个点数与“7”的关系。
至2009年3月,美国道琼斯指数创出6470点的下跌最低点和重大底部拐点后开始反弹。从2007年10月开始下跌,至2009年3月,恰好是17个月,也与“7”有关。
道琼斯30指数最高点14198点,减去最低点6470点,竟然是7728点——与“7”密切相关。如图2所示。
解析:自2007年10月下跌至2009年3月,下跌的运行时间共计为17个月,指数自14198点这一历史性高点持续下跌至6470点这一历史性低点,共计下跌了7728点。
前面刚刚谈到国际汇市在“77”个月常常出现重大拐点,而且在美国77年来遇到的、最大的金融危机中,股市下跌的点数竟然是“7728”点!是巧合吗?为什么“巧合”有如此之多?
图2 道琼斯工业指数月K线图
再看看世界第二大股市——日本股市的情况。以“日经225指数”为例。如图3所示。
图3 日经225指数月K线图
解析: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最高点为13800.39点,最低点为6994.90点,运行时间为整整21个月——7的3倍;跌幅为61.777%——与7密切相关。再研究一下出现下跌拐点与确立上涨趋势的运行时间周期:从月K线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2007年7月的月K线收盘为17248.89点,当月下跌了889.47点,并且形成下跌拐点,开始了漫漫下跌路;直到2009年3月收盘,这期间的运行恰好为21个月!
上述诸多关于“7的魔法”难道全都是各种巧合吗?不,这些都不是巧合,或者说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证券界(包括所有经济界)的人士同谙此道,遵循了已经形成共识的金融原理和股市法则。
显然,既然世界各闰的同辈同仁都遵循这一原理和股市法则,作为读者的朋友们从看到本章本节开始,您开始并将在今后的实战操作中遵循这一重要规律吗?
(2)中国的“七”文化
我国传统节庆源于农耕文明,并紧扣二十四节气,加上数字在人们的观念和文化传承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正月到腊月,每个月均形成了数个节日。在这些节日中,人们尤其看重重叠数字节日,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九月九等。而“七月七日”更是著名的牛郎织女相会日,即“七夕”、“乞巧节”。
看我国的股市运行规律。在指数的判断上有一个“潜规则”,即“指数判断以深市为准”。因为沪市始终在发行新股票,指数已经“失真”,而深市自2001年后就没有发行新股,直至2004年6月重启IPO,而且是单独设立的中小板和2009年创立的创业板,深市成指是“纯真的”,因此以深证成指为准。
自2001年4月至2005年6月,在这一最高点和最低点期间,深市运行了50个月,沪市运行了48个月,50月+48月=98月,再除以2,即49月,为7的7倍。还是没有离开神奇的“7”
而且,前文中谈到:“人死后要做七,每隔七天要祭祀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为结束。那么股市的这一轮下跌恰恰是49个月,代表下跌结束,从此开始了29个月上涨5000点的超级大牛市。
这就是结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活学活用,也体现了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对于股市高超的驾驭水平,体现了我国股市长期运行当中的内在规律。
类似的巧合还有。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19日成立,上证指数以96点开盘,当日收盘为99.98点。至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998点,运行时间为14年零7个月。
注意:14年是7的整数倍,即2倍,月份数为7个月,这就是内在的巧合。7的奥妙再次体现!
2009年,我国证券市场再次创新发展,开立了中国版本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创业板,尽管创立开盘的时间不是在7月,但是请注意:首批上市的股票数量为28只,是7的4倍。
再看个股的例子,如图4和图5所示。
解析:上海汽车一直由众多基金重仓持有,但是其运行明显体现出时间周期性,左侧的向下箭头运行时间刚好是顶到底的下跌过程共14个月;在最低点4.78元止跌并探明最后底部后,开始了新的上涨周期,由图5可见为14个月,完成了一个底到顶的运行过程;之后再次出现下跌,这次是一个短周期,为7个月;而从4.78元至这个短期下行底部是一个从底部到底部的运行过程,期间共21个月。也就是说,该股的每一个重要的顶部到底部,或是底部到顶部,运行周期都是以7个月和7的整数倍作为时间窗口,作为拐点的,可谓神奇而有趣!
