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农历三月十三日子好不好老黄历查询(农历三月十三日子好吗)

农历三月十三日子好不好老黄历查询(农历三月十三日子好吗)

“布拉万”已加强为强台风级!浙江气温逐步回暖,秋老虎要回来了吗?

中央气象台:

“布拉万”加强为强台风级

一、“布拉万”位于关岛附近洋面上

今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Bolaven)已于今天(11日)凌晨加强为强台风级,早晨5点钟的中心位于关岛塞班西北方向约2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6.5度、东经144.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50-3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60-10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40-50公里。

二、“布拉万”将向北偏西方向移动

预计,“布拉万”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58-65米/秒,17级及以上),12日将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气温上升准备中,

秋老虎要回来了吗?

中期天气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我省天气平稳,经常有小雨打扰,但是不会太大,气温也没有明显的起伏。15日之后,全省各地都会迎来一大波晴好天气。

不得不说,咱们的粉丝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但是毕竟已经10月中旬了,秋老虎不可能再回来,最高气温26℃左右,非常的舒适!但是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13~15日有冷空气过程,15日起最低气温只有14℃左右了,昼夜温差超过10℃,大家一定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14日:全省阴,部分有阵雨。

15日:浙中南和沿海地区阴部分有阵雨;其它地区多云。

16-18日:全省多云到晴。

19日:全省多云转阴,部分有阵雨。

20日:浙北地区阴转多云,其它地区阴有时有阵雨。

未来3天天气

今天中午到傍晚:浙南南部和浙北沿海地区阴局部有小雨,其它地区阴到多云。

今天夜里:全省阴到多云。

明天白天:浙中北沿海地区阴有小雨,局部中雨;其它地区多云,局部阴有小雨。

明天夜里到后天:全省阴有时有小雨,其中浙北地区局部中雨。

明天早晨最低温度:

沿海地区:16-18度;

其它地区:14-16度。

明天白天最高温度:

全省:24-26度。

综合:中央气象台、浙江天气等

来源: 浙江在线

母亲有三件“宝”

原创 周红伟 文学艺术研究院 2022-04-24 19:54

周红伟 周红升

母亲有三件宝,一个缝纫机,一个擀面杖,一个手工理发推剪。

这是母亲生前的宝贝,这三个东西陪伴她一生。

是她一生为我们辛苦操劳的见证。

每次穿衣,吃饭和理发时,我们都会想起母亲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

每看到这三件母亲的宝贝,我更会融景生情,不由想起我的母亲,想起她为我们操劳辛苦。

然而,由于长期劳累,她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却一直为我们的成长,人生设计着美好蓝图。就是她老人家成了植物人后,仍牵挂放心不上我们。

每逢想起母亲在世苦苦挣扎,顽强生存的情景,我总会潸然泪下。

宝物一,缝纫机。

母亲,那个缝纫机,是个老物件。

是父亲和母亲爱情最初见证。

那时候七十年代,最好的缝纫机是蜜蜂的,我家的是蝴蝶的。虽不是最好的,也是个“上海货”。

当初,它由父亲做为爱情礼物送给母亲的。

母亲视为珍宝,把它一直带在身边,由城里带到乡下,落户在一个曲梁乡叫周洼的村。其因为我母亲要下户到这个村了。

其实我父亲的原藉不在那里,因为一些起因和结果我们也跟着去了那个地方。

说来母亲也是城里人,也是有单位,工作的人。

然而由于她正直善良,有正义感,得罪了单位个别人,他们借干部下放回农村参加生产的机会,和一些别的原因,我的母亲便回到了农村。

她成了一名光荣的新式农民,由城里的"银环"变成了一个农村人,乡下人。

母亲从来都是刚强,倔强,不认命,不服输的人。

她从城里回来,在曲梁街拜裁剪大师“方妮”为师,她学了一门,裁剪缝纫手艺,作为自己立身之本。

母亲在生前常告诫我们:

“我希望你们都学门手艺!”

“将来可以有一技之长,至少吃饭不成问题!”

