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一孝二孝三孝(不孝有三是哪三条)

一孝二孝三孝(不孝有三是哪三条)

孟子说不孝有三,是哪三条呢?(孟子系列五)

孟子在《离娄章句上》里有一段话,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不孝的情况分为三种,其中是以没有后代最为要紧。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了妻子,其中原因就是害怕没有后代。

所以君子以为舜虽然没有禀告父母,但也如同禀告了!

可见无后就是最大的不孝啊。

汉朝经学家赵歧注云:“于礼不孝者有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那什么意思呢?

赵歧所做的注释是:“一味地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那时候对子女的要求就是高啊!其实这是人间正气。唉!现在啃老族真是悖逆而行啊!

1921年梅兰芳的一双儿女因麻疹双双离世。妻子王明华痛不欲生。梅兰芳对妻子说:“我不能断了梅家香火,得续娶,你去帮我做媒吧!”

妻子王明华提出将侄子过续为子的办法,梅兰芳严厉拒绝。

王明华是个非常聪明有能力的女人,也是梅兰芳的心灵知己。那又能怎样呢?

王明华给丈夫物色一位女子,叫福芝芳。

第二任妻子给梅兰芳生了九个子女,5个存活。也是深明大义的一位女子。

王明华37岁那年,因去天津治病,孤独的客死异乡!

此地是“三孝之乡”,因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名留史册

湖北有一城市,名为孝感。因“卖身葬父”的董永,孝行感天动地而得名。自古孝感出孝子,其中“二十四孝”中的“扇枕温衾”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被称为“三孝故里”。其实在中国另有一县,也被称为“三孝之乡”,它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

今望江与古雷池

望江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便出自于此,所以望江又被叫做滨江古邑、雷池故里以及三孝之乡。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古雷池以及三孝的故事。

不敢越雷池一步

语出《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东晋时期,正值初年,成帝执朝政,当时的庾亮任中书令。东晋当时的京都是建康,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庾亮一开始为防备西部敌人在边境侵犯,便推荐温峤去江州(今江西九江)加强防务。这温峤刚去上任不久,庾亮就得到了历阳太守苏峻的企图谋反的消息。

既然有这样的消息,想必苏峻也是有所准备,可庾亮却对此过于自作聪明。本想通过骗取苏峻来建康做官,却没料到苏峻早有打算。于是苏峻拒绝入京,提前造反,发兵攻打京都。此时在江州的温峤得此消息,立马秣马厉兵,准备从水路驶入建康,以护都城。可这时呀庾亮还是太低估苏峻的实力,便书写一封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庾亮的意思呢是叫温峤留在原地,不可越过雷池去京都。庾亮还是太小看苏峻了,果然苏峻攻势凶猛,直逼京都。

庾亮在此次战略上的错误,也导致建康失陷。庾亮自知心中内疚,便投奔温峤。温峤接待苏峻后,加强了水军操练。之后在二人的带领下杀回去,才平定了这次叛乱。而这次事迹也为自己生涯添上一笔“辉煌”。

雷池早在三国时期就曾设立了行政官员,但却在这一事迹中,通过庾亮的书信让这句成语流传千年,也让雷池名著史册。这也是雷池在历史上最重的一笔,虽未常提此地,却也依旧神往。

古雷池虽遗迹难寻,但路过武昌湖大桥时也能感受湖面浩荡,清风潇潇。如若说在军事上,雷池曾有重要地位,而在民俗文化上更有其浓重的事迹传世。那便是“二十四孝”中的“三孝”曾经在这片土地发生过。

哪三孝?仲源泣墓、卧冰求鲤、哭竹生笋。

可能有人问刚才不是说“哭竹生笋”是在孝感的吗?待我再一一道来。

仲源泣墓与三孝祠

这“三孝之乡”立有“三孝祠”,而三孝祠还的从“仲源泣墓”开始说起。徐仲源在唐朝时期任合肥令,由于其父在望江任职,一家便定居于望江。如今在望江旧县志也是从他开始才有了各届县令的记载。

徐仲源以孝行著称,相传的是他以割肉来给母亲治眼疾,他用他身上割下来的肉,煮汤给母亲服用,母亲的眼疾居然神奇的康复了,故事也就这样传开了,具体增加,有待考证,毕竟为孝子增添的传奇故事实在太多了。当然记载比较详细,而且有县志依据的便是“仲源泣墓”了。

仲源母亲平时最怕打雷,母亲生前每逢雷雨时,仲源都在旁边陪着着母亲,不让母亲吓着。母亲去世以后,便安葬在住宅南边,于是每逢打雷雨天时,仲源便赶往墓地,伏在母亲坟墓上,大呼:“仲源在此、仲源在此”。传言以后每逢雷雨天,惊雷都绕仲源母亲墓地而行。

