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死后的世界书籍(死后的世界)

死后的世界书籍(死后的世界)

来,聊一聊死亡这件事:人类能活多久?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大师们如何看待死亡?

最近的几则新闻都让人感到悲伤,我们来聊一聊死亡这件谁也无法回避的事情。

人类到底能活多久

2018年7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包含3836名意大利老年人的数据库,这些老年人在2009年至2015年间已经105岁,然后科学家分析了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通常,人类的死亡率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很高,在早期下降,在30多岁时再次攀升,在70多岁和80多岁时急剧上升。然而,在这些高龄意大利人中,死亡率似乎已经停止上升。人口学家肯尼斯·w·瓦赫特表示,死亡率的提高甚至延伸到这些极端的年龄,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没有达到人类的最高寿命。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分子医学实验室主任理查德·贝利沃在自己的书《活着有多久》中表示,死亡不可避免,但人类仍然有十足的可能在非常健康的状态下老去,并最终完全自然地溘然而逝,那些百岁老人为我们清晰地验证了:短暂利落的死亡,是健康人生的完美句号。贝利沃博士表示,想要延长寿命,就要及时预防慢性病,那么该如何预防慢性病呢?1、不吸烟;2、控制体重;3、多吃水果、蔬菜;4、每天30分钟以上的体育运动;5、减少高糖、高油脂、高盐食物消耗。

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至今从科学界得到的答案似乎依然模糊,尽管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不可知的。我们唯一了解到的是那些在医疗事故中死亡后又苏醒过来的人的描述,2018年9月15日,德国《明镜》杂志对死而复生的人们进行了采访,不论这些病人经历了怎样的死亡,他们均表示,进入死亡的瞬间,他们一下子坦然、宁静了,虽然一部分人仍然害怕死亡的再次降临,但是他们不再担心死亡的过程。

那为什么濒死的人眼前会出现类似翻书一样翻看自己的人生、或与已逝的亲人的对谈、或感觉自己飘起来的体验呢?《新闻周刊》2018年10月18日的报道中表示,如果人体死亡,他的脑细胞仍然需要几天时间,甚至可能更长时间,才能退化到它们无法再存活的程度。而这一过程中,我们会产生一种意识,它组成了我们的自我、思想、感觉、情感——而这个实体,似乎不会因为我们已经跨过死亡的门槛而消失,它似乎在继续运作,但是它会逗留多久,科学家不得而知。

大师们如何看待死亡?

我们可以从名人身上学到更多,因为他们的一生都生活在公众视野中,死后其实也无法逃脱被关注。2013年4月10日的《时代》杂志,报道了那些已故的大师们的临终宣言,美国幽默家阿尔特·巴克沃德在2007年1月去世的第二天,他的儿子上传了一段他生前最后的视频,他在视频中轻松地说:“嗨,我是阿尔特·巴克沃德,我刚去世哦。”《时代》对这位幽默大师的评论是,当名人愿意带着死亡走向公众,可以说,他们是在指导我们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在临终前表示,当我们能够说“我将死去”时,我们就开始了一段更诚实的死亡之旅,而不是傻笑、愤怒或求助于古老的迷信。

还有哪些大师,从科学的角度,求真数年,最终解答了关于死亡的真相。快来中读APP——听“死亡书单 | 未知‘逃不过的’死,焉知‘精彩的’生?”,似乎我们想明白了“死亡”,也看清楚了自己的过往、当下和未来。就像村上春树所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让我们跟随这份死亡书单,从科学、务实的角度,与大师一起漫谈死亡,精彩生活。

中读APP主题书单

01《死后的世界》

“他们用自杀的方法想要逃避的冲突,在他们死后仍然存在,而且更加纠缠不清。在脱离身体的状态里,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完全无能为力,而且他们必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不幸后果接踵而至。”

02《打开一颗心》

“心脏手术都有风险。既然做了外科医生,就要一意前行,绝不回望。一台手术做完,就接着治疗下一个病人,我们总是期盼更好的结果,从不怀疑。”

03《活着有多久》

“人们习惯于过度消费,对成功的定义更多地局限在对物质和权力的占有,而越来越忽视反思生命的脆弱,死亡也就被看作人生中终极的悲剧事件,普遍地被简单粗暴地忽视、逃避甚至否认。”

