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末帝溥仪一生无子,弟弟膝下却有五个孩子,其中三个都是国家栋梁
引言作为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这位三岁登基,六岁逊位的末代皇帝一生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溥仪一生曾称帝三次,不过都是受他人控制的傀儡皇帝,可谓命运多舛,可以说溥仪的一生是半部晚清宫史。
1906年,醇亲王府迎来了第一位长公子,他是第二代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晚清重臣荣禄的外孙,光绪皇帝去世后,身为亲侄的溥仪被推上皇帝宝座,成为大清王朝第十二位皇帝。当时溥仪不过三岁,还是个整日啼哭的稚童,面对偌大的大清帝国,他根本不知道伺机而动的改革浪潮早已萦绕在中华大地的天空上。
▲隆裕太后及幼年溥仪剧照
011912年,隆裕太后以溥仪名义发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276年的清王朝就此落下帷幕,有袁世凯代表北洋政府所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保证下,溥仪和众多皇室成员并没有被撵出皇宫。在皇宫中,溥仪依旧过着安稳富足、无忧无虑的小朝廷生活。然而事不遂人愿,溥仪的小朝廷最终还是在北洋将领鹿钟麟的逼迫下沦为泡影。1924年,溥仪被迫搬出皇宫,前往天津寓所居住。这位18岁的逊清皇帝,从未踏出过紫禁城一步,可谁知颠沛流离的生活将会持续他整个后半生。
▲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作为年轻的末代皇帝,溥仪当然不愿祖宗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他一直不遗余力找寻各类势力帮助,希望重新建立起大清帝国。1932年,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帮助下,于长春称帝,建立起伪满洲国,可实际上这只是日本为更好控制中国的一种措施,溥仪也只是一位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在逃亡途中被捕,开始了自己十余年的牢狱生活。1959年,溥仪被新中国特赦,成为第一批特赦犯,在国家帮助下,溥仪先后在北京植物园、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工作,生活平静闲适。
▲伪满时期的溥仪
021967年,溥仪因尿毒症病逝于北京,享年61岁。溥仪一生曾结过四次婚,有五位妻子,可是都并未留下一儿半女。有人认为,这种情况多是由于清朝皇室实行族内通婚的原因,导致溥仪自小就没有良好的生育能力;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溥仪被迎入皇宫后,遭受到清宫中众多宫女摆布,生育能力因此丧失。这位皇帝和自己的叔父光绪、同治一样,都没有为爱新觉罗家族添子添丁,不过溥仪的弟弟们却有后人延续血脉。众所周知,溥仪的弟弟溥杰曾婚配日本华族女子嵯峨浩,生下两个女儿,事实上溥仪还有一位弟弟溥任,育有五个孩子。
▲醇亲王府近照
作为醇亲王载沣幼子,溥任和哥哥溥仪、溥杰不同,他并没有像哥哥们一样家喻户晓。1918年,溥任出生于醇亲王府中,当时醇王府早已家道中落,父亲载沣已在家中赋闲多年。由于家中还有一定产业,溥任自小也接受过良好教育,书画方面造诣较高。1932年,溥任曾随父亲载沣一起,前往伪满洲国看望长兄溥仪,兄长在日本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样子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回到北平后,溥任帮助父亲打理家中事务,并在1947年和父亲一起创办了北京竞业小学,自己担任校长和老师。新中国成立后,溥任一直深耕于教育事业中,并热心于公益事业,无私帮助了许多人。2015年,溥任在北京去世,享年97岁。
▲溥任旧照
