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微的意思?(徽的意思)

微的意思?(徽的意思)

说文解字|今日解字之“微”

今日解字之“微”

《说文》:

“微,隐行也。

从从彳(chì),(wēi)声。

无非切(wēi)。”

古汉语中的“微”字义项详解,从成语和例句轻松掌握

104.微

(1)偷偷地,悄悄地

【例句】

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蛮微伺其睡。(《童区寄传》)

(2)隐约

【例句】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口技》)

(3)不显露的

【成语】

微服私访

【例句】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4)深奥

【成语】

辞微旨远

阐幽明微

微言大义

洞幽察微

洞幽烛微

闳远微妙

穷幽极微

剖玄析微

穷理尽微

言读微中

言微旨远

精研究微

【例句】

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

②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登徒子好色赋》)

(5)隐蔽,藏匿

【例句】

使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左传·哀公十六年》)

(6)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例句】

①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7)微小,轻微,微弱

【成语】

白璧微瑕

兵微将寡

本小利微

晨光熹微

防微杜渐

睹微知著

祸起隐微

涓滴微利

具体而微

力微任重

凌波微步

刻画入微

积于忽微

谨小慎微

见微知著

识微见几

清微淡远

微察秋毫

微不足道

体贴入微

听微决疑

慎小谨微

蝇头微利

析微察异

以微知著

微乎其微

臻微入妙:形容诗文或书法的功力达到最微妙的佳境。

【例句】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②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

③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⑤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8)地位低下,卑微

【成语】

人微言轻

身微命贱

【例句】

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滕王阁序》)

④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问说)

⑤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赤壁之战》)

(9)稍微

【成语】

微笑默叹

【例句】

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②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拯吾村,即以卫吾父。”(《冯婉贞))

③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核舟记》)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额之。(《卖油翁》)

(10)衰败,衰弱

【成语】

兴微继绝

【例句】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祭十二郎文》)

【注】

1.微独

副词,表示不限于某个范围,与“不独”、“非独”等相同,可译为“不止”、“不仅”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2.微辞

①隐晦的批评,也指婉转说出而真意隐晦的话,成语有“颇多微词”。

定、哀多微辞。(《公羊传·定公元年》)

②又指婉转而巧妙的话。

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登徒子好色赋》)

【语义提示】

“微”的本义是“微小,细微”,程度“小”就是“稍微”;地位“小”就是“低贱,卑下”,势力小就是“衰微”,非常小就接近于“没有”,由此义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隐匿”“暗暗地"等义。

【语义提示】

得于《诗经》的名字

稚童灵鹿图。李延声/绘

中国人历来特别重视取名字。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取名宝典,中国人从中取了一个个高贵、典雅、文质彬彬的名字,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扶苏大概是史籍记载中较早从《诗经》得名的名人。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名字出自《郑风·山有扶苏》,原文作“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指枝叶繁茂的大树。

西汉著名辞赋家,姓枚名乘,字叔,名和字均来自《郑风·大叔于田》,原诗首章作“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此诗以铺张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打猎的具体场面,歌颂了一个能骑善射的青年猎手。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其字出自《小雅·信南山》中的“祀事孔明”。孔明,就是完备周详的意思,正是诸葛亮为人处事的性格特征的体现。

唐朝初年名相杜如晦,其名出自《郑风·风雨》,原文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本是写一位妻子在一个风雨交加、鸡鸣之声此起彼伏的日子,见到了久别的丈夫。后来常被仁人志士借来作为激励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不止的箴言。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其名出自《郑风·羔裘》,原文作“彼其之子,邦之彦兮。”“邦彦”就是国家德才出众的俊杰。

吴敬梓,清朝小说家,“敬梓”之名出自《小雅·小弁》,原文作“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此处,桑梓代表父母。敬梓,是希望孩子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恭敬孝顺。

王国维,著名学者,曾用名“国桢”,后改名“国维”,均出自《大雅·文王》中的“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大雅·文王》歌颂的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这几句诗意思是,周王朝能够长久,全靠维护周王朝的栋梁之材。

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其名出自《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和《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赉我思成”。“汤孙奏假”和“既载清酤”都是描写殷商后人(宋国人)祭祀祖先的事情。“绥”就是“安”。“思成”,就是心中所思能够实现。本意是说,在祭祀父母先祖的时候,因为怀着极大的诚意,就仿佛自己思念的父母先祖又出现在眼前一样。因此,“思成”这个名字的含义也与不忘父母先祖有关。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著名建筑学家、作家,梁思成之妻。“徽音”之名出自《大雅·思齐》“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这两句诗是夸文王的妻子太娰能继承文王祖母、母亲的美誉,使得周室人丁兴旺。取名叫“徽音”倒不一定是为了能“百斯男”,却仍然有希望女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德、美誉的寓意。后来,林徽因之所以将“徽音”改为“徽因”,是因为该名字同当时另一位知名人士重名的缘故。

傅斯年,著名学者、教育家,其名字源于他的父亲傅旭安。傅家的先祖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状元,可到了傅旭安之时,家族已走向衰落。傅旭安便把这个夙愿,寄托在孩子的名字之中。“斯年”出自《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意为承蒙老天庇佑,国家的基业得以万年长存。

屠呦呦,著名药学家,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其名出自《小雅·鹿鸣》,三章首句分别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屠呦呦出生时,父亲屠濂规听到其哭声呦呦,随口吟诵出《诗经》中的《小雅·鹿鸣》诗句:“呦呦鹿鸣”,并为其取名“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意思为,鹿见到蒿草,便发出“呦呦”的鸣声,呼朋引伴来食。有人说,《诗经》中的这句诗“预言”了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渊源,或许不无道理吧。(作者:孙玉太,系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