人们习惯于过度消费,对成功的定义更多地局限在对物质和权力的占有,而越来越忽视反思生命的脆弱,死亡也就被看作人生中终极的悲剧事件,普遍地被简单粗暴地忽视、逃避甚至否认。

04《癌症·真相》

“其实对于癌症患者和家属来说,最可怕的不是癌症这个病,而是生活里挥之不去的对于未知的恐惧的阴霾。”

05《死亡晚餐派对》

“当博托内看到丝瓜海绵时,心中一震。“约瑟芬把海绵带过来时,”他回想,“还有点湿湿的,当你一挤,还流出一些绿色的水。”博托内博士很清楚PA所带的颜色——pyoverdin与pyocyanin。从丝瓜海绵流出的绿色液体,很显然就含有这些色素。他心想海绵可能有细菌,于是送检。果真验出PA菌。”

中读APP主题书单

死后的世界

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据我们所知, 人类是唯一一个意识到死亡对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物种。 无论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争斗、 事故和疾病的影响, 仅仅因为身体的朽坏, 我们每个人也终将死去——我们知道这一点。

必定有过一个时候, 这种知识开始传遍人群, 而那必定是一种可怕的震骇, 那相当于是 “发现死亡”。 让关于死亡的想法变得可以忍受的做法, 是假定死亡并非真的存在, 而只是一种假象。 当一个人看起来已经死亡之后, 他继续在一个别的地方以一种别的方式活着。 这种想法显然受到一类事实的鼓舞, 那就是死去的人常常出现在他们朋友和亲人的梦里, 他们在梦里的出现可以解释为是代表了那些还活着的 “死” 人的影子或鬼魂。

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静静地等待,忘记的那天,任凭眼泪洒落,直到麻木,直到放下。

人生是一场渐行渐远的跋涉,每一天都是这场跋涉中沿途路上的风景。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离别时,留下一串艰难的足迹;相逢时,欢愉一对欣喜的身影没有离别的痛苦,也就没有相逢的欢愉。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我的信仰是坚定的。 我是一个信神论者, 在我看来, 死亡之后是一场永恒转世的睡眠。

风雨过后彩虹现,生病过后身体健,从此安康不会欠,精神爽利笑容甜,健康快乐去赚钱,生活完美乐连连!

死亡、革命、经济和未来,这10本新书会告诉你答案

更多内容可关注杭州图书馆抖音号:705550633(YUE杭图)文史哲类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

作 者:(美)雷蒙德•穆迪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 CNY52.00

ISBN:9787213083020

分类号:B845.9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7.3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探讨死亡与濒死体验的智慧之书。作者听到一位精神病学家讲述自己“死”而复生所经历的奇特事件,又在大学讲授柏拉图“灵魂不朽”专题时听很多学生讲起类似的故事,大感震惊,遂投入到对该现象的研究中。在本书中,作者直接或间接采访了150名有上述经历者,总结出15个共同元素,首次提出了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的概念。另外,作者还将其与人类历史上对于死后世界的重要哲学论述加以比较,并列举心理学、自然科学对该现象的解释,逻辑清晰,说理翔实,大大增加了本书的科学性与哲学内涵,引人深思。

全书文字生动优美而富有哲理,读后不但能让大家对死亡重新思考,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命。

《我们的革命》

作 者:(美)伯尼•桑德斯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 CNY68.00

ISBN:9787559421470

分类号:D671.22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7.7

内容简介:

美国民主党在美国大选中失败后,如《时代》所评价的那样:愤怒和无时不在的恐惧成为了主流。

在这样美国民众情绪的推动下,桑德斯依据自己40多年的从政和参加美国大选期间获得的资料,运用大量现实的数据和案例,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制度体系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思,出版了《我们的革命》,同时讲述了个人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美国政治党争。

《我们的革命》在美国政治、阶级、经济、环境、种族、社会正义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和改革方案,在美国影响力巨大。此书在预售期间便登上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第一名。