溥任一生育有三子二女,长子金毓嶂,曾就读于原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之后主动前往青海从事野外勘探工作,在外辛劳工作十余年后回到北京。1985年,金毓嶂在北京崇文区环保局从事技术类工作。十四年后,他担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奋斗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次子金毓峑,则热衷于大气污染控制理论、技术和工程的研究,在学术界也是成就斐然,先后在国内外各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凭借出色的学术和科研能力,金毓峑曾担任北京工业大学校党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委员等职。幼子金毓岚继承父亲志向,成为了一名平凡又伟大的人民教师,曾在朝阳区和平街一中担任语文教师。由于金毓岚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有效的教导方式,同事和学生对他都十分尊敬和喜爱。
结语作为皇室后裔,溥任的三个孩子都是新中国的栋梁之才,在各行各业中为建设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打破皇族枷锁,凭借自己任劳任怨和不卑不亢的精神赢得世人尊重,这样为人处世态度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参考资料:
《我的亲半生》《醇亲王府回忆》
末帝溥仪一生无子,弟弟膝下却有五个孩子,其中三个都是国家栋梁
引言作为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这位三岁登基,六岁逊位的末代皇帝一生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溥仪一生曾称帝三次,不过都是受他人控制的傀儡皇帝,可谓命运多舛,可以说溥仪的一生是半部晚清宫史。
1906年,醇亲王府迎来了第一位长公子,他是第二代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晚清重臣荣禄的外孙,光绪皇帝去世后,身为亲侄的溥仪被推上皇帝宝座,成为大清王朝第十二位皇帝。当时溥仪不过三岁,还是个整日啼哭的稚童,面对偌大的大清帝国,他根本不知道伺机而动的改革浪潮早已萦绕在中华大地的天空上。
▲隆裕太后及幼年溥仪剧照
011912年,隆裕太后以溥仪名义发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276年的清王朝就此落下帷幕,有袁世凯代表北洋政府所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保证下,溥仪和众多皇室成员并没有被撵出皇宫。在皇宫中,溥仪依旧过着安稳富足、无忧无虑的小朝廷生活。然而事不遂人愿,溥仪的小朝廷最终还是在北洋将领鹿钟麟的逼迫下沦为泡影。1924年,溥仪被迫搬出皇宫,前往天津寓所居住。这位18岁的逊清皇帝,从未踏出过紫禁城一步,可谁知颠沛流离的生活将会持续他整个后半生。
▲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作为年轻的末代皇帝,溥仪当然不愿祖宗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他一直不遗余力找寻各类势力帮助,希望重新建立起大清帝国。1932年,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帮助下,于长春称帝,建立起伪满洲国,可实际上这只是日本为更好控制中国的一种措施,溥仪也只是一位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在逃亡途中被捕,开始了自己十余年的牢狱生活。1959年,溥仪被新中国特赦,成为第一批特赦犯,在国家帮助下,溥仪先后在北京植物园、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工作,生活平静闲适。
▲伪满时期的溥仪
021967年,溥仪因尿毒症病逝于北京,享年61岁。溥仪一生曾结过四次婚,有五位妻子,可是都并未留下一儿半女。有人认为,这种情况多是由于清朝皇室实行族内通婚的原因,导致溥仪自小就没有良好的生育能力;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溥仪被迎入皇宫后,遭受到清宫中众多宫女摆布,生育能力因此丧失。这位皇帝和自己的叔父光绪、同治一样,都没有为爱新觉罗家族添子添丁,不过溥仪的弟弟们却有后人延续血脉。众所周知,溥仪的弟弟溥杰曾婚配日本华族女子嵯峨浩,生下两个女儿,事实上溥仪还有一位弟弟溥任,育有五个孩子。
▲醇亲王府近照
