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苏联斯大林时期主要领导(苏联斯大林)

苏联斯大林时期主要领导(苏联斯大林)

长津湖战役胜利后,斯大林终于不再犹豫:苏联空军,立即入朝参战

看了《长津湖》的观众或许都有个疑问,电影里的美国空军为何敢如此嚣张?我们的空军都去哪里了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对付这群空中强盗呢?

笔者要说的是,在长津湖战斗,我军确实拿敌机没有丝毫的办法。因为我们没有空军,甚至连防空炮都没有,只能任由敌机予取予求。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斯大林终于松口,正式将强大的苏联空军派到了朝鲜战场。

一、斯大林的犹豫

自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争出现了根本性的逆转。由于美军的前后夹击,10万北朝鲜军队彻底崩溃,金日成政府已经危在旦夕。随后,麦克阿瑟不顾新中国的一再反对,悍然越过了38线。就在第二天,也就是10月8日,毛泽东提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彭德怀统帅大军入朝作战。

正当数十万大军已经箭在弦上,刀已出鞘,迅雷击出时,毛泽东突然命令暂缓出兵,并且命令彭德怀立即回京。原来,周恩来和林彪在莫斯科发来消息——斯大林食言了。

在彭德怀准备出兵之时,周恩来和林彪已经在奔赴苏联的路上,他们也有自己的任务,那就是要求苏联给予必要的军事援助和空军支持。早在数月之前,中苏两国就达成了协议,由中国人出地面部队,苏联则出武器和空军进行配合。

然而到了莫斯科,斯大林却过表示苏联立即出动空军,是有困难的。对于斯大林的托词,周恩来感到非常震惊,他曾回忆说:

“我们中央本来就有两种意见,一种出兵,一种不出兵,分歧很大。现在好不容易达成了出兵共识,我们只要求苏联提供空军掩护,只要求苏联提供武器和弹药,提供陆军轻武器供我们仿制。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

对此,斯大林自然知道自己理亏,然而他依然表示,可以满足中国抗美援朝所需的飞机、大炮和坦克,但是苏联空军并没有准备好,需要等两个月或两个半月才能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作战。中国若不愿意出兵,就让金日成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

很显然,斯大林是将朝鲜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中国。他想让中国人先去打,然后看看美国人的反应再决定进退。

从斯大林的角度看,他的做法非常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毕竟苏联刚刚经历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达到2700万人,国内满目疮痍、惨不忍睹。相比之下,美国本土没有遭遇大战,国力正处于巅峰。虽然美苏都是超级大国,但是当时苏联的实力依然远逊于美国。

因此斯大林是投鼠忌器,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才祭出这个釜底抽薪之计,让中国人打头阵,看看美国人的实力。

接到电报后,毛泽东极为震怒,甚至动了召回彭德怀,取消出兵的心思。然而毛泽东毕竟高瞻远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古以来,唇亡齿寒。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北朝鲜被侵占,将在地缘上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因此毛泽东最终毅然决定:“即使苏联暂缓出动空军,我们中国人也要克服千难万险,出兵援朝。”

因此毛泽东给周恩来去电:“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从周恩来那里,斯大林得到了中国决议出兵的消息,不禁非常感动:“中国同志好啊!”

就这样,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完全没有空军掩护,拿着“万国牌”武器入朝参战了。进入朝鲜后,朝鲜的同志曾问我们:“你们有飞机吗?”我们的官兵只是摇摇头。谁知朝鲜的同志们失望地说:“没戏了,美国人的飞机太厉害了,你们打不过的!”

然而我们的军队自诞生以来,就以弱击强,就是顶着敌人的空军一路打过来的。以前能胜,现在也能打胜!

二、长津湖战役,美国空军肆虐

志愿军入朝参战后,首先在云山大破美军王牌——骑兵一师,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第二次战役中,第九兵团的15万大军火速赶赴东线战场,在长津湖地区布下了天罗地网,并将美国王牌师——陆战一师囊括于其中。

若陆战一师遭到全歼,对于美国全军乃至于全国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因此,美国出动了4艘大型航母、2艘护航航母以及1艘轻型航母。同时在临近的连浦机场集中了4个F4U海盗攻击机中队,舰载机和陆基飞机达到500架之多。这是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军最大一次航空兵力集结。

这些战斗机一面为陆战一师空投补给,运送伤员,一面不分昼夜地对长津湖附近的志愿军进行狂轰滥炸,阻挠志愿军集结兵力。

在发现我军没有任何防空力量之后,美国空军便对我军以及我军的后勤线进行了肆无忌惮的轰炸。他们白天炸,晚上也炸。由于我军缺乏防空经验,因此在入朝之初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其中运输卡车损失尤为严重。