图4 上海汽车(600104)月K线图
图5 南玻A(000012)月K线图
南玻A的运行充分体现出“7”与“7的倍数”之间,在顶部-底部-顶部之间,大变魔方的奇妙联系。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掌握以上时机拐点的重要规律和奥秘对投资者分析研判大盘指数顶部和底部拐点的出现,把握个股的买卖时机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事实上,时间规律以及股市的大小循环周期和变盘拐点并不仅仅取决于“7”和“7的倍数”,或是其他与“7”相关的数字。如同一年有四季,每季又有许多小节气的划分,即每年有24节气,这些都是大小时间周期。一周,一月,一季度,半年,一年,以致更多时间……这些都涉及大小时间周期,都或多或少对于经济发展和股市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是促成拐点的产生。此外,像菲波纳奇神奇数列、黄金分割点和波浪理论等原理,都会对市场拐点的产生形成促进作用。
例如,在菲波纳奇神奇数列中,1、2、3、34、55、89……都具有重要的“节点意义”,也是可能发生拐点的时机。举例来看,如图6和图7所示。
图6 深证成指日K线图
图7 深证成指日K线图
可见,江恩理论的“7的魔方”与菲波纳奇神奇数列,包括黄金分理论等,结合起来一同研判市场的重要拐点,更加有效。
而且,社会上还会有很多突发事件,对经济发展环境、经济运行要素造成或大或小的刺激,进而对股市形成新影响、促成新变化;其他一些经济规律和股市理论也会对股市的时机拐点构成变量。因此,投资者在实盘操作中要顺势而为,随机应变,避害趋利。
若觉得小编文章有意思,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获取更多的股票投资要诀,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投资体系。
(近期有假冒伪劣号,为了保障自身利益,请认准广东广播电视台全资设立专业证券资讯机构出品,资格证书编号ZX0027!)
2001年西安发现女墓,考古人员见到棺中金冠时不解:它怎会在这里
西安,古称长安。
仅仅是这座城市的名字,就足以让笔者产生魂牵梦萦的感觉。如今的西安虽然也是灯火阑珊,却总觉得不如盛唐时期的长安华贵。作为一个十几朝的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任何人为之着迷。跨越千年重回盛唐的长安看一眼已成奢望,但透过古人留下来的器物和文字来窥探他们的人生,所幸还是能够做到的。
2001年,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尚未完全竣工。众所周知,在西安任何的动土施工,都有可能与考古扯上关系,西安作为古都,在施工期间发现古墓、古董等都是常见的情况。曲江新校区搞基础建设的时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派出专家对施工区域进行考察,将区域内发现的古墓进行保护性施工。
考古专家在新校区施工的区域共发现了古墓葬186座,这是一个古墓群,主要以唐朝的墓葬为主,多达140余座。在发掘清理的过程当中,专家发现这些墓葬都没有被盗掘的痕迹,基本保持了墓葬原有的情况。只是这些墓葬的规格标准并不高,基本都是中小型土洞式墓,而这种墓在唐朝一般都是平民采用。由此推测,此次发现的墓葬群,应该是唐朝时期,位于长安城外的一处平民墓地。
唐朝的平民墓地主要特点是,墓小、简易、随葬品一般都很简单、价格也不会很昂贵。因为平民大多数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随葬,而且唐朝时期对于随葬也有很高的要求。唐朝时期等级森严,对于墓葬的随葬品也有严格规定,如果你的身份只是一个平民,即便你的家中颇为富有,随葬品也不能“逾制”和“僭越”,否则就会犯下重罪。