作为醇亲王载沣幼子,溥任和哥哥溥仪、溥杰不同,他并没有像哥哥们一样家喻户晓。1918年,溥任出生于醇亲王府中,当时醇王府早已家道中落,父亲载沣已在家中赋闲多年。由于家中还有一定产业,溥任自小也接受过良好教育,书画方面造诣较高。1932年,溥任曾随父亲载沣一起,前往伪满洲国看望长兄溥仪,兄长在日本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样子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回到北平后,溥任帮助父亲打理家中事务,并在1947年和父亲一起创办了北京竞业小学,自己担任校长和老师。新中国成立后,溥任一直深耕于教育事业中,并热心于公益事业,无私帮助了许多人。2015年,溥任在北京去世,享年97岁。
▲溥任旧照
溥任一生育有三子二女,长子金毓嶂,曾就读于原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之后主动前往青海从事野外勘探工作,在外辛劳工作十余年后回到北京。1985年,金毓嶂在北京崇文区环保局从事技术类工作。十四年后,他担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奋斗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次子金毓峑,则热衷于大气污染控制理论、技术和工程的研究,在学术界也是成就斐然,先后在国内外各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凭借出色的学术和科研能力,金毓峑曾担任北京工业大学校党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委员等职。幼子金毓岚继承父亲志向,成为了一名平凡又伟大的人民教师,曾在朝阳区和平街一中担任语文教师。由于金毓岚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有效的教导方式,同事和学生对他都十分尊敬和喜爱。
结语作为皇室后裔,溥任的三个孩子都是新中国的栋梁之才,在各行各业中为建设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打破皇族枷锁,凭借自己任劳任怨和不卑不亢的精神赢得世人尊重,这样为人处世态度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参考资料:
《我的亲半生》《醇亲王府回忆》
“八爷党”后人今何在:老八最惨绝嗣,老十四后人成北京风水大师
电视剧里的“八阿哥”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给大家聊一聊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赫赫有名的“八爷党”的后人情况。
01、通常来说,“八爷党”指的是康熙帝的第八子胤禩、第九子胤禟、第十子胤䄉以及第十四子胤禵。
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八爷党”的首领是有变化的,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前,“八爷党”的核心是“八阿哥”胤禩。
和电视剧所表现的不一样,在“二阿哥”胤礽被废的时候,康熙帝的皇长子胤禔在提议自己可以帮康熙帝杀死“二阿哥”的同时,还推荐了“八阿哥”胤禩作为康熙帝新的皇太子。
允禔言於上,谓相士张明德言允禩后必大贵,上大怒。
现在不知道胤禔是出于什么目的在康熙面前举荐胤禩,但是胤禔确实是把胤禩坑惨了。
康熙帝之前从没有想过除了胤礽和胤禔之外,他的儿子里还有一个人悄悄地积蓄力量,势力竟然大到自己的大儿子都要保举他当太子的地步。
自幼父母双亡的康熙本来就没有安全感,这一下,危机意识更是直接拉满。
更别说康熙为了快速解决“危机”,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要把胤禩先控制住的时候,他的第十四个儿子胤禵居然为了他的八哥忤逆康熙这个父亲,居然擅自站出来为胤禩求情,直接导致康熙帝再一次失态,差点拿刀劈了胤禵。
而至此之后,康熙对胤禩,是完全把胤禩当做政治对手看待;而胤禩和胤禟这两个“八爷党”核心也很清楚这一点。
电视剧里的“八阿哥”
所以当康熙五十年,胤禵越来越受康熙帝重视的情况下,“八爷党”的首领其实已经悄然发生了转移,胤禵成了这个“八爷党”的首领。
胤禟甚至公开为自己的十四弟造势,不惜以皇子之尊,自我贬低抬高胤禵:
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当然,雍正帝继位后“八爷党”遭到了严酷的打击,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所体现,这里兰台就不说介绍了,兰台主要说说“八爷党”这四位皇子他们的后人情况。
电视剧里的“八阿哥”
02、这里最惨的是八阿哥胤禩,因为他这一支到了光绪五年就正式绝嗣了。
八阿哥胤禩只有一个儿子弘旺,也不是正福晋所出,而是胤禩的汉人妾室张氏生的。由于胤禩在雍正朝很快就被收拾了,所以他还没来得及给张氏抬旗,结果就是张氏到死都是汉女身份。
换言之,弘旺是康熙孙子里唯一一个正儿八经的“满汉混血”。虽然康熙孙子里“满汉混血”多了,但是只有张氏是一直到死都保留着汉女身份的。
弘旺的一生真的非常惨,雍正帝最开始为了装样子封弘旺为贝勒,没几天就把他的贝勒爵位给削了,还给他改名观音保。
雍正四年就被撵到热河“囚禁”了。(其实就是在热河闲住)
之后在雍正八年,弘旺又被从热河迁回北京,在毗邻宫城的景山,与三伯胤祉、十四叔胤禵当邻居。
弘旺在景山可比在热河日子难过多了,他被禁锢的地方门窗都被封死了,只有一砖洞以通饮食。
乾隆继位后虽然把弘旺放了出来,但是弘旺,或者说胤禩这一支就成了“红带子”, 弘旺自己每个月领3两银子。
弘旺一共有三个儿子,活到成年的有两个,分别是二儿子肃英额与三儿子永明额。
其中三儿子永明额算是最有出息,在道光朝做到了领侍卫内大臣的职务。顺便说一句,永明额活到了道光二十一年,终年84岁。
不过肃英额与永明额的子孙繁衍能力不行,肃英额的六个曾孙都没有后裔;而永明额的唯一活到成年的孙子在光绪五年死了。
这一下,胤禩就正式绝嗣了。
不过胤禩的女儿以及外孙女、外曾孙女都曾经生儿育女,所以胤禩虽然绝嗣,但是他的血脉并没有彻底断绝。
电视剧里的胤禟
相比胤禩,“九阿哥”胤禟更惨。
因为雍正与乾隆这对父子更不待见胤禟,以至于胤禟的长子弘晸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解除圈禁状态,此时弘晸已经72岁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胤禟的儿子们在乾隆朝可以说没有得到任何照顾,默默无闻。
这也导致了胤禟的后人在之后的历史中毫无存在感。
可以说,胤禟的后人是目前康熙后人里最低调,最没有存在感的;说不好听点,连一个区政协委员都找不出来。
电视剧《雍正王朝》
03、相比之下,“十阿哥”胤䄉与“十四阿哥”胤禵后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
说起来有趣,别看“十阿哥”胤䄉被雍正帝称为“兄弟中粗鄙无用之人”,胤䄉也以在康熙帝儿子里不爱读书著称,但是他的后人里却出现了好几位文化人。
首先就是他的第六子弘晙(实际上的第二子),他在清代诗坛也算是有一席之地,现存弘晙的诗词看上去比乾隆帝写得好:
炎歊避何处,万竿凉可沐。移榻就此君,相与媚幽独。
娟娟净绿阴,瑟瑟戛苍玉。爽气何泠然,素襟亦静穆。
梦期子猷来,枕边风簌簌。
而到了他的玄孙奕泽(胤䄉第六子的后人),更是考中了进士,并且在嘉庆朝做到了盛京工部侍郎的职务。
清代宗室考科举的不少,可是考上的却是凤毛麟角,别说进士,举人都没多少,奕泽能考上进士,确实算是宗室里的文化人。
当然这也和乾隆帝不待见胤䄉,他的辅国公爵位是不能传代的,胤䄉死后他的儿子就变成了无爵位的闲散宗室,这种情况下想要出头,也确实只能选择考科举。
电视剧里的胤禵
进入民国,“十阿哥”胤䄉的后人还出了一位将军,这就是溥燻,他在晚清曾是候补笔帖式,当过北洋政府的陆军部次长。
不过从史料看,溥燻虽然职务很高,但是应该是比较清廉,因为他病死后没多久,儿子毓墀在20世纪30年代把从胤䄉传下来的主宅都卖了。
“八爷党”里后人境遇最好的自然要算是“十四阿哥”胤禵的后人。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他毕竟是和雍正帝一母同胞,乾隆更要善待自己这个唯一的亲叔叔。
所以胤禵的四个成年儿子在乾隆朝过的都不错。
就连最不受乾隆帝待见的胤禵长子弘春的儿子里也出了两个头等侍卫,对了,鸦片战争时损兵折将的奕山就是弘春的曾孙。
虽然奕山屡屡丧权辱国,但是皇帝对他还不错,还给了他一个一等镇国将军的爵位。
胤禵的后人在清朝混得算是“八爷党”后人里最好的,名人有伊犁将军奕山、侍郎载鷟、左副都御史奕年、内阁学士载昌、侍郎奕毓、内阁学士载庆等人。
不过就目前而言,胤禵后人里名气最大的是北京城著名的“风水大师”爱新觉罗·焘纯。(金焘纯)
根据金焘纯先生的工作室“正名庐”官网介绍:“正名庐专起人名,公司名,品牌名,园林建筑名,兼营代撰楹联,编拟各类碑文,祭文等。”
香港《凤凰周刊》曾经报道过金焘纯以及他的“正名庐”。