父亲十分欣赏母亲自强不息精神。他就用自己大半年的稿费,为母亲购买这架上海产的蝴蝶牌缝纫机。作为迟到的爱情礼物送给母亲。

“爱恋依

…”

从此这架缝纫机就伴随母亲一生。为我们解决一些吃饭问题。

这架缝纫机从此在我们那个小乡村曲梁周洼村,大放异彩。三里五村的老少爷们见证它的作用,和奇迹。

我们兄弟四人穿衣戴帽有它的杰作。别人总是穿旧衣服,我们总能穿一些虽旧却花样翻新的衣服。

这架缝纫机伴随母亲和我们风风雨雨走过了近六十个春夏秋冬。

母亲是二O一七年阴历三月十三去世的,她去世前的两年,未成为植物人时,她回老家时还会在她心爱的缝纫机前驻足,抚摸,擦拭。

现在每当我们穿上的漂亮衣服,衣冠楚楚站在别人面前的时候,不由想起那架功勋卓著的缝缝机,不由想起了那位没明没夜,挑灯夜战的母亲。

如今缝纫机仍在,仍在老屋的一个角落里静坐,母亲却永远不在了。怎不让心疼,怎不让我们痛心疾首。

我们犹如无家可回的孩子, 失去了主心骨。

儿还在,而老母己去矣,痛煞心肺!

宝物二,擀面杖。

母亲有两个擀面杖,一长一短。

长一米二,短一尺一吋。

她用二物为我们兄弟四人在饥饿时代做出花样翻新的美物妙食

它能擀出各种精细的面。它能…

那实在好吃的很。

我姥爷是三里五村远近闻名的大厨。他的四男二女就是靠他的那技术养活的。

他最擅长用长,短两个擀面杖,左右开弓。他擀的面条精美,细致,筋道。村里办红,白事就请他去帮忙。他实在,肯干,活干的好。人们就乐意请他去帮忙。姥爷把这门绝活传授给我的母亲。

姥爷把他的武器两根擀面杖交给母亲是有用意的。

他希望他心爱的闺女因此幸福,衣食无忧

可我们却让老母终日奔波操劳,居无定处。真惭愧啊

那擀面杖长的是用上好的“香椿木"刨成的。

短的是百年枣木疙瘩琢成的。

那是母亲的如意金箍,浑天绫,乾坤圈。

翻江倒海

扭转乾坤

硬是在苦涩乏味的生活中为我们觅了一片绿荫方舟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用这两个擀面杖为我们做面。

我在这里说的“面”,叫“面食"。

不光是面条这一类,包括面条,饺子,各种馍头我们这里叫“蒸馍”等物。

擀姥爷这门绝活就传授给我的母亲。

母亲就用这个擀面杖为我们做面。

做面,怎么做面?

食在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四说的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多说。

我只简单说说母亲活面和擀面,她告诉我们的怎么活面,擀面!

活面要做到“三光"“一醒"

手光

面盆光

面光

活好的面要放一放

叫“醒面"

擀,怎么擀?

先揣,再加“生面",把醒面再在案板上活一下,然后先小擀,用大擀杖碾,然后沿一个边从左到右,然后…,然后

这样擀出的面条那个叫好,叫绝。

细腻,精美,筋道,吃后好吃,回味无穷。

母亲无论做的捞面条和汤面都是那么认真细致,其实汤面条的面不需要那么认真,可母亲却做得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完美。

母亲的第三个宝贝,手工推剪。

那个现在己锈迹斑斑的老式手工理发推子。

这个理发工具是她三件宝最小巧最实用的。

最让她快意,行云流水的器物。

二月春风似剪刀

千丝万缕绿丝绦

树不修不成木,玉不琢不成器。

乡下人过去难得理一下发。都埋汰的很。三十岁了跟五六十岁了。

母亲小学下学后,被县里招收工人。

母亲年轻时身材高挑,梳着大辫子,也是美女一枚。原在里县招待所上班,后进了县第二饮食服务公司,专门从事理发技术。

她回到农村后,把这新鲜物带回农村,过去乡下人要理一次发得赶古会,找剃头客。自我母亲出现后,就不用去了。

她的这个手艺理发修面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村里老少爷们,需要理发的,她都认认真真,精益求精,一视同仁。有钱就给钱,没钱就义务服务。因为母亲厚道,大放,深深赢得村里人拥护和爱戴。因母亲心底善良,使村里人对我的母亲从内心佩服和敬重。他们有的称我的母亲大姐的,姑的,还有叫姑奶奶的。

她擅长刮胡子,修各种各样的头包括电影中我称为“汉奸头”那类。

春里里我家院里的那几棵树下

夏日里我家院里的那几十棵树下

秋日…

冬阳中…

那时候葡萄上架,枸棒槌也挂满了树,还有天牛,蝉,“花豆鸟”也添着趣

人头也涌动着

由于母亲为人,人品。为我们赢得未来和尊重。

我们之所以在村里现在仍有人说起,有个方寸之地,这都是母亲,父亲的功劳。也是母亲那三件宝三个神奇器物为我们赢来的光荣!

我们从内心感谢这三物!感谢它们陪伴母亲多年,我们也从内心里更加怀念远在天堂父母亲。我们兄弟四人在此草拟此文,以此纪念母亲去世五周年!