所以,专家在清理发掘这片墓葬群的时候,其实是有心理预期的。只不过,他们在发掘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十分特别的墓葬,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新校区的中部偏东一些的位置,专家们在钻探的过程中发现了墓葬M2(位于墓葬群的二区)。从外观来看,M2与其他墓葬无异,属于唐代中晚期的小墓葬。此墓坐北朝南,也是一座土洞墓。墓道是一个带有斜坡的土洞,从地面向地下延伸,途中设置了三个天井,在墓道的尽头有一个用砖封起来的墓门。
通过这扇封门后,便可以看到该墓的墓室,在墓室前的地上,有一块凸起的墓志,墓志是用砖来构建,显得有些简陋,上面的字也不是雕刻而成,而是用红色朱砂写成,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有个别的文字已经无法辨别了。
再往前走,便进入墓室,这是一个拱顶墓室,棺床位于墓室的一侧,在棺床上有一具普通的木制棺材,已经腐朽。专家们在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漆器,还有一些铜器、铁器、银器等。从M2墓中的发掘情况来看,似乎并无特别,无论是墓葬内部构造,还是在墓中发现的简陋随葬品,虽然有一些特别之处,但大体上与其他小唐墓也并无二致。
考古专家们对墓室内的棺樽进行发掘清理时,却有了惊人的发现。在女墓主的棺椁中,竟然发现了一顶极其奢华的金花冠,这样的发现令考古专家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顶金花冠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也不该出现在这样一座小墓当中。若不是亲眼所见,如此奢华的金花冠出现在M2中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这顶金花冠极为不俗,制造工艺属于上乘,使用的材料更是名贵,几乎使用了唐朝时期能够找到的所有的制作饰品的名贵材料,包含了蚌壳、绿松石、金、珍珠、水晶、红宝石、玛瑙等。除此之外,女墓主随身佩戴的三件配饰也极其奢华,用料和工艺与金花冠同属一类。
M2是一个平民使用的唐朝洞式小墓,墓中又只有她一人而已,并无其他人合葬,一个平民的墓为何会出现价值如此不菲的金花冠和配饰呢?即便她的家境可能比较富足,但笔者在前文也已经提到,唐朝对于随葬的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逾制”和“僭越”都是重罪,她的家人难道不害怕吗?
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难道这位年轻的女墓主的身份特殊,有爵位在身,所以才敢随葬如此价值的金花冠和配饰吗?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她为何又被葬在一个平民墓葬群中,墓葬又为何采用洞式墓呢?而且,在女墓主的随葬品当中,只有金花冠和三件配饰价值高贵,但随葬品中,几乎一半左右都是价值一般的随葬品,完全符合平民的标准。
一个又一个疑问,随着奢华的金花冠和三件配饰的出现,浮现在考古专家们的脑海中,他们经过讨论决定,弄清楚这些谜团的关键,就是要弄清楚女墓主生前的真实身份以及去世时所处的情况,只有还原女墓主的真实人生,才能弄清楚女墓主的随葬品为何简陋和奢华并存。为此,考古专家将目光转向了墓中的那块墓志。
墓志是考古中比较常见的出土物,在M2中出土的墓志,写在一块边长30厘米左右、厚5厘米左右的墓砖上,墓砖其中的一面被打磨光滑后,再以朱书的形式在上面留下文字。这种样式的墓志,在唐朝时期属于比较简陋的墓志,有身份的墓主人一般都会采取雕刻的形式,雕刻而成的墓志会保存得更长久,也更为美观。