《艾略特•厄威特的巴黎》

作 者:(美)艾略特•厄威特摄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CNY198.00

ISBN:9787535680969

分类号:K956.5-64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8.7

内容简介:

本书从著名纪实摄影师艾略特•厄威特职业生涯中精选188张拍摄于巴黎的作品,以跨页、单页、留白的形式交错编辑而成,交织出巴黎的方方面面:忧郁的行人、自在的狗、寂静的博物馆、热闹的咖啡厅……尽显这个伟大城市的复杂多样性。

财政经济类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作 者:薛兆丰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CNY98.00

ISBN:9787508685519

分类号:F0-49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8.5

内容简介:

薛兆丰老师善于把复杂的现象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说清楚。这本书讲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绕过的经济学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和彻底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帮你绕过经济学花招,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从而启发你将同样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你将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拥有可以举一反三、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体系,从而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连接而成的社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相信读完本书之后,你会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成为这个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 者:(美)托马斯•索维尔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CNY88.00

ISBN:9787220108303

分类号:F011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暂无评价

内容简介:

通过本书,我们将会了解价格、投资和国际贸易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会对媒体、政治家、公知的言论保持警醒和怀疑,不再不加批判地用“穷人”和“富人”来区分不同的人群。我们还会对房租管制、贸易平衡、贫富差距、统计数据产生全新的认识。

文化科学类

《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作 者:(挪威)乔根•兰德斯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CNY78.00

ISBN:9787544771443

分类号:G303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7.4

内容简介:

乔根•兰德斯,聚合全球顶尖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与未来学研究者,就经济、能源、自然资源、气候、食品、城市化、养老金等问题,对未来四十年进行了趋势预测。好消息是,在能源效率方面我们将看到深刻的进步,我们会更多地关注人类福祉而不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但变化也许并不会如我们期望的一样发生:最贫穷的人口仍然生活在穷困当中,失去控制的全球变暖也是可能出现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兰德斯将我们导向一条通往未来的现实之路,讨论我们可以为自己以及子孙们的更美好的未来做些什么。

《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

作 者:(美)兰德尔•柯林斯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CNY59.00

ISBN:9787301292686

分类号:G40-052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8.5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追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教育发展历史,主要以医学、法律和工程学教育为例,剖析了文凭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对社会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展现了文凭异化的过程,解释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内在关系,进而完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反思和批判,最后则提出了化解文凭主义弊端的办法,预测了文凭主义在未来社会中的处境。 作者针砭时弊,揭穿了关于教育的诸多神话,认为建立在教育基础之上的文凭社会是一种不合理的分层机制,建议废除文凭。在当下这个文凭社会的势力越来越强的时代,书中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面临的诸多教育问题,积极思谋应对之策。

文学艺术类

《池上日记》

作 者:蒋勋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 CNY48.00

ISBN:9787508679914

分类号:I267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8.7

内容简介:

蒋勋接受台湾好基金会邀请,开始在台东的池上乡担任驻村艺术家。他在纵谷找到一间老宿舍,在最简单的生活条件下,开始写作、画画。本书集结蒋勋一年多来的池上驻村文字、摄影创作。他让声音带领着他,让气味带领着他,与大地、万物、季节流转对话并心有所感;春夏秋冬,晨昏和正午的冷暖痛痒,都在他的身体里,有如找回儿时的记忆,一点一点,在池上落土生根。

《与脆弱同行:艺术的角度解读人生》

作 者:(法)让-克劳德•卡里埃尔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CNY45.00

ISBN:9787559420640

分类号:I565.65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9.0

内容简介:

本书是欧洲文学戏剧大师卡里埃尔的个人精华文集,艺术、哲学、社会、宗教均有涉猎。在他的书中和电影镜头里,只有脆弱的人物才能打动我们、打动他自己。

因为脆弱,我们每一个都是有故事的人, 脆弱,是一切美的原动力。

《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

作 者:(美)茜拉•科尔哈特卡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价 格:CNY69.00

ISBN:9787111596820

分类号:I712.55

推荐指数:★★★★

豆瓣指数:8.3

内容简介:

本书让我们得以窥视华尔街运作的那个灰色地带。它引人入胜且真实可信,就像一部法理惊悚片,把读者带入政府追捕科恩及其雇员的内幕场景。与此同时,它还对处于今日华尔街之巅的那些人的权力和财富,提出了一些极其紧迫且令人不安的质疑。

一位精神科医生开始研究濒死体验

1800 公斤的卡车侧向移动,支撑它的木头翻倒在地,卡车随之下坠,偏离了车前方的千斤顶,撞到了他的身上。他只感觉,胸腔里所有的空气都挤了出来,他试图摇晃脑袋,但意识逐渐模糊起来。他的心脏好像还在勉强跳动,但速度越来越慢。

他能感到的最后 3 次心跳非常诡异,他的脑海里延展开大段的空白。

「接下来,我的大脑回溯了之前的生活。」

这个男人重温了过往 33 年里的许多时刻。

比如 8 岁那年,父亲让他修剪草坪。

「当时我不知道院子里有多少蚊子,但在回溯人生时,我竟然可以数出蚊子的数量……我从几十米到几百米的高空看着自己修建草坪,好像我是一台摄像机,能够看到一切」。

这个男人叫汤姆·索耶,他曾参与了至少两位美国医生的研究。

一位医生是雷蒙德 · 穆迪,「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s)一词来自他的《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 这是濒死体验研究的奠基之作。

穆迪在 1975 年出版了这本书,选取了 50 位有过濒死体验者的案例进入深入调查,这些案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些被医生判定或宣布为临床死亡,后来又复苏的病人;另一类是意外事故中受重伤或因严重疾病接近死亡而经历了濒死体验的人。

还有一位医生是布鲁斯·格雷森,他对濒死体验的好奇始于 50 年前。那时,他还是精神科的一位实习医生。一位服药过量的患者在昏迷时,「看到」了另一个房间里,格雷森领带上的污渍,但在她和格雷森交流这件事之前,并没有了解这些细节的机会。这件事对格雷森的世界观几乎是迎面一击。

此后几十年,格雷森收集了一千多位濒死体验者的资料,这些人协助他填写一份又一份的调查问卷,有人甚至持续了四十多年。

在科学界,关于濒死体验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有人认为这是宗教应该关心的事,而非科学。也有人认为,这交织着医学、思维、意识,人类站在自然的交叉点,面前是诸多需要解释但又无法解释的体验。

为了给那条领带污渍之谜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格雷森投入了半个世纪进行研究,时至今日,他所进行的研究仍没有完全回答所有的问题。

科学家同行不断进行警告,他们认为,以开放的态度探索诸如濒死体验这一「不可能存在」的体验,可能会为各类迷信观念打开闸门。

但格雷森的回复给我们理解这类话题提供了参考样本:

「我不能无视已发生的情况。仅仅因为我们无法解释某种现象,就假装这种现象没有发生,这绝非科学之道」。

濒死体验者经历了什么

在领带污渍事件之后的第四年,格雷森遇到了雷蒙德 · 穆迪,他听到了这位医学博士采访濒死体验者的故事。

格雷森试图用循证方法进行探索。

在开启这段旅程时,格雷森查阅了大量濒死体验的记录,其中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献、世界各地的故事、以及 19 世纪和 20 世纪早期的医学文献。

1892 年,瑞士地质学教授阿尔贝特·海姆曾分享过自己 22 岁那年的濒死体验,他攀登阿尔卑斯山时,从 20 米高的山上往下坠落,身体不断撞击在岩壁上。

海姆说,他在坠落时思维明显加快,而时间大大延长了:

「我在 5~10 秒钟内的感受即便用十倍于此的时间也无法描述。我所有的思绪和想法都是连贯的,非常清晰。」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心中想:我马上就要坠落到上面的那块岩崖……岩崖下面有没有积雪非常关键:如果下面有积雪,石壁砸下去之后就会在下面形成一块积雪覆盖的区域。如果我掉在这片区域内,我可能就会生还;但如果下面没有积雪,我肯定会砸到碎石上,必死无疑。如果落地后没有死,或者还有意识,我必须立即抓起那瓶醋酸,在舌头上滴上几滴。我不想放开手中的登山杖,也许它对我还有用处。」

