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黄历查询(初七黄历)](/d/pic/x/40.jpg)
初七是“人日”,老话“人日3不做,不富也安康”,“3不做”指啥
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月初七了。基本上到了这一天,大家都已经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了。新年的气氛随着工作的开始,逐渐也冲淡了。不过对比农村和城市来说,到了大年初七,民间还有一些传统习俗延续着新年的氛围。
隋代卢思道诗《人日思归》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题中所谓“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又称为“人庆节、人口日、人节”。
《北齐书·魏收传》中记载:“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意思就是在正月初七的时候,要讲究把人像贴在床边的帐子上,寓意是可保家人平安。并且到了“人日”节这天,还要讲究吃七宝羹来祈福,盼望一年的好兆头。或者是吃面条,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到了大年初七,民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人日3不做,不富也安康”。那么“3不做”到底指什么?遵循老传统,为兔年到来讨个好彩头。
“人日3不做,不富也安康”,“3不做”指啥?一不做:不出去串门民间有句老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七”指“齐”,“八”为“爬”。“齐”出门”暗示丧葬”,“爬”回家,暗示在外不利。所以在一些传统习俗中,大家都认为“七”这个日子是不吉利的。除了“初七”之外,还有“农历十七、农历二十七”等等,认为这几天出门都是不吉利的。
另外在民间,大年初七还被叫做“七煞日”,而煞星代表“凶神、小人”,象征“暴力、煞力”,所以在这一天是忌讳外出的,尤其是出远门或者到别人家串门。尤其是在古代民间,人们多数都是通过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对一些不理解的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传统节日当中,民间会有各种禁忌或者习俗。
但是换到现在,大年初七基本上也都开始返岗工作了。即便是还没有开工的人们,多数也都是刚刚返程归来,这个时候都在忙着收拾,所以也不太适宜到人家串门。如果正好赶上人家忙东忙西的时候,你到人家串门,顾不上招待你,反而会惹得的双方不愉快。
二不做:不迁居搬家民间有说法:“正月不能动土,不能大兴土木”。在民间人们认为正月,是一年当中“最大的”月份,所以一般正月都称为是“吉月”。而且在正月(吉月)是有诸多祭拜活动的,如果在正月的时候就动土,是不吉利的,更是对家里一年好运犯冲。所以正月不动土或者大兴土木。
而且正月本是新年的开始,人人都是期望在新年开始之际,做一些寓意美好的事情,为新一年生活讨个好彩头。所以在正月里,我们尽量要平稳,团圆安详,那么寓意整个一年也都是这种运势。所以正月不动土或者大兴土木也是为了有个好的开头。
另外搬家迁居相对来说,都是一件比较大的事情。尤其是在民间,一般搬家或者迁居都还会专门挑选“黄道吉日”,寓意在新家能又个好的开头,期盼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并且正月初七,在民间基本上还在庆祝新春,所以尽量不要在这个时候扰大家兴。
三不做:不要吵架、骂人民间认为过年吵架会一年不吉利。尤其是在大年初七这一天。正月初七在民间传统是“人日”,也就是人类的生日。所以这一天不管是对谁来说,都是比较“喜庆”的日子。况且过年本该是一个阖家欢乐的团圆日子,如果我们在过年期间一直吵架,那么所谓“为新年讨个好彩头”的寓意就完全被破坏了,自然寓意后面的日子也不会太顺利。
况且吵架、骂人等等本身就是一件不吉利、破坏氛围和心情的事情。并且吵架的过程必定中彼此之间都会怒气冲冲,甚至还会大打出手,不仅对身体和心灵都有影响,自然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运势。
所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若是整天板着脸子,没有人会愿意跟我们相处;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到社会中,都讲究“以和为贵”。所以大家在一起尽量要和平相处,不吵架、不骂人,更不要互相对骂。
民间俗语是劳动人民根据生活实践而创造出来的,不仅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其实更多的是人们对新生活的各种祝福和愿望。洪应明《菜根谭》中所说:“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民间谚语看似平淡无奇,但一般都蕴藏古人在生活中总结的智慧。所以对于民间的一些传统习俗和谚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传播,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和崇仰。
#天南地北大拜年#
今天腊月初七,民间是什么日子?下雪好还是没雪好?看谚语咋预兆
#头条创作挑战赛#
俗语说:“初七不驱傩,来年病患多”,什么是驱傩?实际上,在农耕时代,人们驱逐瘟疫,祈求国泰民安的传统习俗。
民间,又把腊月初七称之为:驱傩日,祈福纳祥的日子,人们带着柳木面具,载歌载舞,迎接新年新气象,健康快乐永相伴。我们看看这天下雪好呢?还是无雪好,老祖宗留下的俗语早有预兆。
1、腊月初七日头大,来年春天旱到尽
我们看看“春天旱到尽”,意思是整个春天雨水稀少,阳光灿烂,天气干旱少雨,是个春旱现象。
正如谚语所说 ,如果腊月初七这天,是个大晴天,太阳高照,那么可以预兆来年春天干旱缺水 ,正是人们最担心的天气,影响农作物返青和健康生长,要做好抗旱准备。
2、初七挂冰帘,惊蛰穿单衣
看看谚语所说:“挂冰帘”,是什么情况,非常形象的比喻,大家留意一下,到了寒冬腊月,往往会发现在屋檐下面,挂满一个个冰凌,说明腊月初七天寒地冻,寒意十足。
看来要是腊月初七这天天气寒冷交加,天寒地冻,那么到了来年惊蛰时节,就非常暖和了,时间大约在农历二月份,大地解封,天气暖和。
3、腊月初七大雪飞,正月十五雪打灯。
我们看看腊月初七这天下雪有什么说法,好不好呢?
