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历史上的50位杰出人物,皇帝扎堆乱世枭雄轮流登场
刘姓是我国的第四大姓,目前大陆地区约有7210万。刘姓最早的一支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而刘累是刘姓的得姓始祖。
除了刘累,刘姓还有部分来自改姓。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后,曾赐项伯和娄敬为刘姓。此外,匈奴人也有大批改姓刘的。
如今,刘姓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江西、山东和河北,这五省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6%;其次是湖南、辽宁、湖北、黑龙江和安徽,又集中了26%。
真正让刘姓发扬光大的是刘邦,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极大的提升了刘姓的影响力。在他的后代中,也诞生了诸如刘彻、刘秀这样杰出的政治家。
刘洪出自东汉皇室后裔,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天文、历法,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誉为算圣。
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后代,因冒顿单于曾与汉朝和亲,他的子孙遂都以刘氏为姓。刘渊是一位杰出的匈奴首领,文武双全,颇有贤君气象。
刘裕自幼家贫,为求生计,加入了谢玄创建的北府军,先后参与平定孙恩和桓玄,逐渐成长为北府军的领袖,并最终取代了东晋,差一点完成了统一大业。
刘仁轨是初唐时的传奇名将,本是文官出身,后因缘际会来到新罗,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击败日本,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刘知远和刘渊一样,也是一名乱世枭雄,本是后晋的大将,深得石敬瑭的倚重,却对石敬瑭的卖国行径颇为不满。后来,刘知远乘势而起,建立了后汉。
刘秉忠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重臣,对元朝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刘秉忠还是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者,奠定了北京最初的雏形。
刘基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将其视为自己的张良。在中国民间百姓口中,刘基更是神一般的存在,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统勋和刘墉是一对父子,父子相继成为宰相,在历史上并不稀奇,但像他们这样都能有大作为比较少见,父子都以清廉正直、为民请命备受百姓爱戴。
刘铭传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锦棠是新疆首任巡抚,为巩固边防和维护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刘永福也是晚清时期的传奇人物,凭一己之力大败法军,长了中国人志气。
其实,除了以上50位,刘姓还有很多杰出人物。不过,刘姓大多安土重迁,移民海外的比较少,在海外的影响力不如其他大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刘姓历代宰相汇总——刘氏名人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区别:与丞相(官职名)并非一个概念。
西汉
汉景帝时期:刘舍
汉武帝时期:刘屈牦
更始帝时期:刘演、刘赐
东汉
光武帝时期:刘隆
汉和帝时期:刘方
汉安帝时期:刘恺、刘授、刘憙