「我的脑子里产生了一系列的想法,想到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人……我在心中一边想象着我的亲人如何得知我的死讯,一边在心里安慰他们。在坠落过程中,客观的观察、想法和主观感受是同时发生的。然后,我听到一声沉闷的撞击声 —— 终于落地了。」

海姆一度将自己的濒死体验分享给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生,其中一位是少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科学衍生品 —— 心理学家乔·格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海姆对自己坠落过程的描述是否帮助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

过去四十多年,格雷森辗转于美国多个州的多家医院、大学,对那些因心脏骤停、疾病、事故、自杀未遂,以及手术或分娩期间并发症而濒临死亡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他们中的一半人曾丧失心跳、血压或呼吸,或曾被宣告死亡。

在这些人中,四分之三的人报告说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超过一半的人说在濒死体验中产生了一种没有时间存在的永恒感。三分之二的人报告说,他们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感官变得异常敏锐。四分之一的人提及,自己曾经回溯人生。近一半的濒死者表示,死后自己仍会看到活着的亲人,或许还能跟他们交流和互动。三分之二的濒死体验者说,在濒死体验中,自己看到了已故的亲人。

有人也曾形容,自己经过了类似隧道或者涵洞的物体,尽头是明亮温暖的光,让人感觉到「爱、喜悦、包容和平静」。

图源:站酷海洛

和早期其他濒死体验研究者一样,格雷森收集了大量的当事人自述。

但在和同行交流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收集自述时,研究人员之间缺乏统一格式,因此各个研究人员都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提问。

「我在重新研究这些描述时,很难弄清楚,我们到底是在收集同类案例,还是在研究当事人认为自己即将死亡时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同体验」。

20 世纪 80 年代,格雷森开发了濒死体验量表,以此规范「濒死体验」。他列出文献中最常被提到的 80 个濒死体验的特征,通过体验者和其他研究者反复评估,将量表进一步缩小,只保留其中 16 个特征:

比如思维加速、对昔日生活场景的回顾;比如感觉到浑身发光的人物的存在,感觉到无比的祥和,感觉到无条件的爱;比如意识到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受到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比如看到已故的亲人或宗教人物,到达某个边界或一个过去之后就有去无回的地点。

格雷森特别强调,这个量表并不能衡量体验者受到影响的程度,只是一个工具,用来确保研究人员研究的是相同的体验。

是科学探索还是趣闻轶事

在进行濒死研究时,很大的难题是,如何验证当事人的叙述?

这也是一些科学家将濒死研究称为「幻觉」的原因。

在密歇根大学做精神科医生时,格雷森和他的系主任爆发了一次争吵。老教授面带微笑,透过眼镜框的上沿打量着格雷森,告诉他,真正对晋升和终身教职起决定作用的是科研工作。

「不要浪费时间研究濒死体验,那些不过是趣闻轶事」。

老教授的意思是,在实验中,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而且不被告知所属哪一组。但显然,研究者无法根据是否有濒死体验对人进行分组,也不能阻止对方知道自己是否有过濒死体验。

教授希望格雷森能够忘记濒死体验,把重点放在主流精神病学上,研究药物和脑化学,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精神疾病的机制。

格雷森拒绝了,「濒死体验的确发生在人们身上,挑战了我们对思维和大脑的理解,我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在和妻子商量之后,他换了一所大学工作,濒死研究贯穿他之后数十年的人生。

图源:网络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我们如何进行验证?如何为「濒死研究不是幻觉」提供证据?

一项发表在 2014 年《复苏》期刊上的研究提供了关于「离体体验」的报告。

这项研究中,101 位心脏骤停的患者接受了访谈,其中 55 人记得发生过一些事情。

一位 57 岁的男人记得自己从天花板往下看,「看到身体和周围的一切」,也能准确描述给他做心肺复苏过程中的人、声音和活动。

他听到自己被电击,也看到一个穿蓝色衣服的人站在自己身旁。这一切在医疗记录中得到了证实。

包括这一次研究在内,自 1990 年以来,人们已经进行了至少 6 次公开尝试,尝试验证濒死体验过程中体外感知的真实性。

研究人员将一些图片或其他物体放在经历濒死体验的人可能看到的位置,比如急诊科病房上方的角落、重症监护室等等。

这 6 次研究中一共有 12 名患者报告了自己产生「离体体验」,但至今没有人报告说,自己看到了视觉目标。

2017 年,格雷森和他的同伴还尝试用记忆特征问卷来分辨是真实事件还是幻想,这种量表被广泛使用,用以区分真实事件的记忆和关于幻想或梦境的记忆。

结果显示,「对有着濒死体验的人来说,对那段经历的记忆就像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忆,但不同于对想象事件的记忆。甚至,濒死体验的记忆比真实事件的记忆更真实、更详细、更强烈。」