以上就是“八爷党”后人的情况,大家如果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爱新觉罗后人去哪了?此偏远小镇藏着满清皇族后裔,依旧崇敬祖先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的时代结束之后,头顶着皇族光环的清代统治者的爱新觉罗这个姓氏,依旧是熠熠生辉。在不少影视作品或者是文学作品中,这个姓氏也时常能够见到,不仅是个金字招牌,而且还很有市场。但是在清廷刚刚覆灭的时候,人们对于这个姓氏的态度和看法可是与现在大不相同。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致使近代社会的中国落后挨打都由爱新觉罗氏人来背锅,寻常百姓都对这个姓氏的族人没有好评。所以在中国刚刚从封建帝制的时期走出来的时候,其族人都不敢提自己的姓氏,怕被人发现自己是末代王朝的皇室后裔。
为了避免招致灾祸,他们将自己的真正姓氏隐去,开始改为“金”或者“赵”姓。而之所以他们的后人在改姓的时候将其改为“金”这个姓氏,是因为他们姓氏之中的这个“爱新”在满族语言中有着黄金的意思。
直至今日,虽然没有人再揪着这个末代皇帝的姓氏不放了,但“爱新觉罗”的姓氏倒也特别的稀有罕见了。但事实上,“爱新觉罗”这一个姓氏在满族里不算是什么大姓氏,甚至满足八大姓里都没它的位置。满族居民的原住地的在我国的北方,尤其是东北一带。这个游牧民族当初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过来,之后绝大多数的人便就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带定居,没有再选择回到自己北方的家乡。
虽然贵为皇室后裔,但是这些后人们的生活都十分低调,一方面不想因为这一特殊的身世而招来不必要的纠纷。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过度沉迷于历史之中,封建帝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他们也已经算是普通人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现如今雍正大帝的第九代子孙启功就不愿提及自己的姓氏,虽然是皇族后代,但是他却坚定说自己就是叫启功,姓启名功,与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无关。
虽然一部分人是如此,但并不是所有的爱新觉罗都如此回避自己的姓氏。在东北地区,有一个偏远的小镇泥塔村里便住着很多的清王朝的后人,他们虽然已经不再延用爱新觉罗这个姓氏,但依旧以自己的血脉为骄傲,并认为清朝历代皇帝都是中华大国名垂青史的优秀帝君,尤其是康熙大帝更为千古一帝。
这是爱新觉罗氏族的一个旁支,在清朝时期本来也是住在京城的贵族,但是因为犯了命案逃难于此。
而且这个小镇上的居民们在风俗习惯上也留存了不少满清皇室的传统,他们举止温文尔雅绝不高声喧哗,不着狗皮不吃狗肉,同时家里还会供奉清朝帝君的画像。每逢重要节日的时候,他们还会聚在一起祭祀祖先。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他们还不与外族人通婚。
住在泥塔村的爱新觉罗氏后人们,至今仍然尊敬着他们那贵为皇室的祖先。
参考文献:
1. 《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金启运 新华出版社
2. 《爱新觉罗氏的后裔们》蒋芫苇、隋鸿跃 上海人民出版社
爱新觉罗后裔的“百家姓”概述
作者 宫银强
清末民初,满族后裔们纷纷改汉姓,爱新觉罗后裔们亦是如此。其实在1937年编修的《爱新觉罗宗谱》中,我们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民国出生的少部分人呈报信息的时候,就带着汉姓。结合冯其利先生的《爱新觉罗后裔寻访录》,对目前已知的冠汉姓情况加以简述。
爱新觉罗后裔冠汉姓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没有规律可循,主要是以“金”、“肇”、“赵”三姓为主。冠姓金,是因为老姓爱新觉罗的 “爱新”为“金”之本意;冠姓肇,源自于努尔哈赤追封其六世祖孟特穆为肇祖原皇帝,“肇”为“起始”之意。后因汉姓中无“肇”姓,于是很多支爱新觉罗后人把“肇”简写成“赵”,有的观点说成是赵徽宗之后代,纯粹是无稽之谈。还有肇的同音字“兆”姓。
启族先生手书本支家谱
