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徐氏家族简介
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66 %。徐姓起源有三:
1、徐姓,源出嬴姓。伯益之子嬴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 》和《通志·氏族略 》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自若木至 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 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
2、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3、他姓改徐姓而来。 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另外,南京徐姓,大多为宋朝秦烩后代,因不耻于秦烩所为,均改为徐姓。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 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 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 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 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徐姓人最早繁衍于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后扩至凤阳,以 古代徐国为源地,世 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衍昌 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秦时有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 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 始祖。除山东外,在靠近徐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在秦汉时亦有徐姓人在活动 。东汉以前,已有徐姓人西迁至今甘肃境内。东汉桓帝时,“南州高士”徐稚迁居今江西南 昌,徐稚被后人尊为“东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迁至浙江衢州府、龙游 ,孙辈中有迁居今浙江绍兴、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苏的苏州、吴县一带。此期徐姓亦有迁 居河南者,三国时走马荐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杰出代表。徐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际 。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宋 末时,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迁居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杭、连城二县。元时,有徐姓人 从江西、福建迁居今广东的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的南坑。明清时,徐姓已广布于 我国的大江南北。 总之,徐姓在秦汉时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地区,尤以山东徐姓繁衍得最为旺 盛。徐姓的向南播迁,自唐代以后,几乎是络绎不绝于道的,此期广布江南各地,这正是南 方各地徐姓众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人数最多, 上述七省的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郡望堂号
徐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
1、东海郡,治所 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
2、琅邪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
3、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 濮阳县西南);
4、高平郡,治所在今山东金乡西北;
5、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
堂号:“圣交”、“麦饭”、“敦睦”、“世德”、“存桂”、“垂裕”、“追远”、“崇 雅”、“礼耕”、“惇王”、“怀德”、“雍肃”、“南陵”、“崇本”、“修吉”、“文敬”、“永恩”、“鸿 绩”、“叙伦”等。
名人精粹
1、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 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2、徐偃王:若木之后的三十二代是徐偃王,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
3、徐尚:战国时人,以苏秦为首的合纵连横谋士。
4、徐福:秦朝方士,相传他因到东海为秦始皇采长生不死药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为日本人的祖先。
5、徐伯:西汉水利家,于武帝元光年间主持漕渠开凿工程,修成全长300余里的水渠,使关东至长安的漕运时间省去一半,沿渠万余顷农田得到灌溉。
6、徐淑: 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7、徐擀(171-217) 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 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8、徐稚:东汉桓帝时隐士。因不满宦官专权,终不为官,被称为“南州高土”。
9、徐樨:汉朝人。江西南昌名士,台湾的徐氏家族,多以徐樨为太上始祖。
10、徐荣:汉中郎将。初随董卓,长沙太守孙坚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荣、李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烹之。及坚移屯梁东,又为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后曹公军进至荥阳汴水,遇荣,与战,公兵败。后卓诛,荣侍汉。永汉三年,卓余党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司徒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荣、胡轸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
11、徐盛:汉朝末期一直到三国时代的吴国武将,儿子为徐楷。避乱于吴依靠孙权,为别部司马,领兵从讨,数有功,迁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破刘备,进迁安东将军封羌湖侯。
12、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13、徐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14、徐奕:字季才,东莞人。东汉末官员,任命于曹操。为人忠直。
15、徐遵明:北魏儒家学者,经学家,南北朝时期\"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6、徐圆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鲁郡(治今山东兖州)人。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密败,降王世充。充败,降唐。武德四年(621)窦建德牺牲后,他与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六年,与黑闼先后败死。徐唐莒(?—878)唐末人。王仙芝起义军将领。乾符五年(878)王仙芝战死于黄梅后,他随王重隐攻克洪州(今江西南昌)。重隐死,代为主将。后与唐宦官杨复光军作战,被俘遇害。
17、徐征(700-765)字慈恩,号瀫水,晚号长源。籍贯浙江信安人,徐洪从弟,系唐朝状元徐晦祖叔父、中华徐氏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及第。与唐代进士闽县令黄谣同榜,该榜共取进士二十五人。徐征天性刚直,忠贞不渝,历官福建安平主簿、晋江县丞兼少监之职,后被奸臣所害,卒于福建晋江寓所湾海兴胜里长源堡徐宅(后称徐厝),不显而终。
18、徐晦(760-838),字大章,号兴胜。福建晋江三十二都徐仓(又名徐公店、仕村、仕春),也作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壬午科状元及第。系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该科进士二十三人。徐晦考试及授官均得杨凭举荐。状元及第后又登贤良方正科和直言极谏科,官授栎阳尉。后杨凭获罪,由京兆尹贬为临贺尉,亲友怕受牵连。宝历元年(825)又出任福建观察使,第二年又回朝任工部侍郎,大和四年(830)拜兵部侍郎,次年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晚年因嗜酒过度而失明,于礼部尚书职辞官归居晋江湾海徐状元巷,其后泉郡徐仓徐晦以老致仕,因感砚台之恩,徐晦耋年寻得砚之地——山东沂南徐公店。后徐潘(徐晦长子承父命,遂举家迁往得砚之地),后泉郡徐仓长房聚众成村(今徐公店)。徐晦次子徐湖经延寿迁居连江徐仓;三子徐江留居泉郡。徐晦性情耿直,知恩图报,居官清严,为众人称道。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三月卒。追赠兵部尚书。
19、徐惠:唐代湖州长城人,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生于太宗贞观元年,卒于高宗永徽元年,年二十四岁。生五日即能言语。四岁通论语及诗。八岁巳善属文。父孝德曾命拟离骚为小山篇,乃拟作云:“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为太宗所闻,乃纳为才人。贞观末,上书极谏征伐、土木之烦太宗颇善其言。太宗卒,因悲成疾,不肯服药,又作七言诗及连珠以见志。明年亦卒,赠贤妃。惠妃的著作,有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其著作在《全唐诗》及《名媛诗归》中尚存。
20、徐浩:唐代书法家,精于楷书,圆劲厚重,自成一家。
21、徐寅:唐代诗人,有《探龙钓矶》二集,诗四卷。