汉顺帝时期:刘授、刘憙、刘光、刘崎、刘寿
汉桓帝时期:刘矩、刘宠、刘茂
汉灵帝时期:刘矩、刘宠、刘嚣、刘逸、刘宽、刘郃、刘弘、刘虞
汉献帝时期:刘虞
三国
曹魏
齐王朝:刘放
西晋
武帝时期:刘毅
怀帝时期:刘暾
东晋
安帝时期:刘柳、刘耽、刘道怜、刘穆之、刘裕
恭帝时期:刘裕
南北朝
刘宋
文帝时期:刘宏、刘恢、刘义康、刘义庆、刘义宣、刘义恭
孝武帝时期:刘义恭、刘延孙、刘秀之、刘遵考、刘宏、刘恢
前废帝时期:刘义恭、刘祎、刘昶
明帝时期:刘祎、刘休仁、刘休范
后废帝时期:刘秉
顺帝时期:刘秉
北朝
北魏
太武帝时期:刘洁
文成帝时期:刘泥
北齐
废帝时期:刘洪徽
孝昭帝时期:刘洪徽
武成帝时期:刘洪徽
北周
静帝时期:刘昉
唐朝
唐高祖时期:刘文静
唐太宗时期:刘洎
唐高宗时期:刘祥道、刘仁轨、刘齐贤
武则天时期:刘仁轨、刘齐贤、刘袆之
唐中宗时期:刘景先
唐玄宗时期:刘幽求
唐代宗时期:刘晏
唐德宗时期:刘从一、刘滋
唐宣宗时期:刘瑑
唐懿宗时期:刘邺
唐僖宗时期:刘邺、刘瞻、刘崇望
唐昭宗时期:刘崇望
五代十国
后唐
明宗时期:刘昫
闵宗时期:刘昫
末帝时期:刘昫
后景
出帝时期:刘昫
北汉
英武帝时期:刘继文、刘继颙
南汉
高祖时期:刘浚
殇帝时期:刘浚、刘弘昌
中宗时期:刘浚、刘弘昌、刘弘杲
北宋
仁宗时期:刘沆
哲宗时期:刘挚
徽宗时期:刘正夫
明朝
宪宗时期:刘定之、刘珝、刘吉
孝宗时期:刘吉、刘健
武宗时期:刘健、刘宇、刘忠
光宗时期:刘一燝
熹宗时期:刘一燝
思宗时期:刘鸿训、刘宇亮
鲁王时期:刘中藻、刘沂春
永历时期:刘麟长
清朝
顺治时期:刘正宗
乾隆时期:刘统勋、刘纶
嘉庆时期:刘墉、刘权之
华语乐坛“百家姓”:歌坛刘姓歌手盘点,天王耀眼,天后暖心
一部《百家姓》,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基本姓氏一网打尽。
今天,以《百家姓》姓氏为参考,推出华语乐坛“百家姓”系列。
以笔者个人喜好先后,先从“刘”姓开始。
“刘”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上下五千年,太多的刘氏名人,上至皇室宗亲,下至士农工商。
来看华语流行乐坛诞生了哪些刘氏知名歌星。
第八位,刘惜君
湖南卫视的超女、快男节目,向华语乐坛输送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其中有许多已成长为内地流行乐的领军人物,比如“世C位”巨星李宇春,比如“海豚音天后”张靓颖,比如硬核天王张杰,比如“华语乐坛永远的神”华晨宇。
在这一大批男女歌手中,刘惜君并不是最拔尖的,但十几年的歌坛耕耘下来,她已经跻身实力唱将行列。
第七位,刘美君
80年代的港乐,除了“三王一后”外,还有“五朵金花”,这五位金花中,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叶倩文、陈慧娴、林忆莲和邝美云。
“五朵金花”的另一位,就是歌手刘美君。
当年的刘美君,又纯又萌,歌声也靓,是很多男歌迷的梦中情人。
只是,刘美君作风大胆,在自己最红的时候步入婚姻殿堂,也因为演唱一些Q欲系歌曲被变向封杀。
多年后,刘美君歌坛复出但未再溅起波澜,反而在影坛得到金马影后殊荣。
第六位 刘蓝溪
台湾乐坛盛产天才女歌手,前有邓丽君、陈淑桦,后有蔡幸娟、卓依婷。
当70年代的台湾乐坛小调歌曲盛行时,一股校园民歌民谣风清新吹来,特别是新格唱片举办的金韵奖,成了台湾乐坛未来之星的摇篮。
而在新格唱片未举办金韵奖之前,它便在公司成立之初签约了一批歌甜人靓的少女歌手,其中之一便是16岁的刘蓝溪。
1977年,刘蓝溪以歌坛处女专辑《夕阳恋曲》,成为当年的十大歌星,与邓丽君、凤飞飞、尤雅等天后歌手处于同一行列。
青春可人的刘蓝溪本来有着大好的前途,奈何她志不在乐坛,不久之后就淡出歌坛结婚。
1991年,31岁的刘蓝溪突然出家,一代玉女歌手终皈依佛门,让人唏嘘。
第五位 刘家昌
说起刘家昌,很多歌迷第一时间便想到了他“音乐大师”的身份。
作为捧红了刘文正、费玉清、凤飞飞、甄妮、尤雅、黄莺莺等一大批天王天后级歌手的刘家昌,确实是一代音乐教父,是台湾流行乐70年代的指标性人物。
只是,刘家昌除了会写歌制作外,也会做导演拍电影,而且他还是以歌手身份出道的。
你能想到,经典歌曲《月满西楼》的首唱不是邓丽君,而是刘家昌本人?
