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为什么叫娲?从圣经中找到秘密,东西方神话竟惊人相似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对女娲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神话在中国广为流传。在中国神话中,伏羲和女娲是兄妹,两人结婚,繁衍出人类,另一种说法是伏羲和女娲用泥土造人,并且制定礼法,使人类繁衍不息。山东武开明祠有伏羲女娲画像,二者皆人首蛇身,蛇尾相交,女娲手持圆规,伏羲手持矩尺。圆规和矩尺分别是画圆和方的工具,寓意二者为世人定下规矩礼法,是人类的始祖。
伏羲女娲像
如果有人问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你可能会兴致勃勃地谈上半天。但如果有人问女娲为什么叫女娲,这个名字有什么内涵呢,我们该怎么回答呢?关于女娲为什么叫女娲,我们或许可以从字源和圣经中找到答案。
我们首先看娲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说的: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呙聲。
无疑娲是一个形声字,女是表意形旁,呙是表声形旁。仅仅从娲这个字,我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那我们再将娲的声旁呙(咼)字拆开来看,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说的:
呙(咼),口戾不正也。从口冎聲。
显然呙的意思是嘴歪,难道我们可以据此认为娲的意思是嘴歪的女性吗?这样太匪夷所思了,我们再来看这个冎字,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说的:
冎,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头隆骨也。凡冎之属皆从冎。
冎的演变
看来冎是个象形字,本义是骨头。而人们习惯为象形字加上一个意符,使其变成形声字以便于理解,于是为冎加上意符肉(月)变成形声字骨,冎也就废弃不用了。但是冎作为一个部件仍在汉字里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千刀万剐的剐就表示用刀剔骨。
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女娲之所以叫女娲跟骨头有关?但在中国神话中,找不到这样猜想的证据。那我们就大胆一点,试着从其它民族的神话传说中看看有没有突破。在西方的《圣经》中,上帝造出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为亚当造了一个配偶夏娃。亚当和夏娃结合繁衍出了人类。
肋骨?有没有感觉发现了什么惊喜,什么秘密?中国神话中找不到女娲与骨有关的证据,而在西方《圣经》中,竟然一下就找到了。这仅仅是一种巧合,还是说本来就真的有那么个创世造人的事情,以不同神话版本的形式在世界各地传唱?这是一个秘密,在等待细心的人慢慢发掘。
「热梗百科」“女娲你睡了吗”是什么梗?
【解梗】
“女娲你睡了吗”是什么梗?
“女娲你睡了吗”是什么梗?女娲造人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女
娲是传说中的人物,最近在网络上面,流行一句“女娲你睡了吗”的网络语言,我们可以在很多视频评论里面都可以看到,可能还有小伙伴对此不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女娲你睡了吗”梗的含义及出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女娲你睡了吗”梗含义:
这个梗的意思就是一些网友看到太好看的人然后和自己相比就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而进行一个自嘲的一句话,一般会搭配上“我丑的睡不着”一起来使用,女娲造人千千万,为什么只有我最难看,因此深夜发出“女娲你睡了吗?我丑的睡不着”的呐喊
“女娲你睡了吗”梗出处:
这个梗出自网络上一些帅哥美女的评论区,看到太多帅哥美女感觉自己是来凑数,而这些帅哥美女拍视频一般会将文案变成新的凡尔赛现场,搭配上“女娲你睡了吗?我丑的睡不着”,而点进去的网友想要看看女娲将对方捏的有多丑,点进去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多草率,各种帅哥美女的漂亮脸蛋,让自己沉浸其中迟迟不敢入睡,这时候就衍生了一种全新的玩梗姿势,原来别人的丑是加引号的
而我们自己自信满满的颜值在对比下感觉更加残酷,别人是帅的睡不着,自己却是“被丑醒”
之前岳云鹏曾演过一个电影,对自己颜值的追求下找到了女娲,发现被女娲捏成了大饼脸,想让女娲回炉重造,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这个梗只是一个自我调侃,我们还是要做自己,自信开心的魅力才是最美的!
“女娲你睡了吗”梗视频分享:
视频加载中...
山海经:补天的女娲和填海的女娃名字如此相似,难道仅仅是巧合?
女娲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一位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伟大女神。她的两项神迹分别是:炼石补天与抟土造人。当然在三国时期盘古开天辟地神话诞生之前,她与伏羲才是中国神话的创世神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炼石补天前文已叙,抟土造人后文再聊,阳Sir今天想讨论的依旧是关于《山海经》中女娲,但是突出其“化”的独特神性,展开一些推理和论述。比如补天的女娲和填海的女娃或许正有关联!
(一)女娲之肠关于女娲的记载,在山海经中仅此一句,却另历代注家难解其意: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
简单说就是:有十个天神,名字叫做“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在道路中间。但是令人不解之处在于:是“女娲之肠”化生了十个天神,所以他们的合称便叫做“女娲之肠”?
