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全媒+|小雪节气知识科普
视频加载中...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二个节气。这一时节的到来标志着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气温明显下降。今日小雪,朔风渐起,寒意渐浓。这一时节民间有哪些习俗?饮食养生方面要注意什么?点击视频,为您解答。
记者:马莎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北京冬奥开幕式二十四节气短片震撼世界,节气的内涵你了解多少?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年2月4日,北京时间八点整,在世界的瞩目下,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如期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本次开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是其亮点,尤其是开场第一个节目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立春”至今令人难忘,每一幅节气图配上唯美诗句,中国式浪漫感动了会场。
虽然开幕式已然结束,但是它发出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号在每个人心里激起了回响。那么,关于开幕式的闪亮开场“二十四节气”,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一、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提起“二十四节气”,相信很多人都能想起节气歌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短短24个字,就包含了我们所说的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按照以上这个顺序排列,大家就可以观察到,“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是相对应的,每一个季节由六个节气构成,其中由“四立”与“两分两至”组成的八节,在二十四节气中具有重要的结构性意义。
“四立”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刚好与我们的“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在古语中,“立”包含“设立;建立;立刻;马上”之意,如《鸿门宴》中有“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之语,其中的“立”就是“马上”的意思。同理可以推知“立春”应该就是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之意,这四个节气就是各个季节之始,可见古人用字之严谨。
立春
“二分二至”则分别指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一年包括十二个月,每个季节有三个月,而每个节气之间就间隔差不多十五天,如此说来,“二分二至”就处在每个季节所包含节气的中间位置。由于特殊的时节位置,在古代,这四个节气的地位非同小可,往往讲究颇多。
所以,“四立”和“二至二分”就构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四时八节”的“八节”,而这“八节”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把循环的巨轮“年”支撑起来。在二十四节气中,以“四立”为始、“二至二分”为中点的组合关系存在紧密的镶嵌关系,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夏至”后紧接着“小暑、大暑”,“立冬”后紧接着“小雪、大雪”,“冬至”后紧接着“小寒、大寒”。
二、二十四节气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恰当的时机,在古代中国,动荡与平稳相对来说是交替出现的,而且总的来看,平稳的局面还是偏多的,这就给我们智慧的古人提供了很好的“天时”,让他们可以在安定的环境里观察自然物候。“地利”则与我们的先民主要沿黄河中下游以及部分长江流域生活发展有关,处在这个纬度附近才有着四季分明的气象条件,并且可以反复观察循环往复的自然天象、物候条件,为总结二十四节气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最重要的还应当数“人和”,人的因素是最具决定性的,前面所提及的两个因素,如果没有人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正因为我们的祖先们长期安稳地定居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所以才能够在生产活动中持续观察,积累经验,再加之自身生存发展需要,更激励他们孜孜不倦地总结自然物候现象,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这样的自然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总之,在某种程度上说,二十四节气只能在中国出现。
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农业生产,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然经济是最根本的经济,从“士农工商”这样的社会地位排序也不难看出农业在我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又利用经验指导和促进农业发展,才使得我国跻身较为发达的农耕大国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其中,“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相当于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再加之后来天文历法与观察自然物候现象不断结合起来,这就进一步促进了二十四节气的完善。例如《周礼·春官·大司乐》曰:“冬日至,于地上之圆丘奏之……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
至今可知,二十四节气至战国末期已臻于完善,在西汉古籍《淮南子》中对二十四节气已有完整的记载,且与今天的二十四节气顺序完全一致,这说明至少在先秦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已在民间流行。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其中,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被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民俗类遗产(总共70项)中的第68位,编号X-68。据悉,在2006年申报的总共518项遗产名录中,《农历二十四节气》位列第516位。十年之后,“二十四节气”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立春”作为开场节目惊艳亮相,尽展中国文化之美。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文史君说“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华优秀文化被搬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件令无数中华儿女自豪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向世界隆重介绍了中国人的智慧,衷心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像冬奥会的口号一样“一起向未来”,展现无限永恒生机。
参考文献刘迎秋:《说说二十四节气》,《文史知识》2019年第3期。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生成结构》,《中国农史》2021年第40卷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梃梧)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二十四节气|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俗语说,“瑞雪兆丰年”,中国人一向是很看重“雪”的,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得是初雪来临时的惊喜,又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写得是春雪的轻灵可爱。即使是“独钓寒江雪”也有着水墨一般的意境与禅意……
而小雪节气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又充满烟火气——小雪之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正是加工腊肉、香肠的好时候,南方则开始晒鱼干、萝卜干,这些美食,等到春节举家团聚时,正好可以享用。
尽管此时,冬天已经接管了大地,但是因为有着团圆的期待,小雪时节,总让人联想起丰收的喜悦,和团聚的温暖。
小
雪
三
候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又《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
一候:虹藏不见
汉代高诱《吕氏春秋注》:虹,阴阳交气也。(孟冬)是月,阴壮,故藏不见。汉代郑玄《礼记注》: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状。在古人看来,虹是阴气和阳气交锋的产物。可是到了小雪节气,阳气已经没有与阴气争锋的能力了,所以我们也就看不到彩虹了。古人因此把虹藏不见当做一种标志,标志着阴气开始强盛到了没有对手的程度。
二候:天腾地降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也被简称为“天腾地降”。《释名》曰:“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冬季是天气上腾,与地相绝。在古人的观念当中,天地之间有两组“气”,一组是天气和地气;一组是阳气和阴气。小雪时节,从天上来的天之气上升,从地下来的地之气下降。这相当于两者渐行渐远,它们之间也没有了冷暖、干湿的交汇、交融。
三候:闭塞成冬
什么是闭塞成冬呢?不是指人宅在家里,躲起来“猫冬”;而是指阳气藏在地下闭关,阴气浮在地上游荡,两者相互沟通的渠道被堵死了。立冬时是水始冻、地始冻,是刚刚开始冻。随后的关键字则是:封。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封田,大雪封船。大地完全处于封冻状态,于是“闭塞成冬”。
习
俗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享受美食。南京一些地方也有小雪腌咸菜的传统。
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清人著作《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载:“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
十月朝,糍粑禄禄烧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刨汤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包头农村的风俗习惯是,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都要过来帮忙。杀了猪,东家要用腌酸菜、卤豆腐、宽粉条、沙土豆做一锅猪烩菜,再配上米饭、小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天
气
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出现降雪。
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不过上海却要在将近20度的气温当中迎来小雪节气。今年的11月冷空气消极怠工,要比常年偏暖;暖湿气流异军突起,阴阴雨雨登场的机会明显多了不少。今日依然是阴有阵雨的天气,局部中到大雨。下午转阴到多云有短时小雨,中午以前吹东南风,下午转西北风,风力都是3-4级,相对湿度在95%-75%,全天气温16-19度。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