第四位 刘若英
说到最有知名度的刘姓女歌手,作为85后歌迷的笔者,只能想到刘若英了。
1995年,做了陈S五年音乐助理的刘若英,被“大姐”张艾嘉发掘,一首《为爱痴狂》让滚石、也让台湾乐坛领略到了她的魅力。
此后,刘若英稳扎稳打,成为滚石唱片“一姐”的有力接班人并成为歌迷心中的“奶茶”。
滚石唱片为乐坛输送的治愈系歌手有很多,比如辛晓琪,比如万芳,比如李度,比如赵咏华,而刘若英,注定是与众不同的。
第三位 刘文正
原本,刘文正的名字一出来,就可以占据各大排行榜的榜首,毕竟作为华语乐坛第一位天王巨星,刘文正有十足的牌面。
奈何,刘文正退圈太早,他退出时,现在主流的歌迷大都还未出生。
只是,华语乐坛到处都在流传刘文正的传说,“男学刘文正,女学邓丽君”,不经历那个时代,你感受不到刘文正的独特魅力。
作为85后歌迷的笔者,确实没有经历刘文正的时代,暂且把他安排在这个位置。
第二位,刘欢
有人说,任何音乐排名榜单,只要刘欢的名字出现,他就是独一档的存在,因为别人都是歌手,而刘欢是艺术家。
抱歉,刘欢老师的专业性和艺术性没得说,但就通俗类流行歌曲领域,不管知名度还是圈内影响力还真有人在他之上。
下面,来说榜单的第一位。
第一位,刘德华
长红42年的偶像巨星,华语娱乐圈的指标性人物,老中青少四代人都认可的“国民偶像”。
在几天前《2023年大湾区音乐电影晚会》后,索亚斌教授如是说:从影40年,歌坛发展30年,依旧被称作“偶像派”,这是一个无上的荣耀,40年之久的“偶像派”是电影史、流行文化史上非常罕见的,如果我们再去说刘德华是实力派反而委屈他了,他就是一辈子的偶像。
抱歉,笔者在盘点刘姓歌手时,没有把台湾乐坛当年一位非常优秀的民歌歌手刘铮放进去,因为他太“冷门”了。
至于刘宇宁、刘畊宏、刘力扬、刘忻等歌手,大家看着排吧。
您觉得笔者漏掉了哪几位刘姓知名歌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
此人一死,刘宋朝沦为南宋弱势政权,这是怎么回事?
刘宋朝原本是一个颇为强势的政权,其缔造者刘裕被称为皇帝中的皇帝。东晋末年,时任太尉的刘裕曾成功组织了一次北伐,将盘踞山东的南燕和关中的后秦政权一举荡平。这是自西晋以来唯一成功的一次北伐,而此次北伐之所以得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拜这位彼时天下第一将所赐。
本来此次北伐可以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甚至一统天下,可是由于这位第一将的陨落,从而使得此次北伐前功尽失,并使得此后的刘宋朝彻底沦为一个局促江南一隅的弱势政权,由刘宋变为了南宋。这位第一将是谁?他真有那么神奇吗?
他就是北海郡剧县人、生于长安的王镇恶。史称,王镇恶出生于农历五月初五。或许因屈原死于此日,所以我们的古人便固执地认为,五月初五是个很不吉利的日子,并把此日所生的孩子视为妖孽。王镇恶出生后,深受传统习俗影响的父母惶恐不安,欲将其送人,以免克亲方族。可是,王镇恶的祖父时为前秦丞相的王猛却不这么看,不仅未将镇恶视为异类,反而认为:“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孟尝君,战国时四大公子,生于五月初五,曾任齐国宰相),是儿亦将兴吾门也。”于是,王猛反其道而行之,“顶风而上”,索性给孩子起名为“镇恶”。
就在镇恶“镇恶”了十三年之后,风云突变。公元386年,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的前秦王朝在内外交困中,土崩瓦解,北方四分五裂,再现人道主义灾难。曾经显赫一时的王家,也“一夜回到解放前”,王镇恶的幸福日子就此打住,并与当时众多汉族百姓一样沦为了难民,成为丐帮的一员。当王镇恶跟随家人一路流浪乞讨至渑池时,镇恶遇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李方。
李方困顿时曾被镇恶祖父王猛温暖过,因此对王猛一直心存感念,今见王家落难,遂涌泉相报收留并善待王家。镇恶自然是感激不尽。一次,镇恶拍着瘦骨嶙峋的胸脯,大言不惭地对李方言道:“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李方龇牙笑道:“您是丞相之孙,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能给个渑池县令干干,我就谢天谢地了。
