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正月初七有什么风俗吃面条(正月初七有什么风俗)

正月初七有什么风俗吃面条(正月初七有什么风俗)

画说民俗 |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

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在成都,正月初七市民会一大早就出家门,或携妻将子,或呼朋引伴,乐滋滋地前往西郊杜甫草堂,参加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人日游草堂活动。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与友人高适等于正月初七在此作诗,互表思念之情。自清朝后期开始成都市民便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并逐渐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个特色。

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曾为草堂撰有一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就是记人日游草堂的这个习俗。

编绘 | 杨仕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正月初七,牢记:1要送,2要捞,吃3样,忌4事,寓意人旺家业兴

#天南地北大拜年#转眼间春节七天长假已经结束,相信很多朋友还沉浸在走亲戚,拜大年,吃酒席的喜悦中,假期结束才感觉时间过的太快了,和家人朋友还没有团聚几天又要开始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老话说“三六九”往外走,初六这一天亲朋好友都已经奔赴远方,开启新的征程。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特别快,在新的一年,我们更要加倍努力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今天是正月初七,是七星高照的好日子,相传女娲造物时,先造的是六畜,最后造的是人,因此前六天分别造的是鸡、狗、猪、羊、牛、马,第七天创造出了人,这一天为人类的生日,后来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节”或者“人胜节”。大年初七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民间习俗会吃面条,饺子和七宝羹,而且还要牢记:1要送,2要捞,吃3样,忌4事,莫忘老传统,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平平安安。

做3事

1.送火神

在我们北方农村,正月初七有“送火神”的传统习俗,傍晚的时候,用玉米梗或者麦梗棒在棍子上面,点燃后从自己家往外不停的跑,总之离家越远越好,直到火熄灭为止,意思就是将“火神”送走,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远离火灾,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2.捞鱼生

“捞鱼生”是人日节的传统习俗,一般南方地区才会有,南方水域比较多,而且南方人比较爱吃鱼,也会吃鱼,而“捞鱼生”是一道非常吉祥的菜式,“生”代表着“生命”、“生财”,“鱼”和“余”同音,表示“赢余”、“好运”,一般都是很多人围满一桌,将准备好的生鱼肉,各种配料,还有各种酱料一起倒在一个大盘子里面,所有人都站起身,用筷子将鱼肉和配料都捞起来,越捞越高,并且还不停喊:“捞啊!捞啊!发啊!发啊!”,捞到风生水起,捞到步步高升,希望越捞越旺,在新的一年发大财,不知道南方地区还有没有延续这种传统习俗。

3.戴人胜

正月初七为“人日节”,这一天是非常喜庆的日子,人们应该打扮得漂漂漂亮,来庆祝人类的生日,在古代人胜是一种头饰,女子会用各种材料制作成小人的形状,然后戴在头上,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一般都会选择外出旅游,走街串巷,还有的选择登高祈福,以此来开阔视野,展望未来,希望在新的一年能财运亨通,事业有成,平安顺利安康。

吃3样

1.吃面条

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为庆祝生日,肯定少不了长寿面,长寿面最好是自己在家亲自擀,早上起来先和面,准备一张大案板,将和好的面先用擀面杖给它擀成一大张薄饼,越薄越好,这样切出来的面条就会比较细,将面饼给它折叠起来,然后用刀切成细长条,这样切出来的面条又细又长,早晨起来全家人都吃上一大碗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平安吉祥,顺顺当当。大家切记,在吃面的时候不要将面条夹断,也不用牙咬断,要将一整条面一次性全部吞下,这样才更加吉利。

2.吃七菜羹

大年初七为“人日”,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人出生的那一天就是他的生日,“人日节”当天要吃七菜羹,就是由七种不同的蔬菜,放到一起煮成一大锅杂菜汤,各种蔬菜大家可以自由搭配,一般农民都会用自家种的蔬菜来煮汤,以前农民都是靠一亩三地来养活全家,只要庄稼长得旺,收成好,来年就不会挨饿了,因此吃七菜羹就是祝愿来年大丰收,在新的一年丰衣足食,不用为吃喝发愁。

3.吃摊煎饼“熏天”

正月初七人日节要吃煎饼,这一天人们都会在院子里烧柴火,和好面擀好饼,摊煎饼吃,满院子都是热气腾腾的,烟雾越飘越高,最后飘到天上去,这就被称为“熏天”,把一年的霉运全部熏走,祈求健康好运,平平安安。而且吃煎饼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在上面放上红萝卜丝,葱丝,鸡蛋和肉丝等等,然后卷起来拿着吃,包罗万千美味,寓意招财进宝,鸿运当头,财运滚滚来。

忌4事

1.不出远门

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意思就是“逢七”的日子不能出门远行,“逢八”的日子不回家,其实这是错误的封建迷信,都是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大年初七过后,亲朋好友都要背起行囊,奔走他乡,为生活而忙碌,这一天也是大家团圆相聚一起的最后一天,大家都会在家里好好享受这一段美好时光,正月初七为“人日”,尽量和家人一起庆生,祝愿家庭幸福,团圆美满。

其实,“七不出”的真正含义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情没有办好就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家里人生活的基础保障,作为一家之主,尽量要安排好家里面的生活所需,以前出行不便,家里就剩下妻儿老少,买东西也不方便,因此在出门前要将家里所需的生活物品都置办好,避免家里人为吃饭发愁,安顿好父母和妻女,当家人才能更加放心踏实的外出打拼。

2.不打骂教训孩子

正月初七是人日节,就是小孩的生日,这一天不能打骂和教训孩子,即使小孩子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也不要责骂小孩,人日这一天要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尊重每一个人,毕竟大过年的孩子生气和哭闹,也会影响全家人的心情。而且北京老话说:“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意思就是过年图个喜庆,而最开心的就是孩子,穿新衣,放鞭炮,要红包压岁钱,孩子虽然有些放纵些,但作为家长也不要在这一天教训孩子,要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健康成长。

3.忌吵架骂人

旧时民俗认为正月里忌讳吵架、骂人的行为,因为过新年本身就是非常喜庆祥和的氛围,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非常幸福,人人都想着讨个好彩头,如果在人日这一天吵架或者骂人,会使全家人的心情不悦,影响家庭和睦,关键大过年的吵架不吉利,会影响气运,让你败兴一年,骂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凶祸,因此过年在家要尽量控制好情绪,全家人阖家欢庆,祝愿新的一年幸福美满,事事顺心。

4.忌去医院看病

老传统民俗认为过年不能去医院,正月是新年的开始,如果去看病或者吃药都是不吉利,老一辈人都认为一年到头都要生病,虽然这些都是比较迷信的,但是,为了过个吉祥年,春节尽量不要去医院。但是在这里提醒大家,有病肯定是要去看的,不要被这些迷信所束缚,耽误病情就不划算了。

总之,在正月初七人日节这一天,大家要开心快乐的庆祝人类的生日,因此要牢记“3习俗,吃3样,忌4事”,尊重老传统,寓意平安吉祥,财运亨通,万事顺心。初七这一天你们农村老家还有哪些传统习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