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蒙古族姓王的来历(姓王的来历)

蒙古族姓王的来历(姓王的来历)

本文目录一览:

成都市各区县地名由来

成都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四川省辖地级市,省会,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分别是: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都、新津12个区,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5个县级市,金堂、大邑、蒲江3个县。以“三年成都”之意得名。《方舆胜览》:“成都,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太平寰宇记》:成都县“以周太王从梁王止岐下,一年成邑,两年成都,因号之成都”。还一种说法是,成都为古蜀语地名,意为“天族人(高原人)的地区”。

春秋时,为蜀国都城。战国时,秦国吞并蜀国,设立蜀郡,并设成都县,为蜀郡治。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成都为益州、蜀郡治。王莽篡位后,改蜀郡为导江。后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东汉时期,仍为蜀郡。三国时,为蜀汉国都。

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西晋光熙元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成都为大成国都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为成汉都城;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成都为益州治;义熙元年(405年),为西蜀政权都城。南北朝时,为益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复改益州为蜀郡。唐武德元年(618年),蜀郡又为益州;天宝元年(742年),益州改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蜀郡为成都府。五代十国时,先后为前蜀、后蜀国都。后蜀主孟昶曾下令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成都故此得到 “蓉城” 的别称。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为益州路;嘉祐四年(1059年),为成都府路;嘉祐六年(1061年),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改成都路,为四川行省治。

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成都府;洪武九年(1376年),为四川布政使司治;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为大西政权都城。清朝时,成都府为四川省省会。

1913年,撤成都府。1914年,设西川道。1921年,设成都市政筹备处。1922年,为成都市政公所。1930年,设成都市,为四川省省会。1949年,为川西行署驻地。1952年,为四川省省会。

一、锦江区

以境内的锦江得名。《太平寰宇记》成都:“濯锦江,即蜀江,水至此濯锦,锦彩鲜润于他水,故曰濯锦江。”

秦汉魏晋时,为成都县地。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为蜀县治;乾元元年(758年),为华阳县治。宋朝时,属益州路、成都府路。元朝时,属成都路。明清时,属成都府。1913年,为华阳县城区。1930年,为成都市地。1953年,设东城区。1955年,撤望江区并入东城区。1990年,为锦江区。

二、青羊区

以境内的青羊宫道观得名。

春秋时,属蜀国。战国秦至隋朝时,为成都县地。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为蜀县地;乾元元年(758年),为华阳县地。明朝时,建蜀王府。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建满城。1930年,为成都市地。1990年,设成都市青羊区。

三、金牛区

以境内的金牛坝得名。《括地志》:“昔秦欲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遣蜀,蜀侯贪信之,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至之成都。”

战国秦至清朝时,为成都县地。1930年,为成都市地。1960年,设金牛区。

四、武侯区

以境内的武侯祠得名。

春秋时,属蜀国。秦汉时,属蜀郡。魏晋时,为成都县地。唐宋元明清时,为华阳县、双流县地。1990年,设成都市武侯区。

五、成华区

原为成都县、华阳县地。1990年设区时取两县名之首字命名为“成华”。

春秋时,属蜀国。战国秦至隋朝时,为成都县地。唐宋元明清时,为成都县、华阳县地。1930年,为成都市地。1953年,为东城区地。1960年,为东城区、金牛区地。1990年,设成华区。

六、龙泉驿区

以明代的龙泉驿站得名。龙泉驿站以境内的龙泉(灵池)得名。

两汉时,为成都县邮亭。唐圣历三年(700年),设东阳县;天宝元年(742年),为灵池县。宋朝时,为灵泉县。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灵泉县并入简州。明朝初,设龙泉县、龙泉驿站;洪武六年(1373年),撤龙泉县并入简县;正德八年(1513年),为龙泉镇巡检司。清朝时,为龙泉驿站。1956年,设简阳县龙泉驿区。1959年,为成都市龙泉驿区。

七、青白江区

以境内的青白江得名。

战国、秦汉时,为成都县地。东晋末,设金水戍。西魏时,设白牟县。北周时,撤白牟县。唐朝时,为古城镇。北宋嘉祐年间,为金堂县治。元明清时,改城厢镇,为金堂县治。1960年,为成都市青白江区。

八、新都区

春秋时蜀王开明氏在此营建都城,为区别于原杜宇氏的旧都郫邑,故名“新都”。《四川地方考释》:“蜀王鱼凫氏都郫,开明氏自郫徙邑于天隳山(回山)外沱江之北,称为新都。”《华阳国志》:“新都县,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

春秋时,为蜀国开明王朝都城。战国时,设新都县。两汉三国时,属广汉郡。西晋泰始二年(266年),为新都郡治;咸宁二年(276年),为新都国都城。东晋时,属广汉郡。隋开皇八年(588年),为兴乐县;大业三年(607年),撤兴乐县并入成都县。唐武德二年(619年),设新都县。元朝时,属成都路。明清时,属成都府。1914年,属西川道。1935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温江专区。1960年,撤新都县并入新繁县。1962年,恢复新都县。1983年,属成都市。2001年,撤县设新都区。

