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心的字有哪些字旁的字组词(心的字有哪些字)

心的字有哪些字旁的字组词(心的字有哪些字)

十六字令 . 星

十六字令 . 星

星,夜晚天晴现澈莹。

陪同月,无论亏或盈。

星,最亮金星叫长庚。

地球转,黎明变启明。

星,为首天枢北斗成。

形如勺,柄动移不停。

星,泪水滴流雨雪成。

红尘外,宇宙有神灵。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心\"字为什么没有月字旁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除了\"心\"字,其他四脏都是有月字旁。有月字旁的字,一般都是和躯体器官有关,为什么中国字里的\"心\"字没有\"肉月\"呢?因为在中医乃至中国文化中,\"心\"都是身心兼顾的,既包括了每天供血跳动的心脏,还包括每天思考、产生情绪的大脑,中医的\"心\"涉及灵与肉两个层面。

人是社会动物,人活于世,不仅要动脑,更要动心,只要动心,就有可能伤身,这一点,可以再来看看汉字里的\"病\"字。

\"病\"字的下面是个\"丙\",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之所以选\"丙\",而没有选\"甲\"或者\"乙\",是因为在天干地支中,\"丙\"字与\"心\"、与\"火\"是相对应的。古人之所以把与\"心\"、与\"火\"相关的\"丙\"放在\"病\"字之中,就是因为古人很早就发现,人之所以生病,和心理以及情绪脱不了干系。

举个很有意思的例子:癌症研究者发现,盲人得癌症的概率明显地低于\"明眼人\"!因为失明使盲人接受信息的量大打折扣,相比于每天在信息海洋中浸泡的我们,盲人的世界要素净得多,他们对生活的欲求也会低于正常人,这是他们能躲过癌症的一个关键点。这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提到。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颜色多了会使人眼盲,声音杂了会使人耳聋,味道浓了会使人丧失辨味能力,策马飞奔狩猎会令人心发狂,拥有贵重财货使人行动不便。圣人知道这些道理,便不断地充实自己,而不追求人人喜爱的五色、五味、五音、狩猎、财货……

从中医理论说,一个人的心,或者说情绪,总是被外界打搅,被外界诱惑,总是不静,心火就要盛,一旦不能实现,心情就要郁闷,就会引起疾病。从西医角度说,情绪的波动直接影响的就是内分泌,因为内分泌的全称是\"神经内分泌\",从名字就能看出内分泌和情绪的关系,而很多疾病的缘起就是内分泌的紊乱。尤其女性,甲状腺、胰腺、乳房、卵巢等,这些内分泌系统的靶器官发生问题的时候,如果往前回推的话,一般都有情绪紧张、心情压抑之类的负面心理经历……老子的这句话,看似是居于哲学层面的,其实有着翔实的医理支撑。

非但如此,中国还有\"仁者寿\"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仁义之人是会长寿的。这也绝非简单的道德诱导,而是实情,因为一个仁义之人,他的格局肯定是足够大的,性情肯定宽容、淡定,这种性情,看似是他对世界、对别人的态度,其实,这个态度会反馈到他自身,肯定会放自己一马,对别人、对这个世界,都不会有过高的欲求,也不会因为过高欲求不能实现而产生心理震荡,无论是内分泌,还是全身的气血运行都不会受到打搅,自然就可以长寿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著名的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曾经做客北京卫视的《养生堂》,从\"包容、宽容、从容\"的角度来解释健康养生,因为他从近三十年临床经验中发现,这种心胸的宽大能够增强健康,降低癌症等疾病的易罹患性。

节目中,主持人悦悦让何教授用一个词来概括传统文化的\"德\"字,何教授的回答是:\"容。\"这个\"容\",就包括了\"包容\"\"宽容\"和\"从容\",有这样的心态的人,他的大脑皮层是放松的,也就不会再干扰包括内分泌在内的\"下层\"。

我曾经去山东东阿阿胶公司参观,那里有一个全国乃至世界最全面的\"阿胶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和阿胶有关的所有历史资料、研究成果,其中有张照片令我印象深刻,是个来自台湾的老太太,看上去鹤发童颜,神态从容,气质优雅,她从小就在母亲的调养下吃东阿阿胶,去东阿是去拜谢的。