22、徐确:字居易,唐状元、秘书省正字徐寅六世从孙,延寿徐氏十一世祖,莆阳壶山之麓东陇人。徐氏五世祖崇,下开延寿柱史派,徙居东陇,传至确之曾祖昌嗣,字子世,以明经除秘书郎,陈洪进辟掌书记。宋初,首劝洪进纳土,洪进欲害之,遂走京师。及江南平,洪进始悟其忠,乃命其弟昌图(字子图)与陈仁璧奉表上版籍,宋侍讲林瑀为昌嗣兄弟五人立五桂坊于东陇。昌嗣传子惟岳,字有泰,官通直郎。惟岳传子粲,字文英,性至孝,博通经学,旁及子史,荐授承事郎,检身励行,教子有方,子确,未冠入太学,乡试解元。
23、徐世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 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绩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
24、徐敬业:唐朝将领。是唐初名将李世绩(原姓徐,赐姓李)之孙。他是唐睿宗时反武则天起事的领导者。
25、徐安真:中唐时重臣。安禄山叛乱时与朝中其它五位重臣隐居今湖南省汨罗与平江交界处。湖南徐姓从此兴望。
26、徐熙:五代南唐画家,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
27、徐铉: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年仕于南唐,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就死在贬所。有《篆书千文》、《成武王庙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
28、徐梦莘:南宋史学家。有感于“靖康”之耻,遂发愤研究宋金和战关系。1194年(高宗绍熙五年),著成《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起自1117年(北宋徽宗政和七年)止于1126年(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引用官私著述二百余种。
30、徐琰:元曲作家及名宦。
31、徐寿辉: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位拥兵百余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震撼大半个中国,最终导致元朝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32、徐达: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名将,勇猛有谋略,为朱明王朝的建立 立下奇功。
33、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34、徐霖:(1462~1538) 明代戏曲作家。徐霖性格倜傥、豪爽,工于书法,又兼善绘画。填曲富有才情,且颇精于格律,他与散曲作家陈铎在当时并有\"曲坛祭酒\"的称号,并与谢承举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才子\"。徐霖散曲大多未能传存,《南宫词纪》录其〔山坡羊〕《闲情》两首,可略见其风格。徐霖曾作传奇戏曲8种,今仅存《绣襦记》。
35、徐贲:明初画家。徐贲擅画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称明初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传世作品有《秋林草亭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北郭集》6卷。
36、徐爱:明朝哲学家、政府官员,为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
37、徐阶:明代嘉靖年间名臣,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嘉靖二年(1523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十一年,徐阶入阁,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内阁大学士任职,可以说徐阶的整个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亮点就是他斗倒了权势熏天的严嵩。徐阶的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38、徐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作家,后 人据其日记整理成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39、徐中行:明代文学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汀州知府,改汝宁。后谪长芦盐运判官。迁端州同知、山东佥事、云南参议、福建副使、参政等职,累官至江西布政使。
40、徐光启:上海县徐家汇人,明代科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 阁大学士,尤以农学、天文学最见长,编著有《农政全书》等。
41、徐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歌奇恣,文 亦纵横,自称书法第一,而长于行草,有《徐文长全集》遗世。
42、徐鸿儒: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里徐街人。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1622年,率众在巨野西部、郸城南部和范县、催阳起义,用红中为标志,义军发展到10万多人,先后攻占郸城、邹县、膝县,掠运河僧船,袭击曲阜。明王朝惊恐万状,命山东总兵杨肇基等领兵镇压。义军分散作战,被各个击破。徐鸿儒被迫率万余人转战到郸城南飞集一带,陷入重围,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
43、徐孚远:明末诗人。组织过文社畿社。曾起兵抗清,后来追随郑成功到台湾。著有《钓璜堂集》、《几社会义集》等等。
44、徐复祚:明代戏曲家,晚号三家村老。
45、徐枋:明末清初文学家和隐士。撰写了《二十一史文汇》、《通鉴记事汇聚》等著作;另有《居易堂集》。
46、徐灿:清代词坛才女,字湘苹,江苏吴县人,是明朝光禄丞徐子懋的次女,海宁人陈之遴的继室,有《拙政园诗余》留世。
47、徐常遇:清初顺治时琴家,广陵琴派的先行者。以虞山派为主体,兼收金陵、吴、蜀各派。其子徐祜、徐祎继承其琴学,曾轰动京师,人称“江南二徐”。
48、徐元文:他的先祖居住在苏州常熟(分属江苏),九世祖(一说八世祖)徐良始迁居到昆山(今属江苏)。他的曾祖父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任官至太仆寺少卿。祖父和父亲都是贡生,母亲是昆山顾家的女儿。徐元文与他的哥哥徐乾学、弟弟徐秉义都是进士,在当时很有名望,号称\"昆山三徐\"。徐元文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第一,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授翰林院修撰。
49、徐士林:(1684~1741)字式孺,号雨峰。文登徐家村人。清朝江苏巡抚,卒祀京都贤良伺。出身寒微,秉性质直,勤政爱民,被乾隆皇帝誉为\"忠孝性成\"的一代楷模。
50、徐璈:(1779—1841),字六骧,号樗亭。清代名士、学者。
51、徐天德: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领袖。
52、徐耀:清咸丰年间农民起义领袖。1851年率嘉定民众起义抗暴。
53、徐寿:中国近代化学与机械专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54、徐继畲:中国清朝学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最重要的著作是一本介绍了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瀛寰志略》。
55、徐有壬:1829年道光九年进士,清朝江苏巡抚,与王韬友好;徐于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时苏州失陷前,为战败绿营兵叛逆弑于苏州官邸内,布政使薛焕接任江苏巡抚、署(代理)两江总督。
56、徐广缙:中国清朝官员,于1848年2月3日-1848年7月4日期间,奉旨接替耆英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57、徐宗干:中国清朝官员。他于1848年(道光28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在任内广建书院,兴办义学,颇有治绩。1853年任满回大陆后,继续服务清朝朝政。1862年升任福建巡抚后,延续治理台湾军政并平定戴潮春民变。徐宗干于巡抚期间曾将台湾政务论述授与丁曰健,其文纳于《治台必告录》。另有《斯末信斋文集》、《斯末信斋文稿》。
58、徐骧:清末甲午战争后台湾抗日义军将领,中国民族英雄。
59、徐念慈:(1875-1908)著名翻译家。江苏常熟人。二十岁左右便通英、日文,擅长数学和写作。他热心于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不仅翻译了科幻小说《黑行星》,并创作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被视为中国近代创作科幻小说的先行者。徐念慈追求进步,其创作的白话小说《情天债》,反映了民主革命思想。
60、徐松: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代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史地研究,成 绩卓著,有《西域水道记》等地理著作,为清代研究西北历史地理的先驱者之一。
61、徐建寅:清末科学家。其父为徐寿。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40余种。
62、徐保:清道光年间人士,鸦片战争时期,浙东人民抗英力量“黑水党”的领导者。
63、徐桐:尚书徐泽醇之子。道光进士。清末守旧派官僚。著有《治平宝鉴》。
64、徐凌霄: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与近代戏剧评论作家、掌故家。1954年担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1年病逝于北京。其兄长徐一士也为著名掌故学家,戊戌变法重要人物。
65、徐邦道:清末将领,在甲午战争中涌现出的名将
66、徐庆璋:清末名士和官员,在甲午战争中曾募款救灾,救活灾民无数。
67、徐用仪:清末大臣,在甲午战争时以主和闻名。
68、徐寿朋:清末大臣,熟悉外交事务,参加签订辛丑条约。
69、徐国泰:民主革命烈士, 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70、徐培添:民主革命烈士, 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71、徐仁铸:清末革新派大臣,参加过戊戌变法。
72、徐进炲: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73、徐勤:养生出身,康有为大弟子,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家之一.