九、温江区

以境内的温江(杨柳河)得名。《读史方舆纪要》温江县:“贞观初更名温江,以江水温润为名也,后因之。”

秦汉时,为郫县地。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设温江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并入郫县;仁寿三年(603年),分郫县设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撤万春县并入郫县。唐武德三年(620年),设万春县;贞观元年(627年),为温江县;至德二年(757年),属成都府。元朝时,属成都路。明清时,属成都府。1914年,属西川道。1935年,为第一行政督察区驻地。1950年,为温江专区驻地。1968年,为温江地区驻地。1983年,属成都市。2002年,撤县设温江区。

十、双流区

古时地处郫江、流江之间,故名“双流”。《太平寰宇记》:“秦李冰穿二江于成都城中,皆可行舟,今谓内江、外江是也。带二江之双流,故有双流县焉。”“以县在二江之间,故以名县。”

商周、春秋时,属蜀国。战国时,属秦国蜀郡。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设广都县。新莽时,为就都亭。东汉永平元年(58年),为广都县。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属宁蜀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属蜀郡。隋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杨广名讳,改为双流县。唐龙朔三年(663年),设广都县。元中统元年(1260年),撤广都县并入双流县。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双流县并入华阳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双流县。清康熙六年(1667年),撤双流县并入新津县;雍正八年(1730年),设双流县。1914年,属西川道。1935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温江专区。1959年,撤双流县并入温江县。1962年,设双流县。1965年,撤华阳县并入双流县。1976年,属成都市。2016年,撤县社区,成立双流区。

十一、郫都区

以蜀国都城郫邑得名。《大明一统名胜志》:郫县“杜宇名蒲卑,都于此邑,秦因以郫名邑矣”。《大清一统志》:“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又说,以境内的郫江(内江)得名。《清史稿》:“郫江自郫县入,绕城东而南,入华阳,与锦江合,名二江,亦曰都江。”还说,以地处岷山脚下得名,郫即卑,有低下之意。

西周时,建郫邑,为蜀国杜宇王朝都城。战国秦时,设郫县。秦汉时,属蜀郡。三国蜀时,设都安县。北周时,撤都安县并入郫县。隋朝时,属益州、蜀郡。唐至德二年(757年),属成都府。元朝时,属成都路。明清时,属成都府。1914年,属西川道。1950年,属温江专区。1958年,撤崇宁县并入郫县。1983年,属成都市。2017年,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

十二、新津区

以古新津渡、新津市得名。东汉时在此新设一批渡口,故名“新津”。《读史方舆纪要》新津县:“后周始于新津市置新津县,移犍为郡治此。”清嘉庆《四川通志》:“李膺《益州记》云: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按县名本此。”

商周时,属蜀国。战国秦时,属蜀郡。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为武阳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建新津渡。东汉魏晋时,为武阳县地。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为犍为县地。西魏时,为隆山县地。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设新津县。隋朝时,属益州、蜀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益州;垂拱二年(686年),属蜀州;天宝元年(742年),属唐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属蜀州。北宋时,属蜀州。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属崇庆府。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属崇庆州。明朝时,属崇庆州。清朝时,属成都府。1914年,属西川道。1935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温江专区。1950年,属眉山专区。1953年,属温江专区。1960年,撤新津县并入大邑县。1962年,恢复新津县。1983年,属成都市。2020年,撤销新津县,设立成都市新津区。

十三、金堂县

以境内的金堂山得名。《元和郡县图志》:“以县界连金堂山,故以为名。”又说,以境内的金堂峡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唐咸亨二年析置金堂县,属汉州,以金堂峡名。”《明史》金堂县:“有金堂峡,雒水经此,曰金堂河。”

商周、春秋时,属蜀国。战国时,属秦国蜀郡。两汉魏晋时,为新都县、雒县、牛鞞县地。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设金渊戍。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设金渊郡、金渊县、白牟县。北周时,撤金渊郡、白牟县并入金渊县。唐武德元年(618年),为金水县;咸亨二年(671年),为金堂县。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属怀安军。元朝时,属怀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金堂县并入新都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金堂县。清朝时,属成都府。1914年,属西川道。1935年,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绵阳专区。1953年,属温江专区。1976年,属成都市。

十四、大邑县

以城邑地域广大得名。《太平寰宇记》:“县在鹤鸣山东,其邑广大,遂以为名。”

夏周时,属蜀国。战国秦时,为临邛县地。西汉时,为江原县、临邛县地。新莽时,为监邛县、邛原县地。东汉魏晋时,为江原县、临邛县地。隋朝时,为晋原县、临邛县、依政县地。唐武德三年(620年),设安仁县;贞观十七年(643年),撤安仁县;咸亨元年(670年),设安仁县;咸亨二年(671年),设大邑县。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撤安仁县并入大邑县。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大邑县并入邛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大邑县。清朝时,属邛州。1914年,属建昌道。1935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眉山行政区。1950年,属温江专区。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属成都市。

十五、蒲江县

以境内的蒲江流经得名。《元和郡县图志》:“蒲江县,南枕江水,因以为名。后因之。”《郡县释名》:“城南有水自岷山发源,会流于南河,名曰蒲江。邑南八十步有蒲泉,四时不涸,昔有蒲草生焉。蒲亭、蒲江自此得名。”