当时德宗皇帝听闻后,极为感动,便在其住宅处敕封为昭贤里,其乡封作孝感乡,以此对仲源的孝德加以表彰。仲源死后,后人将其安葬在母亲墓旁。相传野兽为其墓培土,鸟儿为其衔花落墓。唐德宗听闻后更为感动,为了弘扬他的孝道,便在其故居地建起了白华轩以此纪念和宣扬。

直到宋末时,后人徐石宕任翰林学士时,追思先人,便在县城北隅建一祠堂。不仅如此,还将望江古时流传的王祥和孟宗两大孝子一同供奉于祠内,才有了“三孝祠”的传世。

卧冰求鲤

望江本无城池,明朝万历年间始建,县城当时建有五门,北门正对徐仲源故居和墓地孝感山,所以命此门为孝感门。大南门又称跃鲤门,因为正对着王祥卧冰池。

王祥,是晋朝山东人氏,《晋书》记载王祥是山东临沂人氏,少时至孝。生母早丧,继母却生性泼辣,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王祥母爱缺失父爱也是缺失,但王祥缺失对二位高堂精心伺候。一年冬时,正是雪地,继母生病想吃到活的鲤鱼。没呈现,王祥赶往池中,解开衣服卧在冰中,待冰融化后便跳出活鲤鱼来。至此之后,其孝行感动继母,继母对他也是疼爱有加了。

关于卧冰求鲤的发生地一直以来都有争议,而在望江的“卧冰池”并不是指王祥曾在望江卧冰求鲤。据《安徽掌故》、《安庆府志·古迹》、《望江县志》等资料记载因避战乱全家隐居于此,而王祥的事迹口口相传,再加上王祥在望江待了三十二年,渐渐的在相传中误认为王祥之事发生在望江。

尽管如此,望江纪念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事迹,为其立碑立传,且在明万历时建有“卧冰池”和“跃鲤门”。现如今王祥的孝行更成为望江县人的标杆典范,所以才有如今和善淳朴的望江人。

不要太计较王祥发生所在地,清朝望江知县刘天维曾写道:

谁争跃鲤在临沂,皖上犹传避地时。

总是人情思孝子,不妨多记卧冰池。

哭竹生笋

卧冰求鲤的事情并不发生在望江,但哭竹生笋的主人公孟宗虽不是望江人,但其孝行却在望江发生。孟宗本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出生于湖北江夏。受母亲的影响,孟宗做官时清正廉洁,忠君爱国。孟宗也对他母亲更是孝养敬德,悉心照料。

孟宗在望江担任监池司马期间,一次母亲病重不思茶饭,却想吃新鲜的竹笋粥。正值雪天,不知何处会有竹笋。于是乎,在竹林挖笋的孟宗,又想到母亲的病情,不觉伤心落泪,掩面痛哭。想不到泪水落在地上,竟然有几枝竹笋破土而出。孟宗欣喜万分,便带回家中,煮汤粥于母亲喝下,母亲也因此痊愈了身体。

人们常说这是孟宗的孝德感动了上天,后来人们就在三孝祠后面建起了“哭竹台”,以此纪念。据记载:

三孝祠建成以后,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不少名人学士纷纷吟诗填词加以缅怀赞叹,明代学官龙澜、学者贡生龙味泉,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年间进士龙光、沈镐,以及县令胡远芬等十几位名家,先后作有凭吊诗词数十首,清康熙年间安庆府尹张楷和望江县令章节、清光绪年间县令何恩煌等分别立碑撰写孝墓碑记,因年代久远,所有碑碣都已荡然无存。

每一处地方都会有其流传的故事,望江县立于长江下游畔,虽不是交通要塞或历史名城,但她的文化底蕴和渊源故事留在了每个望江人的心中。一段历史一段传奇,没有惊心动魄亦没有曲折婉转,只要记得古雷池与三孝之乡在这个地方。

最后用曾任望江县令的胡远芬所作的诗句来形容这座“古雷池今望江”:

极目江天望,何如陟屺时。一行常作吏,三孝愧瞻祠。

北诣惊雷地,东临跃鲤池。箨龙今昔异,台筑系人思。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分别是指哪三“不孝”?为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说:天底下不孝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没有子嗣,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舜帝背着父母娶妻,是因为害怕没有后代。君子认为舜帝不告而娶,实际上是符合孝道的。

但是,这一句话的意思,在学术界一直有着比较大的争议。从“不孝有三”的“三”字,是虚数还是实数,到“为无后也”到底讲的是什么,都没个统一答案。

东汉学者赵歧为《孟子》作注:根据自己对儒家理论的研习与理解,自创了“三大不孝”。大意是:其一,曲意顺从父母,陷亲于不义;其二,家中贫穷,不谋求当官发财;其三,不娶妻,没有儿子主持祭祀。

因为赵歧“三大不孝”的提法主要是由他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很多人批判他的“三大不孝”和孟子、孔子关于“孝道”的说法相悖。不过,孔孟的“孝道”本身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只是散见于“语录”当中。因此之故,民间还是接受了赵歧的说法。