比利时和意大利的两个研究团队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图源:站酷海洛

此外,意大利的研究者还监测了濒死体验者在回忆濒死体验时的脑电波状况。他们发现,此时濒死体验者的脑电波更像人们在回忆真实事件时的反应,而不像在回忆想象出来的事件。

何以发生

目前,关于这一切如何发生仍处在激烈的讨论中。

包括格雷森在内的研究者们尝试验证诸多因素,比如精神疾病、大脑缺氧、颞叶兴奋、快速眼动睡眠异常等等。但至今没有一种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这件事,格雷森形容,就好像几千年前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各自摸到了一个部分。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格雷森很早就提出疑问,是精神疾病导致了濒死体验?还是濒死体验导致精神疾病?这是两件完全独立、毫不相关的事情吗?

他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一项研究,给 800 名患者进行常规初诊之后,询问对方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死亡,而报告自己曾接近过死亡的患者也填写了濒死体验量表。

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说自己近距离接触过死亡,这些人中大约 20% 说自己有过濒死体验。格雷森说,「这一比率同近距离接触过死亡的普通人产生濒死体验的比率大致相同。」

当然,研究发现,一些近距离接触过死亡的患者在心理疾病量表上呈现出,比其他病人经历了更多痛苦。这没有让格雷森吃惊,毕竟濒临死亡是一件创伤性事件,通常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但他也发现,一些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的心理痛苦,可能比没有经过的人要少,「这算一个好消息,濒死体验可能会保护人们免遭由面临死亡引起的严重心理痛苦」。

在其他的研究中,格雷森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另一组是与死亡擦肩但没有报告有濒死体验的人,同时比较两组人不同精神疾病的发生频率。

格雷森使用了精神疾病诊断筛查问卷,筛查 16 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强迫性思维、饮食障碍等。他发现,无论是否有过濒死体验,这 16 种病症的发病率都是一样,这些频率与整体人口中的发病率也没有差别。

格雷森曾猜测,濒死体验是否与处于医疗危机中的人服用的药物有关,比如濒死体验类似于服用致幻剂导致的异常体验。但是现有的医学文献并没有对此提供任何支持。

事实上,研究表明,与没有接受任何药物治疗的病人相比,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中报告自己有过濒死体验的人要少。

格雷森加入了一个跨国研究团队,分析了 625 份濒死体验报告中的讲述,同时将它们与近 15000 份关于人们服用 165 种不同药物产生的异常体验的报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濒死体验最相似的药物效果与氯胺酮有关。然而,团队进一步仔细研究发现,氯胺酮常见的作用并没有出现在濒死体验中,这可能意味着,濒死体验不仅仅是药物的作用。

当然,上述结论遭到质疑,质疑者说,这一结论太过草率。

一位医学专家举例论证自己的质疑,好比你用同样的方法研究肺癌和肺结核,你会发现,患两种病的患者都会跟医生说,我气紧、咳嗽、胸痛、体重下降……难道你可以就此下结论说,肺癌和肺结核是同一回事吗?