商周时,属蜀国。战国秦时,为蒲阳县地。两汉时,为临邛县地。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设广定县;恭帝二年(555年),设临溪县。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定县为蒲江县;大业三年(607年),蒲江县、临溪县属临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邛州;天宝元年(742年),属临邛郡;乾元元年(758年),属邛州;大历四年(769年),属雟州;贞元五年(789年),属邛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撤临溪县并入蒲江县。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撤蒲江县并入邛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蒲江县。清朝时,属邛州。1914年,属建昌道。1935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眉山专区。1953年,属温江专区。1959年,撤蒲江县并入邛崃县。1962年,恢复蒲江县。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属成都市。

十六、都江堰市

以古都江堰得名。《史记·河渠书》:“蜀守李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商周时,属蜀国。战国秦时,为郫县、湔氐道地。两汉时,为郫县、江原县地。三国蜀时,设都安县。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撤都安县并入郫县;天和四年(569年),设清城县。唐武德元年(618年),设盘龙县;武德六年(623年),为导江县;贞观七年(633年),为灌宁县;垂拱二年(686年),为导江县;开元十八年(730年),改清城县为青城县。五代时,设灌州。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撤导江县、青城县并入灌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为灌县。清朝时,属成都府。1914年,属西川道。1935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温江专区。1983年,属成都市。1988年,撤灌县设都江堰市。

十七、彭州市

以古彭州得名。唐朝时设彭州,以境内的天彭门得名。《元和郡县图志》: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州”。又说,以古彭国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彭县:“周为彭国,秦为蜀郡繁县地。”

西周时,属彭国。春秋时,属蜀国。战国、秦汉时,为繁县、郫县、湔氐道地。南朝梁时,设东益州。北魏时,为九陇郡。隋开皇三年(583年),为九陇县。唐武德三年(620年),为濛州治;贞观二年(628年),撤濛州;垂拱二年(686年),为彭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为濛阳郡治;乾元元年(758年),为彭州治。元朝时,撤九陇县并入彭州。明洪武十年(1337年),为彭县。清朝时,属成都府。1914年,属西川道。1935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温江专区。1983年,属成都市。1993年,撤彭县设彭州市。

十八、邛崃市

以境内的邛崃山得名。《元和郡县图志》:“梁武陵王萧纪于蒲口顿改置邛州,南接邛崃山,因以为名。”“邛崃山,在县西五十里。本各邛笮山,故笮人之界也。山岩峭峻。出竹高节实中,堪为杖,因名山也。”

商周时,属蜀国。战国秦时,设临邛县。西汉时,属蜀郡。新莽时,为监邛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为临邛县。西晋时,属汉原郡。东晋时,属晋原郡。南朝梁时,为邛州治。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为临邛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撤临邛郡;大业元年(605年),撤邛州。唐显庆二年(657年),为邛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为临邛郡治;乾元元年(758年),为邛州治。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撤临邛县并入邛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为邛县;成化十九年(1483年),为邛州。1913年,为邛崃县。1994年,撤县设邛崃市。

十九、崇州市

以古崇庆州得名。崇庆州以宋高宗潜邸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崇庆州:“绍兴十年升崇庆军,以高宗潜邸也。”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设江原县。两晋时,先后为汉原县、晋原县。隋朝时,属益州、蜀郡。唐垂拱二年(686年),晋原县为蜀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为唐安郡治;至德二年(757年),为唐兴军治;乾元元年(758年),为蜀州治。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为崇庆军治;绍兴十四年(1144年),为崇庆府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为崇庆州治。明洪武四年(1371年),撤晋原县并入崇庆州。清朝时,为崇庆州。1913年,为崇庆县。1950年,属温江专区。1983年,属成都市。1994年,撤崇庆县设崇州市。

二十、简阳市

取简州、阳安各一字为名 ;据《元和郡县志》:因境有赖简池为名;另说因有简池和赖简山,以怀念蜀汉简雍在此为政,故名。

简阳古为蜀国地,秦时,属蜀郡。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初置牛鞞县,隶犍为郡。东晋永和年间,改属益州蜀郡管辖。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置武康郡,隶东益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武康郡,所辖县归益州,仁寿三年(603年),置简州,大业二年(606年),撤简州。唐武德三年(620年),析益州复置简州。唐太宗时,简州隶剑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简州为阳安郡。至德二年(757年),属剑南道西川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简州。宋代,置简州阳安郡,隶成都府路。元代,仍置简州,属四川行中书省成都路。明朝初,简州仍置,属成都府。洪武六年(1373年),降简州为简县。正德八年(1513年),复升为州。清初,简州为张献忠大西政权辖区,顺治十二年(1655年),设简州地方政府,隶成都府。民国二年(1913年),简州改名简阳县,属西川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50年,简阳县隶西南军政委员会川南行政公署内江专区。1952年,简阳县隶四川省内江专区。1994年,设立简阳市,属内江市。1998年,属资阳地区。2000年,属资阳市。2016年,属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