当时她已经一百岁了,居然还换了健美服,上台跳舞,无论从仪容上还是身形上,最多也就七十岁的样子,人们于是感叹阿胶的滋补效果。

阿胶对老人的保健作用肯定不能低估,因为它已经成了她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吃,这种滋补习惯,使体内的药物浓度恒定在一定水平,效果自然不用置疑。她能坚持吃阿胶,首先,她一定是个生活讲究的人;其次,她一定是个生活规律的人;其三,她一定是个生活平静的人,才容得她把这个养生的习惯坚持一辈子。这三个生活方式的特点,和她的个性是相互造就的,互相帮衬着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有这种平稳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阿胶的效果,就等于心身两个渠道同时在起作用,由此获得的健康受益,自然会超乎常人。

鲜为人知的语文知识,“心”“忄”偏旁区别,写诗的人更要听好了

蒋荣清

先前,我已经同大家了“心”字的蕴含的文化,今天想重复一下。

中国古人认为“一切由心造”,天地人等都是由“心”造的。“心”,一勾包三点,一勾即代表心脏的肉包,三点即代表心脏肉包里的灵性,灵性是“心”的主人,而肉包则是灵性的居所。

中国古人认为能动即神灵,一个生物或一个人,之所以鲜活,就因为心脏不停地搏动。中国古人认为灵魂就住在心脏里,心脏是灵魂器官,认为每一条血管都是心脏的延伸,血管里的每一个血细胞就是一个一个心脏复印体。中国古人进一步分析,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是血细胞演变的,因此身体即“心”的世界。

“心”的世界又因不同功能划分为不同器官区,比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而大脑是众器官之首,如百官之首的首相一样,也只所以大脑又称之为“首”“头”“脑”。

由此可知,中国古人认为,真正的“自己”并不是肉身,而是指驱动心脏的独特的“神灵”。由此而产生生死,阴间,阳间,因果,轮回,投胎等传统文化。意思是说,灵魂在心脏里面搏动那么这个人就活着,当灵魂逃离心脏,心脏当然就不可能搏动,心脏不动了血管就不流动了,血管不流动了,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也就不可能动了,那么这个人就是死了。

以上讲清楚了“心”蕴含的传统文化,再讲“心” “忄”这两个偏旁的区别就好懂多了。

造字的人,当然是有文化的,而且特别聪明的人。刚才讲了“心”的文化蕴含,那么顾名思义,凡是用上“心”这个偏旁的字,就是特指“心脏”不同的驱动功能,比如:意、愿、忘、急、思、想、感、忍、愁、恶、恩、忠、怠、憨、恐、慧、怒、慰、恋、惩、患、慈、怨、憋、愚、恕、忐、忑、恣等,“意”是心的“策划”功能,“愿”是心的“发动”功能,忘是心的“清除”功能,急是心的“促进”功能,思是心的“比较”功能,想是心的“思辨”功能,感是心的“情绪”功能,忍是心的“慈悲”功能,愁是心的“警觉”功能,恶是心的“生杀”功能,时间有限,就不一一解释了,请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忄”,是树立起来了的“心”, 顾名思义就是动心以后的各种心理活动状态,比如: 悃、怕、情、慢、慌、悄、忙、惊、恨、憎、怏、悔、恍、愉、性、愧、悟、愤、恬、恼、懦、怡、悦、忧、怜、悯、怀、怖、惴等,“悃”就是心想休息了的状态,“怕” 就是心感到恐惧的状态,“情”就是心被拨动时的状态,“慢” 就是心在休闲时的状态,“慌” 就是六神无主心很乱的状态,“悄”就是偷袭别人的心态,“忙”就是忘我劳作时的心态,“惊”就是毫无准备突如其来的心态,时间有限,就不一一解释了,请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讲了字,当然就要讲讲组词的问题,千万别以为古人是随意组词的。我们中国的古人是很有文化很有哲学很有规矩的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组词。

中国古人讲究个“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组词也是这个道理。那就是表示功能的,就是“心”偏旁的就得与“心”偏旁的组成一个词,表示状态的,就是“忄”偏旁的就得与“忄”偏旁的组成一个词,表示心理活动过程的,就是“心”偏旁的就得与“忄”偏旁的混合组成一个词,不能不伦不类的混编。比如“思想”就是学问探究功能了,“憎恨”就是讨厌并仇恨的状态,“愤怒”就是情绪琮受控制肆意放任的过程。

为什么说写诗的人要特别需要深入挖掘汉字的隐藏功能呢?因为诗人与普通人不了样的,在其他人眼里,也许“汉字”就是个语言表达的工具而已,但作为诗人就必须把汉字当着有血有肉的精灵来对待,方能艺术地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情感。

汉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我的文章,并请求多多支持,多多批评指正。

20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