“爱新觉罗”这个老姓,现如今有少数保留老姓之外,又分化出“爱”、“新”、“罗”三个姓,爱姓又分出同音字的“艾”姓。比如肃武亲王后裔艾克、爱达海。清代皇族辈分按“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排列,有爱新觉罗后裔便以字辈为姓。康熙二十三子允祁后人易仰闫,因其父奕元排“奕”字辈,便选择同音字“易”为姓;塔拜支义灜后人,开始姓“义”后改“易”。汤古代后人伊恒勤,因先辈名伊勒图善,便改为“伊”姓;多铎后人宜峰姓“宜”;“奕”的同音姓还有“衣”、“依”。惠王府后人溥钥中、塔拜后人毓新、褚英后人恒道志、弘昼后人启功等诸位先生,分别以“溥”、“毓”、“恒”、“启”为姓。同音姓有“普”、“浦”、“玉”、“遇”、“郁”、“裕”、“亨”、“衡”。“焘”为多音字,本音“道”,但沈阳的后裔读“涛”,后人便以“涛”为姓,如涛子玉。
三祖索长阿支。红带子沟后人以“常”为姓,另外太祖努尔哈赤之弟穆尔哈齐、康熙之弟恭亲王常颖、豫亲王多铎后人都有“常”姓后人,如首都图书馆常林先生。还有“常”的同音字“长”为姓氏。二道沟有“洪”姓,如洪启廉、洪启明,五祖包朗阿后人等多支也有洪姓后人,如洪海波先生。在腰站村续谱的过程中,还发现了“汤”(汤武涉家)、“苏”(居哈尔滨)、“宗”(宗启家)三个姓。绰奇阿注库后人有从妻姓“杜”的,还有姓“宁”的;龙敦后人在河北涿州改姓“红”;飞永敦后人钟寿民改姓“钟”,另外塔拜后人钟声先生一家也姓钟。除此之外,三祖后人还有冠“恩”、“荣”、“焦”、“廉”姓的,康熙帝的兄长福全后人也有荣姓,如荣清茂。前旧金山夫人林进敏女士、塔拜后人林全一家、阿济格后人林绍仪都是冠“林”姓。
褚英支。有沈阳后人尤佛保,因先祖名有善、有春,便改“有”的同音字“尤”为姓,同宗郭向辉先生一家改姓“郭”;广庄璘、广承茂以“广”为姓,本家德裕之女德静陆冠“德”姓;苏努后裔吴厚泽先生以“吴”为姓;都统多文之孙寿祝衡以“寿”为姓;长顺后人徐永吉以“徐”为姓。北京联合大学赵允溪教授兄弟四人分别姓“赵”、“王”、“高”、“金”,兄弟四人四个姓,也不失为爱新觉罗家族姓氏一美谈。
康熙帝第十子允䄉玉牒(现存于国家图书馆)
代善支。末代顺承郡王文葵后人以“文”为姓。克勤郡王后人书画家于象新先生,其伯祖于莲客和祖父于鸳寿在呈报《爱新觉罗宗谱》信息时,便改姓“于”。瓦克达后人何锡昆改姓“何”,弟弟过继给父亲何松锡的曹姓好友改姓“曹”。
努尔哈赤第四子汤古代后裔来自于同母弟塔拜后人过继,增祉一支冠“增”姓。塔拜满堂后人双伟斌先生编录的《双禄支谱》,收录该支“双”、“凤”两姓的情况。满堂后人鹏安一家冠“鹏”姓;章耀原名彰耀,后改“章”姓;满堂还有冠“千”、“和”、“尚”、“景”、“隆”、“柏”诸姓。塔拜满都户后人还有冠“惠”姓。上述同音姓还有“谦”、“会”两姓。
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后人曾敬春改姓“曾”、全若兰改姓“全”、善雅华改姓“善”。郑亲王济尔哈朗后人也有姓“全”的。皇太极第七子常舒后人黄自勇一支改姓“黄”。允祉后裔有改姓“韩”的;弘昼后人启功之弟书法家启骧一家姓“狄”;该支后人李雪改姓“李”,也有一户随母姓“周”。在秦皇岛的近支有冠“张”姓的。康熙第十子允䄉后人恒田冠姓“杨”;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后人有冠“庄”姓的。多尔衮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后人岑铁权一家冠“岑”姓、忠厚之子忠承平先生冠“忠”姓,还有冠“英”姓的。豫亲王多铎后人华恕一支改姓 “华”。
穆尔哈齐后人穆和平先生一支冠“穆”姓;熙洽后人以“熙”为姓,同宗有改姓“明”的;霍伦后人霍荣顺先生改姓“霍”;庚镇戈先生以父亲庚仁首字“庚”为姓。还有冠“汪”、“桂”、“昆”为姓的。舒尔哈齐三子扎萨克图后人以姓“海”为多数,但葆宏志先生一支姓“葆”,晏植权先生一支姓“晏”。
辽中蒲河密雅纳支谱(第四版)
五祖包郎阿后人佐海峰一家改“佐”姓;宝恒志一家改“宝”姓,同音姓还有“保”;民国上将朱继先改姓“朱”。此外,爱新觉罗后人随姓其他满族大姓的,因为与富察氏通婚频繁,于是跟富察氏后人改姓“富”、跟瓜尔佳氏后人改姓“关”,还有姓“那”、“鄂”、“佟”、“郎”的。另外,还有一些老姓,比如腰站的赫恩泰冠“赫”姓,但后人又改回“肇”姓;塔拜满都户后人择善开始姓“择”(东北方言音摘),后改为“摘”姓,但子孙以字辈“毓”为姓。还有“安”、“白”、“吉”、“延”、“程”、“承”、“希”、“陆”、“路”、“勇”等姓。
因笔者联系有限,也会有统计误差,还望知情的爱新觉罗后裔们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