74、徐致靖:清末维新派。光绪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百日维新”期间,擢为礼部侍郎,“戊戌变法”后,被革职监禁。
75、徐延旭:清末维新派。上疏清光绪帝明定国是,“以一定心,而维时局。”主张破除资格并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人。
76、徐希颜:清末北洋舰队将领,在甲午海战时阵亡。
77、徐绍桢:清末及民国将领。清末曾任统领、总兵、江北提督等职。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江浙联军总司令。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卫戍总督、参政院参政、广州卫戍总司令、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长、大本营参谋长、广东省省长、临时参政院参政等职。
78、徐振鹏:清末及民国初年海军将领,曾参加甲午海战。
79、徐静仁: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爱国民族企业家,大生企业集团创始人。
80、徐润:广东中山人,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齐。中国清末买办 ,工商业活动家 。
81、徐锡麟:民主革命者及烈士,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7月6日,光复会领导的首次安庆起义爆发。徐锡麟以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的身份,暗中联络会党,约定在本年7月8日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进行突然袭击,杀掉省文武大官,占领安庆,然后与秋瑾的浙东起义军共同攻打南京。因有人叛变,徐锡麟被捕。当晚,徐锡麟被杀。
82、徐世昌:天津人,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密助袁世凯窃取总统职位,一九 一八至一九二二年曾任民国大总统。
83、徐树铮: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北洋皖系军阀、政客,为段祺瑞之股肱 ,后被冯玉祥部枪杀于河北廊坊火车站。
84、徐宗汉: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在南洋、广州进行革命工作。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后与黄兴结为伴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随黄兴赴武昌,深入战地救护受伤士兵。“九一八”事变后,赴美国等地为东北义勇军募捐,宣传中国的抗日斗争。
85、徐雉:五四时期诗人。所作诗,大都发表于《小说月报》。著有新诗集《雉的心》及小说集《卖淫妇》等。
86、徐玮:五四运动学生领袖,革命烈士。\"我并不觉得死有何痛苦,前我而去者已去,后我而来者会来。生活于此时代,便负有此时代的使命,人生之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生命时值之修短是不成问题的,用不着留恋和悲伤。\"这是徐玮烈士给他的好友周赞明的遗书中的一段话。这朴实的语言,表明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的革命人生观。
87、徐朋人:湖北黄安(今红安)人,革命烈士,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88、徐其虚:湖北麻城人,革命烈士,豫东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89、徐百川:安徽合肥人,革命烈士,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90、徐悲鸿:江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尤擅画马。
91、徐会之:国民党左派将领,黄埔军校一期生,1924年曾秘密加入中共,1948年底任总统府中将参军,1949年12月在重庆迎接解放。1950年11月经香港赴台湾。1951年11月被台湾当局杀害。
92、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虽然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但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氏诗苑
徐氏系前蜀太后也。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国色,能为诗,蜀王建纳之。姊为贤妃,娣为淑妃。王衍即位,册贤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咸康元年,衍奉太后太妃同祷青城山,凡游历之处,各赋诗刻于石。其诗不仅能点出所游历胜景的妙处,还跳出所咏实物的囿限,浮思联翩,虚实相生,令人不禁悠然神往,诚才女之作也。十六首诗中《题金华宫》、《玄都观》(一)、《三学山夜看圣灯》(一)等皆是佳作,尤以《三学山夜看圣灯》(一)为最善。“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将观圣灯之景有声有色地呈现于人前,写得十分高妙离俗。有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九)。
题金华宫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玄都观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翦翠峰齐。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玄都观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三学山夜看圣灯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三学山夜看圣灯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
顿作超三界,浑疑证六通。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丈人观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丈人观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
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题金华宫
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丹景山至德寺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晴日晓升金晃曜,
寒泉夜落玉丁当。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煠六铢宜铸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和题丹景山至德寺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题彭州阳平化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题彭州阳平化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题天回驿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题天回驿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徐氏家族简介
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66 %。徐姓起源有三:
1、徐姓,源出嬴姓。伯益之子嬴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 》和《通志·氏族略 》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自若木至 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 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
2、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3、他姓改徐姓而来。 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另外,南京徐姓,大多为宋朝秦烩后代,因不耻于秦烩所为,均改为徐姓。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 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 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 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 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徐姓人最早繁衍于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后扩至凤阳,以 古代徐国为源地,世 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衍昌 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秦时有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 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 始祖。除山东外,在靠近徐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在秦汉时亦有徐姓人在活动 。东汉以前,已有徐姓人西迁至今甘肃境内。东汉桓帝时,“南州高士”徐稚迁居今江西南 昌,徐稚被后人尊为“东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迁至浙江衢州府、龙游 ,孙辈中有迁居今浙江绍兴、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苏的苏州、吴县一带。此期徐姓亦有迁 居河南者,三国时走马荐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杰出代表。徐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际 。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宋 末时,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迁居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杭、连城二县。元时,有徐姓人 从江西、福建迁居今广东的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的南坑。明清时,徐姓已广布于 我国的大江南北。 总之,徐姓在秦汉时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地区,尤以山东徐姓繁衍得最为旺 盛。徐姓的向南播迁,自唐代以后,几乎是络绎不绝于道的,此期广布江南各地,这正是南 方各地徐姓众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人数最多, 上述七省的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郡望堂号
徐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