腊月初七,眼看春节来临,春天也就来临了,这个时候,也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如果天降大雪,雪花漫天飞舞,是个好兆头,对明年的越冬作物返青带来好处。而且预示着到了元宵佳节还会有雪花降临,正是正月十五雪打灯。
4、初七无雪,清明无雨。
清明是来年春天第五个节气,据记载:清明,三月节。也就是农历三月是清明时节的开始。到了清明时节,我们最熟悉的小雨纷纷,春暖花开,绿树红花。
通过谚语预兆,我们可以到处结论。如果腊月初七这天,天气晴朗无雨雪,则预示着来年清明时节雨水匮乏。
今天正是腊月初七,民间称为驱傩日,是驱除疫情,渴望安康的日子,也祝愿朋友们身体健康,幸福美满,日子越来越红火。
2023年日历一览表
一月
壬寅虎年
1月1日元旦——壬寅虎年农历腊月初十
1月5日小寒——农历腊月十四
1月9日三九——农历腊月十八
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农历腊月十九
1月14日北方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
1月15日南方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
1月18日四九——农历腊月二十七
1月20日大寒——农历腊月二十九
1月21日除夕——农历腊月三十
癸卯兔年
1月22日春节——癸卯兔年正月初一
1月27日五九——正月初六
二月
2月4日立春——正月十四
2月5日元宵——正月十五
2月14日情人节——正月二十四
2月19日雨水——正月二十九
2月21日龙抬头——二月初二
2月23日八九——二月初四
三月
3月4日九九——二月十三
3月6日惊蛰——二月十五
3月8日妇女节——二月十七
3月12日植树节——二月二十一
3月15日消费者日——二月二十四
3月21日春分——二月三十
3月22日润二月——润二月初一
四月
4月1日愚人节——润二月十一
4月5日清明节——润二月十五
4月20日谷雨——三月初一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三月初三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三月初四
五月
5月1日劳动节——三月十二
5月4日青年节——三月十五
5月6日立夏——三月十七
5月12日护士节——三月二十三
5月14日母亲节——三月二十五
5月21日小满——四月初三
六月
6月1日儿童节——四月十四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四月十八
6月6日芒种——四月十九
6月18父亲节——五月初一
6月21日夏至——五月初四
6月22日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月
7月1日建党节——五月十四
7月7日小暑 七·七事变——五月二十
7月11日入伏——五月二十四
7月21日中伏——六月初四
7月23日大暑——六月初六
八月
8月1日建军节——六月十五
8月8日立秋——六月二十二
8月10日火把节——六月二十四
8月22日七夕——七月初七
8月23日处暑——七月初八
8月30日中元节——七月十五
九月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七月十九
9月8日白露——七月二十四
9月10日教师节——七月二十六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八月初四
9月23日秋分——八月初九
9月29日中秋——八月十五
十月
10月1日国庆节——八月十七
10月8日寒露——八月二十四
10月23日重阳——九月初九
10月24日霜降——九月初十
10月31日万圣夜——九月十七
十一月
11月8日立冬——九月二十五
11月11日光棍节——九月二十八
11月22日小雪——十月初十
11月23日感恩节——十月十一
十二月
12月7日大雪——十月二十五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冬月初一
12月22日冬至——冬月初十
12月24日平安夜——冬月十二
12月25日圣诞节——冬月十三
12月31日二九——冬月十九
每一天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
有的值得我们牢记
有的值得我们深思
留下你的大拇指[赞][赞][赞]
来年顺风又顺水
数据来源网络、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