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生态环保项目包括哪些内容(生态环保项目包括哪些)

生态环保项目包括哪些内容(生态环保项目包括哪些)

四川推出4方面11条举措,“科技+生态环保”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田程晨

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如何激发?科技又如何赋能生态环保,实现助力精准治污?9月27日,记者从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已正式发布,《措施》从4个方面11条具体举措,正向激励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环境保护。

为何出台?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约我省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发展

“虽然我省在生态环境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积极助力了我省污染防治攻坚与环境治理工作,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制约我省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发展的核心问题。”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勇表示,为了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该《措施》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措施》主要谋划了4个方面,11条具体举措,从而正向激励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彭勇介绍,四个方面中首要的就是要加强科技创新技术突破,“这其中就包括支持基础研究和重点项目技术攻关、鼓励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彭勇说,此外,还要强化科创平台载体建设,包括鼓励创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强化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力度、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共享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包括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鼓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在激发科研人才活力方面,则包括培育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人才创新站点建设、完善科研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严格激励资金管理。

该《措施》是生态环境厅首份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的措施文件。彭勇透露,计划通过调整优化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组织科技攻关,激励生态环境领域科研人员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积极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

有何亮点?

最高300万元,“真金白银”激励最“扯眼球”

《措施》可谓是亮点频频,而在众多亮点中,“真金白银”激励是最“扯眼球”的内容。记者注意到,《措施》从五个方面来激励鼓励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具体来说:

一是依托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科技项目体系,生态环境厅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预算资金,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基础研究和重点科技项目技术攻关。

二是鼓励厅直属事业单位牵头承担生态环境领域国家级或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根据奖项级别不同,按照5万—100万元/项的科研经费标准予以后补助支持。

三是鼓励厅直属事业单位创建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成功获批并完成验收后,分别按照国家级300万元、省级100万元科研经费标准予以后补助配套支持。

四是鼓励厅直属事业单位培育引进优秀人才,每培养或新增引进一名全职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将在该单位每年度预算中专设100万元工作经费予以科研保障;培养或引进的优秀人才,按照新增一名国家级人才50万元、省级人才30万元科研经费标准予以后补助支持;鼓励青年科研人才广泛参与科技工作,属于科研单位的厅直属事业单位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50%等。

五是鼓励厅直属事业单位建设人才创新站点,按照级别不同,成功获批的将按照10万—50万元/个的科研经费标准予以后补助支持。

如何用好?

持续聚焦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修复等开展重点科技攻关

当前,我省生态环境问题面临点面复合、多源共存、多型叠加的局面,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深水区,科技治污、精准治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先行先试、用好政策“红利”,推动科技赋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首先就是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史鸿乐表示,在已明确我省亟待重点攻关的技术难题下,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将在现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学科发展布局,推动成立跨部门研究团队,集中资源力量持续组织开展四川盆地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典型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修复、新污染物筛评控等区域性、流域性、综合性和前沿性环境问题科技攻关,“全力助推解决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史鸿乐说。

而在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则将深入挖掘、凝练和应用现有科研成果,做好科技成果向政策建议转化工作。推进产学研用试点示范,促进科技创新和污染防治深度融合,尽快实现成果转化落地应用。此外,还将加强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和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帮助地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基层专业人才,赋予“自我造血”功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两山”转化不妨试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

【生态聚焦】

作者: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谈及如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等。

在上述要求下,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我认为: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创新,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积极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部署、新路径和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9月7日,小朋友在山东省德州市行政中心绿地挥舞彩带。新华社发

1.新模式探索初见成效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以下简称“EOD”)模式,即通过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区域开发与持续运营、投融资与项目实施等,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是践行“两山”理念、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渠道、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重要措施。

傣族姑娘走在云南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中。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新华社发

对于EOD模式创新,党中央、国务院持鼓励态度。早在2016年,《“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要探索环境治理项目与经营开发项目组合开发模式。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鼓励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此后,《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推进EOD模式项目试点,通过市场化、多元化方式,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又提出,继续开展EOD模式试点。

9月1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渔光一体”现代渔业产业园,渔民在鱼塘里工作。新华社发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积极推进EOD模式试点工作:一是实施两批共94个试点项目,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在不同领域探索路径、打造标杆;二是建成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1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大金融资金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精准性;三是研究制定EOD项目实施导则,指导和规范项目谋划、实施、评估、监督等活动。

EOD试点工作开展两年以来,各级政府、试点单位、金融机构等积极推进,在融合发展、实施路径、机制政策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58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授信金额1545.5亿元,发放贷款487.2亿元。