1、东海郡,治所 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
2、琅邪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
3、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 濮阳县西南);
4、高平郡,治所在今山东金乡西北;
5、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
堂号:“圣交”、“麦饭”、“敦睦”、“世德”、“存桂”、“垂裕”、“追远”、“崇 雅”、“礼耕”、“惇王”、“怀德”、“雍肃”、“南陵”、“崇本”、“修吉”、“文敬”、“永恩”、“鸿 绩”、“叙伦”等。
名人精粹
1、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 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2、徐偃王:若木之后的三十二代是徐偃王,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
3、徐尚:战国时人,以苏秦为首的合纵连横谋士。
4、徐福:秦朝方士,相传他因到东海为秦始皇采长生不死药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为日本人的祖先。
5、徐伯:西汉水利家,于武帝元光年间主持漕渠开凿工程,修成全长300余里的水渠,使关东至长安的漕运时间省去一半,沿渠万余顷农田得到灌溉。
6、徐淑: 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7、徐擀(171-217) 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 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8、徐稚:东汉桓帝时隐士。因不满宦官专权,终不为官,被称为“南州高土”。
9、徐樨:汉朝人。江西南昌名士,台湾的徐氏家族,多以徐樨为太上始祖。
10、徐荣:汉中郎将。初随董卓,长沙太守孙坚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荣、李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烹之。及坚移屯梁东,又为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后曹公军进至荥阳汴水,遇荣,与战,公兵败。后卓诛,荣侍汉。永汉三年,卓余党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司徒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荣、胡轸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
11、徐盛:汉朝末期一直到三国时代的吴国武将,儿子为徐楷。避乱于吴依靠孙权,为别部司马,领兵从讨,数有功,迁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破刘备,进迁安东将军封羌湖侯。
12、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13、徐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14、徐奕:字季才,东莞人。东汉末官员,任命于曹操。为人忠直。
15、徐遵明:北魏儒家学者,经学家,南北朝时期\"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6、徐圆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鲁郡(治今山东兖州)人。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密败,降王世充。充败,降唐。武德四年(621)窦建德牺牲后,他与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六年,与黑闼先后败死。徐唐莒(?—878)唐末人。王仙芝起义军将领。乾符五年(878)王仙芝战死于黄梅后,他随王重隐攻克洪州(今江西南昌)。重隐死,代为主将。后与唐宦官杨复光军作战,被俘遇害。
17、徐征(700-765)字慈恩,号瀫水,晚号长源。籍贯浙江信安人,徐洪从弟,系唐朝状元徐晦祖叔父、中华徐氏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及第。与唐代进士闽县令黄谣同榜,该榜共取进士二十五人。徐征天性刚直,忠贞不渝,历官福建安平主簿、晋江县丞兼少监之职,后被奸臣所害,卒于福建晋江寓所湾海兴胜里长源堡徐宅(后称徐厝),不显而终。
18、徐晦(760-838),字大章,号兴胜。福建晋江三十二都徐仓(又名徐公店、仕村、仕春),也作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壬午科状元及第。系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该科进士二十三人。徐晦考试及授官均得杨凭举荐。状元及第后又登贤良方正科和直言极谏科,官授栎阳尉。后杨凭获罪,由京兆尹贬为临贺尉,亲友怕受牵连。宝历元年(825)又出任福建观察使,第二年又回朝任工部侍郎,大和四年(830)拜兵部侍郎,次年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晚年因嗜酒过度而失明,于礼部尚书职辞官归居晋江湾海徐状元巷,其后泉郡徐仓徐晦以老致仕,因感砚台之恩,徐晦耋年寻得砚之地——山东沂南徐公店。后徐潘(徐晦长子承父命,遂举家迁往得砚之地),后泉郡徐仓长房聚众成村(今徐公店)。徐晦次子徐湖经延寿迁居连江徐仓;三子徐江留居泉郡。徐晦性情耿直,知恩图报,居官清严,为众人称道。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三月卒。追赠兵部尚书。
19、徐惠:唐代湖州长城人,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生于太宗贞观元年,卒于高宗永徽元年,年二十四岁。生五日即能言语。四岁通论语及诗。八岁巳善属文。父孝德曾命拟离骚为小山篇,乃拟作云:“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为太宗所闻,乃纳为才人。贞观末,上书极谏征伐、土木之烦太宗颇善其言。太宗卒,因悲成疾,不肯服药,又作七言诗及连珠以见志。明年亦卒,赠贤妃。惠妃的著作,有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其著作在《全唐诗》及《名媛诗归》中尚存。
20、徐浩:唐代书法家,精于楷书,圆劲厚重,自成一家。
21、徐寅:唐代诗人,有《探龙钓矶》二集,诗四卷。
22、徐确:字居易,唐状元、秘书省正字徐寅六世从孙,延寿徐氏十一世祖,莆阳壶山之麓东陇人。徐氏五世祖崇,下开延寿柱史派,徙居东陇,传至确之曾祖昌嗣,字子世,以明经除秘书郎,陈洪进辟掌书记。宋初,首劝洪进纳土,洪进欲害之,遂走京师。及江南平,洪进始悟其忠,乃命其弟昌图(字子图)与陈仁璧奉表上版籍,宋侍讲林瑀为昌嗣兄弟五人立五桂坊于东陇。昌嗣传子惟岳,字有泰,官通直郎。惟岳传子粲,字文英,性至孝,博通经学,旁及子史,荐授承事郎,检身励行,教子有方,子确,未冠入太学,乡试解元。
23、徐世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 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绩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
24、徐敬业:唐朝将领。是唐初名将李世绩(原姓徐,赐姓李)之孙。他是唐睿宗时反武则天起事的领导者。
25、徐安真:中唐时重臣。安禄山叛乱时与朝中其它五位重臣隐居今湖南省汨罗与平江交界处。湖南徐姓从此兴望。
26、徐熙:五代南唐画家,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
27、徐铉: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年仕于南唐,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就死在贬所。有《篆书千文》、《成武王庙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
28、徐梦莘:南宋史学家。有感于“靖康”之耻,遂发愤研究宋金和战关系。1194年(高宗绍熙五年),著成《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起自1117年(北宋徽宗政和七年)止于1126年(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引用官私著述二百余种。
30、徐琰:元曲作家及名宦。
31、徐寿辉: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位拥兵百余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震撼大半个中国,最终导致元朝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32、徐达: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名将,勇猛有谋略,为朱明王朝的建立 立下奇功。
33、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34、徐霖:(1462~1538) 明代戏曲作家。徐霖性格倜傥、豪爽,工于书法,又兼善绘画。填曲富有才情,且颇精于格律,他与散曲作家陈铎在当时并有\"曲坛祭酒\"的称号,并与谢承举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才子\"。徐霖散曲大多未能传存,《南宫词纪》录其〔山坡羊〕《闲情》两首,可略见其风格。徐霖曾作传奇戏曲8种,今仅存《绣襦记》。
35、徐贲:明初画家。徐贲擅画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称明初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传世作品有《秋林草亭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北郭集》6卷。
36、徐爱:明朝哲学家、政府官员,为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
37、徐阶:明代嘉靖年间名臣,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嘉靖二年(1523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十一年,徐阶入阁,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内阁大学士任职,可以说徐阶的整个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亮点就是他斗倒了权势熏天的严嵩。徐阶的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38、徐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作家,后 人据其日记整理成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39、徐中行:明代文学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汀州知府,改汝宁。后谪长芦盐运判官。迁端州同知、山东佥事、云南参议、福建副使、参政等职,累官至江西布政使。
40、徐光启:上海县徐家汇人,明代科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 阁大学士,尤以农学、天文学最见长,编著有《农政全书》等。
41、徐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歌奇恣,文 亦纵横,自称书法第一,而长于行草,有《徐文长全集》遗世。