赵歧的“三大不孝”

在中国古代,帝王都是以“仁、孝”来治理天下。忠孝仁义,孝排在了第二位。所以,“忠”其实就是对国家的“孝”,“孝”是对家族的“忠”。国家通过法治与孝道,恩威并施地对臣民进行管理。孔夫子认为: 一个人在家不孝,在外必不能忠君。所以,“孝”是维系古代国家管理的重中之重。

舜是上古“五帝”之一,他和尧帝并称为后世贤明君主的典范。可是他却有一大“污点”,那就是背着父母娶妻。但是,舜当时情况特殊,多次被偏心的父母“谋杀”。尧要将女儿嫁给舜,舜的父母肯定不会同意。于是舜背着他们娶了尧的女儿,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孟子认为:这是为了替他的家族延续香火,虽然没有事先“告知”,也不能说他不孝。而且孟子原话中的“三”字,在古汉语中是虚数,其实就是“很多”的意思。

东汉赵歧为了解释圣人经典,原创了“三大不孝”。第一不孝是说:明知父母做错事,还曲意顺从、迎合他们,结果陷亲于不义,是不孝顺的表现。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将叫匡章,他的父母失和,父亲杀死了母亲,埋在马厩下面。

后来,匡章当上了将军,齐威王劝他把母亲从马厩里面迁出来,找一片坟地安葬,他却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没有得到父亲的同意。父亲没有说出同意迁葬的话就死去了,儿子如果这样做,就是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是不孝。可是天下人都认为他不迁葬才是不孝!

父母失和,大打出手的时候你不阻止,母亲被父亲杀死,你不告发。还敢说是孝?那么,父亲死后,还让母亲埋在马厩下面,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纵容父亲为恶,让父亲得到一个不义的名声,就是不孝。

第二不孝是说:一个人生在贫家,还留恋家庭的温暖,不肯到社会上去奋斗。按古人的话说,叫做“不谋求一官半职”,这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因为女子要体现“孝”,就应该给父母更好的生活。“亲老”恋家,可以理解为待在家里“啃老”。

第三不孝就是民间认为最严重的一条——无后。无后,是指没有儿子。中国人最讲究宗祧继承。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祀祖先,必须由家族中的男人主持。没有儿子,就会“断了香火”。就等于是 断子绝孙。

孔子、孟子的“孝道”

《孟子》里面,其实有提到了什么是不孝。孟子本人归纳的“五不孝”,大意是:懒惰,不能养家;嗜酒、嗜赌,不能事父母;爱占便宜,偏心妻子,不顾父母;放纵欲望,为父母招来刑戮之祸;好勇斗狠,连累到父母亲。

其实看完孟子的五不孝,我们会发现他总结得不是十分清晰。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有不良嗜好,不能奉养父母的人就是不孝顺的;自己行为不端,给父母招来祸事就是不孝顺的;自私、偏心,喜欢自己老婆超过父母亲的,就是不孝顺的。

孔子关于孝的论述,也很糊涂。《论语》中提到,曾子有一次被父亲打得很严重,昏了过去。醒过来他还跑到家中唱歌,暗示父亲自己的身体没大问题。孔子对曾子的行为虽然感到愤怒,但是最终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孝子。这是因为曾子并没有被父亲打死或者打残,那万一曾子被打死打残了呢?

《论语》是后人对孔子言行的记录,里面关于他对“孝”的阐述,是不全面,不成体系的。有人因此批评赵歧的“三不孝”违背了孔、孟的“孝道”的思想,其实大可不必。孔、孟讲究“子为父隐”,但是赵歧“三不孝”中第一不孝,并不主张这“子为父隐”。曲意奉迎父亲,顺从他们的恶行,就是害了他们。

赵歧将孔孟之书中的关于“孝”的阐述进行了清理,摒弃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内容,这一点应该得到后人的肯定。至于有人批评他的第二大不孝,“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有学者认为:赵歧是要穷人家的孩子去升官发财,否则就是不孝。那无异于说:穷苦人家的子女都不孝顺。扭曲了赵歧的本意。

事在人为,“不为”是指不去追求,不去做。并不是指“一定要做成”。封侯拜相、封妻荫子,是封建时代文人的最高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想要提升生活品质,从商比从政更容易;不当官,也还可以去做生意,甚至还可以靠稿费来糊口。但是,这些在古代是行不通的。

至于“无后为大”的思想,是古人重视宗族传承的结果。从今天看来,这是守旧落后的,但是在过去则是合乎情理的。

结语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本义是:不孝有很多种,无后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而不是说不孝的情况只有“三种”,其中最为不孝的是无后。自从东汉的赵歧注释《孟子》之后,“不孝有三”正确的理解就变成了:一、明知父母亲做了不正确的事,而不阻止;二、明知家中贫困,还不思上进,不肯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环境;三、不结婚生子,导致家中祭祀无人主持。家族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