科学家们试图去寻找化学物质参与濒死体验的更多依据,但格雷森也承认,这种探索十分困难,因为这些化学物质在大脑中只会突然、短暂地出现,而且出现在特定位置。如果想找到它们,我们必须知道十分精确的时间点和位置,到目前,我们所知甚少。

今年年初发表在《老化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的一项研究中,首次记录了濒死者的大脑活动。

一位 87 岁的老人因脑出血被送到医院急救,脑部手术三天后,他又出现了癫痫,为了监测病情,医生用脑电图记录病人的脑电信号。机缘巧合下,老人临终前的脑电图被完整记录下来。

研究者测量了 900 秒的大脑活动,然后发现,在老人心脏彻底停跳的前后几分钟里,神经振荡中发现了「伽马振荡」的部分剧增,而这种可能与人的回忆、闪回相关。

这可能为「生命回溯」提供了支持,即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大脑中回放生命中经历的重要时刻。

左图和右图分别对应左右脑脑电波,横坐标代表顺时依次发生的时间

Absolute power(绝对功率)relative power(相对功率) γNB(窄频带伽马波)γBB(宽频带伽马波)

但研究者也表示,这一个案存在很多恰合和偶发,并不能完整展现所有人类的死亡状态。

此外,人们对性别、宗教信仰、年龄与濒死体验发生几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但这些都没有显示出更多差异。

我们为什么关注濒死体验

1979 年,格雷森刚在医学杂志发表第一篇濒死体验论文、很快,他收到了一封信,来自纽约一家医院的矫形外科主任,来信人对这篇论文的刊发极其不满。在他看来,濒死体验是宗教应该关注的事情,而与医生无关,因此,不应当在医学杂志上提及。

医学杂志的编辑邀请格雷森写一封回信,一并发表。

格雷森和他的同伴写了一封回复,信中指出,医生一定要了解并认真对待濒死体验。

「一方面,濒死体验经常发生在因严重疾病和创伤而接受医疗护理的人身上。当时,我们对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可能与濒死体验有关的生理变化知之甚少。只有当医生对濒死体验的研究更加了解、更感兴趣时,我们才能了解这些变化。另一方面,濒死体验通常会改变体验者对死亡和濒死的观念,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待治疗的态度。」

华江科技大学的吴疆在 2009~2011年间调查了 16 例濒死体验的患者。他发现,濒死体验会给人带来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生死观念这四个方向的变化。

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更愿意表达自我的感受,更理解和爱护自己,更同情、理解他人,更关心家庭,对生活更加珍惜和热爱,更主动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更泰然地看待死亡。

吴疆在另一篇论文还提及,对于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对濒临死亡的关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帮助生命终末期患者克服死亡的恐惧,并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识别濒死期患者身心需求,以此提高有效应答提供指导。

在此之前,中国曾有一次在当时影响较大的濒死体验研究。

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如今已经退休的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病医学教授冯志颖在读完格雷森关于濒死体验的论文后,对这类现象很感兴趣。

他和同事刘建勋一起,进行了大量资料汇总,在 1986 年发表了一篇综述,题为《濒死体验的研究现状》,概括了国外对于濒死体验的研究,同时描述了大量现象。

1987 年,他们通过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对100名不同背景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做了一次关于濒死体验的调查、这些幸存者都是房屋倒塌遭受严重砸伤,濒临死亡经抢救脱除的病人,其中 81 位配合调查。

研究得到了 40 多种不同的濒死体验,一些体验与国外相同,但也有一些体验,比如异常嗅觉等,在此前的相关研究中未有提及。

冯志颖称,濒死体验的研究或许能够帮助企图自杀的患者重现认识生命。

冯志颖对研究濒死体验的意义进行阐述 图源:《医学与哲学》,1986

在格雷森涉足濒死体验领域之前,他记录了一位自杀者苏醒后和自己的对谈。自杀者称,自己扣动扳机之后,看到了去世了 10 个月的母亲,母亲死后,他一直酗酒。

「现在你还想一死了之吗?」格雷森问。

「我现在根本不再去想这个问题,我想念妈妈,但我现在很高兴,因为我知道她在哪里」。

那时,格雷森对濒死体验毫无认知,潜意识里,他将此理解为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但对于这种幻觉,他没有冒犯,「我能对他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强化幻觉的作用,而不是挑战能让他活下去的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濒死体验经历者收获的并不全是积极与美好。格雷森也曾记录下濒死体验的消极影响。

比如一位61岁的教师患有坏疽性阑尾炎并发生穿孔,导致腹腔大面积感染。她描述自己经历的体验,「美妙、安宁、自由、爱与祥和」,她曾遥望地球,那是一个散发出蓝色光芒的球体。