天國无忧

仍有缝纫机,擀面杖,手工推剪,陪你伴你,我的老母亲,亲亲的娘!

2022年4月13日阴历3月13母亲失去五周年祭

阅读 66

文学艺术研究院

“三月十三”会期节

来源:【华声在线】

5月2日,江永县源口瑶族乡古调村,村民在舞狮。当天是古调瑶族的传统节日——“三月十三”会期节。古调瑶族与清溪瑶族、扶灵瑶族、勾蓝瑶族并称为江永四大民瑶。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三,古调瑶胞便邀请另三支民瑶相聚一堂,做艾叶糍粑敬宾客,载歌载舞,祈风调雨顺,盼五谷丰登。潘百旺 摄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佛诞日:农历七月十三,恭逢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公元2023年8月28日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这一天是癸卯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日。今天跟大家聊聊大势至菩萨的职能。

在《悲华经》里这么说的,转轮圣王有四个孩子,大太子是观世音菩萨,二太子是大势至菩萨,三太子是文殊菩萨,四太子是普贤菩萨。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而观世音菩萨则是阿弥陀佛的左勒侍。我们一般去寺庙祭拜的时候,会看到阿弥陀佛像旁边有两位菩萨,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在佛教里,观世音菩萨是主“慈悲”的,而大势至菩萨是主“智慧”的,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能够助力人们脱离苦海,而大势至菩萨则是让人们得到成长,精进智慧。

农历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菩萨菩萨的殊胜日,借大势至菩萨的智慧之光,祈福获得精进和成长。

值此大势至菩萨圣诞殊胜之日,祈求菩萨加持一切众生,早日获得圆满的智慧,按照菩萨的要求,发挥自我的智慧,让生命吉祥圆满,积累善业,福寿双全、吉祥如意!

母亲有三件“宝”

原创 周红伟 文学艺术研究院 2022-04-24 19:54

周红伟 周红升

母亲有三件宝,一个缝纫机,一个擀面杖,一个手工理发推剪。

这是母亲生前的宝贝,这三个东西陪伴她一生。

是她一生为我们辛苦操劳的见证。

每次穿衣,吃饭和理发时,我们都会想起母亲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

每看到这三件母亲的宝贝,我更会融景生情,不由想起我的母亲,想起她为我们操劳辛苦。

然而,由于长期劳累,她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却一直为我们的成长,人生设计着美好蓝图。就是她老人家成了植物人后,仍牵挂放心不上我们。

每逢想起母亲在世苦苦挣扎,顽强生存的情景,我总会潸然泪下。

宝物一,缝纫机。

母亲,那个缝纫机,是个老物件。

是父亲和母亲爱情最初见证。

那时候七十年代,最好的缝纫机是蜜蜂的,我家的是蝴蝶的。虽不是最好的,也是个“上海货”。

当初,它由父亲做为爱情礼物送给母亲的。

母亲视为珍宝,把它一直带在身边,由城里带到乡下,落户在一个曲梁乡叫周洼的村。其因为我母亲要下户到这个村了。

其实我父亲的原藉不在那里,因为一些起因和结果我们也跟着去了那个地方。

说来母亲也是城里人,也是有单位,工作的人。

然而由于她正直善良,有正义感,得罪了单位个别人,他们借干部下放回农村参加生产的机会,和一些别的原因,我的母亲便回到了农村。

她成了一名光荣的新式农民,由城里的"银环"变成了一个农村人,乡下人。

母亲从来都是刚强,倔强,不认命,不服输的人。

她从城里回来,在曲梁街拜裁剪大师“方妮”为师,她学了一门,裁剪缝纫手艺,作为自己立身之本。

母亲在生前常告诫我们:

“我希望你们都学门手艺!”

“将来可以有一技之长,至少吃饭不成问题!”

父亲十分欣赏母亲自强不息精神。他就用自己大半年的稿费,为母亲购买这架上海产的蝴蝶牌缝纫机。作为迟到的爱情礼物送给母亲。

“爱恋依

…”

从此这架缝纫机就伴随母亲一生。为我们解决一些吃饭问题。

这架缝纫机从此在我们那个小乡村曲梁周洼村,大放异彩。三里五村的老少爷们见证它的作用,和奇迹。

我们兄弟四人穿衣戴帽有它的杰作。别人总是穿旧衣服,我们总能穿一些虽旧却花样翻新的衣服。

这架缝纫机伴随母亲和我们风风雨雨走过了近六十个春夏秋冬。

母亲是二O一七年阴历三月十三去世的,她去世前的两年,未成为植物人时,她回老家时还会在她心爱的缝纫机前驻足,抚摸,擦拭。

现在每当我们穿上的漂亮衣服,衣冠楚楚站在别人面前的时候,不由想起那架功勋卓著的缝缝机,不由想起了那位没明没夜,挑灯夜战的母亲。

如今缝纫机仍在,仍在老屋的一个角落里静坐,母亲却永远不在了。怎不让心疼,怎不让我们痛心疾首。

我们犹如无家可回的孩子, 失去了主心骨。

儿还在,而老母己去矣,痛煞心肺!