女娲之肠
对于这段话,晋代郭璞的理解是:女娲之肠“或作女娲之腹。”又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郭璞把“女娲之肠”解释为“女娲之腹”,显然是想往女娲具备的生殖繁育功能上靠拢,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生育,而是“化生万物”,甚至女娲自己,都是由此“女娲之腹”诞生的!
自己生自己?难不成自己用泥土出自己的身子?所以,屈原也在纳闷这件事,于是在《天问》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屈原天问
女娲创造了人类,那她自己又是谁造的? 这样追究下去,无疑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所以《山海经》中,只能能用“化生”这个词儿来说明,也许女娲就是这么一个独特的存在!
还有一点比较奇怪:郭璞竟然选择性地忽略了《山海经》中最开头的四个字“有神十人”,这是为什么?实际上,翻看其他古籍与之对照,在《御览·卷七十八》《楚辞补注·天问》及《天中记·卷十一》中,对这段话都只引作“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横道而處。”
完全没有“有神十人”这四个字,所以由此引申出将“女娲之肠”化为十神人,解释为《山海经》中“灵山十巫”的说法显然有失偏颇。
女娲蛇躯
那么,女娲之肠究竟是什么呢?关键在“横道而处”四字。横道而处,郭璞注云:“言斷道也。”肠的形状像什么?蜿蜒曲折当然像一条蛇了!正如《新序·卷二》(西汉刘向作)提到:“晋文公出猎,前驱曰:“前有大蛇,高如堤,阻道竟之。”
这里的“阻道竟之”与“横道而处”是多么相似,都是在描述一条大蛇身形异常夸张,甚至达到阻塞道路的地步,实际上,这或许正与女娲“人面蛇身”的记载相符合!
(二)女娲之化虽然郭璞对于“女娲之肠”的解释不尽如人意,但是他的这段注解还是有很多启发之处:他提到了“一日中七十变”的说法,这一方面是基于《山海经》原文有“化为神”、“有神十人”的记载,另一方面也说明:女娲大神可能并没有固定的形体,这也为我们后面解读“女娲与女娃”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关于“一日中七十变”的记载,另外一段文献可以遥相呼应:
《淮南 子·说林篇): “黄帝生阴阳, 上骈生耳目, 桑林生臂手,此女蜗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注: “黄帝, 占天神也, 始造人之时, 化生阴阳。上骈、 桑林, 皆神名。“
这段记载的“化”是“化生”“化育”之意,实际上是在说当时女娲造人之际,曾有诸神前来助之,有助其生阴阳者(黄帝)、 有助其生耳目者(上骈)、 有助 其生臂手者(桑林)。但袁珂的《山海经》校注中提到另外一种思路。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之肠,化神十人,处粟广之野”,可能正像盘古大神一样,在完成其使命之后,身躯化为四极五月,日月星辰。既然盘古能化,女娲自然也能化。据楚帛书所载:“是格参化”,是知女娲为参错阴阳,乃化生万物,阴阳合则万物生!
很多人看到女娲这段”七十变“的记载,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后世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以及二郎神和猪八戒的诸多变化神通,认为女娲是”变化神通“的鼻祖,然而,两者之间是否有渊源不 得而知,毕竟年代相隔久远。但是,在《山海经》中,却有另外一人,高度疑似为”女娲“所化,她就是炎帝之女,最终化为精卫的”女娃“!
(三)女娲与女娃
空口无凭,我们来看一方汉代画像石,“女娲”又作“女娃”,见于四川简阳鬼头山东汉晚期画像石上的题记。画面中,右为伏羲,左为女娲,但二神手中并未持有常见的规矩,而是不同寻常地以神兽标识。
画像石伏羲女娲
伏羲之右下为玄武,女娲之右下为一鸟,题记名为“九”,可知为鸠鸟。另外,这里的伏羲女娲虽然依旧是人首蛇身形象,但女娲却身生羽翼,是其他画像石中罕见的一例。
我们再回头看《山海经》中对于炎帝之女“女娃”的记载: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北山经》
精卫填海
《山海经》之《山经》的写作时间大约在战国早期,经文讲到,女娃溺死之后化为精卫,精卫即是一种文首、白喙、赤足的鸟,居于发鸠之山。这里,发鸠之山的"鸠”字值得特别注意,它可能正指女娃所化之精卫鸟。
如果是这样,那么《山海经》的记载则恰好为鬼头山石刻中女娲生翼,且女祸一侧绘出鸠鸟的主题作了注脚。不仅如此,鬼头山石刻题记将“女娲”写作“女娃”,也正与《山海经)作女娃相一致。
以上看似巧合的两点表明,精卫填海的神话可能是从女娲的事迹演变而来。除此之外,女娲补天神话中,女娲采用了“积芦灰以止淫水”的方法,这与精卫填海神话中,精卫鸟“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神话内核意蕴极为类似,即可能都与洪水记忆相关。
考古山海经
我是阳Sir,拥有六块腹肌的迷途小书童,考古学之眼,看山海经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