汽车被炸光后,美军便将目标指向了我军的畜力车,有时整个编队的B-29重型轰炸机会将全部炸弹倾泻到单独一辆在公路上行走的牛车之上。

由于我军缺乏防空力量,因此美军常常会对我军进行超低空空袭。毕竟当时的武器都是非制导武器,命中率不是很高。因此飞行高度越低,命中率就越高。因此,美军为了扩大战果,经常会肆无忌惮地进行“超低空炫技”。

有记载称,在朝鲜战场,很多美国战机都几乎是贴着地面飞,甚至敢于穿越桥洞追击我军。敌机的高度低到什么程度呢?根据许多志愿军老战士回忆,有时候甚至连飞行员的眼睛是什么颜色都能看清楚。

而这一点,在电影之中也有所表现。在电影中,敌机甚至敢在我军步枪射程内肆意地扫射和投弹,我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看到这里,或许有读者要问了。敌机都飞得那么低了,为何不用手中的枪进行还击呢?原来,我军当时没有制定针对低空敌机的战法。零星的地面火力,不仅打不到敌机,反而会暴露位置,招致更可怕的空袭。因此志愿军总部严令各部,不准用轻武器进行还击。

而这也更加助长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长津湖战役,美国空军出尽了风头。一方面,敌机切断了我军的补给线,导致前方粮食、弹药和棉服奇缺,造成了大量非战斗减员;另一方面,美国战机狂轰滥炸,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装备损失,迟缓了我军围追堵截的速度,最终导致陆战一师逃出生天。

我军虽然在长津湖战役中击败了美军,但美国空军却依然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制空权实在太重要了。

然而我国百废待兴,人民空军依然还很弱小。空军不比陆军,是一个技术兵种,由弱到强绝非一夕之功。不说装备,就说飞行时间。我军战斗机飞行员仅仅只有数十小时的训练时间,而美国空军却动辄数百甚至数千小时。从熟练度来说,我军还不能和美军相比。

因此,我军想要弯道超车,获取先进飞机、培训优秀飞行员,就必须得到苏联的支持。而在朝鲜战场,苏联空军的参战是刻不容缓的。

长津湖战役后,斯大林的态度会有所松动吗?

三、斯大林不再犹豫

虽然斯大林一开始拒绝向朝鲜派遣空军,但实际上斯大林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就在中国决心孤军奋战之时,苏联空军也在进行着紧张地整编和集结。

早在中国入朝之前,苏联空军便组建了第144、第17、第328和第20歼击航空师,准备前往中国。

10月25日,志愿军与美军交战后,斯大林立即拍板,同意苏联空军在安东担任防空,并可以飞越中朝边境。

到了11月1日,美军战机飞临安东,苏联别洛夫航空师的米格15战机从安东起飞,击落了两架F-82战斗机。地面上的高射炮,也击落了两架。在11月1日至12日的几次战斗中,共击落美国战机21架,包括2架B29重型轰炸机。

虽然苏联空军确实参战,但其作战范围却仅限于从安东到鸭绿江一带,因此没能为我军的后勤线提供保障。我军的辎重部队,依然饱受美军狂轰滥炸之苦。

但是长津湖战役后,美国溃不成军,数十万“联合国军”疯狂窜过三八线,我军收复了除襄阳之外,几乎所有的北朝鲜失地。

志愿军的辉煌胜利,以及“联合国军”的溃败增加了斯大林的信心。于是他将大量苏联飞机以及地勤人员派往中国,并开始将米格15战斗机移交给中国。

一开始,苏联空军的任务只是防止美国空军对中国境内目标进行空袭和侦查,歼击机不得越过鸭绿江。但是斯大林发现,这条禁令对实际作战非常不利,而且难以执行。因此斯大林不再犹豫,他下达指令:

“苏联空军可以越过鸭绿江,保护北朝鲜中国志愿军的后方,特别是从鸭绿江到清川江的交通线。”

从此以后,苏联空军正式入朝作战。在苏联空军的保护下,美国空军已经不能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地轰炸我军在鸭绿江上的目标。在以往,美军敢于在300米的低空进行轰炸。但在苏联飞机的威胁下,美国战略轰炸机只能升至7000米的高空进行投弹,大大降低了投弹的准确性。

战争开始以来,美国的空中优势第一次被打破。

然而随着我军的不断南进,后勤补给线一再延长,苏联空军的作战再次出现了局限性。在清川江以南,我军的补给线依然遭到美军的狂轰滥炸,物资调动和部队调动依然很困难。

彭德怀后来在战场总结会上说:“我军是以一军对三军,一线对三线。我方只有陆军,敌军是海陆空三军;我方只能在陆地战线上打击敌人,而敌人除了陆地战线,还可以从空中和海上对我进行攻击。”