42、徐鸿儒: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里徐街人。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1622年,率众在巨野西部、郸城南部和范县、催阳起义,用红中为标志,义军发展到10万多人,先后攻占郸城、邹县、膝县,掠运河僧船,袭击曲阜。明王朝惊恐万状,命山东总兵杨肇基等领兵镇压。义军分散作战,被各个击破。徐鸿儒被迫率万余人转战到郸城南飞集一带,陷入重围,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
43、徐孚远:明末诗人。组织过文社畿社。曾起兵抗清,后来追随郑成功到台湾。著有《钓璜堂集》、《几社会义集》等等。
44、徐复祚:明代戏曲家,晚号三家村老。
45、徐枋:明末清初文学家和隐士。撰写了《二十一史文汇》、《通鉴记事汇聚》等著作;另有《居易堂集》。
46、徐灿:清代词坛才女,字湘苹,江苏吴县人,是明朝光禄丞徐子懋的次女,海宁人陈之遴的继室,有《拙政园诗余》留世。
47、徐常遇:清初顺治时琴家,广陵琴派的先行者。以虞山派为主体,兼收金陵、吴、蜀各派。其子徐祜、徐祎继承其琴学,曾轰动京师,人称“江南二徐”。
48、徐元文:他的先祖居住在苏州常熟(分属江苏),九世祖(一说八世祖)徐良始迁居到昆山(今属江苏)。他的曾祖父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任官至太仆寺少卿。祖父和父亲都是贡生,母亲是昆山顾家的女儿。徐元文与他的哥哥徐乾学、弟弟徐秉义都是进士,在当时很有名望,号称\"昆山三徐\"。徐元文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第一,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授翰林院修撰。
49、徐士林:(1684~1741)字式孺,号雨峰。文登徐家村人。清朝江苏巡抚,卒祀京都贤良伺。出身寒微,秉性质直,勤政爱民,被乾隆皇帝誉为\"忠孝性成\"的一代楷模。
50、徐璈:(1779—1841),字六骧,号樗亭。清代名士、学者。
51、徐天德: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领袖。
52、徐耀:清咸丰年间农民起义领袖。1851年率嘉定民众起义抗暴。
53、徐寿:中国近代化学与机械专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54、徐继畲:中国清朝学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最重要的著作是一本介绍了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瀛寰志略》。
55、徐有壬:1829年道光九年进士,清朝江苏巡抚,与王韬友好;徐于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时苏州失陷前,为战败绿营兵叛逆弑于苏州官邸内,布政使薛焕接任江苏巡抚、署(代理)两江总督。
56、徐广缙:中国清朝官员,于1848年2月3日-1848年7月4日期间,奉旨接替耆英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57、徐宗干:中国清朝官员。他于1848年(道光28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在任内广建书院,兴办义学,颇有治绩。1853年任满回大陆后,继续服务清朝朝政。1862年升任福建巡抚后,延续治理台湾军政并平定戴潮春民变。徐宗干于巡抚期间曾将台湾政务论述授与丁曰健,其文纳于《治台必告录》。另有《斯末信斋文集》、《斯末信斋文稿》。
58、徐骧:清末甲午战争后台湾抗日义军将领,中国民族英雄。
59、徐念慈:(1875-1908)著名翻译家。江苏常熟人。二十岁左右便通英、日文,擅长数学和写作。他热心于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不仅翻译了科幻小说《黑行星》,并创作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被视为中国近代创作科幻小说的先行者。徐念慈追求进步,其创作的白话小说《情天债》,反映了民主革命思想。
60、徐松: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代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史地研究,成 绩卓著,有《西域水道记》等地理著作,为清代研究西北历史地理的先驱者之一。
61、徐建寅:清末科学家。其父为徐寿。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40余种。
62、徐保:清道光年间人士,鸦片战争时期,浙东人民抗英力量“黑水党”的领导者。
63、徐桐:尚书徐泽醇之子。道光进士。清末守旧派官僚。著有《治平宝鉴》。
64、徐凌霄: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与近代戏剧评论作家、掌故家。1954年担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1年病逝于北京。其兄长徐一士也为著名掌故学家,戊戌变法重要人物。
65、徐邦道:清末将领,在甲午战争中涌现出的名将
66、徐庆璋:清末名士和官员,在甲午战争中曾募款救灾,救活灾民无数。
67、徐用仪:清末大臣,在甲午战争时以主和闻名。
68、徐寿朋:清末大臣,熟悉外交事务,参加签订辛丑条约。
69、徐国泰:民主革命烈士, 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70、徐培添:民主革命烈士, 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71、徐仁铸:清末革新派大臣,参加过戊戌变法。
72、徐进炲: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73、徐勤:养生出身,康有为大弟子,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家之一.
74、徐致靖:清末维新派。光绪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百日维新”期间,擢为礼部侍郎,“戊戌变法”后,被革职监禁。
75、徐延旭:清末维新派。上疏清光绪帝明定国是,“以一定心,而维时局。”主张破除资格并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人。
76、徐希颜:清末北洋舰队将领,在甲午海战时阵亡。
77、徐绍桢:清末及民国将领。清末曾任统领、总兵、江北提督等职。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江浙联军总司令。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卫戍总督、参政院参政、广州卫戍总司令、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长、大本营参谋长、广东省省长、临时参政院参政等职。
78、徐振鹏:清末及民国初年海军将领,曾参加甲午海战。
79、徐静仁: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爱国民族企业家,大生企业集团创始人。
80、徐润:广东中山人,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齐。中国清末买办 ,工商业活动家 。
81、徐锡麟:民主革命者及烈士,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7月6日,光复会领导的首次安庆起义爆发。徐锡麟以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的身份,暗中联络会党,约定在本年7月8日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进行突然袭击,杀掉省文武大官,占领安庆,然后与秋瑾的浙东起义军共同攻打南京。因有人叛变,徐锡麟被捕。当晚,徐锡麟被杀。
82、徐世昌:天津人,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密助袁世凯窃取总统职位,一九 一八至一九二二年曾任民国大总统。
83、徐树铮: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北洋皖系军阀、政客,为段祺瑞之股肱 ,后被冯玉祥部枪杀于河北廊坊火车站。
84、徐宗汉: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在南洋、广州进行革命工作。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后与黄兴结为伴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随黄兴赴武昌,深入战地救护受伤士兵。“九一八”事变后,赴美国等地为东北义勇军募捐,宣传中国的抗日斗争。
85、徐雉:五四时期诗人。所作诗,大都发表于《小说月报》。著有新诗集《雉的心》及小说集《卖淫妇》等。
86、徐玮:五四运动学生领袖,革命烈士。\"我并不觉得死有何痛苦,前我而去者已去,后我而来者会来。生活于此时代,便负有此时代的使命,人生之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生命时值之修短是不成问题的,用不着留恋和悲伤。\"这是徐玮烈士给他的好友周赞明的遗书中的一段话。这朴实的语言,表明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的革命人生观。
87、徐朋人:湖北黄安(今红安)人,革命烈士,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88、徐其虚:湖北麻城人,革命烈士,豫东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89、徐百川:安徽合肥人,革命烈士,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90、徐悲鸿:江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尤擅画马。
91、徐会之:国民党左派将领,黄埔军校一期生,1924年曾秘密加入中共,1948年底任总统府中将参军,1949年12月在重庆迎接解放。1950年11月经香港赴台湾。1951年11月被台湾当局杀害。
92、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虽然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但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氏诗苑
徐氏系前蜀太后也。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国色,能为诗,蜀王建纳之。姊为贤妃,娣为淑妃。王衍即位,册贤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咸康元年,衍奉太后太妃同祷青城山,凡游历之处,各赋诗刻于石。其诗不仅能点出所游历胜景的妙处,还跳出所咏实物的囿限,浮思联翩,虚实相生,令人不禁悠然神往,诚才女之作也。十六首诗中《题金华宫》、《玄都观》(一)、《三学山夜看圣灯》(一)等皆是佳作,尤以《三学山夜看圣灯》(一)为最善。“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将观圣灯之景有声有色地呈现于人前,写得十分高妙离俗。有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九)。
题金华宫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玄都观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翦翠峰齐。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玄都观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三学山夜看圣灯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三学山夜看圣灯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