M2的墓志上,一共写有200余字,其中记载了女墓主的个人信息以及简单的家庭信息,还有一部分是丈夫在妻子死去后表达悲痛的文字,令人读了心生悲悯。笔者将墓志上的文字形成电子版,引用如下:
大唐宣德郎兼直弘文馆侯莫陈故夫人 李氏墓志铭并序╱夫人讳倕,字淑嫺,五代 祖 圣唐神尧皇帝,豫章╱郡王 亶之孙,嗣舒 王津之第二女也。夫人德茂琼源,□□╱兰 绪,生于盛邛,长自河闲,柔顺禀于天心,礼 约非于师训,及╱升筓之岁,苍雁来宾,皮帛 表仪,出配君子,承富贵之裔,逾╱□组紃之 功,处罗绮之荣,无忌澣濯之色,岂谓膏肓 □□,╱ 药石无征,云雨灭于阳台,魂魄归 于泉路,粤以大唐╱开元廿四年四月七日, 春秋廿有五,终于亰兆胜业之里第,╱即以 其年月廿二日,迁厝于龙首原,礼也,晨□警 路,╱哀挽成吟,里绝相声,行多恸咽,有子 在于襁褓,未╱経吹棘之悲,亲戚感而临棺, 终痛弥天之别。乃为╱铭曰: ╱ 翠崋之北, 皇城之东,伤陂白玉,沉于此中,□□╱旷野 兮生荒草,千秋万岁兮多悲风。╱
——《大唐宣德郎前直弘文馆侯莫陈故夫人李氏墓志铭并序》
《大唐宣德郎前直弘文馆侯莫陈故夫人李氏墓志铭并序》是墓志的全称,其中的“□”符号则是已经无法辨识的碑文,只能联系前后文字对其进行推测补充,这里展示的是原文,读者朋友们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尝试补充此部分。墓志上还记载了立墓志的时间是公元736年,也就是唐开元二十四年。
女墓主名为李倕,公元712年出生,死于公元736年,去世的时候只有25岁,但她已经结婚十年。十五岁的女孩子在唐朝时称为“升笄之岁”,在这个年龄结婚符合历史。李倕的身份确实不一般,根据墓志上的记载,她的身份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平民,而是李唐的宗室女。
算起来李渊是她的五代祖,李渊的第十八个儿子李元名是她的曾祖,李渊在世的时候封为舒王。李元名有一个儿子名为李亶,被封为豫章郡王。武则天把持朝政期间,对李姓宗室诸王进行大肆杀戮,李亶因为被人构陷而死,李元名也受到逼迫。直到唐中宗掌权,李元名才恢复爵位,唐朝又重新回到李家手中。
李元名虽然恢复爵位,但他的小儿子当时都已经死了,他已经没有儿子可以继承自己的爵位了,只好选择了李亶的儿子李津承嫡为嗣舒王,M2的女墓主正是这位嗣舒王李津的次女。如果按照李家的辈分来论,李倕与当时的皇帝李隆基属于平辈。
李津虽然是承嫡的嗣王,但这个“王”的身份却没有半点水分,李倕作为王的女儿,按照唐朝的制度来看,被封为县主才符合逻辑。但从李倕墓葬的情况来看,显然她并没有被封为县主,因为县主在当时被视为正二品,不会以这种平民的标准下葬。
笔者查了李津的相关资料发现,李津在李倕出生的那一年,曾出任过左威卫将军。身为王爷,又任将军,他的女儿获得一个县主的封制应该不是难事。但事实上,李倕一直到出嫁都没有爵位,再到结婚十年后病逝,都始终没有获得册封。
如此一来,李倕在去世的时候应该是以某某夫人的身份来下葬,从墓葬的情况来看,李倕的丈夫显然也不是一个地位很高的人。在墓志当中,甚至连李倕丈夫的名字都找不到,只是被记载为“侯莫陈氏”。
墓志上显示,侯莫陈氏在李倕离世那一年的官职为“宣德郎、前直弘文馆”。其中的“宣德郎”为正七品的下阶文散官。至于“前直弘文馆”则更有意思,弘文馆在当时归门下省管辖,在弘文馆中有很多的学士,六品以下的称为直学士,因其兼任七品宣德郎,所以也称为直弘文馆,而那个“前”字,则证明李倕的丈夫甚至连直弘文馆都已经卸任了,最好的情况也是秩满待选。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等待朝廷给安排个新工作。
侯莫陈氏不仅是一个下阶的官吏,还处于秩满待选的状态,可见李倕离世时,他的处境也并不好。李倕身为宗室女,为何会嫁给侯莫陈氏呢?难道他虽然不是高官,但出身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笔者又查了一下侯莫陈氏的相关资料,发现这个姓氏属于鲜卑的大姓,家族在北周的时候还算高贵,属于八柱国之一。但在隋朝以后,就已经没什么存在感了,基本可以排除李倕的丈夫侯莫陈氏有什么深厚的背景。