但当她回到遭受病痛折磨的身体中时,康复缓慢而乏味,一连几周她都意志消沉,因为曾感觉到的那无与伦比的安宁让她无法忘怀。

也有濒死体验者在经历一切之后,遭遇了嘲笑和误解,人们表示,如果她再提,就把她送去精神病院。

图源:站酷海洛

一个朋友告诉我,很长一段时间,「死亡终究会发生」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她。她无法想象无所知的黑夜,也许是漫无边际的孤独、寒冷、恐惧。

但在阅读完一系列关于濒死研究的报告后,她好像松弛了一点,「看起来,也许是温暖、平静的」。

她想起了一个词,「向死而生」。在她的描述中,生活仿佛向日葵一般炸开,坦荡无惧。

我们研究死亡,关注死亡,探索生与死的连接,也许是为了此刻,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生活。

撰文:苏惟楚

监制:李晨

首图来源:站酷海洛

— Tips —

如果您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线索

或与疾病、衰老、死亡有关经历

欢迎投稿给我们

邮箱:features@dxy.cn

“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灵界穿越者 自述世界真相

死后的世界,这是人们难以回答的问题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然而,穿越者们的自述或许是我们最接近真相的窗口。下面我将以一位灵界穿越者的自述为线索,试图揭示死后世界的真相。

在这位灵界穿越者的体验中,他描述了一个与世俗不同的世界。首先,他描述了一个充满和平与美好的环境。这个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疾病,人们生活在和谐的氛围中。他们并不需要物质的满足,因为大部分欲望都在物质世界中得到了满足。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更关注内在的修炼与灵魂的成长。

此外,他还描述了一个自由而开放的世界。他说,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没有任何强加于人们的规则和束缚。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够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在这个世界里,人类与动物、植物和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厚的联系,互相依存,互相繁荣。

然而,这位灵界穿越者也并不回避死后世界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他描述了一种深入自我内心的过程,即灵魂的审判。在这个过程中,灵魂会被审视自己的一生,评估其所做的善恶和对他人的影响。这个过程并非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启示和引导。通过审判,灵魂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并在未来的生命中作出更好的选择。

不仅如此,他还揭示了一个有关灵魂的重要观点。他认为,灵魂是永恒存在的,它并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亡。死后的世界是灵魂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场所,它是灵魂迈向更高层次的平台。这个世界可能无法被我们所理解,但它是极其美好且令人期待的。

通过这位灵界穿越者的自述,我们或许可以窥见死后世界的一角。它是一个和平、美好、自由而开放的世界,充满着灵魂的成长与发展。尽管我们无法对其作出确切的描述,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对生命与灵魂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这样的探索不仅仅是对死后世界的探索,更是对我们自身的反思和成长的机会。

因此,我们不妨在有生之年,以善待他人、追求真理、修炼内心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这样,无论是在现世还是来世,我们都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死后的世界或许是一个迷人而神秘的地方,但只有通过我们的行为与修炼,才能够更好地准备迎接这个世界的到来。

从古至今的哲学书籍你知道多少? 欧洲中世纪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欧洲逐步进入被基督教统治思想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哲学的发展不再是独立的发展地位,而更多的服务于基督教义与上帝。

这一时期,西方哲学主要偏向于唯心主义,试图通过理性证明上帝的存在,而最终理想便是能够进入天国。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把柏拉图“理念论”中的二元分离思想推向了极端,它一味强调灵魂与肉体、彼岸与现世、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对立,完全否定了二者之间的统一,从而发展出一种彻底唾弃世俗生活的唯灵主义。

基督教哲学的发展主要分为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教父是基督死后为其宣

传思想的人,他们同时具有哲学素养与基督信仰,并诠释基督教教义。而经院哲学则是由于传播者是经院学者而得名。

教父哲学是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宗教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主要分为希腊和拉丁两大派。 教父哲学认为真理的精神世界必然存在,而且必须首先独立存在和永恒存在。无论人们掌握与否,都无法予以否定。

经院哲学是天主教教会用来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是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繁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

这一期间同样有着特定的代表人物及书籍,如下图(上传图片就变模糊了,见谅[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