2.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展露新颜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已走过50年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的污染末端治理阶段。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污染治理投入纳入企业经营成本,总承包、设备采购成为项目实施的主要模式。在此期间,属于第二产业的环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

第二阶段是以污水垃圾处理、黑臭水体治理等为主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阶段。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依靠使用者付费和政府补贴。在此期间,特许经营、PPP等模式得到应用推广。2016年,属于第三产业的环保服务业在发展势头上超过环保装备制造业,实现了环保产业升级转型。

现阶段为第三阶段,是以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为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阶段。按照“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探索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投入纳入区域开发经营成本。EOD模式顺应了新阶段的这种发展需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将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EOD模式下,生态环境治理提高生态产品供给,关联产业开发经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营收益,能够在项目层面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培育生态产品新产业新业态,这些都是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重要举措。例如,通过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适度发展生态农业、数字经济、精密仪器等环境敏感型产业,打造文旅休闲、医疗康养、经济作物种植等生态环境依赖型产业,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发展光伏、种植养殖与加工等复合型产业等。

3.开创开发模式与产业发展新局面

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下,EOD模式有利于充分激发实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数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等举措,可以不断为产业发展赋能,实现生态环境对产业增值溢价最大化。

如何开创EOD与产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统筹谋划,切实提高EOD项目质量。EOD项目具有内容综合性强、领域跨度大、实施周期长、要素要求高、参与主体多等特点,高质量谋划是EOD项目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应提前介入EOD项目谋划,确保项目方案具备模式要求的符合性、项目内容的可融资性、要素保障的可行性以及产业发展预期效益的可达性。

二是求真务实,扎实推进EOD项目落地见效。要牢记EOD项目姓“生态”,姓“环境”,推进过程中应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实施单位应充分把握EOD模式实施的核心要义,以打造EOD标杆项目为目标,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进项目实施。同时,严守政策红线底线,不增加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依法依规推进试点项目落地实施。此外,还应加强与有关机构对接,用好绿色金融工具,促进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三是稳健经营,实现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持续发展。EOD产业收益稳定、有保障,发展稳健、有预期,是项目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应是当地的优势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备,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市场需求和收益预期佳。希望通过实施EOD项目,各地能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切实提高保护治理与开发经营效率,大力发展好生态产品第四产业。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7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推进复产 环境部公布114项重大生态环境工程

科技日报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李禾)为拉动市场投资、满足民生需要、推进复工复产等,生态环境部13日公布了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114项重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清单。114项重大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2515.4亿元,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投资1249.3亿元。

生态环境部表示,通过对各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方案进行分析,梳理出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114项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并就投资落实和工程进度情况与各地进行了核实。

本次梳理出的114项重大工程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97个;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矿山、湿地、林地、受污染土地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13个;企业新址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企业生产经营急需、急盼的工程项目4个。其中包括: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整治、内蒙古“一湖两海”治理、云南省洱海修复治理、陕西省秦岭修复、河南内黄县陶瓷园区清洁燃气集中制气项目、广东练江流域纺织印染企业集中入园工程等。

目前这些项目大多已开始复工准备,后续资金已落实,具备全面复工复产或加快推进建设的条件。生态环境部强调,把握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警示片整改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保障整改效果。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明确的3294项任务,已完成整改2226项,占68%;2018年和2019年长江警示片披露31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44个,占46%。

保护地球,共建绿色未来——关于环保,你知道多少?

保护地球,共建绿色未来

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挑战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行动的实施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几个关键的环保议题,以期激发更多人加入保护地球的行动中。

首先,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科学家们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警告,指出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关键。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此外,改善能源效率、推动低碳交通和鼓励植树造林等举措也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其次,垃圾处理和回收是另一个重要的环保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减少浪费来改善垃圾处理方式。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和回收系统的投资,同时普及环保意识,让垃圾处理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第三,水资源保护也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水是生命之源,但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挑战。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节约用水,并减少对水源的污染。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活动,推动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此外,森林保护也是环保的重要方面。森林不仅是地球的肺脏,还维持着许多珍贵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森林,包括合理利用林木资源、打击非法砍伐和进行森林恢复等。此外,植树造林活动也是每个人可以参与的环保行动,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保护地球的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应该鼓励绿色经济的发展,注重社会公正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为未来世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

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从个体到社会,从政府到企业,每个人都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通过采取环保行动,我们可以共同建设绿色未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环保# #保护地球# #能源与环境系统# #能源关系# #如何给地球降温# #减少核能的利用# #地球是怎么来的# #能源科学知识# #地球新鲜事# #地球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