顿作超三界,浑疑证六通。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丈人观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丈人观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
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题金华宫
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丹景山至德寺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晴日晓升金晃曜,
寒泉夜落玉丁当。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煠六铢宜铸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和题丹景山至德寺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题彭州阳平化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题彭州阳平化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题天回驿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题天回驿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徐氏家族简介
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66 %。徐姓起源有三:
1、徐姓,源出嬴姓。伯益之子嬴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 》和《通志·氏族略 》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自若木至 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 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
2、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3、他姓改徐姓而来。 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另外,南京徐姓,大多为宋朝秦烩后代,因不耻于秦烩所为,均改为徐姓。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 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 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 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 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徐姓人最早繁衍于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后扩至凤阳,以 古代徐国为源地,世 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衍昌 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秦时有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 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 始祖。除山东外,在靠近徐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在秦汉时亦有徐姓人在活动 。东汉以前,已有徐姓人西迁至今甘肃境内。东汉桓帝时,“南州高士”徐稚迁居今江西南 昌,徐稚被后人尊为“东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迁至浙江衢州府、龙游 ,孙辈中有迁居今浙江绍兴、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苏的苏州、吴县一带。此期徐姓亦有迁 居河南者,三国时走马荐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杰出代表。徐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际 。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宋 末时,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迁居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杭、连城二县。元时,有徐姓人 从江西、福建迁居今广东的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的南坑。明清时,徐姓已广布于 我国的大江南北。 总之,徐姓在秦汉时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地区,尤以山东徐姓繁衍得最为旺 盛。徐姓的向南播迁,自唐代以后,几乎是络绎不绝于道的,此期广布江南各地,这正是南 方各地徐姓众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人数最多, 上述七省的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郡望堂号
徐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
1、东海郡,治所 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
2、琅邪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
3、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 濮阳县西南);
4、高平郡,治所在今山东金乡西北;
5、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
堂号:“圣交”、“麦饭”、“敦睦”、“世德”、“存桂”、“垂裕”、“追远”、“崇 雅”、“礼耕”、“惇王”、“怀德”、“雍肃”、“南陵”、“崇本”、“修吉”、“文敬”、“永恩”、“鸿 绩”、“叙伦”等。
名人精粹
1、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 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2、徐偃王:若木之后的三十二代是徐偃王,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
3、徐尚:战国时人,以苏秦为首的合纵连横谋士。
4、徐福:秦朝方士,相传他因到东海为秦始皇采长生不死药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为日本人的祖先。
5、徐伯:西汉水利家,于武帝元光年间主持漕渠开凿工程,修成全长300余里的水渠,使关东至长安的漕运时间省去一半,沿渠万余顷农田得到灌溉。
6、徐淑: 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7、徐擀(171-217) 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 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8、徐稚:东汉桓帝时隐士。因不满宦官专权,终不为官,被称为“南州高土”。
9、徐樨:汉朝人。江西南昌名士,台湾的徐氏家族,多以徐樨为太上始祖。
10、徐荣:汉中郎将。初随董卓,长沙太守孙坚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荣、李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烹之。及坚移屯梁东,又为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后曹公军进至荥阳汴水,遇荣,与战,公兵败。后卓诛,荣侍汉。永汉三年,卓余党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司徒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荣、胡轸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
11、徐盛:汉朝末期一直到三国时代的吴国武将,儿子为徐楷。避乱于吴依靠孙权,为别部司马,领兵从讨,数有功,迁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破刘备,进迁安东将军封羌湖侯。
12、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13、徐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14、徐奕:字季才,东莞人。东汉末官员,任命于曹操。为人忠直。
15、徐遵明:北魏儒家学者,经学家,南北朝时期\"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6、徐圆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鲁郡(治今山东兖州)人。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密败,降王世充。充败,降唐。武德四年(621)窦建德牺牲后,他与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六年,与黑闼先后败死。徐唐莒(?—878)唐末人。王仙芝起义军将领。乾符五年(878)王仙芝战死于黄梅后,他随王重隐攻克洪州(今江西南昌)。重隐死,代为主将。后与唐宦官杨复光军作战,被俘遇害。
17、徐征(700-765)字慈恩,号瀫水,晚号长源。籍贯浙江信安人,徐洪从弟,系唐朝状元徐晦祖叔父、中华徐氏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及第。与唐代进士闽县令黄谣同榜,该榜共取进士二十五人。徐征天性刚直,忠贞不渝,历官福建安平主簿、晋江县丞兼少监之职,后被奸臣所害,卒于福建晋江寓所湾海兴胜里长源堡徐宅(后称徐厝),不显而终。
18、徐晦(760-838),字大章,号兴胜。福建晋江三十二都徐仓(又名徐公店、仕村、仕春),也作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壬午科状元及第。系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该科进士二十三人。徐晦考试及授官均得杨凭举荐。状元及第后又登贤良方正科和直言极谏科,官授栎阳尉。后杨凭获罪,由京兆尹贬为临贺尉,亲友怕受牵连。宝历元年(825)又出任福建观察使,第二年又回朝任工部侍郎,大和四年(830)拜兵部侍郎,次年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晚年因嗜酒过度而失明,于礼部尚书职辞官归居晋江湾海徐状元巷,其后泉郡徐仓徐晦以老致仕,因感砚台之恩,徐晦耋年寻得砚之地——山东沂南徐公店。后徐潘(徐晦长子承父命,遂举家迁往得砚之地),后泉郡徐仓长房聚众成村(今徐公店)。徐晦次子徐湖经延寿迁居连江徐仓;三子徐江留居泉郡。徐晦性情耿直,知恩图报,居官清严,为众人称道。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三月卒。追赠兵部尚书。