李倕身为李唐的宗室女,门第高贵,却没有被册封为县主。这也就算了,等她到了适婚年龄的时候,为何又下嫁给一位家族没有什么背景的低阶官员呢?由于没有史料记载,墓志之中又没有说明这个情况,李倕下嫁侯莫陈氏的问题,没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倕的娘家当时非常有钱。因为墓志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终于京兆胜业之里第”,长安城胜业坊,那可是长安城中聚集着王侯将相的富人区,甚至许多宗亲也都在那里居住,李倕的家住在那儿,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李倕的墓葬虽然规格较低,明显比县主的墓要小,而且随葬的也不是彩绘随葬陶俑,只是粗制的陶俑,墓志也只是规格较低的砖墓志。但有一个关键点不能忘,李倕的金花冠和三件配饰的价值却极高,甚至比县主墓中所随葬的金花冠都要奢华。
这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李倕的家里非常有钱。既然有钱为什么不给她修一个气派一点的墓葬呢?因为要遵守唐制,即便是李倕家,也不敢行“逾制”和“僭越”之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倕的门第虽然高贵,但他下嫁给侯莫陈氏后,墓葬的规格就需要按照侯莫陈氏的地位来建。而侯莫陈氏只是一个低阶官吏,规格自然就较低了。
在墓志的记载中,对时间的记载也反映出一些情况,李倕死后仅仅15天就完成了下葬。要知道,李倕当时的年纪仅有25岁,从墓志中记载的“有子在于襁褓”来看,她的死很可能是意外难产而死,在此之前,无论是夫家还是婆家,都肯定不会为她准备随葬品。
短短15天的时间,也根本不足以对李倕身后事进行充足准备。由此来看,在李倕墓中的奢华物品以及配饰,很可能都是她在世时所穿所用的物品。而那座简陋的墓葬和那些粗陋的随葬陶俑,则应该是李倕的丈夫家临时购置来的。
唐朝时期盛行夫妻合葬,李倕所葬的洞式墓,很可能是一个临时墓葬。由于妻子墓葬的规格取决于丈夫的地位,而侯莫陈氏当时的地位很低,并不排除侯莫陈氏准备等到自己得到新的官职,或者日后高升了再提升李倕墓的规格,并在自己死后与李倕合葬。
事实证明,李倕最终没有再更换更好的墓葬,而是在那座简陋的洞式墓中躺了千余年。从墓中的情况来看,李倕最终也没能等到丈夫与自己合葬。
在墓志的字里行间中,仔细品读时仍能感受到李倕丈夫的丧妻之痛,“有子在于襁褓、未经吹棘之悲”,带给笔者的画面感很强烈,让人可以轻易感受到他写下“旷野兮生荒草、千秋万岁兮多悲风”时的悲凉。
古代生子对女子而言本就是极其危险之事,难产而死的概率极高,笔者也深知侯莫陈氏丧妻后十分痛苦,但有些话还是不说不快。
古代的墓志铭表达了生者对于死者的思念,至少侯莫陈氏在墓志中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但这份悲痛、思念之情究竟能有几分真呢?李倕虽然死了,但她的娘家人仍在,其父亲很有可能也在人间。李倕的背景很大,对侯莫陈氏的影响自然也很大,侯莫陈氏的墓志是写给爱妻李倕,其实又何尝不是写给李津看?毕竟,朝廷未来给他安排什么样的差事,岳父大人的影响力还是能轻易左右的。
但从李倕墓室的情况来看,侯莫陈氏在李倕死后很可能没有升官,否则李倕也不至于一直在这样的墓室当中。而侯莫陈氏对李倕的爱也未必是真心,否则,他即便是未能成为高官,也应该在死后与李倕合葬,以“夫妻同穴”为这段爱情画上圆满的句号。或许,李倕当年选择下嫁,可能是被辜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