又过了几年,王镇恶的叔父王曜“弃暗投明”,渡河南下,归顺了东晋,被朝廷安排在荆州府中任事。不久,镇恶步叔叔的后尘,也南下来到荆州。在荆期间,生活无虞的王镇恶重拾已被冷落了多年的书本,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中,镇恶本着急用先学的原则,重点研习了诸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等兵法经典。镇恶本就不笨,再加之幼年打下的童子功,四五年后便才名出圈。
所谓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公元409年(东晋义熙五年)三月,时为东晋太尉的刘裕受命北伐南燕。战前,有人向刘裕推荐了王镇恶。刘裕与镇恶只交谈了半个时辰,就“甚异焉”。第二天,便破格提拔其“为青州治中从事史,行参中军太尉军事,署前部贼曹”。从此,王镇恶便跟定了刘裕,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并在此后北伐南燕和镇压卢循的战斗中一鸣惊人。战后,镇恶因功被封为博陆县五等子。
随着南燕和卢循的被灭,刘裕的名声和影响日隆,这不仅引起了朝廷的猜忌,也招致了东晋另一位野心家权臣刘毅的羡慕嫉妒恨。
公元412年(义熙八年)九月初,镇守江陵的刘毅以自己染病为由,上书朝廷,请调其堂弟时为兖州刺史的刘藩辅佐自己,维持大局,共克时艰。时任太尉、把持朝政的刘裕将计就计,在刘藩奉诏进京交接时,将其诛杀。处死刘藩后不几天,刘裕即亲率大军杀向了江陵。刘裕命王镇恶率领部队乘百余条战船为先锋,先行先发。镇恶领命后,遂打着刘藩西上的旗号,溯流而上,日夜兼程,仅用短短四天时间即率军抵达距江陵城二十里的豫章口。
第二天一大早,镇恶将百余条战船集结一起,又在每船竖起六七面旗帜,每面旗下置放一牛皮战鼓,并交代留船士兵:“时辰过半,即可连续擂鼓。”随后,王镇恶又遣人将江边刘毅所泊的战船付之一炬。布置停当,遂率军扑向江陵城。
当镇恶率军行至距江陵城不到五里时,突遇刘毅派出的一支巡逻小队,队主见镇恶大军滚滚而来,且携带着冲车、云梯等攻城器械和强弩重弓,又见江边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鼓声震天,情知不妙,遂吆喝队友扭头就跑,镇恶哪里肯放,紧追不舍,并就势尾随进城。刘毅及其城内驻军只听见几声呼号之声,尚未醒过神来,就做了刀下之鬼。直到江陵平定第二十天后,刘裕才率领大军姗姗而来。
公元416年(义熙十二年)正月,雄踞北方的后秦国皇帝姚兴手痒难耐,又故伎重演,熟门熟路地闯进了东晋治下的雍州,欲下山摘桃,结果却遭到了雍州刺史赵伦之的痛击。姚兴兵败回撤后不久,即翘了辫子,姚兴的长子姚泓接棒,姚泓诸弟不服,为了争夺皇位大打出手。当年六月,与后秦接壤的胡夏国国王赫连勃勃见有机可乘,遂趁火打劫,对后秦动手动刀。一时间,后秦内忧外患,国力锐减。
当年八月,刘裕审时度势,决定兴兵北伐后秦。凭借着不俗的实力和骄人的战绩,王镇恶又一次被刘裕相中,再次成为打头阵的前锋。
接到命令后,只准备了三天,“王先锋”即率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急急上路。一路上,镇恶军所向披靡,犹如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一口气连克漆丘、项城、新蔡、许昌、颍川、成皋、阳城、荥阳等城,半月后即兵临洛阳城下。后秦皇帝姚泓直到此时,方才如梦初醒,连忙派出两万大军驰援洛阳。王镇恶得报后,分军一半埋伏于后秦援军必经之路,只三拳两脚便将后秦两万援军全部报销。陷入困境的洛阳守军见救援无望,不得已,只好举城投降。随后,镇恶又马不停蹄,乘胜将渑池一举拿下。当天,镇恶即亲自赴李方家中,在拜见其母和奉金献银的同时,当场兑现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直接官宣李方为渑池令。
来年(417年)正月,刘裕率大军开进洛阳,欲与镇恶合兵一起,重拳出击,对后秦实施致命一击。可是哪知镇恶却自作主张,孤军深入,兵发潼关。