宝物二,擀面杖。

母亲有两个擀面杖,一长一短。

长一米二,短一尺一吋。

她用二物为我们兄弟四人在饥饿时代做出花样翻新的美物妙食

它能擀出各种精细的面。它能…

那实在好吃的很。

我姥爷是三里五村远近闻名的大厨。他的四男二女就是靠他的那技术养活的。

他最擅长用长,短两个擀面杖,左右开弓。他擀的面条精美,细致,筋道。村里办红,白事就请他去帮忙。他实在,肯干,活干的好。人们就乐意请他去帮忙。姥爷把这门绝活传授给我的母亲。

姥爷把他的武器两根擀面杖交给母亲是有用意的。

他希望他心爱的闺女因此幸福,衣食无忧

可我们却让老母终日奔波操劳,居无定处。真惭愧啊

那擀面杖长的是用上好的“香椿木"刨成的。

短的是百年枣木疙瘩琢成的。

那是母亲的如意金箍,浑天绫,乾坤圈。

翻江倒海

扭转乾坤

硬是在苦涩乏味的生活中为我们觅了一片绿荫方舟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用这两个擀面杖为我们做面。

我在这里说的“面”,叫“面食"。

不光是面条这一类,包括面条,饺子,各种馍头我们这里叫“蒸馍”等物。

擀姥爷这门绝活就传授给我的母亲。

母亲就用这个擀面杖为我们做面。

做面,怎么做面?

食在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四说的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多说。

我只简单说说母亲活面和擀面,她告诉我们的怎么活面,擀面!

活面要做到“三光"“一醒"

手光

面盆光

面光

活好的面要放一放

叫“醒面"

擀,怎么擀?

先揣,再加“生面",把醒面再在案板上活一下,然后先小擀,用大擀杖碾,然后沿一个边从左到右,然后…,然后

这样擀出的面条那个叫好,叫绝。

细腻,精美,筋道,吃后好吃,回味无穷。

母亲无论做的捞面条和汤面都是那么认真细致,其实汤面条的面不需要那么认真,可母亲却做得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完美。

母亲的第三个宝贝,手工推剪。

那个现在己锈迹斑斑的老式手工理发推子。

这个理发工具是她三件宝最小巧最实用的。

最让她快意,行云流水的器物。

二月春风似剪刀

千丝万缕绿丝绦

树不修不成木,玉不琢不成器。

乡下人过去难得理一下发。都埋汰的很。三十岁了跟五六十岁了。

母亲小学下学后,被县里招收工人。

母亲年轻时身材高挑,梳着大辫子,也是美女一枚。原在里县招待所上班,后进了县第二饮食服务公司,专门从事理发技术。

她回到农村后,把这新鲜物带回农村,过去乡下人要理一次发得赶古会,找剃头客。自我母亲出现后,就不用去了。

她的这个手艺理发修面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村里老少爷们,需要理发的,她都认认真真,精益求精,一视同仁。有钱就给钱,没钱就义务服务。因为母亲厚道,大放,深深赢得村里人拥护和爱戴。因母亲心底善良,使村里人对我的母亲从内心佩服和敬重。他们有的称我的母亲大姐的,姑的,还有叫姑奶奶的。

她擅长刮胡子,修各种各样的头包括电影中我称为“汉奸头”那类。

春里里我家院里的那几棵树下

夏日里我家院里的那几十棵树下

秋日…

冬阳中…

那时候葡萄上架,枸棒槌也挂满了树,还有天牛,蝉,“花豆鸟”也添着趣

人头也涌动着

由于母亲为人,人品。为我们赢得未来和尊重。

我们之所以在村里现在仍有人说起,有个方寸之地,这都是母亲,父亲的功劳。也是母亲那三件宝三个神奇器物为我们赢来的光荣!

我们从内心感谢这三物!感谢它们陪伴母亲多年,我们也从内心里更加怀念远在天堂父母亲。我们兄弟四人在此草拟此文,以此纪念母亲去世五周年!

天國无忧

仍有缝纫机,擀面杖,手工推剪,陪你伴你,我的老母亲,亲亲的娘!

2022年4月13日阴历3月13母亲失去五周年祭

阅读 66

文学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