19、徐惠:唐代湖州长城人,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生于太宗贞观元年,卒于高宗永徽元年,年二十四岁。生五日即能言语。四岁通论语及诗。八岁巳善属文。父孝德曾命拟离骚为小山篇,乃拟作云:“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为太宗所闻,乃纳为才人。贞观末,上书极谏征伐、土木之烦太宗颇善其言。太宗卒,因悲成疾,不肯服药,又作七言诗及连珠以见志。明年亦卒,赠贤妃。惠妃的著作,有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其著作在《全唐诗》及《名媛诗归》中尚存。
20、徐浩:唐代书法家,精于楷书,圆劲厚重,自成一家。
21、徐寅:唐代诗人,有《探龙钓矶》二集,诗四卷。
22、徐确:字居易,唐状元、秘书省正字徐寅六世从孙,延寿徐氏十一世祖,莆阳壶山之麓东陇人。徐氏五世祖崇,下开延寿柱史派,徙居东陇,传至确之曾祖昌嗣,字子世,以明经除秘书郎,陈洪进辟掌书记。宋初,首劝洪进纳土,洪进欲害之,遂走京师。及江南平,洪进始悟其忠,乃命其弟昌图(字子图)与陈仁璧奉表上版籍,宋侍讲林瑀为昌嗣兄弟五人立五桂坊于东陇。昌嗣传子惟岳,字有泰,官通直郎。惟岳传子粲,字文英,性至孝,博通经学,旁及子史,荐授承事郎,检身励行,教子有方,子确,未冠入太学,乡试解元。
23、徐世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 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绩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
24、徐敬业:唐朝将领。是唐初名将李世绩(原姓徐,赐姓李)之孙。他是唐睿宗时反武则天起事的领导者。
25、徐安真:中唐时重臣。安禄山叛乱时与朝中其它五位重臣隐居今湖南省汨罗与平江交界处。湖南徐姓从此兴望。
26、徐熙:五代南唐画家,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
27、徐铉: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年仕于南唐,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就死在贬所。有《篆书千文》、《成武王庙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
28、徐梦莘:南宋史学家。有感于“靖康”之耻,遂发愤研究宋金和战关系。1194年(高宗绍熙五年),著成《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起自1117年(北宋徽宗政和七年)止于1126年(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引用官私著述二百余种。
30、徐琰:元曲作家及名宦。
31、徐寿辉: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位拥兵百余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震撼大半个中国,最终导致元朝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32、徐达: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名将,勇猛有谋略,为朱明王朝的建立 立下奇功。
33、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34、徐霖:(1462~1538) 明代戏曲作家。徐霖性格倜傥、豪爽,工于书法,又兼善绘画。填曲富有才情,且颇精于格律,他与散曲作家陈铎在当时并有\"曲坛祭酒\"的称号,并与谢承举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才子\"。徐霖散曲大多未能传存,《南宫词纪》录其〔山坡羊〕《闲情》两首,可略见其风格。徐霖曾作传奇戏曲8种,今仅存《绣襦记》。
35、徐贲:明初画家。徐贲擅画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称明初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传世作品有《秋林草亭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北郭集》6卷。
36、徐爱:明朝哲学家、政府官员,为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
37、徐阶:明代嘉靖年间名臣,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嘉靖二年(1523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十一年,徐阶入阁,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内阁大学士任职,可以说徐阶的整个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亮点就是他斗倒了权势熏天的严嵩。徐阶的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38、徐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作家,后 人据其日记整理成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39、徐中行:明代文学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汀州知府,改汝宁。后谪长芦盐运判官。迁端州同知、山东佥事、云南参议、福建副使、参政等职,累官至江西布政使。
40、徐光启:上海县徐家汇人,明代科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 阁大学士,尤以农学、天文学最见长,编著有《农政全书》等。
41、徐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歌奇恣,文 亦纵横,自称书法第一,而长于行草,有《徐文长全集》遗世。
42、徐鸿儒: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里徐街人。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1622年,率众在巨野西部、郸城南部和范县、催阳起义,用红中为标志,义军发展到10万多人,先后攻占郸城、邹县、膝县,掠运河僧船,袭击曲阜。明王朝惊恐万状,命山东总兵杨肇基等领兵镇压。义军分散作战,被各个击破。徐鸿儒被迫率万余人转战到郸城南飞集一带,陷入重围,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
43、徐孚远:明末诗人。组织过文社畿社。曾起兵抗清,后来追随郑成功到台湾。著有《钓璜堂集》、《几社会义集》等等。
44、徐复祚:明代戏曲家,晚号三家村老。
45、徐枋:明末清初文学家和隐士。撰写了《二十一史文汇》、《通鉴记事汇聚》等著作;另有《居易堂集》。
46、徐灿:清代词坛才女,字湘苹,江苏吴县人,是明朝光禄丞徐子懋的次女,海宁人陈之遴的继室,有《拙政园诗余》留世。
47、徐常遇:清初顺治时琴家,广陵琴派的先行者。以虞山派为主体,兼收金陵、吴、蜀各派。其子徐祜、徐祎继承其琴学,曾轰动京师,人称“江南二徐”。
48、徐元文:他的先祖居住在苏州常熟(分属江苏),九世祖(一说八世祖)徐良始迁居到昆山(今属江苏)。他的曾祖父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任官至太仆寺少卿。祖父和父亲都是贡生,母亲是昆山顾家的女儿。徐元文与他的哥哥徐乾学、弟弟徐秉义都是进士,在当时很有名望,号称\"昆山三徐\"。徐元文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第一,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授翰林院修撰。
49、徐士林:(1684~1741)字式孺,号雨峰。文登徐家村人。清朝江苏巡抚,卒祀京都贤良伺。出身寒微,秉性质直,勤政爱民,被乾隆皇帝誉为\"忠孝性成\"的一代楷模。
50、徐璈:(1779—1841),字六骧,号樗亭。清代名士、学者。
51、徐天德: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领袖。
52、徐耀:清咸丰年间农民起义领袖。1851年率嘉定民众起义抗暴。
53、徐寿:中国近代化学与机械专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54、徐继畲:中国清朝学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最重要的著作是一本介绍了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瀛寰志略》。
55、徐有壬:1829年道光九年进士,清朝江苏巡抚,与王韬友好;徐于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时苏州失陷前,为战败绿营兵叛逆弑于苏州官邸内,布政使薛焕接任江苏巡抚、署(代理)两江总督。
56、徐广缙:中国清朝官员,于1848年2月3日-1848年7月4日期间,奉旨接替耆英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57、徐宗干:中国清朝官员。他于1848年(道光28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在任内广建书院,兴办义学,颇有治绩。1853年任满回大陆后,继续服务清朝朝政。1862年升任福建巡抚后,延续治理台湾军政并平定戴潮春民变。徐宗干于巡抚期间曾将台湾政务论述授与丁曰健,其文纳于《治台必告录》。另有《斯末信斋文集》、《斯末信斋文稿》。
58、徐骧:清末甲午战争后台湾抗日义军将领,中国民族英雄。
59、徐念慈:(1875-1908)著名翻译家。江苏常熟人。二十岁左右便通英、日文,擅长数学和写作。他热心于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不仅翻译了科幻小说《黑行星》,并创作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被视为中国近代创作科幻小说的先行者。徐念慈追求进步,其创作的白话小说《情天债》,反映了民主革命思想。
60、徐松: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代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史地研究,成 绩卓著,有《西域水道记》等地理著作,为清代研究西北历史地理的先驱者之一。
61、徐建寅:清末科学家。其父为徐寿。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40余种。
62、徐保:清道光年间人士,鸦片战争时期,浙东人民抗英力量“黑水党”的领导者。
63、徐桐:尚书徐泽醇之子。道光进士。清末守旧派官僚。著有《治平宝鉴》。
64、徐凌霄: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与近代戏剧评论作家、掌故家。1954年担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1年病逝于北京。其兄长徐一士也为著名掌故学家,戊戌变法重要人物。
65、徐邦道:清末将领,在甲午战争中涌现出的名将
66、徐庆璋:清末名士和官员,在甲午战争中曾募款救灾,救活灾民无数。
67、徐用仪:清末大臣,在甲午战争时以主和闻名。
68、徐寿朋:清末大臣,熟悉外交事务,参加签订辛丑条约。
69、徐国泰:民主革命烈士, 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70、徐培添:民主革命烈士, 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71、徐仁铸:清末革新派大臣,参加过戊戌变法。
72、徐进炲: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害,为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73、徐勤:养生出身,康有为大弟子,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家之一.