镇守潼关的后秦大将姚绍自知不是镇恶的对手,遂高挂免战牌,深沟高垒,闭关自守。镇恶用计引诱姚绍军出关,当即消灭姚军三千。正待镇恶欲率军攻关时,姚泓派来的五万大军恰好驰援而来。镇恶只好屯兵待援。
八月中旬,刘裕大军开至潼关,镇恶主动请缨,请求带领水师从黄河入渭水,出其不意,直逼长安,刘裕当即点头。当晚,镇恶便乘夜带领水师下水,扬帆前行,兵发长安。把守泾上的后秦镇北将军姚强得报后,当即回师长安。镇恶抓住战机,通过闪电战,一举击溃姚强,并顺势进至渭桥。
八月二十三日,镇恶令“将士食毕,便弃船登岸”。彼时正值夏季,渭水湍急,倏忽间,船舰即被洪流冲走。此时长安城内尚有四五万后秦精兵,面对强敌,镇恶毫不畏惧,他一手执剑,一手指着长安城门,面对众位将士,慷慨陈词:“此是长安城北门外,我们现在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尽数冲走,唯有死战,可立大功!”说完,遂大喊一声,转身挺剑,杀向敌营。众军士见镇恶一马当先,“莫不腾踊争先”。“泓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当天,后秦皇帝姚泓即携妻带子举手投降,兴风作浪三十四年的后秦就此灭亡。此时长安城内尚有六万余户,镇恶一边宣扬国恩,一边抚慰民心,“百姓安堵”。
几日后,镇恶又率部迎刘裕大军于灞上。刘裕抚着镇恶的肩膀,满脸堆笑地赞扬道:“成吾霸业者,真卿也!”王镇恶拱手一拜:“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
战后论功行赏,镇恶进号征虏将军。当年十一月,刘裕心腹——留守江南的刘穆之病故,朝中空虚。原本欲乘胜收拾西夏和北魏、进而一统天下的刘裕担忧司马氏死灰复燃,再加之晋军将士久战思归,遂决定率军东反。行前,刘裕留次子年仅十二岁的刘义真挂名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同时又特意安排王镇恶以征虏将军,领安西司马、冯翊太守,主持西北大局。
镇恶的祖父王猛曾担任前秦丞相多年,且深得人心,再加之见镇恶屡立大功,因此,留守长安的东晋诸将皆对镇恶心有忌惮,担忧镇恶坐地起号,另立“中央”。
十二月,刘裕率军东返。时为西夏国王的赫连勃勃见有机可乘,遂率军攻打长安。镇恶当即令沈田子率军御敌,可是,哪知田子居然畏葸不前,一边率军后撤,一边派人回长安请求镇恶派兵增援。镇恶对田子的所作所为颇为不满,并当着田子使者之面,指责了田子几句。使者回军后,将镇恶所言和盘端于田子。田子闻听此言,“是益激怒”。
第二天,镇恶亲率援军与田子合兵一起,反击夏军,只三两个会回,便将夏军打得落花流水。
来年正月十五,怀恨在心的田子心生一计,特地派员邀请镇恶到自己营中喝酒赏月,酒至半酣,田子以商讨机密为由,摒除左右,将镇恶请至内室。当镇恶一只脚刚迈进门内,田子事先安排于室内的四五个心腹,一拥而上,挥刀猛砍,镇恶应声倒地。一代名将、时年四十六岁的王镇恶就此半空陨落。镇恶一死,赫连勃勃卷土重来,并很快便将长安一举拿下,关中得而复失。一次成功的北伐再次付诸东流。
历史不容假设,但历史可令人思。倘若刘裕不东返,倘若镇恶不死,而是乘胜前进,以刘裕的雄才大略和镇恶的能征善战,彼时尚处于襁褓中的胡夏和尚未形成气候的北魏政权大概率会被灭之或覆之。果真如此,东晋将变西晋,刘宋也将变为北宋。而天下也将提前二百多年迎来统一。
镇恶被害的噩耗传到建邺后,刘裕后悔不迭,当即上疏皇帝司马德宗追赠王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公元420年,也即刘裕代晋自立后的当年,又追封王镇恶为龙阳县侯,谥壮侯。于是,王镇恶也便由晋将变为宋侯。
公元421年,刘裕欲再次兴兵北伐,可是此时已无将可用,再加之此时的北方已成长出来了一个更为强大和恐怖的对手——北魏。刘裕尝试再三,只得作罢。
公元422年,刘宋的缔造者刘裕一命呜呼。从此,刘宋一朝再也无力与“五胡”争锋,再也不敢轻易言战或北伐,且地盘一再被“五胡”所蚕食和压缩,刘宋也如后来被金人吊打碾压受尽欺凌的南宋小朝廷一样,彻底沦为了偏安东南一隅的小号政权。
参考文献:沈约《宋书》、司马光《资治通鉴》、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