为此,彭德怀在回国期间,还专门寻求了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扎哈罗夫大将的帮助,希望苏联能够提供更多的空中支援。然而对此,扎哈罗夫却保持了沉默,结果导致彭德怀大发雷霆,还拍了桌子。

事实上,扎哈罗夫还没有得到国内的指示,自然不敢对彭德怀做出任何承诺。在当时,苏联空军参战依然是秘密的。苏联驻华空军从上到下,都身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服装。斯大林非常担心,苏联空军入朝参战可能导致美国的强烈反弹,乃至于招致世界大战。

然而彭德怀和扎哈罗夫的争吵,却反而推动了事情的解决。1951年3月1日,毛泽东审定、周恩来拟定了一封电报,并且告知了斯大林。在电报中,毛泽东提到彭德怀强烈希望苏联尽快派遣空军进驻朝鲜境内,掩护中朝两军的交通。

这一次,斯大林异常地爽快,仅仅2天后,他便回电:

“如果你能在丹东地区留两个中国空军师掩护当地的电站和交通线,我就将同意别洛夫将军指挥第151和第324两个歼击师转移到平壤,并将派遣高射炮掩护机场”。

这些情况充分说明,斯大林对于使用苏联空军问题的考虑,确实比中国出兵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显然,如果不是对毛泽东和他的人民军队有了信心和信任感,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虽然由于美军的破坏,苏军始终未能进驻平壤。但是随着庙沟、大堡和大孤山三个机场的建成,大批苏联空军的后续部队,也加入到掩护中朝联军后方的战斗中来了。

在1951年春,苏联空军在朝鲜上空取得了优秀的战果,成功掩护了鸭绿江大桥的运输任务,对中朝联军的运输线也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

后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的王海将军回忆:

“战争初期,我军空军还十分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苏联人完成作战任务。因志愿军还未经过夜航训练,还不具备夜间作战的条件,夜间作战也由苏联空军承担。”

虽然苏联空军无法阻止美军对朝鲜中部和东部地区机场和交通线的轰炸和袭击,但是在朝鲜西北部鸭绿江至清川江上空,中朝苏三国空军已经占据了一定优势。

四、米格走廊

自1951年8月开城谈判破裂后,美国又恢复了大规模的轰炸。苏联空军立即出动,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

10月30日,44架米格15战机突袭由21架b29轰炸机和200架护航战机组成的美国机群。美国人猝不及防,被击落了12架B29轰炸机。

由于B29轰炸机太过昂贵,被击落一架后损失极大。因此美国远东空军下令禁止B29战略轰炸机在白天飞入朝鲜西北部地区。没有B29这种重型轰炸机的威胁,让我军的运输线变得大为顺畅,而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

米格15歼击机,已经成为让美国飞行员日益感到畏惧的可怕敌人。而鸭绿江至清川江的上空,也被美国飞行员称为“米格走廊”。

从此以后,我军前线官兵不再爬冰卧雪,军粮也不再是难以下咽的炒面,而是大米、猪肉以及水果罐头。同时,苏联的先进装备也不断被运往前线,其中就包括威力强大的喀秋莎火箭炮。在炮战中,我军已经能够不落下风。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空军在朝鲜的作战依然受到了斯大林的种种限制。例如他严禁飞机从苏联领土起飞作战;苏联飞机要消除一切自身的标志;有的伪装成中国飞机,有的伪装成朝鲜飞机;所有朝鲜飞机都要穿中国军服,并写下保证书,宣誓绝不透露自己曾在朝鲜作战。更令人称奇的是,苏联飞行员在空中通信时不准用俄语,而是尽量用中文。

更为重要的是,不能有苏联飞行员被俘,因此斯大林严禁米格飞机跨越平壤——元山一线追击敌人,即不能飞越39线。39线以南的空域,则交给中朝联合空军守护。

然而事实上,美军早就发现了苏军参战的消息。在飞机的无线电中,美军截获了苏联飞行员们的通话,分明就是俄语。要求苏联人用中文进行通信,既不安全,也不现实。

与此同时,当美国飞机和苏联飞机相互交错之时,美国飞行员曾看到了欧洲白人的面孔。

但有趣的是,美国当局认为有必要保持沉默并封锁消息,毕竟美国人也害怕导致世界大战。艾森豪威尔政府曾表示,必须将苏联空军参战的消息束之高阁,因为这样将形成与俄国开战的巨大压力。这是莫斯科和华盛顿的一种默契。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先后派10个航空师和4个高炮师参战,轮番参战的空军人数多达72000余人,战机起飞64300架次,击毁敌机1106架,自身则损失飞行员120人、飞机335架。不得不说,苏联空军在朝鲜战争的空战中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苏联空军的参战也代表着斯大林对我军以及新中国认识的提升。在朝鲜战争中,苏联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大和潜力。从1950年开始,苏联对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不仅初步实现了装备的现代化,同时还为后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