74、徐致靖:清末维新派。光绪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百日维新”期间,擢为礼部侍郎,“戊戌变法”后,被革职监禁。
75、徐延旭:清末维新派。上疏清光绪帝明定国是,“以一定心,而维时局。”主张破除资格并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人。
76、徐希颜:清末北洋舰队将领,在甲午海战时阵亡。
77、徐绍桢:清末及民国将领。清末曾任统领、总兵、江北提督等职。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江浙联军总司令。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卫戍总督、参政院参政、广州卫戍总司令、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长、大本营参谋长、广东省省长、临时参政院参政等职。
78、徐振鹏:清末及民国初年海军将领,曾参加甲午海战。
79、徐静仁: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爱国民族企业家,大生企业集团创始人。
80、徐润:广东中山人,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齐。中国清末买办 ,工商业活动家 。
81、徐锡麟:民主革命者及烈士,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7月6日,光复会领导的首次安庆起义爆发。徐锡麟以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的身份,暗中联络会党,约定在本年7月8日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进行突然袭击,杀掉省文武大官,占领安庆,然后与秋瑾的浙东起义军共同攻打南京。因有人叛变,徐锡麟被捕。当晚,徐锡麟被杀。
82、徐世昌:天津人,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密助袁世凯窃取总统职位,一九 一八至一九二二年曾任民国大总统。
83、徐树铮: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北洋皖系军阀、政客,为段祺瑞之股肱 ,后被冯玉祥部枪杀于河北廊坊火车站。
84、徐宗汉: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在南洋、广州进行革命工作。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后与黄兴结为伴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随黄兴赴武昌,深入战地救护受伤士兵。“九一八”事变后,赴美国等地为东北义勇军募捐,宣传中国的抗日斗争。
85、徐雉:五四时期诗人。所作诗,大都发表于《小说月报》。著有新诗集《雉的心》及小说集《卖淫妇》等。
86、徐玮:五四运动学生领袖,革命烈士。\"我并不觉得死有何痛苦,前我而去者已去,后我而来者会来。生活于此时代,便负有此时代的使命,人生之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生命时值之修短是不成问题的,用不着留恋和悲伤。\"这是徐玮烈士给他的好友周赞明的遗书中的一段话。这朴实的语言,表明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的革命人生观。
87、徐朋人:湖北黄安(今红安)人,革命烈士,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88、徐其虚:湖北麻城人,革命烈士,豫东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89、徐百川:安徽合肥人,革命烈士,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90、徐悲鸿:江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尤擅画马。
91、徐会之:国民党左派将领,黄埔军校一期生,1924年曾秘密加入中共,1948年底任总统府中将参军,1949年12月在重庆迎接解放。1950年11月经香港赴台湾。1951年11月被台湾当局杀害。
92、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虽然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但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氏诗苑
徐氏系前蜀太后也。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国色,能为诗,蜀王建纳之。姊为贤妃,娣为淑妃。王衍即位,册贤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咸康元年,衍奉太后太妃同祷青城山,凡游历之处,各赋诗刻于石。其诗不仅能点出所游历胜景的妙处,还跳出所咏实物的囿限,浮思联翩,虚实相生,令人不禁悠然神往,诚才女之作也。十六首诗中《题金华宫》、《玄都观》(一)、《三学山夜看圣灯》(一)等皆是佳作,尤以《三学山夜看圣灯》(一)为最善。“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将观圣灯之景有声有色地呈现于人前,写得十分高妙离俗。有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九)。
题金华宫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玄都观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翦翠峰齐。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玄都观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三学山夜看圣灯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三学山夜看圣灯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
顿作超三界,浑疑证六通。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丈人观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丈人观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
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题金华宫
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丹景山至德寺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晴日晓升金晃曜,
寒泉夜落玉丁当。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煠六铢宜铸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和题丹景山至德寺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题彭州阳平化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题彭州阳平化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题天回驿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题天回驿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百家姓——徐姓的起源
据统计,徐姓目前人口已达到2000多万,在中国人口姓氏排名中排在第11名,那么作为徐姓后裔的你是否知道自己姓氏的起源呢?
徐姓
第一支起源:出自嬴姓。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帝有一位重孙叫做伯益,这位伯益呢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于是夏朝帝王分封伯益的儿子若木在徐这个地方,大概的位置在今天的安徽省泗县北部。在夏、商、周三朝这一千多年间,徐国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等到春秋时期,徐国国君徐偃王起兵反对周天子,被周穆王与楚国联合所灭亡,而后周天子又封徐偃王的儿子“宗”为徐子。等到战国时期,吴国灭掉徐国,而后越国又灭掉吴国,再然后楚国灭掉越国,徐国土地便归入楚国。此后,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徐”
徐氏先祖——徐若木
为姓,分布在江淮之间。
伯益之子徐若木,也被称为当今徐氏得姓始祖。前面我们已经介绍,徐国的先祖伯益也是秦赵黄三姓的始祖,由此可见,徐秦赵黄四姓本是一脉而出。
伯益——徐秦赵黄四姓先祖
第二支起源:出自子姓。周朝建立初期,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周公旦率兵平叛后将殷商遗民中的六个氏族分解开赐给鲁公,其中有徐姓氏族。
第三支起源:外姓改姓而来。几千年来,不断有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其中改姓为徐氏的少数民族有:氐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等。其中著名的是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的王子扶余隆,改姓氏为徐姓。
无锡徐霞客故居雕像
几千年来,徐氏后裔也是人才辈出,著名的有:三国名将徐晃、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