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5两等于多少克(两等于多少克)

5两等于多少克(两等于多少克)

经方的剂量大得吓人?一两到底是几克?

“小阳人”越来越多了,还有不少人出现了感冒症状但没做核酸或抗原的。有不少朋友问我,混阳了该喝什么药、该备什么药?

是药三分毒,没有症状就不要吃药,别没被感染自己先被吓死。

有些朋友看了我的上一篇文章,翻开医书想照着医圣张仲景的剂量也备一些药,但看到上面的剂量,吓坏了。这是把药当饭吃吗?

还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公开我的剂量。作为中医爱好者、野生中医徒,我是不具备处方权的,因此,我不能公布具体的药方。若需用药,请咨询专业的医生哦。

《伤寒论》里的甘草泻心汤

大家都知道药不能当饭吃,现在是这样,古人亦是如此。

我们觉得甘草泻心汤里诸如炙甘草四两、半夏半升很吓人,是因为我们用现在的度量单位来理解古人。这就好比对一位完全不懂英语的人说:“这是bus。”人家肯定跟你急,“明明是公共汽车,你说谁爸死呢?!”

对于《伤寒论》里的剂量,现今中医界有两种主流的观点:一是把一两换算为5克;二是把一两换算为3克。

需要注意的是,汉时一斤是十六两,例如小柴胡汤方里的柴胡半斤,就是八两。

《伤寒论》里的小柴胡汤

这两种换算方法在临床上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他们都遵循一个原则,无论一两是3克还是5克,都严格按照《伤寒论》里的组方比例。

在这两个方子里,都有“半夏 半升”出现,那么半升到底是多少呢?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伤寒论》课程里讲解的换算方法,汉时一升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ml,也就是200克。一斗为十升。

但是,半夏半升指的不是100克半夏,因为“升”是容量单位不是重量单位,半夏半升的意思是取100克水那么多的体积的半夏,具体是多少,跟半夏的干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伤寒论》里此种用法还很多,如“石膏,鸡子大”等等。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汉时中药饮片炮制的情况,不过根据临床经验,我按一两3克、半夏半升取5.5克,效果是很好的。

知道了《伤寒论》里的剂量换算,开方的剂量也就出来了。

中药的剂量很重要,煎药也很重要。

如果有条件,我建议用陶器、明火煎药,尽量不要用金属的器皿煎煮。当然,没有条件选择药房代煎也是很好的选择。

我的煎药习惯是,中药先加4碗水浸泡30分钟左右,武火煮到水开,最后转文火煎15-20分钟,此时所剩药汤大概是2碗。这两碗药汤可分成2-3次喝,若喝完一份就好了,此时无需服用剩下的部分。比如这次老大发烧,小柴胡汤就只喝了三分之一,烧退后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没再给她喝了。

煎药我还有一条原则,那就是一副药只煎一次;若煎两次,一定是讲两次所得的药汤混合后服用。因为第二次煎的时候,方子已经变了。

用现在科学的观点来说,不同药材有效成分的析出速度是不一样的,煎完一次有些药材如叶子的,可能有效成分就都析出了,有些药材如根茎的,可能还有五六成的有效成分。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仅供参考;若需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古人为何将1斤定为16两?将吃饭用的筷子定为7寸6分?

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汇聚着无数先贤的智慧与创造,即便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普遍无法与当下相比,但是他们通过各种的奇思妙想,以及大胆的改进创新,让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我们今天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中,就蕴含着古人开创性的智慧,比如:为何将1斤定为16两?吃饭用的筷子为何是7寸6分?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好好了解一下了。

其实在古代,古人用的度量衡和现在是有差别的。我们都知道度量衡的统一,大大地方便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和物质交换,而为中国统一度量衡这一开拓性的创举,便出自千古一帝秦始皇之手。而在当今的生活中,我们虽然常说"半斤八两"这句话,但这和当下10两为1斤的计算单位并不相符,而那句"半斤八两"是来自古代16两为1斤的计算单位。

对此,我们能明白古代和现代在计量单位上的差异,并对10进制要比16进制更具实用性,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而至于古人为何要将1斤定为16两,则和那个时代的民俗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据传古人是将天上的南斗6星、北斗7星以及福禄寿3星相加在一起,组合成了度量衡的换算单位,以顺应星象为参考依据制定出来的。

因为在古人眼中,星宿和人的时运是息息相关的,世间发生的任何事请都逃不过星宿的眼睛,商贩们要是在商品分量上耍滑,那么缺一两,福星就给减一福运,却二两,禄星就给减一功禄,缺三两,就会被寿星减一寿……以此类推。以最直观且朴素的理念,相信这世间终有善恶之报,那些偷奸耍滑的人终将受到报应,而这种理念也反映到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对于筷子的7寸6分,则是对应了人的独特性——七情六欲。人与动物的区别便是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而筷子则是人实用性和感性的统一载体。而对于筷子的起源,古代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大禹治水在野外宿营,赶着吃饭时,却因为火上的烤肉实在太烫,难以用手去抓食,于是大禹随手这下两根小木棍,将肉试着夹起来吃,而这便是筷子的一种起源。

虽然这个传说可能没有太多历史依据,但是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为了方便吃煮熟的食物,发明便于使用的筷子也是合乎常理的,只不过苦于当时没有文字,未能将这件事情详细地记载下来罢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筷子这一发明也具备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古代,筷子的名称多种多样,比如"梜"、"箸"等,在《礼记》中有记载:"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而筷子的形制也有许多讲究,并非所有成对的小木棍就能被称为筷子。筷子必须是一同方、一头细、一头圆、一头方,这与古代的"天圆地方"的自然哲学相契合。并且在阴阳学说中,筷子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体现,太极为一,阴阳为二,两者是一分为二,二合为一,所以我们称筷子的单位是"一双"而不是"两根"。

而作为餐具的筷子,其历史渊源要比刀叉丰富得多。并且刀叉也并非西方独有,早在中国的战国时期,乃至更早的3000年前,中国的古人就已经在使用刀叉进食,只不过相对于更加方便快捷且全面的筷子,刀叉开始逐渐退出古人的餐桌。并且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听到许多关于筷子的各种传闻,而这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奥秘,依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